《人工智能》观后感

影片《人工智能》是斯皮尔伯格为了纪念好友库布里克所拍摄的一部科幻电影,影片的筹备时间相当长。斯皮尔伯格与库布里克虽然说是多年的好友,但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库布里克的电影是从来不让斯皮尔伯格参与的,但是《人工智能》却是一个例外,库布里克曾经有个设想就是力邀斯皮尔伯格担任《人工智能》的导演,自己担任制片,因为他觉得这应该是一部属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但是很遗憾,这个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启动库布里克就离开了人世,《人工智能》也被一度搁浅,于是多年后斯皮尔伯格为纪念老友而拍摄的这部《人工智能》就显得异常得宝贵。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机器孩子为了回家而一心要变成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就有着极强的童话色彩,与木偶奇遇记是十分类似的,机器孩子大卫也正是因为偶然间听到了木偶奇遇记而动了变成真人的心思。这样的题材让斯皮尔伯格来拍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影片的美工不只是搭建后现代派的寓所及三轮汽车,每一个细节都散发著神奇的想像力,特别是胭脂城和通往胭脂城的桥梁,更是可以媲美《绿野仙踪》里的黄砖路和翡翠城。
约翰?威廉斯谱写的音乐吸收了大量后现代派的非调性技巧,恰到好处地起到烘托或点题的作用,但绝不"抢戏"。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大卫祈求蓝衣仙女时,音乐中隐约出现了经典动画片《匹诺曹》主题歌"当你向星星许愿时"的一个和弦。
从电影开始说起,在21世纪中期,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没。此时,人类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以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科技手段之一,而且,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可以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
莫妮卡的儿子马丁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缓解伤痛的心情,她领养了机器人小孩大卫,大卫的生存使命就是爱她。马丁苏醒,恢复健康,回到了家里,一系列的事情使大卫“失宠”,最后被莫妮卡抛弃。
在躲过机器屠宰场的残酷追杀后,大卫在机器情人乔的帮助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渴望变成真正的小孩,重新回到莫妮卡妈妈的身边。谁也不知道他能否完成自己的心愿,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是凶吉难料的旅程……
从故事性质讲,《人工智能》是一部纯粹的科幻影片,里面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未明确界定的未来。我觉得时间的模糊性设置非常巧妙,因为一般科幻作品选用某个未来的年份,目的是为了强调未来色彩,而真正有效地体现未来性

,是靠美工的想像力。从另一个角度讲,若在2001年上演一个3001年的故事未免太像东施效顰。
在那个时候,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溶化,沿海城市被淹,地球资源柜乏等问题,是人类需要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制度。与此相关,大量繁琐的工作已由机器人取代,甚至连性服务也不例外。那时的机器人从外形上已酷似人类,但每个机器人只有特定的功能,从事指定的工作,似乎少了一个"灵魂"。位於美国新泽西州的Cybertronics公司计划改变现状,开发一个能付出感情的机器人小孩,以满足不能生孩子或没有生孩子指标的父母。
2小时25分钟的片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以机器孩子大卫在人类世界的经历为主,主要表达了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各种矛盾;后半部分则是机器人的血泪史,表达了一种无奈,同时也是大卫的童话历险。两个部分之间以机器舞男的出现作为过渡,乍看相当突然,细想却也十分合理。
影片以该公司某教授召集员工开会、宣佈这项计划来开场。有趣的是,在会上,一名员工立即正面提出了这项举措的伦理涵义。在大家热衷讨论“克隆人是否合乎伦理”的今天,影片的处理可谓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但影片并没有停留在这个阶段。
两年后,第一个机器人小孩问世。该公司为了测试需要,从员工中找了一个独生子患绝症被冰冻起来的家庭。这个机器人小男孩就是本片的主角──大卫,当他出现在这对领养夫妇眼前时,镜头从极度的"虚"慢慢变实,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孩向前走来,似乎隐喻著他天使的本色。
大卫是个乖巧的孩子,但他在新"父母"面前会问出不恰当的问题、发出不自然的笑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显示他仍是个机器人。是大卫的感情开关仍未打开,这个开关需要妈妈莫尼卡按住大卫的后脑勺,按照预定顺序说出七个密码词才能开启;一旦打开,大卫就无法停止他的爱,而且,你不能关闭这项功能,也不能将大卫转售他人,唯一的脱手方法就是送回公司销毁。所以,当马丁奇迹般回到家中的时候,大卫的结局必然只是被抛弃,他没有选择权。
《人工智能》的节奏感是出色的,第一个部分共有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马丁激大卫吃菠菜而导致起线路损坏,第二个高潮是大卫和马丁落入游泳池的镜头,另一个就是大卫遭抛弃的镜头,对于一部2小时25分钟的电影来说,在前半部分就使情节紧张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在观看的时候才不至于显得沉闷。而且这三个高潮都是影片最出色的地方,感情表达力度相当得大。
我们可以看到这对夫妇因为自己的孩子将要死去而选择了用机器

孩子大卫进行替代,起初莫尼卡是坚决反对的,那时候大卫的人工智能系统还没有被激活,他的行动以及大笑时的声音都是十分僵硬的,直到莫尼卡决定接受他并且说出了那7个激活码的一刹那,大卫喊出了“妈妈”这个让人心碎的单词。莫尼卡接受了这个人工智能的产物。有大卫的日子里,这个家庭是幸福的,生活十分融洽,莫尼卡只是偶尔会想起自己奄奄一息的儿子,略有忧愁,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予了大卫充分的母爱。然而一个电话打破了这平静的生活,莫尼卡的儿子马丁因为医学奇迹而恢复了过来,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马丁的回来意味着大卫的失宠,因为大卫只是一个人类发泄情感的替代品。他就像是一个玩具,被沉重的轻压得喘不过气来。
马丁与大卫之间有着明显的对比,大卫代表的是初生的孩子的纯朴,而马丁则代表着被社会腐蚀所形成的那种邪恶。大卫是机器,马丁是人,人永远是鄙视自己发明出来的产物的,在马丁的眼中,大卫仅仅是一个新款的超级玩具。马丁时刻压迫着大卫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那份权利,而大卫总是默默地忍受,没有任何地反抗。斯皮尔伯格在前部分中用了大量的细节镜头来表现这种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不平等性,这些细节在煽情效果上表现得相当出色。
在游泳池边上,一群邪恶的孩子用刀在大卫身上做疼痛试验,大卫躲到马丁的身后,两人意外地落入游泳池中,人们跳下水中将马丁拉了上来,留下了大卫一人在水中张开着双臂。他同样渴望着众人的帮助,但是那一刻没有人在乎他,大卫在水下看到的模糊晃动的视线与他在水中的安静形成了鲜明对比,爆发出了巨大的戏剧张力,机器人就是人类的奴隶。
我相信当莫尼卡决定把大卫送去拟真公司销毁时所做的抉择是艰难的,一个机器人对她付出了无休止的爱,当大卫因为菠菜事件躺在手术台上被人修理的时候,他可以安慰莫尼卡“妈妈,这不痛,没事”。大卫与真人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是机器做的,然而他的心却是完全和人类一样的。所以莫尼卡最终没有忍心把他送进机器屠宰场,而选择了森林里放他走。
当莫妮卡准备将大卫丢弃的时候,发生呢个了那段让人心痛而无奈的对话。大卫:“妈妈,不要!妈妈,要是皮诺曹变得真诚了,我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我可以回家吗?” 莫尼卡:“那只是一个故事。”大卫:“但是故事却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莫尼卡:“故事不是真实的!你也不是真实的!现在,瞧。拿着这个,好吗?不要让任何人看见它有多少。瞧。不要那么走。很多人。和所有的人都保持距离。除了一个像你

的人。”大卫:“你为什么希望我离开?为什么?我很抱歉我不是真诚的。如果你允许,我将永远对你保持真诚!”莫尼卡:“让我走,大卫!让我走!”
莫尼卡抛下大卫前,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没有事先告诉你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莫尼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她抛弃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仅仅因为马丁这个真实的母爱发泄对象回来了。
影片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在这里正式开始的,机器舞男的出现,他和大卫一起踏上了寻找蓝仙女的历程,大卫坚信蓝仙女可以让他变成一个真的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斯皮尔伯格制作得相当细致,尤其是机器人屠宰场,完全就是古罗马的角斗场,机器人在这里像奴隶一样地被送上角斗场进行搏斗,一个个地走向毁灭,而看台上欢呼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类,一种鲜明的等级制在这里被展示了出来。人类创造出了他们,认为他们是奴隶,所以可以肆意虐杀,并以此为乐,虽然虐杀的对象不是真实的人,却比虐杀真实的人来得更加残酷。
但是人类终究是用人性的,当大卫被送上屠宰场的那一刻,在大卫的求饶声下,看台上的人群心软了,大卫逃脱了。
大卫最终找到了他诞生的地方,但那里并没有童话中的兰花仙女,在那阴森的大楼里,他看到了上百个与他一样的电子产品,绝望的他跳入了冰冷地海水。但是机器舞男把他捞了上来。我觉得机器舞男也是和大卫一样懂得爱的,并且是有意识的。他在被抓走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曾经存在”。没有什么事情比预先知道自己要死更加可怕的了,但是他却能笑着离开,他坚信大卫可以变成一个真人,如此高尚的情怀恐怕普通人都难以做到。
大卫在水下见到了兰花仙女的雕像,摩天轮倒下压住了潜水器,大卫被困在里面整整两千年,两千年中他就那么在漆黑中看着那个雕像,直到两前年后更先进的机器人将他弄了出来,然而那时候已经没有人类了,大卫这个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人成为了最原始的机器型号。高等机器人告诉大卫,只要有莫尼卡的头发就可以让她活过来,但是她只能活一天,当她睡下的时候,就永远不会再苏醒。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颠倒了过来,人是机器人造出来的,根据前面的理论,被造出来的人应该成为机器人的奴隶,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这样,两千年后的莫尼卡身边没有了亨利,没有了马丁,那一天只属于她和大卫。
大卫流泪了,他变成了一个真的孩子。
伦理与科幻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这部完美的《人工智能》。那么,如果一个机器人能真的去爱一个人,这个人对机器人又有什么责任呢?
在电影中有这样

一句台词:如果他会爱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会恨.这样看来,其实创造人工智能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认为当人工智能足够智能,当他有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他将比人类强大的多,他可以拥有海量的知识,不死之身,无穷的力量……而人类,从来不能容忍自己创造的东西超过自己,人与机器的战争终将打响。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不该让他学会爱与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创造出像大卫一样的机器人,我们不该想对待toy 一样对待他,应该真正将他看成一个boy,但是,我们的世界会彻底混乱了。
人生本是一个探索和追求的旅程,《人工智能》如同一面魔镜,照射出每个人内心的骚动、恐惧、渴求和憧景。跟那些侮辱观众智商、按机械模式生产出来的好莱坞大片相反,它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向灵魂深处的门。《人工智能》是一部电影艺术的旷世杰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