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防护知识

合集下载

一氧化碳中毒宣传知识

一氧化碳中毒宣传知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知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

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

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 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二'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一)轻度中毒:最初感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晕厥。

一般神志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消失。

(二)中度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搐、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呈樱桃红色。

(三)重度中毒: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放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

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如痴呆、癫痫、肢体僵硬或瘫软或心律失常。

三、为什么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汽油、柴油、煤炭、木炭、柴火等含碳物质在氧气(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

—1 —(一)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时间长,门窗密闭通风不良,空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室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二)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卫生间)内,或未安装排烟管,或虽安装了排烟管但排烟不畅,导致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产生的废气排放在浴室内或房间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三)燃气热水器烟道安装不规范,与热水器接口处或烟管连接处不严密、有裂缝,无法有效将废气有效排放到室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四)烟道室外部分烟管安装不规范或者没有防风帽,致使大风天气时,烟气倒灌进室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五)在密闭的房间内燃烧煤炭、木炭、柴火等用于取暖、做饭时,由于通风不良,空气不足,产生一氧化碳,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六)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单参考内容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单参考内容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单参考内容内容一: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性气体。

凡含碳物质如煤、木材、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

直接使用桶、盆取暖;煤炉内压得过满,煤炭燃烧不充分;烟囱堵塞或封闭不严;降雪、大风、浓雾和气温回升时,室外气压低及室内外温差小,烟气扩散受阻和倒灌;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热水器淋浴时,排气不畅等情况,都极易导致室内一氧化碳浓度骤增,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一)煤炉取暖。

绝对不用桶、盆或没有烟囱的煤炉在室内直接取暖。

煤炉不要直接安放在卧室。

室内生火取暖要定时通风换气。

使用煤炉取暖时,睡前要检查炉盖是否盖严,炉内煤炭是否完全燃烧,绝不能封炉取暖。

烟囱的出风口要安装弯头,出口不能朝北,以防因大风造成烟气倒灌。

烟囱接口处要顺茬儿接牢(粗口朝下、细口朝上),严防漏气。

烟筒及烟道口要定期检查和清理,保持排烟通道畅通。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注意降雪、大风、浓雾和气温回升时的煤炉使用安全,做好室内通风,防止煤炭燃烧不完全和烟气倒灌。

(三)使用燃气灶具。

点火前要检查是否漏气。

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开窗通风,稍后再点火。

使用中,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

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检查灶具开关和管道阀门是否关闭。

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应急措施(一)自救。

当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等轻度中毒症状时,要设法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并呼叫他人速来相助。

(二)他救。

一旦发现一氧化碳中毒者,救助者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入室内,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

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如病人已昏迷,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如有呕吐,应及时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如有窒息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发现是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灶具开关,切勿开关电器和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爆炸。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

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牵动着全家人的幸福。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

在安全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防范在先、警惕在前。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命筑起安全的屏障。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可燃气体,日常生活中,常因燃料燃烧不充分而产生,吸入对人体有十大的伤害。

一氧化碳中毒会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产生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死亡。

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更稳定,并且能置换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只有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

因此人体吸入一氧化碳,不仅减少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抑制、减慢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和氧的释放,使血液供氧能力大大降低,从而使人体组织缺氧而发生机能伤害。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

中毒症状取决于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大于2%时即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达5%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达10%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25%,这是一种代偿功能。

但冠状动脉硬化病人则没有这种代偿能力。

因而导致心肌缺氧、损伤。

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为2.5%时就可缩短心绞痛病人的发作时间。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是大气污染或室内空气污染生物材料监测的重要指标。

二、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轻度中毒。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嘴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通风:在使用煤气、燃气灶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尤其是在冬季使用炭炉取暖时,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以降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

定期检查:定期对煤气、燃气管道进行检查,发现漏气及时维修,以免一氧化碳泄漏引发中毒。

使用安全可靠的燃气设备:选择正规品牌、质量可靠的燃气设备和燃气灶具,确保其安全性能。

避免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燃气:在使用燃气灶时,要注意避免在密闭空间内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在洗澡、烧水等情况下,要保持通风,以免一氧化碳聚集引发中毒。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如厨房、浴室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一氧化碳泄漏。

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知和警惕性,避免在危险场所停留过久或使用不安全的燃气设备。

总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保持通风、定期检查、使用安全可靠的燃气设备、避免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燃气、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以及增强安全意识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1、保持通风是关键。

家中生煤炉,一定要保持开窗通风,或者设通风口,空气保持流通。

2、煤炉各连接处一定要确保密封,防止气体外泄。

3、每半个月用火钩敲打一下烟囱,防止烟囱堵塞。

4、烟囱出口最好加上一段朝上的烟囱,防止倒灌风。

5、密闭房间内吃炭火锅,也有安全隐患,要注意通风。

6、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

7、汽车怠速运动时,不可长时间开空调;在开空调的密闭空间,有毒气体聚集,也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遇到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应立即打开门窗,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紧急救援。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

如发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做体外心脏按压。

3.有条件的要立即给病人吸氧。

一氧化碳中毒的科普知识

一氧化碳中毒的科普知识

一旦中毒,如何处理? 后续观察
经过治疗后,仍需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
一些后遗症可能在停留在医院后仍需跟踪。
谢谢观看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致病机制
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阻止氧气运输。
这会导致身体各组织缺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流行病学
一氧化碳中毒在冬季取暖、汽车尾气等环境中较 为常见。
全球每年有数千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住院或死亡 。
谁容易受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影 响?
谁容易受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影响? 高风险人群
一些人可能在较低浓度下就会出现严重症状。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安装报警器
在家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定期检查和更换电 池。
报警器可以及时提醒家人避险。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保持通风
使用燃气设备时,确保房间有良好的通风。
定期检查通风管道,保证没有堵塞。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定期检测
对燃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安全检查。
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一旦中毒,如何处理?
一旦中毒,如何处理? 立即撤离
发现中毒症状后,立即撤离到新鲜空气中。
保持镇静,尽量不要剧烈运动。
一旦中毒,如何处理? 寻求医疗帮助
尽快就医,告知医生可能的一氧化碳中毒情况。
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测和氧气治疗。
一氧化碳中毒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2. 谁容易受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影响? 3. 何时会出现症状? 4.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5. 一旦中毒,如何处理?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安全知识培训

一氧化碳安全知识培训

一氧化碳安全知识培训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机气体,但其长时间暴露或高浓度暴露可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

以下是一些关于一氧化碳安全的知识培训:
1. 了解一氧化碳的来源:一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尾气、燃煤和燃气设备、燃油加热设备等。

在封闭或不良通风的环境中,这些源头可能积聚大量一氧化碳。

2. 认识一氧化碳的危害:一氧化碳通过阻止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结合,使人体的氧供应中断。

短期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暴露或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3. 学会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确保室内外通风良好,避免封闭环境中有燃烧源;定期检查和维护燃烧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不在室内使用不适当的燃烧设备或用火取暖;在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和保持燃气炉具通风。

4. 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离开可能的一氧化碳源,并寻求医疗帮助。

5. 使用一氧化碳警报器:在家庭中安装一氧化碳警报器,定期测试其功能,并及时更换电池。

一旦警报器发出警报,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报警求助。

6. 接受适当的急救训练: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学会正确急救方法,如迅速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拨打急救电话等,以减少伤害和挽救生命。

请注意,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并且可能因地区和环境而有所不同。

对于特定的一氧化碳安全问题,建议咨询当地的安全专家或相关机构。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的产生和积累往往发生在冬季,尤其是在寒冷地区和密闭环境中。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了解和遵守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措施和注意事项: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安装在家庭或工作场所中,特别是在卧室和客厅等常住区域内。

一氧化碳报警器可以及时检测到一氧化碳的存在,并发出警报声,提醒人们立即撤离。

2. 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暖设备:由于一氧化碳主要由燃烧不完全产生,供暖设备是潜在的一氧化碳中毒源。

确保所有供暖设备,如暖气炉、热水器和壁炉等,都得到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燃烧效率和排放质量良好。

3. 避免长时间使用燃气烤炉:在冬季,人们可能会倾向于使用燃气烤炉等热源来加温。

然而,这样做会增加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室内使用燃气烤炉等设备,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来分散一氧化碳。

4. 合理使用热水器和壁炉:当使用热水器和壁炉时,应确保它们的排烟管道是畅通的,并定期清洁和检查。

同时,在使用后及时关闭燃气阀门,以防止一氧化碳泄漏。

5. 提高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

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同时排除室内积聚的一氧化碳。

6. 禁止烟草在室内使用:烟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室内应禁止吸烟。

如果需要,在室外设立抽烟区。

7. 防止车辆尾气积聚:在寒冷的冬季,车辆尾气往往会在室内停车场和封闭车库中积聚。

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并保持车库通风。

8. 加强室内煤气设施管理:对于一些地区依赖煤气燃料的家庭,室内煤气设施的管理尤为重要。

确保煤气炉具和煤气热水器等设备安全可靠,并且有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9. 提高安全意识和教育:通过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防护知识
一、物化性:CO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28.01,相对密度0.967,燃点-207℃,沸点-190℃,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燃烧成淡蓝色火焰,是易燃易爆气体,其爆炸极限为12.5-74%。

二、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排血红蛋白不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出现缺氧,导致人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轻度中毒。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二是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

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

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是重度中毒。

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

CO也是许多国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

急性CO中毒的发生与接触
CO的浓度及时间有关。

我国车间空气中CO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

有资料证明,吸入空气中CO浓度为240mg/m3共3h,Hb中COHb可超过10%;CO浓度达292.5mg/m3时,可使人产生严重的头痛、眩晕等症状,COHb可增高至25%;CO浓度达到117Omg/m3时,吸入超过6Omin可使人发生昏迷,COHb约高至60%。

CO浓度达到11700mg/m3时,数分钟内可使人致死,COHb可增高至90%。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

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

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

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

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

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

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

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