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 第二章 管理思想
管理学背诵知识(第二章)

管理学背诵知识(2)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论的关系.1.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基础,管理思想是对管理活动的归纳总结.2.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概括和升华,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并非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3.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接受管理活动的检验.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管理思想.内圣外王.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3.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管理思想.法治天下.4.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管理的思想.兵法经营.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1723-1790(自由经济之祖)(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经济人假设劳动分工:第一提高熟练度.第二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第三有利于改良和机器的发明.(1800年)小瓦特和博尔顿均衡生产: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成本记录: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管制度.马萨诸车祸(1841.10.5)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罗伯特*欧文1771-1858(人事管理之父)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查尔斯*巴贝奇:工作方法报酬制度亨利*汤(1844-1924)<1889收益分享>.弗雷德里克*哈尔西(1856-1935)<1891劳动报酬方案>. 丹尼尔*麦卡勒姆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分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大原理:1.工作定额原理.2.工作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离.5.实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7.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8.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心理革命.法约尔的14条原则:1.分工.2.职权与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等级链与跳板.8.合理报酬.9.集权与分权.10.秩序.11.公正.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法约尔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科层制组织理论)其特点有:1.存在明确的分工.2.按等级原划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薪金”有明文规定的薪资制度.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也是这样.梅奥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式,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1.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2.社会系统学派的观点来研宄管理,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3.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2.明确的目标3.良好的沟通.4.管理人员具备三项职能:即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做出贡献和明确的目标.核心能力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5.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渠道.全面质量管理:1.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改善3.关注流程4.精确测量5.授权于员工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的比较1.在对待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它.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4.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2、改革开放后的探索与创新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集权与分权结合、经济与 社会并重的管理思想 ① 工作重点: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管理方面:政治性 经济性 经济与社会并重性; ③ 经济方面: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④ 管理方式:集权型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2)企业管理改革与理论创新 大量引进西方管理思想 + 结合我国国情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
第二章 管理思想
古典理论 近代管理理论 管 理 现代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论 梅奥与霍桑试验 分散化与集中化 系统、权变理论 管理理论新发展 当代管理思想 文化结构与功能 学习型组织理论 改革后的管理 泰罗与法约尔
思
想
中国管理思想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建设
建设的要求阶段与方法
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
一、近代管理理论概述 1、经验管理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出现之前,管理者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 理,没有管理规范与系统制度,这种管理被称为经验管理或传 统管理。 2、管理理论萌芽的出现(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 (1)亚当· 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 ① 劳动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 a、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提高; b、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 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 c、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工 具和改进设备。 ② “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 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 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
5、古典管理理论的缺点: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 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 内。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 心; (2)古典管理理论仅仅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是一 个客观存在,这个客观存在没有一定的抽象性, 就事论事,尽管也对这种客观存在进行了一些 概括,并提出了一些规律和原则,但没有把管 理上升到系统来认识; (3)古典管理理论的着重点是放在企业内部, 而不是企业发展环境考虑得非常少。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管理理论历史演进

30
4.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 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 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一系列原则。 尽管这些原则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但 仍然是当前管理理论和研究的基础,现 代管理学家如汤姆 彼得斯(Tom Peters)仍然继续大力赞扬这些原则。
精品文档5中中国国早期期管管理理思思想想11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孙子兵法道天地将法22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子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3人才管理思想德才兼备的标准精品文档6中中国国早期期管管理理思思想想44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孙子
管理学基础
1
第二章 管理理论历史演进
12
(2) 搬运生铁实验
实验背景
1898年,泰勒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 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 块实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 75名工人中进行的,由于这一研究改进了操作方法, 训练了工人,其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
20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 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 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 后以每秒钟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 ,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 ,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联邦捷 运公司每人每天取运80件包裹,而UPS公司却 是130件。高的效率为UPS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 润。
织》。
“所有以办公室形式出现的组织遵循着 这样一个等级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低级别 的办公室都受控并受监督于高一级的办公 室.”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课堂笔记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一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中国古代、近代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2、理解:X理论和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3、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和Y理论。
第一节中国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儒家管理思想儒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注意是仁义的意思)。
儒家管理手段和途径都强调“为政以德”(注重用道德感化臣民)。
注意:儒家虽然重道德,但是并不否认法治(碰到冥顽不灵者仍要用法制手段)。
2、道家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道”,它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真题链接:中国古代认为管理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来达到管理目的的是(B)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012.4/2014.4选择)3、法家管理思想法家哲学以“法”为中心,强调法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韩非子提出了“上法而不上贤”的观点(往年多次考过的一个知识点)4、兵家管理思想兵家以“谋略”为中心,重视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厉以宁的观点→高层要道家,中层要儒家,基层要法家(2010.4选择)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涌现出不同的阶层和代表人物。
1、地主阶级改良派的管理思想林则徐最早意识到中国有不如西方之处,主张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学习洋人的技术来抵制洋人)2、农民阶级的管理思想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撼动了清朝的统治《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实现,但却体现了良好的愿望3、无产阶级的管理思想共产党人认为:要民主集中、要走群众路线、要集体领导这些思想成为我党治军治国的重要原则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背景介绍: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生于1723年,逝于1790年,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管理学基础重点

管理学基础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管理学基础》重点*注意:红色字为必背部分,黑字或绿字为次重点部分(有些得背,有些得理解),由于《管理学基础》里面有部分知识点是以前有学过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记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P4,一、管理的两重性•(一)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由人类活动产生,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
•2、管理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一项特殊职能。
•3、管理也是生产力。
•以上特点,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特殊职能活动,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而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一)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管理活动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实现科学管理•(二)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三)结合实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P9,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管理学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生产力2、生产关系3、上层建筑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P15,管理的必要性•1、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2、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专业化的社会分工,需要有效的管理活动;•4、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需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P21,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系统论述的学者,首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
•亚当·斯密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基础上,提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人的观点。
P2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1856-1915),他认为,光凭经验进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管理理论

抛砖引玉:早期管理理论的形成
“领导”具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 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从事的活动。关于领 我国北宋真宗年间,一个叫丁渭的大臣提出了“一举三得”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在公元 导,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做过不同的表述。 11世纪的管理实践活动。当时皇城失火,宏伟的昭君宫被烧毁。真宗命令丁渭用 25年的时间修 (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可使人们 复它。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仅要设计施工,还要清理废墟、挖土、烧砖、运输材料。丁渭 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提出,首先在皇宫前挖沟,然后利用挖沟取出的土烧砖,再把水引入沟中,用水路将材料运到 ---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 宫前,最后利用废土填入沟中。这样一下子解决了就地取土、顺利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问题。
首先,科学管理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认为工人是“经济人”。泰勒认为,工人之所以工作, 是因为工人只追求物质利益,没有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人们是不会好好工作的,大部分 人是懒惰、无知、没有责任心。因此对工人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 度,将工人管起来。 其次,其局限性还表现在只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因素。泰勒反对工人集体 工作,理由是“工人在班组里工作时,他的工作效率要比工人作为个人干活时的效率 低”。他将工人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 他强调严格的服从,他没有看到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 “精神革命”的提出也是强调工人的服从,服从生产效率,服从雇主,做“一流工人” 或“头等工人”
---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
【知识研修】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学第2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53
1、企业再造的内涵
企业为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 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 评价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32
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是一般系统论的认识基础,是对系统 的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 统一性)的根本认识。系统思想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 整体性 关联性 层次性 统一性
33
2、控制论
1948 年诺伯特· 维纳发表了著名的《控制 论——关于在动物和机中控制和通讯的 科学》一书。 维纳把控制论看作是一门研究机器、生 命社会中控制和通讯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更具体他说,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的环 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 的科学。
7
2.1.2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 瓦特和马修· 鲁滨逊· 博尔顿 他们的贡献在于: (1)发展了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 计划技术等管理技术 (2)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 (3)建立部门成本核算 (4)按成果付工资
8
2、亚当· 斯密 (1)在《富国论》中探讨了管理问题 (2)分析了劳工分工能提高生产力的三 个原因
18
2.2.2一般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法约 尔。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 表。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1916年的《工业管理 与一般管理》。
19
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 力的相对重要性 (1)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 指引导或指导一个组织趋向目标,它由六项活 动组成,管理只是经营活动中的一种。 (2)所有的组织活成员都应具备技术、商业、 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种活动能力,对不 同层次和不同组织的人员来说,这些能力有不 同的重要性
管理学原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法约5、尔会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要求企业作出准确的及时的决策 要求管理手段更先进 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 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返回
第二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管理思想 的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
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管理制度、对泰 罗制的评价; 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3、*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5、*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6、X、Y的主要观点及其区别* ;超Y理论和Z理论; 7、*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8、*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9、*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1工234来5、 、 、 、 、所的 所即 较 从时以对对将在 制时、谓研而谓效2科3理一, 利、、动分间究 减时工工管工定个学 人率提推达 实作析构工 少间人人理资科管员彻—高广为研之到施成人 人研提实职制学理和底是工。究后,在 的究最科“度的出行能方工变共,,干 疲它,效高学上工科 科 与科法 人革同去就活劳包就。工管实 艺学 学 执掉是代 双—括达时,是学作 理行 规的 的 行多研工其提研替 方—到管效 的余究身高作究差 程操 选 职旧 在富增率 核理的工体劳日人别 ,作 择 能的 精裕强人动的 心各动写们计 并方 、 分之经 神的责作干部生实在主问件 用法 培 离验 上基任父,活位产与工要题制 文, 训管 和础观改时的率测作”手 ,。 件以和动善动。理思时期。念段是。形便提作必作。间。想,要的要,各式合高上是求合的经种固理。来理动过用管活定利性作比动下用返,,回
第一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3、福特——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 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工作: (1)产品系列化 (2)零件规格化 (3)工厂专业化 (4)机器及工具专用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波特与《竞争战略》。迈克尔· 波特 (M· Porter)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 E·
兼任许多大公司的咨询顾问。1980年,他的著
作《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
峰,该书被美国《幸福》杂志标列的全美500家
最大企业的经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奉
为必读的“圣经”。
琼.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等人。权变理论认为 不存在无条件适用于一切组织的最好的管理方法,强 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 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探索与采用不同的、最
适宜的管理方案、模式和办法。
思考与质疑
你认为系统理论与权变理 论是普遍适用的最正确的管 理理论吗?你能指出各自的 缺陷或局限性吗?
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技能训练
初露锋芒
能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吗? 郑倩在公司财务部工作已整整25年了,就是担任 财务部经理也已有十几年了。她对财会业务与财务管 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驾轻就熟。多年来,财务部的 工作有条不紊,从未出现过大的差错,领导上一直是 满意的。可是,近年来随着公司事业的迅速发展,并 有了大量涉外业务,特别是计算机手段的广泛应用, 财务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财务部的人员却受多 年工作惯性影响,惰性十足,墨守成规……可是, “学习型组织理论”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在像财务部 这 样的职能部门能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吗?怎样应 用?
初露锋芒
(1)你知道什么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吗?
(2)你能对郑经理的改革创新提出什么 建议吗?
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 末。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背景。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连 续化,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出现一些大的跨国公司; (2)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科技成 果被广泛用于管理之中; (3)随着社会的进步,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已 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 (1)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2)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3)进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管理理论的 最新发展。
3. 具有初步的组织文化分析与设计能力。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初露锋芒 知识研修 管理理论萌芽的出现 与管理理论的产生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论 技能训练
初露锋芒
管理理论萌芽的出现与管理理论的产生
经验管理与管理理论萌芽的出现 经验管理:管理者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 管理规范与系统制度,被称为经验管理或传统管理。 管理理论萌芽: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工厂成为工业生 产的主要经营组织,大力推动了企业规模和劳动分工的 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必然对管理提 出新的要求,于是出现一些现代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理论产生与形成阶段的基本脉络 管理理论产生与形成阶段是指19末、20初到20世纪 40年代初,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主要是科学管理 理论的创立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是: 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概括; 最早提出管理的职能; 系统地总结管理的一般原则; 对等级制度与沟通的研究; 重视管理者的能力与训练。
思考与质疑
你认为法约尔对企业六大经营 职能与管理五要素的概括在 今天看来是否仍然科学、严 谨?你能指出现实管理中未 被其包括的活动或行为吗?
注:由学生对上面所学知识进行复述、
总结与拓展。鼓励学生课外自查资料。建议
在该知识讲授结束时布臵,在下一次课开始
时进行。
知识测试的重点内容为: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4. “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论。
训练项目2.1.1 案例分析:赵助理的难题
训练项目2.1.1 案例分析:赵助理的难题
1. 标准:能正确运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与 行为科学原理分析该公司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 的有意义的建议。 2. 评估: (1)每个人的发言提纲可作为一次作业,评 定成绩; (2)根据在班级讨论中的表现评定成绩。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初露锋芒 知识研修 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主要思想与贡献包括: 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的标准化; 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 实行“例外原则”; 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
思考与质疑
你是否赞成关于泰勒的科学管 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 产率的说法?并说明理由。 联系你了解的工作或劳动实 际,说明什么是工时研究与 劳动方法的标准化。
思考与质疑
你是否赞同管理 的非理性主义观点? 并说明你的理由。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战略管理思想 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前后,世 界进入到科技、信息、经济全面飞速发展时期,同时竞 争加剧,风险日增。 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安索夫(Ansoff)的 《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 先河。劳伦斯与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 (1969),系统论述了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卡斯 特(F· Kast)与罗森茨韦克(J· Resenzweig)的《组 E· E· 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1979),主张在企业 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组织应在 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革新性之间保持动态的平 衡。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 (1)批判传统管理中的纯理性主义,认为过分 注重结构、组织和量化方法的管理模式已经过时; 主张应以人为核心,注意人的感情,强调灵活多变
与创新,要“返回到基点”;
(2)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
(3)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在总结中提
出以“软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4)高度重视企业文化。
人际关系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
的相互关系;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思考与质疑
你认为人际关系论的上述 观点是否全面?有片面 之处吗?
(1)阐述泰罗的科学管理;
(2)阐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介绍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论。
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卡斯特等人的系统 管理学说,包括三个方面(见图2.3)。
图2.3 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
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产生的背景。 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70
年代开始形成、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
学家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以及英国女学者
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卢桑斯的权变管理学说。他提出一个观念性 的结构,并用矩阵图来加以表示(见图2.4)。
图2.4 管理与环境函数关系矩阵图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 非理性主义倾向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由于经营风险增大,竞争激烈,管理日趋 复杂,管理学者们寻求新的管理思想与方式。 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非理性主 义管理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是美国的两位管理 学家托马斯.J.彼得斯(Thomas Peters)和小罗伯特.H. 沃特曼与他们合著的《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 的管理经验》。
1. 增强对管理理论的感性认识; 2. 提高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 力; 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企业绩效的能力。
训练项目2.1.1 案例分析:赵助理的难题
1. 阅读如下案例,并分析下列问题:(1)造成该公 司盈利水平下降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解决该公司问题,应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还是应用行为科学原理哪个更为重要?(3)请你对赵助 理制定解决该公司问题对策方案提出建议。 2. 先由个人阅读并分析案例,并写出发言提纲。 3. 再以模拟公司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大组讨论。 利达公司是一家经营绩效良好的企业。在前些年有 过骄人的业绩……小赵决心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他 也似乎觉得在运用泰罗的经济刺激手段与现代行为科学 原理之间还有些冲突或需要进一步理顺的地方。
第二章 管理思想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 产生与形成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 发展
第三节 组织文化
1. 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2. 掌握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理论及最新管理 趋势; 3. 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掌握组织文 化建设的要求与方法。
1. 具有初步应用现代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 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2. 促进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
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管理科学的崛起 管理科学的由来,是致力于在企业的管理中,摒弃 经验、凭直觉的传统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和 最优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管理科学的特点(见图2.2)。
图2.2 管理科学的特点
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 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 “热带的丛林”。该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 经验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交流中心学派 数理学派
思考与质疑
你能指出上述哪一种学派理 论的不完善性或局限性吗? 你认为哪一学派的理论在今 天的管理中更有实用价值?
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系统管理理论 是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考察 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以系统解决管理问题的理论体 系。代表人物为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Kast)、詹姆士.罗森茨韦克(James E.Rosenzwig)。卡斯特等人的代表作为《系统理论与 管理》。 系统管理学说的基础是普通系统论。主要思想是: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要素构成的; (2)系统的整体性; (3)系统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