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幸福指数测算研究

合集下载

《2024年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范文

《2024年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范文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其居民游憩满意度问题备受关注。

本篇研究以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居民游憩需求,为公园规划、管理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前人关于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及提升策略等方面。

然而,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公园的居民游憩满意度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尚显不足。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根据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构建出影响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并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研究结果1. 模型构建与假设本研究构建了包括环境质量、设施条件、服务水平、活动多样性、居民个人特征等五个潜在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其中,环境质量和设施条件是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服务水平和活动多样性对满意度也有一定影响,而居民个人特征则可能对满意度产生调节作用。

2. 数据分析与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表明,环境质量和设施条件对居民游憩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服务水平和活动多样性对满意度的影响虽不如前两者显著,但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居民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也可能对满意度产生影响,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3. 模型验证与修正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我们发现构建的初始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度较高,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同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环境质量和设施条件是影响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何衡量幸福却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测量幸福,许多国家开始使用幸福指数评估模型。

这种模型使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人们的幸福感,并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指标来比较和评估不同地区或群体的幸福水平。

现今,幸福指数评估模型已成为一种很多国家常用的政策工具。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的概念幸福指数评估模型是一种定量的和统计的方法,用于测量不同人群的幸福感。

这种模型通常使用多种独立变量来衡量幸福,包括经济财富、社会支持、健康、个人自由等。

在这个模型中,每一种变量都给予一个特定的权重值,并且每个人的幸福值是由这些变量计算出的综合值。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方法,能够提供一个准确的、可视化的测量结果,从而为研究和决策制定提供方便。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的应用幸福指数评估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使用。

世界幸福报告(WHR)从2012年起每年都会发布,其目的是为了测量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幸福程度。

WHR 评论了157个国家及地区的幸福情况,并根据六个指标对国家进行排名,这些指标包括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幸福感、就业率、收入和经济质量。

除了WHR,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使用这种评估模型来量化幸福。

例如,中国在2012年公布了其自主研究的“中国幸福指数”, Kenya、UAE、Bhutan等也都推出并使用幸福指数作为决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工具之一。

幸福指数评估模型的局限尽管幸福指数评估模型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但是它也有其局限性。

幸福感本身是主观的,而且每个人的定义可能不同。

一个人可能会因家庭团聚而感到幸福,但另一个人可能会因工作上的成功而感到快乐。

除此之外,幸福指数评估模型本质上也没有办法纳入所有的因素。

例如,这个模型无法量化文化差异,这也会导致不同国家在幸福指数上的差距。

此外,它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如贫困、不平等、歧视等,也无法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结语幸福指数评估模型是一种用来测量幸福感的有用方法。

城乡居民幸福测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城乡居民幸福测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第4期总第210期2009年4月No.4Vol.210Apr.2009城乡居民幸福测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吴静(浙江财经学院统计学系,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文章采用浙江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的样本数据,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居民幸福的主要因素,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各因素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居民幸福指数三级测量指标体系,测算出了居民幸福单项指数、影响因子指数和总指数,得到结论如下:居民幸福指数由健康生活、工作保障、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满意、未来信心六个因子构成,其薄弱点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工作保障和生活环境三大方面的因子上。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幸福指数;因子分析;结构方程中图分类号:C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9)04-0066-07一、问题的提出何谓幸福?经济学早期创始人之一边沁给出的答案是,当人们的欲望得到全部或部分满足时会感到舒服和愉悦,这种感觉就是幸福。

现代经济学大师保罗·萨缪尔森也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

因此,幸福是个人效用的产物,身体健康、精神愉悦、职业理想、收入丰厚、家庭和睦、环境宜人、交通顺畅、社会稳定、政府廉洁,无疑都会增进个人效用,影响人类的快乐与幸福。

但是福利经济学与后来的新福利经济学,都没有如边沁提议的那样对人们的主观体验进行度量,也没有实现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度量主观满足的“客观对应物”,如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函数等,幸福的度量变成了财富的度量。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虽然国际社会科学界的不同学科对幸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2500多篇论文,但是其中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经济学家的贡献却是非常有限的。

二战以后,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的提升。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内容摘 要 :本 文 以四 川省 成 都 市 3 0 1 名 青 年 农 民 工的调 查 数据 为依 据 ,运 用 因 子 分 析 法和 结 构 方程 构 建 了新 生代 农 民 工幸福 感的 结 构 方程模 型 。对新 生代 农 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 内在作 用机 制 进 行 了分 析 。 结果 表 明 :新 生代 农 民 工的 幸 福 感 可分 为社 会 幸福 感 、 工作 幸 福 感 、 家庭 幸福 感 、 生活 幸福 感 4个 方 面;物价水平、交通情况、社会尊重、社 会 公 平 显 著地 影 响 了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社 会 幸 福 感 ;食 宿 环境 、薪 水水 平 、技 能 培训 和 工 作 环境是 影响 新 生代 农 民 工 工 作 幸福 感 的主 要 因素 ;社会 幸 福 感对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 家庭 幸福 感 和 生活 幸福 感 存在 间接 的 正 向影 响 ;工 作 幸福 感 对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 家庭 幸福 感 和 生 活幸 福 感 存在 直接 的 正 向影 响 ;新 生代 农 民 工 的 家庭 幸福 感 与 生活 幸福 感 之 间存 在 单 项
状 ,将影 响新生代农 民工的幸福 感的因素 分为7 个 方面 :
社会幸福感是指新生代农 民工对所处 的社会环境 的综合评价 ,主要包 括经济发
展( x 1) 、 社会治安 ( x 2) 、 物价水平 ( x 3) 、
医疗 卫 生 ( x 4) 、交 通 状 况 ( × 5) 、 公 共 设
的 正 向作 用 。
危害性 ( X 1 2) 和 劳动强度 ( X 1 3) 4 个 观
测变量 。 工作回报满意度是指农民工对工作 回 报的主观期望值 , 包括年终奖金 ( x l 4) 、 五 险~金 ( x 1 5) 和工资 ( x 1 6) 3 个观测变量。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摘要】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一个应用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

首先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的构建方法和模型变量设定。

接着介绍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过程,进行了模型验证。

研究发现,该模型在评价高校学生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学生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变量设定、数据采集、分析、模型验证、应用价值、局限性、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学生的满意度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教育竞争的加剧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学生的满意度水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构建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高校学生满意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校管理、学费成本等。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有学者对高校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但对于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建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影响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为高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机制的依据。

1.2 研究意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型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满意度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对教育教学、校园环境、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型研究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生满意度背后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高校提供关键的决策支持和改进方向。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改进医务人员综合幸福感评价量表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改进医务人员综合幸福感评价量表
对 象 与方 法
1.量 表 :以苗 元江 设计 的《综 合 幸福 感 问 卷》为基 础 调 查 表 J,包 含 前 50项 条 目,生 活 满 意 (B01~ B05),正性 情 感 (C02、C04、C06、C09、C10、C12),负性 情感(C01、C03、C05、C07、C8、C11),生命 活力 (B20~ B25),健康 关 注 (B34~B38),利 他 行 为 (B29~B33), 自我价 值 (B15~B19),友好 关 系 (B26~B28),人 格成 长 (B6~B14),各条 目均为 1~7个等 级 ,其 中 ,负 性情 感 反 向赋 值 。 原 来 调 查 表 中 的 第 51项 为 单 独 条 目 “在整个 生 活 中您 的幸福 感 或 痛 苦体 验 ”,在 整个 结 构 方 程建模 中不纳 入 。
【关键词 】 幸福感 信度 效度 结 构方程模型
目前关 于 国 内 医务 人 员 的综 合 幸福 感 研 究 的不 多 ,较为 成熟 的是 苗元 江 的综 合幸 福感 量 表 ,此 量 表考虑的内容较为全面,但条 目数偏多 (50个 条 目), 结 构效 度不 够理 想 。但 从 发 表 的文 献 来 看 ,多 数 仅 是 对 各个 维度 的分 值进 行 简 单 的对 比 ,忽 略 了各 个 维 度 直 接 的关 系 ,多 数仅 以一 个单 条 目做 为综 合 幸 福 感 评 分 。结 构 方程 模 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是一 门基 于 统计分 析 技 术 的研 究 方 法 学 ,可 用 于 处 理 研究 者各 种假 设理 论模 型 中 的观察 变量 与潜 在 变量 之 间 的关 系 。基 本上 ,各 种 假 设 的理 论 模 型 都 可 以在 结 构方 程 中进行 检验 J,在 心理 学 、社 会 科 学及 其 他 学 科 中应用 广泛 J。因此本 研 究采 用结 构 方程 模 型 对 苗元 江研 制 的综合 幸 福 感 量 表进 行 验证 和 改进 ,以期 在 保证 甚 至改 善信 度 和效度 的基 础上 ,简 化量 表 ,使其 更 为实 用。

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主观 幸福感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 此,本次演示旨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 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二、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与感受,受到个体、家庭、 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主观幸福感的 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要与经济状况、 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子女关怀等因素有关。此外, SEM在心理学、社会学等领 域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为探究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提供了有效工具。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SEM模型探讨了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和子女关怀均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积 极影响,其中健康状况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增 加社会支持及优化子女关怀方式可能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样本选取的单一性、问卷调查的客观 性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样本选自某城市的社区老年人。通过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以下结论:
1、个人因素对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身体健康状况的 影响最为显著。
2、环境因素对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中介效应,其中社区建设和社会 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效应,生活环境则通过其他因素产生间接影响。
2、在模型建立方面,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统计建模技术和方法,如神经网 络、决策树等,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解释性。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1]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1]
第四 ,在研究方法上 ,本研究认为即使借助潜变 量来研究幸福感 ,但如果没有先进的方法体系来获 取幸福感的多维度的综合特征 ,而仅凭对单个指标 进行均值 、方差的比较是很难得到一个关于幸福感 的综合判断 。因此 ,本文借助结构方程模型 ( SEM) (亦称潜变量结构 LISERL 方程模型) ,建立指标与潜 变量 ,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幸福感的生 成及其决定因素 。
Total
频数 988 1125 886 850 377 827 1065 221 860 684 569 2113
频率 4618 5312 4119 4012 1718 3911 5014 1015 4017 3214 2619 10010
(二) 对潜变量的测量
11 幸福感 。 对于幸福感潜变量 ,我们借助本次调查中的 5 个满意度观测指标予以反映 ,指标内容包括对收入 、 工作 、居住条件 、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的满意程度 , 这 5 个变量均为定序变量 “, 1”为最满意 “, 5”为最不 满意 。
对于幸福生活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评 价 ,其中对幸福生活的主观评价被称为主观幸福感 。 主观幸福感有 3 种理解 :基于情感层面的快乐感 、基 于认知层面的满意度和基于体验层面的价值感 。对 于主观幸福感的测度有显变量与潜变量之分 ,显变 量是指通过一个指标来反映幸福感状况 ,如问及“总 的来说 ,您现在幸福吗”,这种测量所得到的幸福感 属于情感层面的快乐感受 ,往往变动不居 ,是瞬间的 情绪 。潜变量是指将幸福感细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 方面选取一些指标来反映 ,这种分析方法能够得到 认知或体验层面的感受 ,进而能够获得比较稳定和 持久的态度与意愿的信息 。
第 24 卷第 2 期 2007 年 2 月
统计研究 Statistical Resear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大学孙文、贺江娴、詹俊杰目录一、选题的意义 (3)(一)幸福的基本内涵 (3)(二)幸福指数成为热点话题 (3)二、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建立 (4)三、幸福指数调查方案的设计 (6)(一)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6)(二)定义目标总体 (6)(三)问卷设计 (6)(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抽样方法的选择 (7)(五)样本量的确定 (7)(六)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7)四、调查问卷整体统计描述 (7)(一)调查问卷预试的基本分析 (8)1.问卷的项目分析 (8)2.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构效度 (10)3.信度检验 (11)(二)调查数据的基本信息 (12)1.性别与婚姻 (12)2.从事行业 (12)4.所在地区分布 (13)5.家庭收入情况 (14)五、实证研究 (14)(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立 (14)(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16)六、结论与建议 (18)(一)结论 (18)(二)建议 (19)(三)注意 (21)参考文献 (22)附录 (23)1.问卷 (23)2.初始模型的部分运算结果 (26)摘要:在地方“两会”的热议和媒体宣传推动下,“幸福指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迅速升温。

虽然各方对幸福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却都离不开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人大经济论坛)所获得的473份调查问卷,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幸福指数进行构建。

最后,根据路径图的结果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幸福指数;结构方程模型;人大经济论坛Abstract:As the local "two sessions" hot discussing and media promoting, "Happiness index" got rapid warming in national "two sessions" this year. Although everybody has each interpretation to “what is happiness?”, not without thinking "the people livelihood". We got 473 questionnaires by surveying to all registered members on , With The Demand Theory of Maslow, we divid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Happiness index" into five levels from low to high: the physiological demand, the safety demand, the emotional demand, the respect demand and the self-realization demand, and then use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 to build the happiness index.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oad map, put forwarding relevant proposals.Keywords: The happiness index;SEM; 一、选题的意义(一)幸福的基本内涵“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欲望得到满足的感觉。

简单地说,从宏观上看,“幸福”就是人生活的目的,它是唯一的、无可取代的;同时,微观上来看,每个人的幸福实现形式却是千差万别的、可以选择的。

幸福人人都会说,但人人又都说不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是:①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②(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辞海》对“幸福”的定义是: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

对于这样的解释不能说错误,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内涵的要求明显要更多。

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幸福”如何定性(如何定义)、如何定量(如何测量),古今中外都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通用的表述和方法。

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感觉,它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

(二)幸福指数成为热点话题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幸福指数汹涌而至,值得热情欢呼。

幸福指数受到热捧,首先意味着各级执政者在不同层级的规划中,普遍强调要重视当地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重视提高民生福利水平,这无疑呼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也将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施政导向。

“幸福指数”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热词。

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提高13亿人口的幸福指数,这将是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挑战的探索,也理应逐步确立符合国情的幸福指数概念体系与指标系统。

理念方面的借鉴并不困难,但在具体复杂的操作层面,如何提高当地民众的幸福指数则需要长期的探索和踏踏实实的艰苦努力,否则就可能沦为数据至上的注水游戏。

幸福指数可以说是与GDP指数一样重要,它一方面可以监测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又是了解民众生活满意程度的“温度计”、“风向标”。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有关“幸福”的问题时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 “四心”总理的回答重申了这样的常识:幸福也是一种主观体验,幸福不幸福关键还是民众说了算。

因此,幸福指数的测量,固然需要深入的研究,其中,更重要的是,民众的感受与意见在其中必不可缺,而且要有相当大的分量。

幸福的表现有很多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综合全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个体幸福感的调查来推断总体的幸福感,目前是否大多数人是感到幸福的?在哪些方面觉得特别满足,在哪些方面觉得不满足?二、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建立关于幸福指数评价体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幸福的感觉不同,制定评价的指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人们对幸福感的感受,一直是研究幸福指标评定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幸福指数的研究相继展开,但比较有代表性的体系可见表1。

表1 不同测量者关于幸福指数的测量体系综观表1,可以看出幸福指数测算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结起来,大体上可以归结为身心健康、物质生活条件、安全保障、社会关系、自我实现等几个方面。

在每个层面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指标来体现(是文章后面设计问卷的依据)。

文章提出了不同层面指标构成(见表2),表2是这几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构成情况。

表2 幸福指数指标测算体系指标构成情况三、幸福指数调查方案的设计(一)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人们的幸福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会议上,“幸福指数”成为会议的热点,倍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注。

基于此,文章拟对“幸福指数”的有关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希望有关结论能给相关部门提供政策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整理,文章提出了有关“幸福指数”的七维度体系,分别是身心健康、物质条件、安全保障、自我实现、家庭生活、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等。

这七个维度涵盖了从衣食住行到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于“幸福指数”研究体系的完整性。

(二)定义目标总体考虑到现场发放问卷的不配合性和费时性,同时考虑到样本分布的广泛性,文章借助计算机网络,采用网上作答的方式来填写问卷,把目标总体定义为“人大经济论坛”,通过分析人大经济论坛上成员对于幸福指数的研究,来进一步折射出其他群体关于幸福指数的看法和程度。

(三)问卷设计文章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来对“幸福指数”进行研究,而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是与调查问卷分不开的。

参考了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文章设计了关于“幸福指数”的问卷调查,具体问卷可见附录1。

对于“幸福指数”的每个测量因素在问卷中均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分值1表示“非常不满意”,分值2表示“不太满意”,分值3表示“一般”,分值4表示“比较满意”,分值5表示“非常满意”。

即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对该因素的满意度越高(在文章的问卷中,没有反向计分的题项,如果有反向计分的题项,还应该将反向题计分转化为正向题计分)。

(四)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抽样方法的选择文章通过在人大经济论坛上隔一段时间来更新发布信息的方式来发布有关调查内容,从2011年5月10日开始调查,2011年6月10日结束调查,时间跨度是一个月,可以假定在这个时间段所有的注册会员都有同等机会看到有关信息,可以近似地将本调查近似地认为是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五)样本量的确定根据简单随机抽样公式)1()1(222p p t N p p Nt n p -+∆-=其中n 为所求的样本量,N 为总体的数量,t 为一定置信度下所对应的临界值,p 为样本比例,p∆为抽样平均误差。

在一般的情况下,取95%的置信区间,即t=1.96,而p 值一般采取保守原则(当估计方差达到最大的时候),取p=0.5,p∆可以取5%,截止调查日期为止,人大经济论坛的注册会员为2660382人,即N=2660382。

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可得所需的样本量为:3855.015.096.1266038205.05.015.096.12660382)1()1(222222≈-⨯⨯+⨯-⨯⨯⨯=-+∆-=)()(p p t N p p Nt n p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保守原则),到调查截止时,文章共收到有效问卷473份。

(六)调查的时间和地点本调查的开始时间是2011年5月10日,截止日期是2011年6月10日,收到文章研究的目标样本量。

调查地点是在网络上的人大经济论坛,通过发帖奖励论坛币的方式来发布信息,来对被调查者进行网上调查。

四、调查问卷整体统计描述(一)调查问卷预试的基本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首先对福州大学管理学院150(占473份问卷的32%)名的学术性研究生进行了预调查,将所得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可靠性、有效性检验,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1.问卷的项目分析项目分析主要目的在求出问卷个别题项的临界比率值—CR值,将未达到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

表3 问题的项目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问卷所涉及的问题的t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问卷的30多个题项均具有鉴别度,所有题项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