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基础知识
it运维工作分解

it运维工作分解IT运维工作可以大致分解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网络管理:这包括配置、维护和监控公司的网络环境,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连接。
网络管理员需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网络故障,以及优化网络性能。
2.系统管理:这涉及到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的管理。
系统管理员需要安装、配置、更新和维护这些设备,以确保它们正常运行,同时满足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
3.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员需要设计、建立、维护和优化公司的数据库系统。
他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还需要进行性能调优和故障恢复。
4.应用管理:这包括对公司内部使用的各种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如CRM、ERP、OA等。
应用管理员需要确保这些系统的稳定运行,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进行系统的升级和优化。
5.安全管理:这涉及到公司的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安全管理员需要建立和维护公司的安全策略,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以及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6.备份与恢复: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在需要时进行数据恢复。
备份与恢复管理员需要设计备份策略,监控备份进度,以及在需要时执行恢复操作。
7.服务台支持:这是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的部门,负责接收和处理用户的故障报告、咨询请求等。
服务台支持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
以上就是对IT运维工作的大致分解,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共同维护公司的IT环境,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IT运维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能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能:1.网络技能:这包括TCP/IP、DNS、SSH、SMTP、路由技术、交换技术、接入技术等网络原理及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技能。
他们需要能够熟练配置和管理各种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数据库技能:掌握SQL语句的构建,以及MySQL、Oracle、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的安装部署、管理、备份恢复、性能优化等技能。
it运维知识有哪些_IT英文缩写

it运维知识有哪些_IT英文缩写IT全称是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it运维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IT运维管理基础知识一、微软系统关于Windows的熟识是最基本的。
当然,作为一个运维经理,可不是整天玩个Windows7或xp就可以交差的。
你得掌握微软Active Directory及其顶层各种服务和使用的搭建。
普通常用的有ISA、Exchange、SQL Server。
随着Windows 2008的大放异彩,Hyper-V又成了微软工程师不得不掌握的重型武器。
二、Linux/BSD系统虽然Ubuntu如今很火,但是在公司里运用的大多还都是Redhat 系列和Suse系列。
你得熟识DNS、NIS、Apache、SMB、DHCP、Sendmail、FTP、MySQL这些惯例服务。
假设公司的IT业务大规模对外,你还得学会LVS或Nginx等负载平衡技术。
友谊提示:假设你将去人人网或豆瓣等新锐Web2.0公司,那你还得熟识Cassandra之类混合型的非联系的数据库技术;Memcache之类高功用散布式的内存对象缓存系统(它议决在内存里维护一个一致的庞大的Hash表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
既然说了Linux,这里也顺带要提一下BSD,一样是开源的宠儿,BSD的安全性和高效让人印象深入,现在包含Yahoo、Sina在内的许多公司都会用它来跑使用。
这类系统熟识之后,现在从事Solaris有关任务也会降低难度(一样的Unix血统)。
假设有中间件要求的,可以适当接触Weblogic(Oracle系)或WebSphere(IBM系)、Jboss(红帽系)。
这些东西在现在盛行的大型使用中十分普遍。
三、编程开发混Windows系统的自觉一点学好Powershell吧。
要是说前几年还得看看VBscript的话,将来就都是Powershell的天下了。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简介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司的IT基础设施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
本制度旨在定义IT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职责、流程和标准,确保所有涉及IT基础设施运维的工作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责任与义务1. IT基础设施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IT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策略和计划。
2. IT基础设施部门负责监控和维护IT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
3. 其他部门和员工应积极配合IT基础设施部门的工作,并按照制度要求做好相关的运维管理工作。
运维管理流程1. 日常监控:IT基础设施部门定期对IT基础设施进行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记录监控数据。
2.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IT基础设施出现故障或问题,IT基础设施部门应立即启动故障处理流程,并尽快解决问题。
3. 变更管理:对IT基础设施的任何变更都需要经过变更管理流程,包括评估、备份、测试和审批等环节。
4. 提升优化:IT基础设施部门应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风险分析,并持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运维管理标准1. 安全性:IT基础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2. 可用性:IT基础设施应具备高可用性,即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并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3. 可靠性:IT基础设施应具备高可靠性,包括数据备份和灾备等措施,确保即使在故障情况下也能够快速恢复运行。
4. 性能:IT基础设施应具备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撑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5. 运维文档:IT基础设施部门应编写运维文档,包括设备清单、操作手册等,以便进行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
结论通过制定和执行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公司的IT基础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各部门和员工都应按照制度要求积极配合,并持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以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创新。
IT运维及驻场服务意识课件

1)在线支持,通过邮件、IM、论坛、客户知识库实现与客户的技术交流与 解决; 2)远程支持,通过各类远程协助工具; 3)现场支持,依据服务级别协议,现场故障恢复;及预防性巡检; 4)关键时刻值守,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关键时刻安全值守保障; 5)驻场服务,常年驻守。
IT运维及驻场服务意识
息安全管理的十大控制方面,36个控制目标和127中控制方式,如企业安 全组织方式、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 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
第七、日常工作管理: 该部分主要用于规范和明确运维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安排、提供绩
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手段IT运行维护管理 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是企 业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关键。
IT运维及驻场服务意识
5
三个阶段(三)
➢ 全域集中管理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壮大,规模成倍增长,IT部门必然
要完成“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的转变。 IT部门的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消除有限的、过时的和不 准确的知识,这也就是IT运维管理的最高阶段——影响企业 决策。
IT运维及驻场服务意识
6
什么IT运维管理?
信息的管理;
IT运维及驻场服务意识
9
IT运维管理7个子系统 (2)
管理内容
第五、资源资产管理: 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
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
第六、信息安全管理: 目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
IT运维及驻场服务意识
18
Thank You!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

IT运维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 IT运维管理概述 (4)1.1 运维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4)1.1.1 运维管理的定义 (4)1.1.2 运维管理的目标 (4)1.2 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5)1.2.1 保障业务连续性 (5)1.2.2 提高运营效率 (5)1.2.3 降低运营风险 (5)1.2.4 保障数据安全 (5)1.3 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5)1.3.1 自动化 (5)1.3.2 智能化 (5)1.3.3 云原生 (5)1.3.4 安全性 (5)1.3.5 服务化 (5)第2章运维管理体系构建 (5)2.1 运维组织架构设计 (5)2.1.1 运维部门设置 (6)2.1.2 岗位职责划分 (6)2.1.3 人员配置 (6)2.1.4 培训与成长 (6)2.1.5 沟通与协作 (6)2.2 运维管理制度与流程 (6)2.2.1 运维管理规范 (6)2.2.2 运维流程设计 (6)2.2.3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6)2.2.4 持续改进 (6)2.3 运维管理工具与平台 (6)2.3.1 自动化运维工具 (7)2.3.2 信息化管理平台 (7)2.3.3 监控与预警系统 (7)2.3.4 知识库与经验分享 (7)第3章硬件设备管理 (7)3.1 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 (7)3.1.1 设备选型原则 (7)3.1.2 设备采购流程 (7)3.2 硬件设备配置与部署 (8)3.2.1 设备配置 (8)3.2.2 设备部署 (8)3.3 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换 (8)3.3.1 设备维护 (8)第4章软件管理 (8)4.1 软件版本控制 (8)4.1.1 版本控制原则 (8)4.1.2 版本控制流程 (9)4.2 软件部署与升级 (9)4.2.1 部署原则 (9)4.2.2 部署流程 (9)4.3 软件许可管理与合规性 (9)4.3.1 许可管理原则 (9)4.3.2 许可管理流程 (10)第5章网络管理 (10)5.1 网络架构设计与优化 (10)5.1.1 设计原则 (10)5.1.2 设计流程 (10)5.1.3 优化策略 (10)5.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11)5.2.1 设备配置原则 (11)5.2.2 设备配置管理 (11)5.2.3 设备管理策略 (11)5.3 网络监控与故障排查 (11)5.3.1 网络监控 (11)5.3.2 故障排查流程 (11)5.3.3 故障预防措施 (12)第6章系统安全管理 (12)6.1 系统安全策略制定 (12)6.1.1 制定目的 (12)6.1.2 策略内容 (12)6.2 安全设备部署与管理 (12)6.2.1 部署原则 (12)6.2.2 管理措施 (13)6.3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3)6.3.1 响应原则 (13)6.3.2 响应流程 (13)第7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1 备份策略制定 (13)7.1.1 确定备份类型 (13)7.1.2 设定备份频率 (13)7.1.3 确定备份时间窗口 (13)7.1.4 备份存储期限 (14)7.1.5 数据加密 (14)7.1.6 备份介质管理 (14)7.2 备份设备选型与部署 (14)7.2.1 备份设备选型 (14)7.2.3 设备部署 (14)7.2.4 灾难恢复规划 (14)7.3 数据恢复与验证 (14)7.3.1 数据恢复流程 (14)7.3.2 定期恢复演练 (14)7.3.3 恢复结果验证 (14)7.3.4 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 (14)7.3.5 持续优化 (14)第8章服务器管理 (15)8.1 服务器硬件维护 (15)8.1.1 服务器硬件检查 (15)8.1.2 服务器硬件清洁 (15)8.1.3 服务器硬件更换与升级 (15)8.2 服务器功能监控 (15)8.2.1 功能监控工具部署 (15)8.2.2 功能指标设定 (15)8.2.3 功能监控与报警 (15)8.3 服务器虚拟化与云计算 (15)8.3.1 虚拟化技术选型 (15)8.3.2 虚拟机管理 (15)8.3.3 云计算平台管理 (15)8.3.4 安全与合规性 (16)第9章应用系统管理 (16)9.1 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 (16)9.1.1 系统部署准备 (16)9.1.2 系统部署实施 (16)9.1.3 系统维护 (16)9.2 应用功能监控与优化 (16)9.2.1 功能监控 (16)9.2.2 功能优化 (17)9.3 应用系统安全性保障 (17)9.3.1 安全策略制定 (17)9.3.2 安全防护 (17)9.3.3 安全事件应对 (17)第10章运维团队建设与技能提升 (17)10.1 运维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17)10.1.1 团队组织结构 (17)10.1.2 团队管理策略 (18)10.1.3 团队人员招聘与选拔 (18)10.1.4 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18)10.2 运维人员技能培训与提升 (18)10.2.1 技能培训需求分析 (18)10.2.2 技能培训计划与实施 (18)10.2.4 运维人员自我提升 (18)10.3 运维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18)10.3.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8)10.3.2 团队协作模式与方法 (18)10.3.3 沟通技巧与规范 (18)10.3.4 冲突处理与团队氛围建设 (18)第1章 IT运维管理概述1.1 运维管理的定义与目标运维管理,即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通过一系列规划、组织、协调、实施和控制的方法,保证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系统及应用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IT运维服务管理

内容摘要
《IT运维服务管理》适合从事IT运维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阅读,也适合对IT运维服务管理感兴趣 的企业管理人员和IT专业人士参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IT运维服务管理的理念 和实践,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IT运维服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稳定运营与持续创新的关 键要素。《IT运维服务管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 实践案例,对于任何希望提升IT运维服务水平的组织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精彩摘录,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IT运维服务管理的核 心价值和实施要点。
目录分析
《IT运维服务管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内容全面,既有理论深度又有 实践指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对于从事IT运维服务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 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手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也可以帮助他们快 速入门,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实践价值来看,《IT运维 服务管理》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精彩摘录
摘录一:“IT运维服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IT服务的高效、稳定、安全和可持 续。这要求组织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更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流程。” 这段话强调了IT运维服务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理念和流程的 优化问题。只有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IT服务的高 效、稳定、安全和可持续。
精彩摘录
摘录三:“IT运维服务管理应该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只有不断提升用户满 意度,才能实现IT服务的价值最大化。”这段话强调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在IT 运维服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 望,那么这样的IT服务就没有真正的价值。因此,IT运维服务管理应该始终用户 体验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
IT运维管理实务手册作业指导书

IT运维管理实务手册作业指导书第1章 IT运维管理概述 (4)1.1 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4)1.1.1 保障业务连续性 (4)1.1.2 提高系统安全 (4)1.1.3 提升IT服务质量 (4)1.1.4 降低IT成本 (4)1.2 运维管理的职责与任务 (4)1.2.1 系统监控 (4)1.2.2 系统维护 (5)1.2.3 资源管理 (5)1.2.4 服务管理 (5)1.2.5 安全管理 (5)1.2.6 备份与恢复 (5)1.3 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5)1.3.1 自动化运维 (5)1.3.2 云计算与虚拟化 (5)1.3.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5)1.3.4 安全合规 (5)1.3.5 开源与闭源技术融合 (6)第2章运维团队组织与管理 (6)2.1 运维团队的构建与优化 (6)2.1.1 团队结构设计 (6)2.1.2 人员选拔与招聘 (6)2.1.3 培训与技能提升 (6)2.1.4 流程优化与改进 (6)2.2 运维岗位职责与人员配置 (6)2.2.1 岗位职责划分 (6)2.2.2 人员配置 (6)2.2.3 岗位轮换与晋升 (6)2.3 运维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 (7)2.3.1 绩效评估体系 (7)2.3.2 评估流程与指标 (7)2.3.3 激励机制 (7)第3章运维流程管理 (7)3.1 运维流程设计与优化 (7)3.1.1 运维流程设计原则 (7)3.1.2 运维流程设计方法 (7)3.1.3 运维流程优化实践 (7)3.2 常见运维流程介绍 (7)3.2.1 事件管理流程 (7)3.2.2 变更管理流程 (8)3.2.4 配置管理流程 (8)3.2.5 发布管理流程 (8)3.3 流程执行与监控 (8)3.3.1 流程执行要点 (8)3.3.2 流程监控方法 (8)3.3.3 异常处理与应急响应 (8)3.3.4 流程持续改进 (8)第4章硬件设备管理 (8)4.1 硬件设备选型与采购 (8)4.1.1 设备选型原则 (8)4.1.2 设备选型流程 (9)4.1.3 设备采购 (9)4.2 设备上架与验收 (9)4.2.1 设备上架 (9)4.2.2 设备验收 (9)4.3 设备维护与更换 (10)4.3.1 设备维护 (10)4.3.2 设备更换 (10)第5章软件管理 (10)5.1 软件版本控制与发布 (10)5.1.1 版本控制概述 (10)5.1.2 版本控制工具 (10)5.1.3 发布流程 (10)5.2 软件部署与升级 (11)5.2.1 部署策略 (11)5.2.2 部署流程 (11)5.2.3 升级管理 (11)5.3 软件合规性检查 (11)5.3.1 合规性检查概述 (11)5.3.2 检查内容 (12)5.3.3 检查流程 (12)第6章系统安全管理 (12)6.1 系统安全策略制定与实施 (12)6.1.1 确定安全目标 (12)6.1.2 安全策略编制 (12)6.1.3 安全策略实施 (12)6.2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2)6.2.1 建立应急响应组织 (12)6.2.2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13)6.2.3 应急响应演练 (13)6.2.4 安全事件处理 (13)6.3 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 (13)6.3.1 安全漏洞扫描 (13)6.3.3 安全漏洞修复 (13)6.3.4 安全漏洞跟踪 (13)第7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1 备份策略与计划 (13)7.1.1 备份策略制定 (13)7.1.2 备份计划执行 (14)7.2 数据备份操作与验证 (14)7.2.1 数据备份操作 (14)7.2.2 数据备份验证 (14)7.3 数据恢复与灾难恢复 (14)7.3.1 数据恢复 (14)7.3.2 灾难恢复 (15)第8章网络管理 (15)8.1 网络架构与规划 (15)8.1.1 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15)8.1.2 网络架构层次划分 (15)8.1.3 网络规划与设计流程 (15)8.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15)8.2.1 网络设备配置原则 (15)8.2.2 常用网络设备配置方法 (15)8.2.3 网络设备管理策略 (16)8.3 网络功能监控与优化 (16)8.3.1 网络功能指标 (16)8.3.2 网络功能监控工具与技术 (16)8.3.3 网络功能优化策略 (16)8.3.4 网络功能故障排查 (16)第9章服务器管理 (16)9.1 服务器硬件监控 (16)9.1.1 监控目的 (16)9.1.2 监控内容 (16)9.1.3 监控方法 (16)9.1.4 处理流程 (17)9.2 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 (17)9.2.1 操作系统选择 (17)9.2.2 系统安装与配置 (17)9.2.3 系统维护 (17)9.3 服务器功能优化 (17)9.3.1 功能评估 (17)9.3.2 功能优化措施 (17)9.3.3 优化效果评估 (18)第10章云计算与虚拟化 (18)10.1 云计算平台选型与搭建 (18)10.1.1 云计算平台概述 (18)10.1.3 云计算平台搭建 (18)10.2 虚拟机管理与优化 (18)10.2.1 虚拟机技术概述 (18)10.2.2 虚拟机管理 (18)10.2.3 虚拟机优化 (18)10.3 容器技术与微服务架构应用 (18)10.3.1 容器技术概述 (18)10.3.2 容器编排与管理 (18)10.3.3 微服务架构应用 (19)第1章 IT运维管理概述1.1 运维管理的重要性运维管理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系统运维管理_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标准[详]
![系统运维管理_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5c75436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6.png)
系统运维管理_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标准[详]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件编号:运维-002-V1.0⽬录运维管理规范-------------------------------------------------- 41. ⽬的--------------------------------------------------------- 42. 适⽤范围----------------------------------------------------- 43. 规范性引⽤及参考--------------------------------------------- 44. 本⽂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5. 基本要求----------------------------------------------------- 55.1运维管理原则-------------------------------------------- 55.2制度和流程管理------------------------------------------ 65.3 ⽂档管理------------------------------------------------ 65.4设备和软件管理------------------------------------------ 65.5供应商管理---------------------------------------------- 65.6督促检查------------------------------------------------ 76. 运⾏维护----------------------------------------------------- 76.1⽇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76.2 数据与介质管理------------------------------------------ 86.3机房管理------------------------------------------------ 86.4 ⽹络管理------------------------------------------------ 96.5 弱电管理------------------------------------------------ 96.6桌⾯维护----------------------------------------------- 106.7服务器及系统变更--------------------------------------- 106.8 配置管理----------------------------------------------- 116.9 事件与问题管理----------------------------------------- 117. 应急管理---------------------------------------------------- 127.1应急准备----------------------------------------------- 127.2应急处置----------------------------------------------- 12运维管理规范1. ⽬的为规范公司运维⼯作,使相关⼯作具有持续改善及相互协作性,同时加强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确保维修⼯作的及时性,降低计算机设备的报修率,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将业务部门与IT 部门紧密结合在⼀起,根据公司管理要求及计算机应⽤的需要,由运维部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lector
(Solaris, HP-UX, or Linux)
Application GUI
基于交换机的数据侦听
PORT-24端口为被镜像端口:monitored port PORT-18端口为镜像端口:monitor port
To Internet
PC-1和PC-2流经PORT-24的数据均会复制到PORT-18
PC-3连接到PORT-20,安装相关软件后即可进行协议分析! PORT-24
PORT-1
PORT-8
PORT-18
PC-1
PC-1
PC-3
基于光口TAP的数据侦听
硬件探针
光口TAP
IT运维管理的基础知识
测试:SD 576/25pscan HQ
国外厂商 国内厂商 工具套件 系统平台
运行环境 网络设备 安全设备 系统主机 数据库 应用软件
全局/多级网络拓扑 声光短信邮件告警 故障快速定位与预防 网络和系统运行报表 服务可用性统计报表 与运维管理系统联动
监控 软件
通过
采集 协议
采集
Internet
WAN
Syslog示意图
控制台消息
RS-232 CatOS CatlOS syslog 514/udp facility IOS 控制台 可选 syslog NMS
Severity level timestamp System log message
Syslog服务器
严重级别
0 1 2
Proteon(1) IBM(2) Cisco(9) HP(11) Wireless(18)
Sun(42) Apple(63) EGP(311) · ··
IP(4) ICMP(5)
Unassigned(9118)
SNMP(11) 因特网行为管理部(IAB)进行管理 厂商进行管理
NetFlow简介
Enable NetFlow
SNMP 代理
管理实体
GetResponse Trap
成百个定义 的对象
SNMP v1,SNMP v2
MIB树结构
SNMP 代理 ISO(1)
Organization(3)
分层结构
DOD(6) Intemet(1) Directory(1)
系统1.3.6.1.2.3.1的OID
每个对象都有惟一的标志
系统 设备
获取
性能 指标
进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种 展示
SNMP / RMON Syslog / Event Telnet / SSH ODBC / JDBC WMI/RCP/VBS Agent / Scripts xFlow / dataflow Probe / Collecter
温湿度 / 电力 / 环境 CPU / 内存使用率 网络流量 / 端口状态 磁盘空间 / IO性能 系统日志 / 设备日志 数据库运行状态 应用系统运行状态 应用可用性 / 性能 配置信息/软硬件资产
Management(2) MIB-2(1) TCP(6) UDP(7) EGP(8) CMOT(9)
Transmission(10)
Experimental(3)
private(4) Enterprise(1)
System(1) Interface(2)
Address Translation(3)
描述
Emergencies
Alerts
Critical
记录文件
配置
3
4 5 6
Errors
Warnings Notiifications Informational Debugging
IOS系统记录的缺省级别
7
SNMP操作
网络管理工作站
IP网络
SNMP可管理设备
GetRequest,GetNextRequest GetBulkRequest SetRequest
Traffic Core Network
PE
Export Packets
• • •
UDP NetFlow Export Packets
Approximately 1500 bytes Typically contain 20-50 flow records Sent more frequently if traffic increases on NetFlow-enabled interf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