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规律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总结、区别及解题思路教学课件

(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
①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
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
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
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多少种表现型?
遗传因子对数
配子类型
F1
及其比例
配子组合数
一对 一对
1 2 1∶1 4
两对 两对
2 4 1∶1∶1∶1 16
n对 n对
n 2n (1∶1)n 4n
遗传因子组成种数 3
F2
表现类型种数
2
表现类型比
3∶1
遗传因子
2
F1测交
组成种数
子代 表现类型种数
2
表现类型比
1∶1
9 4 9∶3∶3∶1
4
4 1∶1∶1∶1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交,求: ①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生一表现型为A bbC 的概率。
分 析 : 先 拆 分 为 ①Aa×Aa 、 ②Bb×bb 、 ③CC×Cc , 分 别 求 出
Aa、bb、Cc 的概率依次为12、12、12,则子代基因型为 AabbCc 的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所占 比例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②坐标曲线图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所占 比例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例1. 将具有一对等位遗传因
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
纯合子
遗传学三个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三个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规律有三大规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
第一规律,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活动的,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第二规律,是自由组合定律,就是当具有两对或者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此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第三个定律,就是连锁与互换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是指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成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
必修二生物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生物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学问点进行归纳整理,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梳理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别:在杂种后代中消失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掌握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掌握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掌握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打算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别):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别)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试验胜利的缘由:1、正确选用试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讨论(从简洁到简单)4、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5、严谨的科学设计试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看过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的还看了:1.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之遗传的基本规律2.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考点3.高中生物必修二学问点汇总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
下面小编整理的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1/ 6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_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_。
在减数_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两次。
减数_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上海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上海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学科:生物年级:高二必修二主要知识点概览: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与染色体:涉及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和基因与染色体异常疾病的关系。
遗传的分子基础:涵盖DNA的结构和功能、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过程。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讲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和意义,以及基因重组的方式和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生物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物种形成的过程。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介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传方式和预防措施,以及优生学的基本原则和实践。
生物技术与实践:简要介绍一些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包括生物群落、食物链、食物网、生态位等概念。
同时,讲述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涵盖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此外,还会介绍一些重要的生物保护区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生物技术的伦理与安全性:讨论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和安全性问题,如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生物武器的危害等。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培养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生物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能力。
涉及显微镜使用、生物组织染色、DNA提取等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细胞的生命历程:详细探讨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这包括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详细过程、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植物的生长发育:介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机理,探讨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和向触性等现象。
同时,也可能涉及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如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
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3)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_

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_1、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3、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5、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6、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7、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叫显性遗传病。
8、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 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F1 杂种第一代 F2 杂种第二代。
高中必修二生物分离定律总结

科学 思维
“四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 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 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 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 植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
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 3。自然状态下其子
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7:6:3
注意自然状态下是自交。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①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为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 ②去雄是指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 自花传粉;应在_开__花__前_ (花蕾期) 进行。 ③套袋的目的是 防止外来花粉 干扰,从而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 后所结。 ④异花传粉时,父本是指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是指接受花粉的植株。
8.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是对 一 对遗传因子来说的。
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 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对 两对或两对以上 遗传因子来说的。
知识梳理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在传粉方面表现为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保证自然状态下都是 纯 种。 ②在性状方面表现为 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 ③在操作方面表现为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
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谁和谁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
什么时候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
它们怎样分离?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为什么能够分离? 等位基因彼此独立
教学ppt
12
11.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假说—演绎法 P96
教学ppt
预测:测交后代将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1:1
P
Dd 〔高茎〕× d d
配子 D d
测交 Dd 后代 1高茎
结果: 30株
∶
∶
教学ppt
d
dd 1 矮茎
符合预期 假设成立
34株≈1︰1
11
10.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P8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在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⑴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⑵.成熟后的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统计;
⑶.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3.什么是性状?
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4.什么是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教学不ppt 同表现类型。
3
例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D )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人的双眼皮和大眼睛 C.狗的长毛和卷毛 D.甜玉米和非甜玉米 E.黄色的牛和白色的羊 F.兔子的长毛和灰毛
体、蛋白质体、油质体等。有些质体具有一定的自
主性, 含有DNA、RNA、核糖体等。
这是动植物细胞的区教学别ppt 之一。
1
P94
复习必修二第一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1——分离规律
教学ppt
2
问题: 1.孟德尔为遗传学做出了什么重要的贡献?
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孟德尔为什么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P3
⑵.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在子一代中未显现 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白花性状
⑶.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教学ppt
9
7.孟德尔对遗传实验现象的解释
P96
教学ppt
10
8.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假设:测F交1含可有以d验因证子被,测且个产体生产含生有配D子、的d的种配类子及比其例比 例,并由为此1:推1 测出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13
教学ppt
14
P96
假说—演绎法
•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提出问题
•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并得出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假说是正确的,
反之,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
做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所经历的研
隐性
20
20.(06上海生物29)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
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棕色鸟和白色
鸟杂交,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C
A.100%
B.75% C.50% D.25%
20. 要提高小麦抗病系(显性性状)的纯度可以用 测交吗?
2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让子一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
D
A.3 :1 B.1 :1 C.9 教学ppt :6
D.5 :121
解析: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让子一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
A.3 :1 B.1 :1 C.9 :6 D.5 :1
Dd × Dd
1/4DD,2/4Dd,1/4dd
子一代高茎中有1/3DD和2/3Dd
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
的总称, 存在于真核植物细胞内。是真核细胞中具
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质体由两层薄膜包围,可以
随细胞的伸长而增大,是植物细胞合成代谢中最主
要的细胞器。
根据质体内所含的色素和功能不同,质体可分
为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
这类细胞器都是由共同的前体:前质体分化发
育而来, 包括:叶绿体、白色体、淀粉质体、有色
基因吗? 不一定,可能是Aa 也可能是AA、aa,
14.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吗? NO!
15.在F1进行减数分裂的时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成
对基因中的一个吗? YES! P7
16.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例接近于1:1吗? NO!
17.一对夫妇计划在三年内生两个孩子,你认为生的两个 孩子为兄妹的概率是多大表现 高茎而没有矮茎呢?
全部是高茎
为什么子二代又出 现了矮茎性状?
6.什么是正交?什么是反教学交ppt ?
7
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
规律:F1只表现一种性状,F2发生性状分离,
分离比是3:1。 教学ppt
8
⑴.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在子一代中显现 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豌豆的紫花性状
一的表现出中间性状,
这种显性表现叫做共显
性。
混花毛马的共显性 (红毛与白毛掺杂在一起)
教学ppt
19
血型 基因型 红细胞上的抗原 显隐性关系
A型 IAIA 、IAi B型 IBIB 、IBi AB型 IAIB
A B A、B
IA对i 完全显性
IB对i 完全显性
IA与IB 为共显性
O型
ii
ii
教学ppt
教学ppt
4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
教学ppt
5
5.如何利用豌豆进行杂交?
P95
1.选择杂交亲本
2.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
部雄蕊;
3.套袋—给去雄的花朵套上
纸袋,以防外来花粉授粉;
4.授粉—采集另一株的花
粉,授在去雄花的柱头上。
5.教收学p集pt 种子—统计子代性状6 。
正交 母本 反交 父本
究正是“假说演绎”的很教学好ppt 例证。
15
12.表现性和基因型的关系: ⑴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吗? NO! ⑵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 NO!
⑶水毛茛叶的两种形态说明什么?
P11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 基因教型学pp+t 环境
16
13.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
1/3DD 2/3Dd
1/4, 1/2 教学ppt
17
18.什么是不完全显性?
Aa
紫茉莉的不完全显性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
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做不完全
显性。
教学ppt
18
19.什么是共显性?
P10—11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
中,如果两个亲本的性
状,同时在F1的个体上
显现出来,而不是只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