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报告

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报告一、引言混凝土的传导性能是其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直接影响其耐久性和热学性能。
混凝土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电通量进行快速测定,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本报告旨在介绍混凝土电通量的测定方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本实验所用的混凝土样品是由水泥、河砂和骨料按照一定配合比制备而成。
2.方法(1)电通量测定装置的搭建根据ASTM标准,搭建一个电通量测定装置,包括两个平行电极和一个电压源。
电极间距离为10cm,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为10V。
(2)混凝土样品的准备将混凝土样品制备成20cm x 20cm x 10cm的试块。
(3)电通量测定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电通量测定装置的平行电极之间,并将电压源接通。
通过测量在给定电场下试块上产生的电流,计算出试块的电通量。
三、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10个混凝土试块的电通量测定。
测得的电通量数据如下所示:试块编号电通量(mA/m²)12.522.332.442.652.762.872.582.792.4102.6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测得的混凝土电通量平均值为2.6mA/m²,标准差为0.15根据文献资料分析,混凝土电通量的高低与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较高的电通量说明混凝土的导电性能较好,说明混凝土的致密性较高,有更好的抗渗性能。
而较低的电通量则可能由于混凝土中的孔隙较多导致电通量降低,可能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四、结论通过对10个混凝土试块的电通量测定,得出以下结论:1.测得的混凝土电通量平均值为2.6mA/m²,标准差为0.152.测得的混凝土电通量指示了混凝土的导电性能,较高的电通量意味着混凝土的质量较好,较低的电通量可能由于混凝土中的孔隙导致。
本实验通过电通量测定方法快速评估了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混凝土电通量与混凝土性能和耐久性的关系。
2019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电通量法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电通量法一、电通量试验电通量试验是用通过混凝土试件的电通量来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中高等强度混凝土的渗透性的评价;不适用于掺有亚硝酸盐和钢纤维等良导电材料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
混凝土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氯离子侵蚀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
方法:慢速法(浸泡法与扩散槽法)、快速法(电通量法,RCM 电迁移法,NEL电阻(导)率法与扩散槽法及其它。
电通量法属于快速法)检测评定依据:GB/ T 50082- 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冀高延崇[2018]52号[1]《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高性能混凝土实施细则》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二、采用的试验装置、试剂和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通量试验装置应符合图7.2.2-1的要求,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测定仪》JG/T261的有关规定。
2、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范围应为(0~80)V,电流范围应为(0~10) A。
并应能稳定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应为士0. 1V。
2) 耐热塑料或耐热有机玻璃试验槽(图7.2.2-2)的边长应150mm,总厚度不应小于51 mm。
试验槽中心的两个槽的直径应分别为89mm 和112mm。
两个槽的深度应分别为41mm和6. 4mm。
在试验槽的一边应开有直径为10m m的注液孔。
3) 紫铜垫板宽度应为(12士2)mm,厚度应为(0.50士0.05)mm。
铜网孔径应为0. 95mm(64孔/cm2)或者20目。
4) 标准电阻精度应为士0.1%;直流数字电流表量程应为(0-20) A,精度应为士0.1%。
5) 真空泵和真空表应符合本标准第7.1.2条的要求。
6) 真空容器的内径不应小于250mm,并应能至少容纳3个试件。
7) 阴极溶液应用化学纯试剂配制的质量浓度为3.0%的NaCl溶液。
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报告56C40纤维

混凝土电通量快速测定报告 标准代号:Q/CR 9205-2015
委托单位 中铁十二局连徐铁路站前IV标项目经理部 工程名称 新建连徐铁路工程LXZQ-Ⅳ标 结构部位 防水层、栏杆 代表数量 配合比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LXZQ4-0-DT-180423-002 WT-0-DT-180226-002 JL-0-DT-180423-002 2018.04.23
表号:铁凝土种类 高性能混凝土 强度等级 C40细石纤维 水泥品种等级 P.O42.5(低碱) 骨料种类 碎石 水胶比 0.37 养护方法 标准养护 养护温度(℃) 20±2
(2) 试件描述 芯样来源及编号 钻取芯样 试件截取位置 中部 试件尺寸(㎜) Ф 100×50 (3) 试验过程中通过的电量 通过电量值Qx(C) 试件序号 制件日期 龄期(d) 单块值 1 2 3 检测评定依据: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10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 试验意见: 该配合比混凝土电通量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 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10,《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 GB/T50082-2009设计要求。 2018.02.26 56 776.3 785.3 781.9 781.2 代表值 有无钢筋 无 有无覆盖层及其厚度 无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
211246011_利用电通量试验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性能

0引言水泥混凝土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性能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如2021年我国砂石骨料消耗178.94亿t,水泥混凝土消耗达到32.93亿m³,随着我国对大型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水泥混凝土的用量将显著增加,其中高性能混凝土因具备良好的韧性、耐久性而被推广应用,成为未来建筑材料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肖换芳等[1]研究蒸养护环境下对多元掺合料配置的超高性能混凝土(STC)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硅灰-纳米SiO2复合材料降低STC的拌和工作性,水泥/微珠胶凝体系能够较好地改善结构的力学性能,高温蒸养时间过长将增加STC内部结构的孔隙率,降低其密实性。
文韬等[2]分析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受弯性能的影响,指出聚丙烯纤维掺量与抗折强度呈正比关系,当纤维用量超过3%时,其抗折强度逐渐下降,通过增加纤维模量和控制掺量方式能够较好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
张平等[3]采用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复合配置高性能混凝土,通过优化水胶比(0.20)和石英砂用量(20~40目与40~120目的比例为2.06∶1),提出水泥、矿粉、硅灰的基本配置比例为70∶15∶15,其抗折、抗压强度达到35MPa和130 MPa。
刘洋等[4]分析聚乙烯醇(PVA)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的作用原理,总结了聚乙烯醇纤维(PVA)的施工工艺和工程应用经验。
李庆华等[5]研究超高韧性水泥混凝土(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TCC)、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和UHTCC/ RPC3种混凝土的抗剪性能,对于不同材料制备的高性能混凝土均表现出良好的韧性,未出现脆性破坏,通过改进浇筑工艺,优化黏结面的粗糙度,可有效地提高UHTCC/RPC的界面剪切强度。
江世永等[6]研究不同高厚比的高性能纤维混凝土(ECC)立方体试件的受压、弯拉性能,ECC混凝土的裂缝发展模式较为缓慢,与纤维的焊接点存在密切关联,并且高厚比大于1时,力学抗压强度对尺寸的敏感性逐渐下降,ECC混凝土的弯拉能量与纤维的分布情况、水泥胶浆的黏结效果有关。
表B45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法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法试验报告表B45
工程名称商砼委托编号
委托单位试验编号
施工单位委托日期
工程部位混凝土结构试验日期
抗压强度等级制作日期
试验依据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
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龄期
试件标准尺寸
mm
Φ100×50 养护条件标养水泥品种等级代表数量
见证单位取样人
评定依据标准
JGJ/T193—2009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见证人
配合比(质量比;水胶比:)
水泥砂石粉煤灰泵送剂水水泥用量kg/m3
电通量Q S( C )
试件编号试块实际尺寸
通过总电量Qx
换算成直径为95mm
的试件的电通量Q S
电通量测定代表值
Q S(C)
1 Φ100×50
2 Φ100×50
3 Φ100×50
检测评定结论
经试验,依据JGJ/T193—2009标准,该配合比预拌混凝土28d电通量为657库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为Q-Ⅳ,氯离子渗透性很低。
主检:审核:批准:
报告日期:2014年01月01日检测单位(章)。
混凝土电通量氯离子迁移系数的非稳态迁移试验

⎟⎟⎠⎞
其中
Dnsm:非稳态迁移系数 m2∕s: Z :离子价绝对值,对于氯化物,z=1
F :法拉第常数,F=9.648×104 J∕(V﹒mol);
U :所施加的电压绝对值,V;
R :气体常数,R=8.314 J∕(K﹒mol);
T :阳极电解液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的平均值,K;
L :试样厚度,m ;
5 实验方法: 5.1 原理
跨过试样在轴向施加外部电势,迫使外边的氯离子向试样中迁移。在实验经一定的时间后, 将试样沿轴向劈开,在一个新鲜的劈开表面上喷硝酸银溶液。然后可由可见的白色氯化银沉淀 量测氯化物侵入的深度。然后,可由此侵入深度计算氯化物迁移系数。
5.2 试剂和仪器设备 5.2.1 试剂
•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 氢氧化钙:技术纯 Ca(OH)2 • 氯化钠:化学纯 NaCl • 氢氧化钠:化学纯 NaOH • 硝酸银:化学纯 AgNO3 • 本方法所需要的其他可选化学药品(见 5.4.6) 5.2.2 仪器设备 • 水冷钻锯 • 真空容器:至少能装 3 个试样 • 真空泵:能维持真空室压力小于 5kPa
留着另一块作氯化物含量分析(可选)
• 相新鲜表面喷 0.1M 的硝酸银溶液 • 当在试件表面上的白色硝酸银沉淀清晰可见时(约 15 分钟后),用游标卡尺或合适的直
尺量测侵入深度,从中心到两边各间隔 10mm(见附录 1 的图 5)共 7 个深度(注 2、3、 4)。量测精度为 0.1mm。 注 2:如果侵入前沿明显被骨料所阻挡,则将量测移至没有骨料严重阻挡的最近的前沿,或者 如果已得到 5 个以上有效深度,则可忽略此点。 注 3:如果试样上有造成侵入前沿比平均值大得多的严重缺陷,则略去此前沿作为侵入深度的 评价,但应当注解并报告此情况。
混凝土6h电通量

混凝土6h电通量测试试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快速评定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2.掌握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养护方式下各龄期混凝土电通量变化的原因,比较了解其它评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由于混凝土是多孔材料,通过对混凝土施加外加电场,可以使得混凝土试件两端的带电粒子(Cl-)快速迁移,在一定时间内(6h)检测并计算通过的电量可以评估混凝土抗Cl-渗透的能力。
三试验设备、装置及试剂混凝土电测仪、真空饱水机、混凝土圆柱体试模、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四、试验步骤:1 电通量试验应采用直径Φ=100±1 mm,高度h=50±2 mm 的圆柱体试件。
如试件表面有涂料等表面处理应预先切除,试样内不得含有钢筋。
试样移送试验室前要避免冻伤或其它物理伤害。
2 先将养护到规定龄期的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涂刷试件圆柱表面或侧面,必要时填补涂层中的孔洞以保证试件圆柱面或侧面完全密封。
3 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
将试件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启动真空泵,使真空干燥器中的负压保持在10~50mbar (1~5kPa)之间,并维持这一真空3h 后注入足够的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直至淹没试件,试件浸没1h 后恢复常压,再继续浸泡18±2h。
4 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分(保持试件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在95%以上),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采用螺杆将两试验槽和端面装有硫化橡胶垫的试件夹紧。
试验应在20~25℃恒温室内进行。
5 将质量浓度为 3.0%的NaCl 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 的NaOH 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 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 溶液的试验槽中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
6 接通电源(保持试验槽中充满溶液),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0.1V 直流恒电压,并记录电流初始读数I0。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摘要:I.引言- 介绍混凝土的电通量概念- 说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电通量的重要性II.电通量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阐述电通量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紧密联系- 指出电通量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III.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电通量的研究- 分析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特点- 讨论影响混凝土电通量的因素,如水泥品种、骨料类型等IV.混凝土电通量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介绍混凝土电通量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说明测量混凝土电通量的意义和应用场景V.结论- 总结全文内容- 强调混凝土电通量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正文: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性能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混凝土的电通量作为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引起了科研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混凝土的电通量。
电通量是指在混凝土中,由于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所形成的电流强度。
电通量与混凝土强度存在紧密联系,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电通量逐渐降低。
此外,水泥品种、骨料类型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电通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保证其性能满足要求。
为了准确测量混凝土的电通量,人们研发了专门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电化学阻抗谱法、直流电阻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中的需求。
总之,混凝土的电通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与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设计等密切相关。
针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电通量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从而指导实际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