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泥块含量及含泥量

合集下载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T 0310-2005)2.3.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mm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2.3.2 仪具与材料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烘箱:能控温105±5℃。

标准筛:测含泥量时用孔径为1.18mm、0.075mm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mm及4.75mm的方孔筛各1只。

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

浅盘、毛刷等。

2.3.3 试验准备按《粗集料取样法》T0301方法取样,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表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2.3.3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2.3.4 试验步骤2.3.4.1 含泥量试验步骤2.3.4.1.1 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 的颗粒丢失。

2.3.4.1.2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2.3.4.1.3 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 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 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 1)。

2.3.4.2 泥块含量试验步骤2.3.4.2.1 取试样1份。

2.3.4.2.2 用4.75mm 的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4.75mm 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 2)。

粗集料常用质量表

粗集料常用质量表
mm 试样最小质量kg
16 1
9.5 1
4.75 0.8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最小质量kg
16 2
9.5 2
4.75 1.5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最小质量kg
压碎值试验集料先用13.2mm和9.5mm标准筛过筛, 取9.5-13.2之间试样3组各3kg。 各试验项目所需粗集料最小取样质量 相对与下列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取样量kg 试验项目 4.75 9.5 13.2 16 19 26.5 31.5 筛分 8 10 12.5 15 20 20 30 表观密度 6 8 8 8 8 8 12 含水率 2 2 2 2 2 2 3 吸水率 2 2 2 2 4 4 4 堆积密度 40 40 40 40 40 40 80 含泥量、泥块含量 8 8 8 8 24 24 40 针片状含量 0.6 1.2 2.5 4 8 8 20 硫化物、硫酸盐 1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最小质量kg


16 1 9.5 1 4.75 0.5
筛分用试样质量 75 65 37.5 31.5 26.5 19 10 8 5 4 2.5 2 测定密度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 75 65 37.5 31.5 26.5 19 3 3 2 1.5 1.5 1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最小质量 75 65 37.5 31.5 26.5 19 20 20 10 10 6 6 针片状颗粒试验所需最小质量 37.5 31.5 26.5 19 16 9.5 10 5 3 2 1 0.3
37.5 40 16 3 6 80 40 40
53 50 20 4 6 100 60 -
63 60 24 4 6 120 80 -
75 80 24 6 8 120 80 -

5集料的各种试验方法

5集料的各种试验方法

第五部分 集料的各种试验项目(粗集料部分)一、粗集料筛分试验(T 0302-2000)(一)目的与范围: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级配。

(二)仪器与材料:试验筛、天平、方盘等。

(三)方法与步骤:(干筛法)1.四分法按下表称取集料的质量。

3.依据各技术规范要求,对集料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过筛,直至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质量的1%为止。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质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最后总质量筛前筛后相差不得超过0.5%)。

5.计算: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精确0.1%)6.绘制筛分曲线图。

二、 水泥混凝土集料的压碎值试验(T 0315-2000)(一)目 的:测碎石、砾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二)仪器材料:压力试验机、压碎值指标测定仪、天平、圆孔筛(2.5mm 、10mm 、20mm ) (三)方法步骤:1.将试样过10mm-20mm 标准筛,并剔除针、片状颗粒,称取3kg,三份。

2.将圆筒置于底盘上,底盘放10mm 光圆钢筋。

取一份材料,分两层装入筒内,每装一层,左右交替颠击各25下;第二层装入后试样表面距离盘底的高度在100mm 左右;整平试样表面,将压块平整放入筒内。

3.将试筒放在压力机上,在3min-5min 内,均匀加荷到200KN ,稳定5S 后,卸荷。

4.将筒内集料全部过2.5mm 的筛。

称筛余物称质量。

5.计算:Q=(3kg –筛余物称质量)/3kg ×100 (精确0.1%)6.要求做三次平行试验,求平均值。

三、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 (T 0316-2000)(一)目的与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鉴定路面基层、底基层、沥青面层的粗集料,检测其抵抗压碎的能力。

(二)仪器与材料:集料压碎值试验仪、金属棒、天平、压力机、金属筒、方孔筛(13.2mm 、16mm 、2.36mm ) (三)方法步骤:1.取13.2mm-16mm 试样3kg (烘干,100℃,4小时)2.将集料分三层装入,每一层要求用金属棒以50mm 的高度自由下落,均匀夯实25次;刮平表面,将压柱平稳放入试筒。

粗集料

粗集料

2-1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限制含量
妨碍
存在于集料中或包裹在 集料颗粒表面的泥土
降低 影响
集料与水泥(或沥青)间的粘结能力
水泥的水化速度
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2-2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力学性质
1.压碎值指按规定的方法测得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集料强度的相对指标, 用以鉴定集料品质。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 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2.磨光值 ( PSV )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该值越大,表明集料 的抗磨光性能越好。采用加速磨光机磨光石料,并用摆式磨擦系数测定仪浊得的
空隙率:集料在某种装填状态下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占装填体积的
物理常数 百分率 粗集料的骨架间隙率:通常指4.75mm以上粗集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的百 分含量。其大小用于确定混合料中细集料和结合 料的数量,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 细集料的棱角性:由在一定条件下测定的空隙率表征。 石料和集料涉及多种密度,现将这些密度归纳在下页表中:
2.36mm标准筛筛分全部 试样,可分几次筛。 称取2.36mm筛孔的全 部细料质量m1
均需筛至1min内无明显 筛余物为止。
2-2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力学性质
• 计算:
m1 Qa 100 m0 Qa : 压碎值% m1 : 试验后通过2.36m m筛质量g m2 : 试验前试样总质量 g
仔 细 整 平 表 面 称取 量筒 中的 试样 质量 m0
2-2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力学性质
试验步骤:
按规定的方法装料 将压碎值仪放到 压力机上
放入压柱
使上压板与压碎值仪 接触
整平压柱

31.5碎石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31.5碎石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合同号: 编号: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任 试 试 评
务 验 验 定
单 日 规 标
号 期 程 准 2013.10.27-2013.10.28
试 试 试 复
验 验 验 核
Hale Waihona Puke 环 设 人 人境 备 员 员 料场
22℃ 台秤、烘箱、方孔集料标准筛 、容器、浅盘、毛刷等
1 10005 9921 0.8 0.8
2 10001 9925 0.8
备注 结论:符合设计要求
试样名称 工程部位 。
31.5~4.75mm碎石 路面基层
取样地点 试样描述

洁净、无杂质、无结块
试验次数 含泥量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m0(g) 含 泥 量 含泥量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m1(g) 试样含泥量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测值Qn(%) 试样含泥量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测定值(%) 4.75mm筛筛余量m2(g) 泥 块 含 量 泥块含量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m3(g) 集料中粘土泥块含量测值Qk(%) 集料中粘土泥块含量测定值(%)

粗细集料技术指标

粗细集料技术指标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
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
应小于0.10%
注:1、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 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粗集料中不应混有树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3、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满足表中要求外,其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岩石强度首先由厂家提供,工程中用压碎值指标控制。 4、当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物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 要求后,方可采用。 5、采用卵石破碎称砾石时,应具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破碎面不应小于70%。
松散堆积密度(Kg/m³)
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
技术指标
Ⅰ类
Ⅱ类
Ⅲ类
<18
<20
<30
<20
<25
<25
<5
<8
<12
<1.0
<2.0
<2.5
<5
<15
<25
<0.5
<1.0
<1.5
0
<0.5<1.0
<1.0
火山岩>80;变质岩>60;水成岩>30
>2500
>1350
<47
宜超过管径的1/2.5。
粗集料技术指标
项目
碎石压碎指标(%)
卵石压碎指标(%)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质量损失
吸水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含泥量(按质量计,%)
有害物质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含量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硫化物及硫酸盐(SO3 质量计,%)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est Methods of Aggregate for Highωay EngineeringJTG E42—2005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05年08月0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第3号关于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公告现发布《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4-94)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同时废止。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编。

规程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规程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政编码:430052),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〇〇五年三月三日前言原《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以下称原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是在1994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1参数名称粗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2名称解释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3标准规范试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 42-2005)评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5 仪具与材料(1)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2)烘箱:能控温105℃±5℃。

(3)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1.18㎜、0.075㎜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及4.75㎜的方孔筛各1只。

(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

(5)浅盘、毛刷等。

6 试验环境要求: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

7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7.1样品收发程序现场采样活委托送样→样品编号→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进行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填写试验报告→复核人复核签字→审核签字→批准签字→报告盖章(归档)→客户7.2试验工作程序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束→样品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记录→出具试验报告→完毕8 操作过程8.1试验准备按T0301方法取样,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

T9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 T0310-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9.1含泥量试验步骤9.1.1称取试样1份(m 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h ,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及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的颗粒丢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310-2005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0.075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质量及4.75mm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2 仪具与材料
(1)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2)烘箱:能控温105±5℃。

(3)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1.18mm、0.075mm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mm及4.75mm的方孔筛各1只。

(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

(5)浅盘、毛刷等。

3 试验准备
按T0301 方法取样,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T0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防止含粘土块被压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 T0310-1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
4 试验步骤
4.1 含泥量试验步骤
4.1.1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 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的颗粒丢失。

4.1.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4.1.3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

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1)。

4.2泥块含量试验步骤
4.2.1取试样1份。

4.2.2用4.75mm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4.75mm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2)。

4.2.3 将试样在容器中平摊平,加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后将水放掉,用手捻压泥块,然后将试样放在2.36mm筛上用水冲洗,直至洗出的清澈为止。

4.2.4小心地取出2.36mm筛上试样,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3)。

5 计算
5.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式(T0310-1)计算,精确至0.1%。

Qn=(m0-m1)/m0×100
Q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
m0-----试验前试样烘干质量g
m1-----试验后试样烘干质量g
以上两次试验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沥青路面用集料,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mm颗粒含量。

5.2碎石及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按式(T0310-2)计算,精确至0.1%。

Qk=(m2-m3)/m2×100
Qk-----碎石或砾石的泥块含量%
m 2-----4.75mm筛筛余量g
m 3-----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上两次试验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1%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