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三)化学

合集下载

2020年化学高考题全国三卷及答案

2020年化学高考题全国三卷及答案

2020年化学高考题全国三卷及答案
一、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中,氧原子的数目减少
B. 氧化反应中,氧原子的数目增加
C. 还原反应中,氧原子的数目减少
D. 还原反应中,氧原子的数目增加
答案:B
2.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大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B.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小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C.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等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D.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可以大于或小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答案:C
3.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大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B.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小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C.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等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D. 反应物中的离子数目可以大于或小于产物中的离子数目
答案:C
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B.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消除
C.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D.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
答案:C
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B.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消除
C.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D.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
答案:C。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卷(化学试卷)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卷(化学试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II)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10.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MPa)−3(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7.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化学及答案解析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化学及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化学一、选择题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解析: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水会导致产生导电,从而易产生触电危险,故A错误;B.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易变性,疫苗为蛋白质,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所以一般应该冷藏存放,故B正确;C.水溶性漆是以水作稀释剂、不含有机溶剂的涂料,不含苯、甲苯等有机物,油性油漆是以有机物为稀释剂且含苯、甲苯等物质,苯、甲苯等有机物污染环境,所以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故C正确;D.Mg比Fe活泼,当发生化学腐蚀时Mg作负极而被腐蚀,从而阻止Fe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

答案:A2.(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解析:A.24g镁与27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1molMg含有12mol质子,1molAl含有13mol 质子,二者不含有相同的质子数,故A错误;B.氧气和臭氧均只含有氧原子,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相当于同等质量的氧原子,所含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H无中子,D含有1个中子,O含有8个中子,所以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10:8=5:4,故C错误;D.1mol乙烷含有7mol共价键,1mol乙烯含有6mol共价键,二者化学键数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B3.(6分)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解析:苯乙烯结构简式为,A.苯乙烯中含有苯环,苯环能和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取代反应,故A 正确;B.B.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Cl发生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与HCl 发生反应生成1﹣氯苯乙烷、2﹣氯苯乙烷,故C错误;D.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在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故D正确。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四)化学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四)化学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四)化学★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B.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C.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答案】D【解析】【详解】A.Al2O3为两性氧化物,而MgO为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一般情况下,乳浊液分散质为液态,而悬浊液的分散质为固态,故B错误;C.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但葡萄糖分子较小,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故C错误;D.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故D正确;故选D。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三)(含详细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三)(含详细解析)
6.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2电极发生反应: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载通过0.04 mol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
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
C.电池总反应为
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 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工业流程
9.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 mol·L−1)的pH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___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化学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化学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9.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 L (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 个中子B .1 mol 重水比1 mol 水多N A 个质子C .12 g 石墨烯和12 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D .1 L 1 mol·L −1 NaCl 溶液含有28N A 个电子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11.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用Na 2SO 3溶液吸收少量Cl 2:323SO -+Cl 2+H 2O = 23HSO -+2Cl -+24SO -B .向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Ca 2++H 2O+CO 2=CaCO 3↓+2H +C .向H 2O 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 3:2Fe 3+ +H 2O 2=O 2↑+2H ++2Fe 2+D .同浓度同体积NH 4HS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4NH ++OH -=NH 3·H 2O12.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 2电极发生反应:32442VB 16OH 11e VO 2B(OH)4H O ----+-=++。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三)化学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三)化学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三)化学★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O-16 Cu-64 S-32 N-1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B. “柴油树”的树油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可作柴油使用C. 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要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D. 将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胶体能发生聚沉分析;B、“柴油树”的树油是有机物,燃烧值高;C、根据重金属能污染环境解答;D、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解答。

详解:A、河水可以看作是胶体,海水中含有电解质,因此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即胶体的聚沉有关,A正确;B、“柴油树”的树油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可作柴油使用,B正确;C、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防止重金属污染环境,例如水源和土壤等,C错误;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且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将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D正确。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Ⅲ卷)【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Ⅲ卷)【word版本试题;可编辑;含答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Ⅲ卷)一、选择题1.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2.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3.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B.1mol重水比1mol水多N A个质子C.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D.1L1mol⋅L−1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4.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5.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SO32−+Cl2+H2O=2HSO3−+2Cl−+ SO42−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H2O+CO2=CaCO3↓+2H+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NH4++OH−=NH3⋅H2O6.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2电极发生反应:VB2+16OH−−11e−=VO43−+2B(OH)4−+4H2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载通过0.04mol电子时,有0.224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C.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B(OH)4−+4VO43−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7.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全国学海大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三)化学★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氧化钙、硅胶和还原性铁粉都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 土壤具有良好的保肥能力,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系C. 硅橡胶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D. 稀土金属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可改善合金的性能【答案】A【解析】【详解】A.还原性铁粉不具有吸水性,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A错误;B.土壤胶粒带负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的氨根离子,可用胶体的知识解释,故B正确;C.硅橡胶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常用于航天航空工业,故C正确;D.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所以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故D正确;答案为A。

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31 g P4中含P-P键的数目为N AB. 常温常压下,46 g NO2与92 g N2O4所含的分子数相同C. 一定条件下,6.4 g铜粉与过量的硫粉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 AD. 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2 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电子数为N A 【答案】D【解析】【详解】A.每个P4中含6个P-P键,31 gP4的物质的量为31124/molgg=0.25mol,则31 g P4中含P-P键的数目为1.5N A,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存在2NO 2 N2O4,则1molNO2与1molN2O4所含的分子数不相同,故B错误;C.Cu和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2S,则6.4g铜粉与过量的硫粉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其完全溶于足量NaOH溶液中生成NaCl和NaClO,转移电子数为N A,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顺利解答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如选项B中存在的可逆反应;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3.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蜡油是含多种液态烷烃的混合物B. 硬质试管中的碎瓷片起防爆沸的作用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D.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石油经分馏得到石蜡油,石蜡油是由多种烷烃和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A 正确;B.硬质试管中的碎瓷片的作用是催化剂,B 错误;C.石蜡油经催化裂化和裂解获得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但不饱和烯烃不一定是乙烯,C 错误;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石蜡油分解产生的烯烃与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

4.有a 、b 、c 、d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的主族元素,a 、c 同主族,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b 为金属元素,a 、c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b 可能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d>c>a>bC. 含氧酸的酸性强弱:d>cD. b 、c 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答案】A【解析】【分析】 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a 是O 元素;a 、c 同主族,c 是S 元素;a 、c 、d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d 是Cl 元素;b 为金属元素,b 是Na 、Mg 、Al 中的一种。

【详解】A 、O 和Na 可以形成Na 2O 2,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A 正确; B 、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半径S 2->Cl -,故B 错误;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d >c ,这里没有说是最高价,故C 错误;D 、若b 为Al 元素,则Al 3+和S 2-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

【点睛】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半径比较、化学键、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清楚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常温下加水稀释时c(H +)/c(OH —)明显增大的溶液:CH 3COO —、Ba 2+、NO 3—、Br —B.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Al3+、Cu2+、I—、S2O32—C. 0.1mol/L Fe(NO3)2溶液:[Fe(CN)6] 3—、Na+、SO42—、Cl—D. 0.1mol/L NaAlO2溶液:NH4+、K+、HCO3—、SO32—【答案】A【解析】【详解】A.加水稀释时c(H+)/c(OH-)明显增大,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选;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S2O32-与氢离子反应生成S 单质和二氧化硫气体,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Fe2+离子与[Fe(CN)6]3-之间反应时反应生成铁氰化亚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HCO3-的酸性大于氢氧化铝,HCO3-与Na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本题选A。

6.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检测酒驾中酒精的含量,电化学制备K2Cr2O7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均为石墨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是电源的正极B. 电解过程中K+向b极移动C. 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O42-+2H+=Cr2O72-+H2OD. 理论上a、b两电极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原理图,a极有氢氧化钾生成,a极是阴极,电极反应是2H2O+2e-=H2+2OH-;b是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详解】A、根据原理图,a极有氢氧化钾生成,a极是阴极,则X为电源负极,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阳离子移向阴极,K+向a极移动,故B错误;C、a、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4H2O+4e-=4OH-+2H2↑、2H2O-4e-=4H++O2↑,b极区附近发生反应2CrO42-+2H+=Cr2O72-+H2O,故C错误;D、a、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4H2O+4e-=4OH-+2H2↑、2H2O-4e-=4H++O2↑,理论上,两电极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7.已知:pKa=-lgKa,25℃时,H2A的pK a1=1.85,Pk a2=7.19。

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20 mL0.1 mol/L H2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所得溶液中:2n(H2A)+n(A2-)=0.002molB. b点所得溶液中:c(H2A)+c(H+)=c(A2-)+c(OH-)C. 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A-)D. d点所得溶液中:c(Na+)>c(A2-)>c(HA-)【答案】C【解析】【分析】A.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2A溶液,a点溶液中溶质为H2A和NaHA,pH=1.85=pK a1,则c(H2A)=c(HA-),依据物料守恒判断;B.b点是用0.1mol/LNaOH溶液20ml滴定20mL0.1mol/L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HA,溶液显酸性,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计算分析判断;C.c点pH=7.19=pK a2,依据平衡常数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2A,A2-+H2O HA-+OH-,K h=()()()22c HA c OH KwKac S---=n,c(OH-)=()Kwc H+,c(HA-)=c(A2-),结合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分析;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m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2A,d点溶液中主要是Na2A和少量NaHA。

【详解】A.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H2A溶液,a点溶液中溶质为H2A和NaHA,pH=1.85=pK a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c(H2A)=c(HA-),由于加入的H2A溶液为20mL0.1mol/L,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得a点所得溶液中:c(H2A)+c(HA-)+c(A2-)=2c(H2A)+c(A2-)=0.1mol/L×0.02L=0.002mol ,A正确;B.b点是用0.1mol/LNaOH溶液20ml滴定20mL0.1mol/L 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HA,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HA-)+c(OH-)+2c(A2-),物料守恒c(Na+)=c(HA-)+c(A2-)+ c(H2A),,将c(Na+)带入第一个式子,整理得到:c(H2A)+c(H+)=c(A2-)+c(OH-),B正确;C.c点pH=7.19=pK a2,依据平衡常数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2A,A2-+H2O HA-+OH-,K h=()()()22c HA c OH KwKac S---=n,c(OH-)=()Kwc H+,c(HA-)=c(A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2c(Na)=3c(S),2c(Na+)=3[c(H2A)+c(HA-)+c(A2-)]=3[c(H2A)+2c(HA-)],c(Na+)>3c(HA-),C错误;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ml,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 H2A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2A,d点溶液中主要是Na2A和少量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c(Na+)> c(A2-)> c(HA-),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