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观察
快速康复指南围手术期管理、应激反应、术后拔管、体液平衡及早期下地活动

快速康复指南围手术期管理快速康复外科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围手术期处理优化措施,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 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快速康复其核心在于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一方面,外科医生可通过缩短术前禁饮时间,避免机械性灌肠,进行微创手术等措施,减少围手术期应激。
另一方面,麻醉医生可采取抗应激、抗炎,维持重要脏器灌注防止脏器缺血缺氧发生,维护围手术期肠道功能以及采用低阿片/去阿片多模式镇痛等措施,防范围手术期外科操作、麻醉操作等伤害性刺激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伤害。
快速康复外科对传统麻醉学管理提出挑战(1)要求麻醉医生在手术结束后,首选在手术间拔除气管导管,并经麻醉后恢复室(PACU)而非 ICU 将患者送回外科病房;对于经过外科手术及麻醉后,机体内环境严重恶化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送至 ICU 作进一步治疗。
(2)采用低阿片 / 去阿片多模式镇痛方案,避免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头晕以及肠梗阻影响下地活动进程,以加速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
(3)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措施,以保护患者的肠道功能, 为术后快速恢复经口摄食摄饮创造条件。
具体内容具体实践要求: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和尽早恢复经口摄食饮水。
如何防止术后发生谵妄(1)谵妄是影响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花费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高危因素。
(2)全麻吸入丙泊酚优于七氟醚,可降低谵妄的发生率,同时全身麻醉中监测 BIS 也可以降低。
如何做到术后早期拔管肺保护能确定术后拔管,相关原则:(1)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维持低潮气量(6~8 mL/kg)、低氧浓度(< 60%)吸入、给予呼气末正压(5~8 cm H2O)以及在拔管前至少实施一次肺复张性通气手法。
(2)肺泡与肺血流交换系统的保护:可通过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GDFT)联合预防性缩血管药物防止容量过负荷导致肺静水压型肺水肿的发生,大型手术实施抗炎管理可预防肺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相关的渗透性肺水肿的发生。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乳腺癌手术常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供患者全面的护理和支持,患者在干预过程中会感受到关怀和安慰。
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强调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生活质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乳腺癌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手术本身及术后恢复过程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应激反应,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手术过程,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分析,我们将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减轻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方面的作用,以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与支持。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乳腺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手术和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2023癌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研究进展

2023癌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研究进展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1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提出心理痛苦已经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后的第六大生命体征,这一说法已初步得到国际认可。
同时,随着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的加速康复夕卜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仅关注患者的疾病本身,还应进一步注重患者的心理状况。
围手术期焦虑是指患者在围手术期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是患者对疾病、住院、麻醉、手术等未知因素的不安、恐惧、紧张和忧虑的感觉,由情感、认知和行为变化组成。
目前,手术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一项对16000多例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显示,择期手术的等待过程是引起围手术期焦虑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结论称围手术期焦虑是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难以忍受的情绪之一。
本文主要从围手术期焦虑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不良预后及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以期为减少癌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焦虑提供参考。
1癌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流行病学围手术期焦虑是患者处于手术应激状态时的一种内心模糊、紧张不安的情绪,是人体对手术事件的防御性心理反应。
长时间的焦虑情绪易演变为焦虑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活动并导致行为异常,围手术期焦虑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对手术患者预后产生显著影响。
围手术期焦虑包括术前焦虑与术后焦虑,研究表明成年患者术前焦虑总体发生率为11%~80%,我国一项最新的多中心调查显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高度焦虑的发生率为25.9%,且手术侵袭性是术前与术后焦虑的影响因素。
在众多择期手术中,因手术的不同导致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发生率不同;其中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焦虑发生率为37.6%,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发生率为20.9%,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为31.4%,肺癌术前焦虑发生率为67.86%,肾癌术后的焦虑发生率为10.0%,食管癌术前焦虑发生率为11.8%。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针对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效果及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分析

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针对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效果及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针对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效果及心理应激反应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
对照组:应用常规沟通模式。
观察组:应用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应激反应、遵医嘱行为与依从性,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总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应激指标水平及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嘱行为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作为一种沟通模式,最突出的就是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对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缓解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改善负面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心理应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目前,微创技术以成为医疗领域研究应用主要内容之一,其中腹腔镜手术因其手术创面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常见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临床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但女性患者身体结构区别于男性,同时心理更为感性脆弱,尽管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更多优势,面对手术带来的未知恐惧与自身疾病的焦虑抑郁,极其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这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都将造成不良影响[1-2]。
因此,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采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予以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干预展开研究。
术前访谈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 J ] . 中华儿科 杂志 , 2 0 0 8 , 4 6 ( 1 0 ) : 7 4 5— 7 5 3 .
3 李鹏程 . 非诺 特罗氢溴化 物加 溴化 异丙托 品驱动雾化吸入治疗d , J L
哮喘急性发作 自身对 照 研究 [ J ] . 哈尔 滨 医科 大 学 学报 , 2 0 0 8 , 1
高了患儿 的氧 合效 率。 ( 2 ) 超声 雾化 中超 声药 液为 颗粒 较大
的水分子 ( 直 径为 3 . 7一 一 1 0 . 5 m) , 气 溶胶微 粒 主要沉 积在大 气道上 ; 而空气压缩泵雾 化是 以压缩空 气为 动力 , 使药 液雾化
为小颗粒 ( 直径 为 2~ 4 m) , 主要沉 积在 小气 道 和肺泡 上 。 2组 患 儿 呼 吸 功 能 的 增 率 均 >1 5 %, 说 明 2种 吸 入 方 法疗效确切 , 但空 气组 的增率 明显 较大 , 与药 物较容 易进入小
( 2 ) : 2 6— 2 7 .
4 董严 , 田巍 . 压缩 吸人机 与超 声雾化 吸人 机治疗 d , J L 支气 管哮喘疗
效对比[ J ] . 中日 友好 医院学报 , 2 0 0 0 , 1 4 ( 3 ) : 1 8 3 .
(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1— 0 9 )
表2 2组雾化过程 中不 良反应 发生率 比较
[ 例( %) ]
气道直接 作用 于靶 器 官有关 。( 3 ) 由于超声 雾化 的机 械性 刺
激和 噪音较大 , 患儿 易恐慌 而哭闹 , 反射性刺 激迷走神经 而引 起呛 咳、 呼吸 困难导致唇 色发绀 , 甚至不得不 中止治疗 。 总之 , 空气压缩泵雾化较超声雾化在治疗小 儿哮喘安全和
直肠癌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

手术创伤 、 焦虑情绪均 可作 为应 激源 引起 围手术期 的应 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机体 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 以交感神经
兴奋 和丘脑下部 一 垂体前叶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 点的一 种非特 异 性 防御 反应 。直肠 癌 手 术 创 伤大 , 特别 是 M i l e s 手术 , 术后在腹壁做永久性 的结肠 造 口( 人工肛 门 ) , 不 仅改变 原来 的生理结构 , 患者焦 虑、 抑郁甚至绝望 的情绪更为 显著 】 , 随着手术 E t 期 的临近 , 情绪 日 愈 加剧 , 术前 1 d 焦虑 程度较高 ] , 易导 致 机体 产生 严 重应 激 反 应 。本 文 就 围手
me d i c i n e , 2 0 0 4 , 1 1 ( 4 ) : 3 6 1— 3 6 5 .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1 3年第 1 O卷第 1 O期 ( 下半月版
・1 2 5・
直肠癌 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 因素及相关干预
孙敏 芝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m. 1 6 7 2—9 6 7 6 . 2 O 1 3 . 1 0 ・ 0 7 3
1 应激反应变化的相关 因素 1 . 1 神经 内分泌激素 的变化 应激反应所致 的最快速 的神
一
切除为主[ 3 】 , 以延 长患者 的生 存期 , 改善 生存 质量 。根 据癌 肿所在部位 、 大小 、 活 动度 、 细胞分化 程度 以及 术前排 便控 制 能力等 因素选择合 适 的手术 方式 , 最常 见 的有 以下 四种 : ( 1 ) 局部 切除 术。 ( 2 ) 腹会 阴联 合 直 肠 癌 根 治术 ( M i l e s 手
为明显 , 其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手术创伤的大小成正 比, 其 高峰期 多出现在术后第 1 d , 因而临床上常将皮质醇作为判 断 创伤反应强 度的主要敏感指标 。皮质醇水平既是机体对刺激 的正常 反应 , 也 是 衡 量 机 体 应 激 反 应 水 平 的 一个 客 观指 标 】 。有研究者发现术后 6 h 这些 内分泌 激素浓度 升高 , 反 应最为强烈 , 术后 4 8 h 恢 复到基 值 】 , 亦 有学者 认为激素 的 峰值出现在术后 3 0 r a i n 或术 后第 1 d _ 9 】 。张雪 峰等H 研 究 者通过直肠癌手术方式的 区别探讨 了手术时间对机体应激反 应的影 响 , 得 出术后 第 1 d 皮 质醇 明显 升高 。 杨 明德等 ¨ 对
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的语 言讲 解腔 内手术 的 目的 、 意义 、 操作 程序 、 中可能 出现 术 的各种不适、 注意事项 以及 如何 配合 医生 ; 介绍手术室环境及 周围条件 , 给与 图片观看 ; 患者对手术 的环境有所 了解 。讲 使 解如何禁食 、 禁水 、 用药及手术 体位的必要指 导 , 绍麻醉方 介
1 资 料 与 方法
术室护士。在麻醉前注意遮盖患者 , 使其 产生被尊重感觉 , 并
提前介绍麻醉过程 中所 产生 的症状 , 以取得合 作。麻醉成 功 后, 由于硬膜外麻 醉的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 手术室 内禁止 闲谈 和议论患者 的病情及隐私 , 在手术开始后 , 手术室护士站患者 头侧 , 轻握 患者 的手 , 适时 与患者 交谈 一些 与手 术无关 的话 题, 在可能出现不 良反应 之前 提示患者 并提供 配合 方法 。手
这 些畏惧 者 , 因缺 乏应对 的思 想准 备 , 表现 出严重 的应激 反 应 。过强 的应激反应对循环 、 神经 、 内分泌和免疫 系统 产生影
响, 干扰手术麻 醉的顺利进行 , 引发 术后并发症 和术后 不 良反
应 。因此 , 降低 患者应激 反应是 围手术期 一项重 要工作 。与
封信》 以增加书面指导。根据患者不 同的焦虑心里 给予合 ,
1 1 资料 : S . A A I一 Ⅱ级择期 行子宫 切除患 者 10例 , 2 年龄 3 5 5~ 2岁。无精神病史及 异常人格特征。平均文化水平 6年 ( 全程 0~1 2年) 。随机 分 为 实验 组 ( o例 ) 对 照 组 (O 6 和 6 例) 。两组 患者均采用硬 膜外麻 醉 , 中患者清醒 , 术 术后 静脉
访 ,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护理 干 预 。 不进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原因的分析及干预

预 的 对 照 组 患 者 心 率 ( 0 ± 1 ) mi 明显 降低 ( < 0 0 ) 治 疗 前 , 12 6 次/ n P .5。 实验 组 患 者 血 压 ( 6 ± 1 ) 17 9
在 通过 分析 心理 干预 对本 院 收治 的 3 6例老 年下 肢 骨 折 患 者 的 影 响 , 此 类 病 人 的 护 理 提 供 新 的 为
思路。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病 例 分 组 .
1 1 1 对照组 : . . 以湖 南 师 范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2 0 09
罗 淑 娴
摘 要 目的 : 讨 护理 对 于老年 下肢 骨 折 手 术 患者 围手 术 期 间产 生 的 心理 应 激 反 应 的 干预 效应 。 探
方 法 :O例 对 照组 患者接 受 护士 的 日常健 康病 房护 理 , 6 实验组 患者 除接 受护 士 的 日常病房 护理 外 , 2 1例 同
往无 精神 病史 , 严 重认 知障 碍 。 无
再 次造 成机 体 的应 激反 应 , 多 方面影 响 患者 的病 从
情 进展 及 预后 [ 。 目前 , 于 在老 年下 肢骨 折患 者 2 ] 关
围手术 期 间实施 心理 干 预 的效 应 尚未 报道 , 本文 旨
1 2 心 理 指 标 测 量 方 法 .
高, 并且 同时 糖皮 质 激 素 大 量 分 泌 , 导 致 人 的 心 会
岁 。既往无 精神 病史 ,无严 重认 知障 碍 。 1 1 2 实验 组 : 湖南 师 范 大 学 附属 医 院 2 0 . . 以 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观察
【关键词】外科手术应激护理
手术应激反应是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反应与手术的生理干扰共同导致的心身综合征。
手术应激反应影响机体正常的
糖代谢。
本文试对手术前进行过心理护理的肿瘤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血糖的监测,了解不同手术部位对肿瘤病人围
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
年龄18~60岁。
术前肝功能正常,未使用过皮质激素类药物,无内分泌及代谢疾患,术前均给与心理护理。
其中下腹部肿瘤手术30例,头颈、普胸、胸壁(乳癌)以及上腹部手术各15例。
术前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术前30min肌肉注射。
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1.2 观察方法术中均输平衡液,输液量及速度以维持循环稳定为准,使用德国产Refloluxs监测血糖仪监测血糖,测定时间为手术前ld、麻醉前、切皮前、术中60min、术毕。
2 观察结果
该组90例病人麻醉前较手术前1d血糖略有升高,之后血糖持续升高。
上腹部及胸腔手术期间血糖升高明显,下腹部手术次之,胸壁及头颈手术血糖升高轻微。
见表1。
3 护理体会
手术应激反应包括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心身综合征。
在心理方面,手术病人对麻醉、手术缺乏一定的了解,对手术的恐惧、过度焦虑会导致生理生化紊乱,出现血糖浓度升高。
该组90例手术病人由于手术前责任护上给于精心护理,及时向病人提供手术相关信息,帮助病人消除过度的紧张和恐惧,使病人对手术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减轻了病人过度的手术应激反应,故麻醉前较手术前1d血糖变化不大。
在生理方面,手术创伤是导致机体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
应激反应引起循环血内分解代谢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浓度升高,葡萄糖利用降低,使血糖升高。
本文结果显示,围手术期血糖升高程度与手术大小及部位有关。
手术创伤越大血糖升高越明显,胸腹部手术血糖升高较体表手术显著,说明内脏牵拉刺激与围手术期血糖升高密切相关,提示对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的体腔手术应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监测。
该组90例病人均为全麻病人,切皮前血糖较麻醉前升高明显。
表明全麻对应激所致的血糖升高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全麻只抑制大脑皮质边缘系统或下丘脑皮质的投射系统,不能有效地阻断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向中枢传导,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且全麻操作如气管内插管也可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使血糖升高。
本文结果还提示,对于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手术期间不宜常规输葡萄糖液,以免血糖升高。
输入平衡液可维持电解质的相对稳定是合理可行的。
对一些特殊病人,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功能减退病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