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考核要点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腹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内疾病。

评分标准的建立对于规范腹腔穿刺操作、提高操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操作技术、穿刺部位、穿刺材料、术后处理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本文将对腹腔穿刺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临床医生进行规范操作提供参考。

一、操作技术。

1.1 操作前的准备。

在进行腹腔穿刺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评估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械和消毒物品,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1.2 操作过程。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医生需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准确定位穿刺部位,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

同时需要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3 操作后的处理。

穿刺结束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的包扎和观察,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穿刺部位。

2.1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对于不同的疾病和手术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需要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尤其是避免穿刺到肠道和膀胱等结构,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

三、穿刺材料。

3.1 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穿刺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和质量控制,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穿刺材料的质量。

穿刺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穿刺材料,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四、术后处理。

4.1 观察术后情况。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并给予必要的护理。

4.2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在术后如出现并发症,需要医生及时处理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腹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内疾病。

评分标准对于规范腹腔穿刺操作、提高操作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腹腔穿刺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1. 操作准备。

评分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操作准备。

包括术前准备、患者沟通、操作区域清洁消毒等。

操作前应仔细查阅患者病历,了解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

操作区域应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避免术后感染。

2. 操作技巧。

腹腔穿刺的操作技巧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准确定位穿刺点,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操作时应保持手稳、动作轻柔、快速准确。

3.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是腹腔穿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分标准中应对无菌操作有明确的要求。

操作者应穿戴好手术衣、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4. 安全措施。

在腹腔穿刺操作中,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标准中应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有详细的要求,包括穿刺针具的选择、术中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5. 术后处理。

腹腔穿刺术后的处理同样重要,评分标准中应对术后处理的规范有明确的要求。

包括伤口的处理、术后观察、病历记录等。

6. 并发症处理。

评分标准中还应对腹腔穿刺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处理有详细的要求。

操作者应具备处理常见并发症的能力,包括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

7.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是腹腔穿刺术后非常重要的一环,评分标准中应对术后随访的内容和时机有明确的要求。

术后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

总结。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对于规范腹腔穿刺操作、提高操作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标准应包括操作准备、操作技巧、无菌操作、安全措施、术后处理、并发症处理和术后随访等内容,对每一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评分标准,才能保证腹腔穿刺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腹腔穿刺术操作技术规范

腹腔穿刺术操作技术规范

腹腔穿刺术操作技术规范【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1)腹腔感染(如膈下脓肿及积液,阑尾周围脓肿、肠间脓肿等)。

(2)腹部创伤时进行抽液协助诊断(如腹腔内出血、空腔脏器穿孔等)。

(3)晚期肿瘤病人腹穿以明确腹腔转移诊断(如穿刺抽腹水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等)。

2.治疗性穿刺(1)腹腔灌洗或行人工气腹作为治疗手段。

(2)腹腔内注射药物(如化疗药物)。

(3)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可缓解症状。

【禁忌证】1.严重腹内胀气。

2.大月份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如结核性腹膜炎)引起腹腔内广乏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者。

5.有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穿刺前准备(1)穿刺前导尿或排空尿液使膀胱空虚。

(2)体位一般采用平卧位或半卧位。

2.穿刺点选择一般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3.穿刺用品准备(1)皮肤消毒用品:碘伏,弯盘,消毒棉块和无菌纱布,医用镊子与止血钳,无菌注射器。

(2)10ml无菌注射器,穿刺针,如大量抽取腹腔积液时可备穿刺包。

(3)无菌试管或小瓶。

(4)局麻药物。

4.术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等。

5.腹腔穿刺术(1)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2)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穿刺腹壁,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腔积液,并留标本送检。

(3)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注射器(10-20ml)进行。

(4)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头后端连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止血钳固定针头,并协助夹闭胶管。

亦可通过穿刺针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细管连接引流袋。

(5)将抽的腹腔液体注入容器中,记录并送检。

(6)术毕拔除穿刺针,穿刺点消毒纱布覆盖并胶布固定。

(7)大量放液后,需束以腹带并收紧,以防腹压骤减、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1.诊断性穿刺,针头不可过细,否则易得假阴性结果。

腹腔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1. 操作前准备
-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操作目的和相关检查要求。

- 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包括消毒手术区域和准备穿刺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2. 穿刺器械选择和准备
- 根据操作目的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确保器械的消毒和质量良好。

- 确认穿刺器械的有效期,并检查其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3. 术者准备
- 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

- 术者应具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和操作经验,确保安全与准确性。

4. 操作过程
- 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操作区域,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穿刺,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

- 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伤及重要结构。

- 观察穿刺过程中的阻力和反馈,根据需要调整操作方法。

- 成功进入腹腔后,按需采集样本或完成其他操作。

5. 操作后处理
- 完成操作后,及时清洁和消毒穿刺区域。

- 观察患者的情况,记录并报告任何操作并发症。

- 妥善处理穿刺废弃物和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以上是腹腔穿刺操作评分标准的主要内容,望临床医生在操作时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

腹腔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科室:姓名:得分项目总分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评分细则准备质量标准20分1.衣帽整齐,戴口罩,佩戴胸卡2.规范洗手3.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4.备齐用物:腹穿包、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麻醉药物、消毒用品、胶带5.穿刺体位: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双腿屈曲45434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未做不得分少一样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操作(举手示意计时开始)1.暴露背部,叩诊确认并标记穿刺部位,通常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2.消毒穿刺部位:范围不小于15cm(消毒二遍以上,55开始未举手示意扣1分未叩诊或未标记扣2分范围之外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流程质量标准60分自内向外,螺旋消毒)3.观察灭菌胶带(灭菌标识清晰、品名相符、在有效期内、内容齐全),打开穿刺包外层4.戴无菌手套5.打开穿刺包内层,观察灭菌指标卡变色达标准色,铺洞巾6.局部麻醉:核对和抽取麻药,注射一个皮丘,逐层浸润推药,注意回抽7.检查穿刺针(针套、针芯配套、针座与针梗焊接牢固、无裂隙,针梗直、针尖无钩),夹闭针尾胶管8.穿刺抽液操作:穿刺进针时先斜后直,确认进入腹腔,先联接注射器,后打开夹闭胶管血管钳,进行抽液,先夹闭针尾胶管,后去除注射器9.穿刺结束,拔出穿刺针10.消毒穿刺点,局部按压3分钟11.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横向固定(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5555510555一项未做扣1分一处不合要求扣3分一项未做扣2分未核对扣2分缺少一项扣2分一项未做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未注意密闭扣5分一项未做扣2分一项未做扣2分结束未举手示意扣1分终末质量标准20分1.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2.操作熟练,手法正确3.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交待注意事项4.报告抽液量、外观和送检项目5.整理用物(归位、处理规范)规定时间8分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55253做不到一次扣25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未做不得分未做不得分未做不得分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腹腔穿刺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腹腔穿刺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腹腔穿刺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腹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采取胸水、腹水、腔隙液等液体样本或进行治疗性抽液。

以下是腹腔穿刺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1. 预先确定是否安全进行穿刺:需要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等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穿刺。

2. 切口消毒:在穿刺前需要对切口进行消毒,使用消毒剂擦拭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小心操作:需要在呼气时进行穿刺,以避免伤及肝、脾、胰腺等器官。

4. 确保准确穿刺:使用超声或CT等影像学技术辅助穿刺,以确保穿刺准确。

5. 注意观察并处理并发症:穿刺后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出血、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 术后护理:穿刺后需要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腹腔穿刺属于介入性手术,需要认真进行操作和护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效果。

腹腔穿刺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腹腔穿刺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意生命体征,晕厥休克要对症治疗】
抽液:诊断性抽液50~100ml;
局麻药、2ml注射器(麻醉)
→逐层麻醉,估计穿刺深度 不超过3000ml;
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
纱布、胶布(术后隔离)
手套、口罩(无菌操作)
腹穿包、50ml注射器
不超过3000ml;
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4.铺巾
抽液
8.
【注意生命体征,晕厥休克要对症治疗】
5.麻醉 →一手固定皮肤,一手进针(麻醉处)
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
6.穿刺
手套、口罩(无菌操作)
45°打皮丘→垂直进针→回抽看是否有血
7.抽液 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渗漏,在穿刺时注
选择体位和穿刺点 2. 消毒:消毒3次,消毒范围逐次缩小,第
【第一管培养,第二管常规】
操作步骤 拔针:拔针,再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
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一次直径20cm左右 抽液:诊断性抽液50~100ml; 但在补充输注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一般放腹水1000ml 了解病史、超声检查结果 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
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渗漏,在穿刺时注 【第一管培养,第二管常规】 纱布、胶布(术后隔离) 纱布、胶布(术后隔离)
触水,向上侧卧1~2小时 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腹腔刺入。
选择体位和穿刺点 2. 【第一管培养,第二管常规】 难以忍受时,可适当抽放腹水以缓解症状;
9.回复穿刺包 不超过3000ml;
8.拔针
意勿使皮肤至腹膜壁层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

腹腔穿刺要点及注意事项培训课件

腹腔穿刺要点及注意事项培训课件

腹腔穿刺要点及注意事项
13
▪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 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 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 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 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 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 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 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 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 (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 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 (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 5、妊娠。
腹腔穿刺要点及注意事项
5
方法
▪ (一)术前指导
▪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 殊不良反应。
▪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 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 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 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 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 5、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 6、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 以视察病情变化。
▪ 7、腹水为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腹腔穿刺要点及注意事项
14
▪ ③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穿刺考核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试述腹腔穿刺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适应证(20)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5)
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可适当放腹水以缓解症状,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6000ml。

(15)
3.腹腔内注射药物。

(5)
(二)方法(60)
1.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
2.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2)
3.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稍左侧卧位。

(2)
4.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与腋中线的交点。

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10)
5.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

(4)
6.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壁层,即可行抽取和引流腹水,并置腹水于消毒试管中以检验备用。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进行穿刺。

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用输液夹子调整放液速度,将腹水引流入容器中计量或送检。

腹水不断流出时,应将预先绑在腹部多头绑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

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巾,并用多头绷带将腹部包扎。

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涂上火棉胶封闭。

(40)
(三)注意事项(20)
1.有肝性脑病先兆着,禁忌腹腔穿刺放腹水。

(2)
2.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
3.腹腔放液不宜过多过快,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补充输注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10)
4.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

(2)
5.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渗漏,在穿刺时注意勿使皮肤至腹膜壁层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腹腔刺入。

(2)
6.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2)
二.试述鼻胃管插管术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
各种因素所致的消化道梗阻
胃肠道手术后腹部胀气、胃排空障碍
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
误服毒物或毒药
采集胃内容物,行胃液分析或行胃脱落细胞检查
肠内营养
(二)禁忌症
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阻塞及极度衰弱患者慎用
(三)操作方法
操作前准备胃管、治疗盘、弯盘、纱布、液体石蜡、注射器、胶布、水、塑料布或治疗巾、止血钳和镊子
患者取座位或半卧位,用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前端,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慢插入,到咽部时(约14—16cm)会感到有阻力,嘱清醒患者做吞咽动作,阻力消失,继续插入长度约45—65cm
置管完毕应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根据①刻度;②用50ml大针筒抽吸有无胃内容物;③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的空气,有无气过水声。

胃管位置调整合适后,将鼻腔外端胃管拭净,用粘合胶布固定于鼻翼处。

(四)注意事项
插胃管过程中,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反应,应暂停片刻,嘱患者做深呼吸或作吞咽动作,随后插入以减轻不适。

插入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让患者休息片刻后重插
使用胃肠减压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和清洁鼻腔,为减轻咽喉部刺激,每日给与蒸汽吸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