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重点及难点解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重点及难点解析2023年,在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会重点讲解的是学生们的阅读、写作和积累词汇的能力。
这些领域也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最需要掌握的内容。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会采取多种方式诱发和提升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会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要表达的含义、概念,以及作文批注的意思。
这些方法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写作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我们希望学生能在作文中,学会合理的安排文章的结构,提高写作的才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老师们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注意句型、章节结构、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的细节。
同时,还将定期进行作文集中讲评,让学生互相学习,通过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词汇量的积累是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必须面对的挑战,老师们会在教学中注重教授一些常用的高频词汇,以及一些有趣的细节,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有趣的内容去形成对生词的记忆。
此外,还促进学生阅读,通过多读多记,逐渐形成对生词的识别和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还有在词汇量积累能力的培养。
我们相信,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学生们会在2023年的学习中逐渐成长,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技巧,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第 1 页共 1 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中心思想及难点总结(考试必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中心思想及难点总结(考试必备)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6.《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罪恶。
9.《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生根、发芽,然后发生的变化是: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三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总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总结部编三年级上册第1 单元重难点总结一、多音字组词假jià 放假jiǎ 假如背bèi 背后bēi 背包好hǎo 美好hào 好奇晃huànɡ 摇晃huǎnɡ 晃眼校xiào 学校jiào 校对当dānɡ 当代dànɡ 上当圈quān 圆圈juān 圈鸡juàn 羊圈二、近义词穿戴-穿着打扮-装扮绚丽-华丽敬爱-爱戴飘扬-飘荡好听-悦耳安静-寂静招引-吸引粗壮-壮实湿润-潮湿突然-忽然碰触-触碰互相-相互急急忙忙-匆匆忙忙照例-照常流利-流畅霎时-刹那详细-详尽认真-细心清楚-明白糊里糊涂-稀里糊涂三、反义词许多-稀少敬爱-憎恶安静-喧闹有趣-乏味热闹-冷清古老-年轻粗壮-纤细洁白-乌黑湿润-干燥罚-奖突然-逐步急急忙忙-不慌不忙流利-结巴糊里糊涂-明明白白厉声-柔声鸦雀无声-人声鼎沸四、词语积累1. 成语急急忙忙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绚丽多彩糊里糊涂2. 词语搭配鲜艳的服装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粗壮的枝干好奇地听着湿润的东风五、佳句积累1.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3.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4.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5.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部编三年级上册第2 单元重难点总结一、多音字组词挑tiǎo 挑战tiāo 挑选行xínɡ 行动hánɡ 银行铺pū 铺床pù 店铺曲qǔ 歌曲qū 弯曲别bié 告别biè 别扭二、近义词明朗-晴朗潮湿-湿润亮晶晶-亮闪闪湿漉漉-湿淋淋平展-平整规则-规整增添-增加愉快-快乐五彩缤纷-五光十色温柔-温和留意-留心颜料-涂料炎热-酷热告诉-告知凉爽-清凉频频-频繁振动-抖动告别-告辞叮咛-叮嘱丰收-收获辽阔-广阔掠过-拂过歌吟-吟唱三、反义词明朗-阴沉潮湿-干燥凌乱-整洁增添-减少愉快-悲伤小心-粗心仔细-马虎温柔-粗暴炎热-寒冷凉爽-闷热雪白-乌黑辽阔-狭窄匆匆-缓慢道别-重逢撒下-收起四、词语积累1. 成语春华秋实一叶知秋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五彩缤纷2. 表示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四万紫千红五、佳句积累1.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总结第一部分:字音与字形在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字音与字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和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写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1. 学习识字音在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开始接触一些多音字,如“重”,“众”,“童”,“以”等。
他们需要学会准确辨认这些字的不同读音,并且能够正确地运用在阅读和书写中。
2. 认识偏旁部首除了学习字的读音,三年级学生们还需要认识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如“木”,“火”,“水”,“土”等。
通过了解部首的含义和结构,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字的构造和意义,并且在写字时也更加规范。
第二部分:词汇积累与运用词汇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也不例外。
学生们需要通过积累并灵活运用词汇,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1. 学习词语的拼音和含义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拼音和含义。
例如,“感恩”,“友好”,“文明”等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2. 组词造句除了学习词语本身,学生们还需要通过组词和造句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们可以通过编写简单的句子来让词语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作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也有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需要学生们掌握。
1. 词的分类与使用学生们需要学习并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词类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通过对词性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2. 语句的基本结构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还需要了解简单语句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要素。
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构造,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第四部分:阅读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部编版)一、字词部分。
(一)多音字。
1. “假”- 读音为“jiǎ”时,可组词“假山”“假话”,表示不真实的、伪造的。
- 读音为“jià”时,组词“放假”“假期”,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
2. “几”- “jī”,如“几乎”“茶几”。
- “jǐ”,像“几个”“几何”。
(二)近义词辨析。
1. “安静”与“平静”- “安静”侧重于环境没有声音、吵闹。
例如“教室里很安静”。
- “平静”更多形容人的心情、湖面等平稳。
如“他的心情很平静”“平静的湖面”。
2. “飘扬”与“飘荡”- “飘扬”一般指在空中随风摆动,常与旗帜搭配,如“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
- “飘荡”可以在空中,也可以在水上等空间漂浮、摇动,如“小船在湖面上飘荡”。
(三)生字的笔画顺序与字形结构。
1. “晨”- 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横、竖提、撇、捺。
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分是“日”,表示与时间(早晨有太阳的时候)有关。
2. “装”- 笔画顺序: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横、撇、竖提、撇、捺。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壮”要写得紧凑,下半部分“衣”的撇和捺要舒展。
二、句子部分。
(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 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动作成分。
例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2.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如“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转换时要注意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词语搭配合理。
(二)比喻句。
1. 比喻句的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里“月亮”是本体,“像”是比喻词,“小船”是喻体。
2. 作用: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三、阅读部分。
(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 要素串联法。
2. 题目扩展法。
(二)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联系上下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总结大全(精选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重难点总结大全〔精选5篇〕篇一: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一、课程标准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重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才能。
4.能使用硬笔纯熟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络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p 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别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别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展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颖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分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分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主要集中在文字理解、词汇积累和语法运用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文字理解文字理解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重难点包括:1. 阅读篇章:教材中的篇章有一定的篇幅和语言组织,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提取信息和判断文意。
2. 理解诗歌:教材中的诗歌美妙动人,但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抒情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
二、词汇积累词汇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逐渐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难点包括:1. 同音词词义辨析:学生容易将同音字或同音词的意思混淆,需要通过阅读和实际运用来进行辨析,提高词义辨析的能力。
2. 成语和熟语辨析:成语和熟语在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学生需要理解其意思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作文中。
三、语法运用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语法的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掌握。
重难点包括:1. 词的屈折变化:学生需要掌握名词和动词的单数、复数和时态等屈折变化规则,能够正确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2. 语序和语态:学生需要理解语序和语态对于意义的影响,能够正确运用到句子构成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重难点主要为文字理解、词汇积累和语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知识。
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新整理-部编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重点整理

最新整理-部编版(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重点整理第一课:小白兔和萝卜- 课文主要内容:小白兔种植萝卜,经历了播种、浇水、施肥和细心照料,最终收获了一根又大又甜的萝卜。
- 词语重点:- 小白兔:小动物的种类名词,形象可爱。
- 萝卜:食物名称,植物的根部。
- 播种:种植植物种子到土壤中。
- 浇水:给植物喂水。
- 施肥:给植物添加肥料,使其生长更好。
- 句子重点:- "小白兔种了一颗萝卜种子。
"- "它天天给萝卜浇水,还给它施了肥。
"- "终于,它长出了一张叶子,一根嫩嫩的小萝卜也露出了头。
"第二课:一只特别能干的小狗- 课文主要内容:讲述了一只特别能干的小狗,它会帮助主人做家务,最终获得了主人的夸奖和骨头。
- 词语重点:- 特别能干:形容小狗非常聪明和能干。
- 家务:指家庭中的杂务,如打扫、洗衣等。
- 夸奖:表扬别人做得好。
- 骨头:小狗的食物,也是它的奖励。
- 句子重点:- "小狗非常能干,它会帮助主人做家务。
"- "它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 "主人看到这一幕,高兴地夸奖小狗,并给它一根骨头作为奖励。
"第三课:蚯蚓和青蛙- 课文主要内容:描写了蚯蚓和青蛙之间的友情故事,青蛙教蚯蚓游泳,蚯蚓帮助青蛙防止感冒。
- 词语重点:- 蚯蚓:长形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
- 青蛙:青色的小动物,会游泳。
- 游泳:在水中自由地移动身体。
- 防止:避免发生某种情况。
- 感冒:一种疾病,常见于人类。
- 句子重点:- "蚯蚓想学游泳,它找来青蛙帮助它。
"- "在青蛙的指导下,蚯蚓很快学会了游泳。
"- "为了防止青蛙感冒,蚯蚓帮助青蛙穿上了外套。
"第四课:一封信- 课文主要内容:介绍了小明收到了一封信,信是爸爸妈妈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1)基础知识:拼音、字、词、句。
拼音:易读错字、多音字组词、看拼音写汉字。
字: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同部首字,同音字填空,选择不同词语中同一个字的字义。
词:形近字组词,换偏旁、加偏旁组字再组词,近义词、反义词,四字词语。
字词的内容看起来比较多,如果抓住听写、看拼音写汉字的日常练习,期末复习时着重捞出易错字、易混字,则很容易完成字词这两部分复习。
句:
A修辞:加上三年级新学习的修辞:排比、夸张,三年级学生共需掌握这五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
排比句牢记是三胞胎以上(相同的两个句式我称为双胞胎,以此类推三胞胎、多胞胎……)夸张句则联系生活举例子理解。
反问句通过询问表达相反的意思,问的句子中已经包含答案,并不需要回答。
B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方法:找出“把”字或“被”字,将前后的名词(包括修饰语)交换位置,后面的内容照抄。
陈述句换成把或
被字句方法:A、画出句子中的动词,动词后的词之前加上“把”
字与动词交换位置,再按顺序抄下来。
B、画出句子中的动词,动词后的词放到句首,后面加个“被”字再按顺序抄下来。
C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变感叹句:照着抄,可以在形容词前加个“真”字,最后加个感叹词“啊”或者“呀”再写上感叹号。
感叹句变陈述句:照着抄,把“真”这样表示程度的字去掉,去掉后面的感叹词和感叹号,再写上句号。
陈述句变反问句:关键看句子中有没有“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
如果有否定词,去掉。
没有就加上。
然后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或者“呢”,再变问号为句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同样看否定词,有就去掉,没有就加上。
然后去掉“难道”、“怎么”、“吗”之类的反问词,最后变问号为句号。
D关联词语。
这里不做详细归纳,以本学期课文中出现过的关联词语为主。
要求能选择关联词语填空,能用关联词语说句子。
E改病句:牢记四字原则“增删调换”。
F引用对话的不同形式。
分为四种情况:A提示语在前,“说”之类的字后面是:“”。
B提示语在中间,“说”之后是,对话分两段,
分别加上双引号。
C提示语在后,开句双引号,“说”后是句号。
D没有提示语。
对话部分直接加双引号。
G积累:包括课内外古诗、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的积累;诗歌和名篇作者的积累。
以本册学习园地中出现的读读背背及其拓展为主要复习内容。
(2)阅读。
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① 按课文内容填空包括本册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包括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部分的背诵建议学生背优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内容。
)
②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
所以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怎么解题的方法上。
如:在做阅读题时先要求学生把短文读一遍,大体知道短文讲了什么内容,再读读短文后面的习题,带着这些问题把短文再读两遍,然后再动笔答题。
在答题时要注意格式:问答题要写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在做每一道题时,要求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网络语言影响小学生用语情况的调查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其中大部分是网民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链接和镶嵌创造出来的。
具有
生动形象、标新立异、经济简练等特点。
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日益显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用语,特别是青少年的日常交流和表达中。
小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别强烈,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他们与网络语言“亲密接触”。
其结果是,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能培养学生语言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日前,笔者通过中关村一小的学生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是年龄为11至13岁的六年级学生。
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以及对网络语言的评价等方面。
一、调查的目的
在网络语言中,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支持不叫支持,叫“顶”;我不叫我,叫“偶”;不错不叫不错,叫“8错”;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不要不叫不要,叫“表”;超强不叫超强,叫“走召弓虽”;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此外,还有一些数字或符号构成的网络语言,比如再见叫“886”,开心可以写成“:)”,难过可以写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个人的自娱自乐,或者是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等某种特殊的情感需要, 在使用时很容易造成别人看不懂,因此在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缺乏积极意义。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来了解这些网络语言对尚未建立牢固语言基础的少年儿童究竟有何等影响。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有不少学生已经能够用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网络语言,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网络语言危害认识不足等等。
具体结果如下:
(一)网络语言已经在小学生中流行并受到欢迎
1.网络语言在小学生中广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