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土壤中的铅污染【精选】

大蒜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 所以从事铅作业的工人,每天吃少量大蒜比不吃大蒜的工 人铅中毒发生率减少60%。此外,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 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
从我做起——食疗排铅
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 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至少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 已有铅中毒症状者需增至200毫克。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 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 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 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 含有维生素C。
从源出发——防备技术
一、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 即铅冶炼生产工艺中能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以 及污染治理中国内外实际应用的技术。如,原料 贮存与备料工序采用封闭仓料技术;熔炼-还原工 序采用富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发技术等。
二、污染治理技术 即用于冶炼工艺末端能够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 的实际应用的技术。必须建设完善的铅烟、铅尘、 酸雾和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并保证污染治理设 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
的废水 汽车尾气
此外!!!
镀锌管
PVC管(聚氯乙烯塑料) 硬化剂:硬酯酸铅
铅 有何危害?
铅是人体惟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 解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积累。造成慢性铅中毒的主 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据测定,当人体内血铅尝浓度过30微 克/100毫升时,就会引发中毒症状。长期接触微量铅的人, 积蓄的铅能阻碍血细胞的形成,导致人的智力下降,学习、 工作成绩低落;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出现精神障碍、 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有乏力、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或腹泻等。铅还可通过血液 进入脑组织,损害小脑及大脑皮层,干扰代谢活动,使营 养物质与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脑小毛细血管内皮层细胞肿 胀,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脑损伤。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

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铅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巨大威胁。
作为铅环境污染的头号元凶,我们有责任深入了解铅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减少铅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铅环境污染的成因铅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铅化合物排放是铅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金属冶炼、电炉操作、化工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随着排放物的释放进入大气和水体中,引发铅环境污染。
2. 科技电子产品:现代社会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电子产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铅物质。
如果这些废弃电子产品被处理不当,其中的铅元素就会进入环境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3. 汽车尾气:由于铅对汽油的增加抗爆性能有一定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汽车尾气中铅的含量较高。
虽然如今汽车尾气的铅含量已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高铅汽油使用的问题。
二、铅环境污染的危害铅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1. 人体健康:长期接触铅污染环境会导致人们吸收过量的铅。
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它会累积在人体内部,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和肝脏等器官,引发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智力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2. 生态破坏:铅对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铅进入土壤后,容易被吸附在植物的根部,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铅也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水生生物和陆生动物,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三、减少铅环境污染的措施为了减少铅环境污染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和控制: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科技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以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废弃电子产品对环境的铅污染。
2. 促进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环保工艺和技术,减少产生铅废料的过程。
3. 提倡循环利用:对于废弃的电子产品,应大力推广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有效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避免废弃电子产品成为铅环境污染的源头。
铅污染的危害及形成因素

重金属污染之——铅(Pb)污染1、来源A、工业生产来源:工业生产过程例如采矿、冶炼和制造业等能够污染临近这些生产场所的土壤,这是因为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而且在这些场所即使停止生产很久以后也还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B、农业活动来源:农药、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不合理施用,也可以导致土壤铅等重金属污染。
绝大多数的农药味有机化合物,在其中个别农药的其组成中含有铅等重金属。
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但是氮肥中铅含量较高。
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施用含有铅等重金属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铅等重金属的污染。
而作为改善农田供给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施用污水污泥到土壤中,这样也会把铅等重金属带入到农田土壤中。
C、城市生活来源:尽管越来越多选择施用无铅汽油,但是含铅汽油的使用仍然是人为排放到环境中最大的一个来源。
含铅汽油中含铅较高(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的土壤中,也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铅污染。
据报道,一辆汽车平均每年排出约2.5kg铅。
而在城市固体垃圾中,铅含量在1000-50000 mg/kg之间,也可以通过垃圾浸出液渗入土壤中。
城市生活贡献铅污染还包括施用铅涂料:而这曾经认为这是儿童铅中毒最主要的来源,但是现在知道这只是许多种可能来源的一种而已。
2、迁移转化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包括土壤的重金属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林地、草场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吸附作用、络合作用等)的影响,都能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的差异,从而影响重金属的转化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土壤中的铅污染【精选】

从源出发——防备技术
一、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 即铅冶炼生产工艺中能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以 及污染治理中国内外实际应用的技术。如,原料 贮存与备料工序采用封闭仓料技术;熔炼-还原工 序采用富氧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发技术等。
二、污染治理技术 即用于冶炼工艺末端能够预防或减少污染物排放 的实际应用的技术。必须建设完善的铅烟、铅尘、 酸雾和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并保证污染治理设 施正常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
从我做起——食疗排铅
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 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至少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 已有铅中毒症状者需增至200毫克。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 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 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 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 含有维生素C。
的废水 汽车尾气
此外!!!
镀锌管
PVC管(聚氯乙烯塑料) 硬化剂:硬酯酸铅
铅 有何危害?
铅是人体惟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它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 解的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积累。造成慢性铅中毒的主 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据测定,当人体内血铅尝浓度过30微 克/100毫升时,就会引发中毒症状。长期接触微量铅的人, 积蓄的铅能阻碍血细胞的形成,导致人的智力下降,学习、 工作成绩低落;蓄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出现精神障碍、 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有乏力、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痛或腹泻等。铅还可通过血液 进入脑组织,损害小脑及大脑皮层,干扰代谢活动,使营 养物质与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脑小毛细血管内皮层细胞肿 胀,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脑损伤。
眼下措施——国家政策
土壤中铅的监测与修复方法

土壤中铅的监测与修复方法摘要本文概述了了土壤中铅的来源分布和危害,介绍了土壤中铅的监测和修复方法。
关键词土壤铅监测修复1 前言土壤——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尤其是铅污染,因其首先危害到胎儿,其次是幼儿,再其次才是成人和老人[1],更决定了我们不能忽视其监测与治理。
2 铅的来源与分布20世纪以来,工业生产向环境排放含铅污染物量急剧增多。
全世界每年铅消耗量约为400万吨,其中约有40%用于制造蓄电池,约25%以烷基铅的形式加入到汽油中作为防爆剂,其他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电缆外套、制造弹药等方面。
这些铅约1/4被重新回收利用,其余大部分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大气中含铅尘粒的降落、含铅废渣的堆放、含铅污水灌溉农田、含铅污泥作肥料使用等。
3铅的危害及表现一般进入土壤中的铅在土壤中易与有机物结合,极不易溶解,土壤铅大多发现在表土层,表土铅在土壤中几乎不向下移动。
铅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绿素下降,阻碍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
谷类作物吸铅量较大,但多数集中在根部,茎秆次之,籽实中较少。
因此铅污染的土壤所生产的禾谷类茎秆不宜作饲料。
铅对动物的危害则是累积中毒。
人体中铅能与多种酶结合从而干扰有机体多方面的生理活动,导致对全身器官产生危害[2]。
由于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机体可通过食品、引水、吸烟、大气等途径摄入铅,但人体所摄入的铅主要来自于食品。
Kehoe计算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从食品中摄入的铅量约0.3mg。
从水中和其他饮料以及污染的大气中摄入的铅约0.1mg。
铅的摄入量取决于食物的摄入量和污染食物中铅的含量。
环境中的烷基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体内。
经消化道摄入的铅,约有5%~10%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经过肝脏后,部分随胆汁再次排入肠道中。
土壤中铅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研究探讨土壤中铅污染的危害与治理陈世川(沈阳工学院辽宁沈阳113122)[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推进,大量含铅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当中,造成了土壤的铅污染,也导致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导致农作物减耕减产。
因土匕,预防和治理铅污染,减轻铅对土壤的危害,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土壤污染铅污染土壤修复固化稳定化学淋洗前言铅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质地较软,熔点较低,因此容易冶炼。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领域,各种铅板铅管电镀品、电缆、电池、颜料油漆印染涂料、化妆品、汽油等均使用或添加了铅作为原料。
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工业、交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量含铅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当中,造成了土壤的铅污染,也导致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使得农作物减耕减产。
因此,预防和治理铅污染,减轻铅对土壤的危害,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势在必行。
同时,对土壤铅污染的探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来源1.1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铅80%来自汽车尾气,汽车是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截至2020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7亿辆,一辆汽车平均一年排放2.5kg铅。
铅锌矿企业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含铅气体粉尘,其经自然沉降积集和降水进入土壤中,造成土壤铅污染。
大气中的铅还有_些来自于火山爆发烟尘、飞扬的地面尘粒、森林火灾烟尘及海盐、气溶胶等自然现象。
1.2自然来源土壤中铅的自然来源,含铅量与成土母质有关。
据资料统计,岩浆岩、沉积岩等含铅量在10-50mg/kg之间,平均为16mg/kg o岩浆岩的含铅量一般高于沉积岩和变质岩。
发育于冰川雪原沉积物、深度埋藏黄土等成土母质的土壤含铅量较高。
古河流沉积物中的含铅量要比现代河流活性沉积物髙。
各种矿物和岩石的本底值含铅量较高,因为土壤中原有的含铅矿物风化形成含铅土壤如方铅矿、闪锌矿、铅锌矿等[11o].3城市污水灌溉土地这里的城市污水一般指使用未经过处理或仅进行过一级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田地。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

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土壤中的铅、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制定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对于有效管理和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土壤铅、镉的来源和危害1.1 土壤铅、镉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废弃物、农药、化肥等。
1.2 铅、镉对土壤的污染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植物生长和品质。
1.3 铅、镉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发多种疾病。
二、土壤铅、镉的检测方法2.1 常用的土壤铅、镉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2.2 检测前应选择合适的土壤样品采集点,并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样品。
2.3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分析,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三、土壤铅、镉的治理方法3.1 土壤铅、镉的治理方法包括生物修复、化学还原、土壤修复等。
3.2 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和转移,减少土壤中的铅、镉浓度。
3.3 化学还原是通过添加还原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不活跃的形式,减少其毒性。
四、土壤铅、镉的预防措施4.1 减少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4.2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过量施用对土壤造成污染。
4.3 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铅、镉污染。
五、土壤铅、镉的处理注意事项5.1 处理土壤铅、镉污染时应佩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重金属。
5.2 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次生污染。
5.3 处理完成后应对处理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安全和卫生。
综上所述,土壤铅、镉作业指导书是有效管理和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和管理,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能够认真执行指导书的要求,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来源及分布特征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来源及分布特征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铅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农业污染、人为活动污染等。
其中,工业活动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冶炼、制造、化工等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
交通污染也是重要的铅污染来源,公路和船运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在填埋、处理、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释放出铅。
此外,农业活动也是重要的铅污染来源,如土壤改良剂、农药等,可能含有铅等重金属物质。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厦门、福州等市区土壤铅含量较高,平均超过了最高阈值限制。
据福建省环保厅数据,福建沿海地区土壤铅污染严重,超标率高达50%以上。
福州市区土壤中, 铅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其东南方向,而且铅的
含量有一个典型的区域性分布。
平潭的表层土壤中,多个蔬菜种植区和与之相邻的果树种植区的铅含量显著高于示范区,且显著超标,其中有的蔬菜等农产品超标倍数达到几十倍。
总之,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铅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铅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例如加强工业企业治理、推广清洁能源,规范农业用地转换、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培训等措施。
同时,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
小编希望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土壤铅污染的背景值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1],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
那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呢?
土壤中的铅来自天然和人为污染。
我国土壤中铅的平均背景值为(26.012.4)mg/kg,土壤含铅量为2~200mg/kg,平均含量变幅为13~42mg/kg一般说,离城市远及未污染土壤的含铅量10~30mg/kg,城区公路两旁,以及低污染区土壤的含铅量30~100mg/kg,受铅锌矿企业污染的土壤含铅量可超过10000mg/kg 含铅汽油含铅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土壤此外,一些城郊污灌区以及果园土壤的含铅量也较高。
土壤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自然情况下,土壤中的铅主要来源于母岩和残落的生物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比较低,不会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人为活动作用,是造成土壤铅污染的重要原因,在金属矿床开发城市化建设固体废弃物堆积,以及为提高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污泥和污水灌溉过程中,都可以使铅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如瑞典中部市区的铅污染,主要来自于市区的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其中细微颗粒的铅通过风的作用,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