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膳食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大豆膳食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大豆膳食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膳食纤维的作用

食物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素,其本质是碳水化合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类物质。食物纤维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和植物黏胶、藻类多糖等。 @维护肠道健康的“多面手”。 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淋巴分布于肠道之中。膳食纤维对于肠道的保护作用不容小觑。肠道年龄的界定主要是以肠道内有益菌 群与有害菌群的比例作为判断依据。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另外,如果食物在肠内的时间太长,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分解的酵素长时间与肠黏膜接触。会造成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黏膜细胞受到伤害。粪便在肠内的时间过长,各种毒素的吸收会导致肠道肿瘤发生。而膳食纤维可使肠道中的食物膨胀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所以减少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能够预防肠癌。 @治疗糖尿病的有力武器。 经过科学研究,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低餐后血糖及胆固醇浓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由于膳食纤维可以使胃肠通过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吸水后体积增加并有一定黏度,所以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过去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大多是不溶性纤维,而现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质量和治疗效果。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肝脏中的胆固醇会转变成胆酸,到达小肠后能帮助消化脂肪,然后胆酸会回到肝脏再转变成胆固醇。可溶性纤维可以让胆酸不被小肠肠壁吸收,而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于是,当肠内食物再进行消化时,肝脏只能靠吸收血中的胆固醇来补充胆酸,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这样一来,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固醇合成过多及胆汁酸合成过少。增加膳食纤维,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起到预防胆结石的 作用。 @起到减肥的作用。 在控制能量摄人的同时,摄人富含纤维的膳食会起到减肥的作用。为大多数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谷物、全麦面、豆类、水果和蔬菜中只有少

膳食纤维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习惯发生 了改变,与膳食结构相关的“富贵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大 量研究结果表明,“富贵病”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中膳食纤维 摄入比例减少有关。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已经被 大量研究所证实,因此,对于那些易患“富贵病”的高危人群看 来讲,膳食纤维可以降低高血脂、便秘、肠癌及心血管疾病的 发病率[1]。因此,开发膳食纤维产品,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大豆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资源丰富,有着十分 广阔的开发前景。大豆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如豆渣、豆粕和豆 饼等),若能进一步加工成膳食纤维产品,既防止资源的浪费, 又可减少环境污染。豆渣中主要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少 量淀粉等[3]。用碱煮和酶解结合的方法,除去豆渣中的淀粉 和蛋白质,就可得到较为纯净的膳食纤维 总结了传统酸法HVP的生产、特点,酶法水解植物蛋白的研究现状。酸法水解植物蛋白的特点 是水解迅速、彻底,成本低、投资小,广泛用于多种食品之中。缺点是敏感氨基酸被破坏,单糖、多糖大部 分被破坏,导致水解液呈棕黑色。最主要的是水解过程中生成氯丙醇类物质,有一定的毒性和一定的致癌性。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酶法水解植物蛋白的研究越来越多。酶法的优点是对敏感氨基酸无破坏作用, 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料的风味,水解产物含有大量呈味小分子肽。最主要的是不产生氯丙醇类有害物质。酶法水解植物蛋白的水解温度通常在45~65℃之间,水解时间从3h到48h不等,所用酶包括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蛋白酶。酶法水解植物蛋白的生产成本较高,水解程度较低。酶法水解植物蛋白的成功开发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 世纪,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在不 断的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以粮食为主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明显减少,而动物脂肪和动物蛋 白质的消费量大幅度上升,这样造成了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中食用纤维的摄取量相对减少,导 致营养平衡失调。有大量资料表明,被称之为“现代文明病”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 冠心病、糖尿病、便秘、结肠癌等都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足有关(Fugencio Saura-Calixto et al.,2000)。膳食纤维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失水β—葡萄糖组成的非淀粉 多糖,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甲壳素等物质(邓舜扬,2001)。膳食纤维虽不能 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其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生理作用(董文彦,张东平,伍 立居,2000;J.W.Devries,2001)。因此,很多科学家将膳食纤维推崇为是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卓馨,2005)。早在20 世纪50 年代, 西方国家就开始了膳食纤维方面的研究。1960 年,H.C.Trowell 博士第一次列出了西方文明 病的特征并论证了富含纤维食品的重要性。美国医学家丹尼斯也在研究中发现,每天增加5g 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15%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陈霞,杨香久,2006)。英国著名营养学 家Cum-mings 等人证明每天摄入非淀粉多糖不超过32g,其摄入量与粪便重量间呈剂量反应 关系,每日粪便重量低于150g 时疾病的危险性将会增加。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 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及其在人体中不可代替的地位,因此开发出多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及 其保健品。如在美、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年销售的60 亿美元方便谷物食品中约有 20%是富含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食品(邵晓芬,王凤玲,刑坚强,2000)。1996 年,水溶性纤 维制品在欧美的销售额达100 亿美元,并在1997 年更显示出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仅在6 月 份日本和欧美市场就已突破100 亿美元(石桂春,2001)。日本80 年代后期就已经利用活性

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英 (吉首大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主要介绍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包括膳食纤维的组成、提取、检测、生理功能等。以及国内外膳食纤维食品研究的动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膳食纤维,开发利用,生理功能,新产品。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Actuality of Dietary Fiber Ouy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 Abstract:The exploitation andutilization actuality of dietary fiber are introduced mostly,they involved its constituent,enstraction,analysis,physiological functions.and its research trend in the world are discussed. Key words:dietary fiber, exploitation andutiliza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new products. 1 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 1.1 膳食纤维的组成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通常被认为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消化,主要由可食性植物细胞壁残余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及与之缔合的相关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其溶解度情况,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两种。相比而言,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更优的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常见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有:菊粉、葡聚糖、抗性淀粉、壳聚糖、燕麦β-葡聚糖、瓜尔胶、藻酸钠、真菌多糖等,其中有些是天然制备,有些是合成、半合成的,但不管制备过程如何,它们的独特性能均得到了人们的好评。1.2 膳食纤维的分离提取

大豆皮纤维与大豆膳食纤维的异同

大豆膳食纤维与豆皮膳食纤维的异同 一、豆渣、豆皮基本成分分析 豆渣、豆皮是生产豆制品和大豆油的副产物,其中均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蛋白质等,下表1列出了其各含量的不同。 表1 豆渣、豆皮基本成分分析(%,干基) 二、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的化学成分分析 三、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水解后得到的单糖的相对含量 由表3可以看出,在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样品的单糖组成中,主要包括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但其中的单糖相对含量存在的差异非常明显。豆渣膳食纤维中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占很大比例,其它单糖含量相对较小;而在豆皮膳食纤维中,木糖和果糖的含量相对较小,其它四种单糖所占比例较大。另外,从表中可以得知,豆渣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中,半乳糖相对含量

在50%左右,可知豆渣类膳食纤维所含的果胶类多糖的支链较少,其所含的葡萄糖含量也相对较低,从豆渣膳食纤维样品的成分中可以看出,其所含的淀粉较少,而葡萄糖主要来自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由此可知它主要来自纤维素的水解。而豆皮膳食纤维单糖组成中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而原料中淀粉含量很低,可见其也为纤维素的降解产物。另外其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的比例与豆渣膳食纤维也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果胶主链、侧链上的主要单糖分布可以得出,在豆皮膳食纤维中,果胶类多糖多以高支链果胶多糖为主。 四、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持水力、膨胀力、吸油能力 表4 豆渣、豆皮三个性质的测定结果 从表4可以得到,各种豆渣、豆皮膳食纤维的持水能力、膨胀能力以及吸油能力是不一样的,但其在这三个性质上的优劣顺序是一致的,即SDF 优于IDF。可能是由于样品在挤压剪切的过程中,纤维高聚物断裂生成SDF等聚合度较低吸水性较强的成分。 另外,我们从图中可以得到,豆渣膳食纤维在持水能力、膨胀能力和吸油能力方面都优于豆皮对应的各种膳食纤维,但其作用机理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五、豆渣、豆皮各种膳食纤维在pH不同时吸附胆固醇的能力

豆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豆渣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 高庆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常熟215500) 摘要本文分别介绍了以酶碱法、酸碱处理法、超声波辅助法制备豆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以机械法—酶解法制备豆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关键词豆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优化 Preparing Condition of Soybean Dregs Dietary Fiber Gao Qing (School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 Abstract In the paper, enzyme-alkali method, acid-alkali treatment and ultrasonic wave-assisted method for soybean dregs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 IDF) ,and enzymolysis approach for soybean dregs soluble dietary fiber ( SDF)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soybean dregs dietary fiber,optimization of preparing condition 1前言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认为食物膳食 纤维是“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从溶解性看,可分为 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两大类。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组成主要 是一些胶类物质,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 质素、原果胶、壳聚糖和植物腊等。 在我国充分开发应用膳食纤维对人类 的健康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豆渣富 含膳食纤维,纤维质构好,可以加工 成高纯度、高质量、高附加值及应用 广泛的低热量的膳食纤维,是一种十 分理性的纤维源。[1]我国是大豆的故乡,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年 产大豆达400—500万吨,其中部分大豆用于加工豆腐、豆乳、豆奶等豆制品,年产豆渣量约80万吨。多年来,这些豆渣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除少部分豆渣作饲料外,大部分作为 废料弃掉,资源浪费极大,同时又造 成环境污染。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十 分重视膳食纤维素研究,日本自60年代末至今,豆渣应用在食品工业方面 的专利已达50余项,我国在豆渣的综合利用方面几乎还是空自。80年代以来,人民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大、中 城市出现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现象, 因此积极开展对膳食纤维的应用研究,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2] 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2.1酶碱法提取豆渣水不溶性膳食纤 维 通常,豆渣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 质和脂肪,蛋白质直接影响产品纯度,脂肪经氧化后会使产品产生异味,因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食物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素,其本质是碳水化合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类物质。食物纤维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和植物黏胶、藻类多糖等。 @维护肠道健康的“多面手”。 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淋巴分布于肠道之中。膳食纤维对于肠道的保护作用不容小觑。肠道年龄的界定主要是以肠道内有益菌 群与有害菌群的比例作为判断依据。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另外,如果食物在肠内的时间太长,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分解的酵素长时间与肠黏膜接触。会造成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黏膜细胞受到伤害。粪便在肠内的时间过长,各种毒素的吸收会导致肠道肿瘤发生。而膳食纤维可使肠道中的食物膨胀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所以减少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能够预防肠癌。 @治疗糖尿病的有力武器。 经过科学研究,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低餐后血糖及胆固醇浓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由于膳食纤维可以使胃肠通过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吸水后体积增加并有一定黏度,所以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过去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大多是不溶性纤维,而现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质量和治疗效果。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肝脏中的胆固醇会转变成胆酸,到达小肠后能帮助消化脂肪,然后胆酸会回到肝脏再转变成胆固醇。可溶性纤维可以让胆酸不被小肠肠壁吸收,而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于是,当肠内食物再进行消化时,肝脏只能靠吸收血中的胆固醇来补充胆酸,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这样一来,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固醇合成过多及胆汁酸合成过少。增加膳食纤维,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起到预防胆结石的 作用。

膳食纤维对降血糖的作用_膳食房

膳食纤维对降血糖的作用_膳食房 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 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 自从2 0 世纪50 年代H IPsl cy 提出“膳食纤维(D ie ta ry fi br e) ”以来, 人们逐步开始研究膳食纤维。大量临床医学研究结果表明, 膳食纤维具有如通便、减肥、降血糖和降血脂等很多生理功能。由于膳食纤维生理功能与人类疾病紧密相关, 膳食纤维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和营养学家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膳食纤维在降血糖方面研究进行总结。 1 膳食纤维定义及特性 美国谷物化学学会(AA CC ) 于19 9 8 年的膳食纤维定义较为完整, 即为: 膳食纤维是在人的小肠中不被消化吸收而在大肠中可全部或部分被发酵的植物可食部分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膳食纤维包括非淀粉类多糖和抗性低聚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木质素和相关植物物质, 具体物质组成参见表1 。膳食纤维对人体有益作用包括通便、降血脂和降血糖等。 表1 膳食纤维物质组成 非淀粉类多糖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多聚寡糖(菊粉、果寡糖)、 抗性低聚糖半乳寡糖、树胶、粘胶、果胶等 碳水化合物类似物不消化糊精(麦芽糖糊精、抗性淀粉糊精) 、合 成碳水化合物部分(葡聚糖、甲基纤维素) 、抗性淀粉 木质素 相关植物物质蜡状物、肌醇六磷酸、角质、皂贰、软木脂、揉酸等 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包括: 含水力: 膳食纤维化学结构中含有很多亲水基团, 因此具有持水性, 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纤维素有更大含水能力。粘性: 可溶性纤维由于分子的形状、大小、空间结构不同均可在消化道形成很粘液体, 粘液在胃中延迟胃的排空, 在小肠阻碍消化酶与内容物混合, 减慢消化收过程。(3 )易发酵性: 食物纤维在大肠中可被微生物群发酵, 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和一些肠肤物质。(4) 对阳离子有结合交换能力; 膳食纤维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些梭基类侧链基团, 呈现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用; 且膳食纤维表面还带有很多活性基团, 可鳌合胆固醇、胆汁酸及某些毒物, 排出体外。以下主要从膳食纤维的性质、来源及含量介绍其在降血糖方面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阐述。 2 膳食纤维降血糖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 食物膳食纤维如瓜儿胶、黄原胶、果胶、燕麦、抗性淀粉等具有降低血糖功效, 且可调节一些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异常代谢症状, 包括葡萄糖不耐量, 胰岛素抵抗, 中心肥胖症等, 膳食纤维降血糖作用主要与其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粘性等) 、膳食来源(水果、豆类、谷物等)及其含量有关。 2. 1 膳食纤维物理性质对血糖作用

论大豆的营养价值(生物工程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12904学号: 中图分类:密级: 无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大豆的营养价值 学生姓名:王凤禹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系):生物工程系 学科专业: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四平 2009年12月

大豆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丰富的大豆蛋白在膳食中发挥这着很大的作用。大豆不仅富含丰富的大豆蛋白,还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卵磷脂、对人体有极大的益处。但是其中的抗营养因子也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大豆营养价值大豆蛋白抗营养因子

一、大豆的基本概述 二、大豆的营养价值 三、大豆蛋白的价值 四、抗营养因子的认识

一、大豆的基本概述 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在百种天然的食品中,它名列榜首,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很多种豆制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大豆富含蛋白质,且所含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正好补充了谷类赖氨酸的不足的缺陷,所以应以谷豆混食,使蛋白质互补。 大豆素有“豆中之王”之称,被人们叫做“植物肉”、“绿色的乳牛”,大豆的营养价值最丰富。干大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为其他粮食之冠。现在大豆制品的饮食产品非常的多,如豆腐、豆浆、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素火腿等。 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在百种天然的食品中,它名列榜首,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很多种豆制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大豆富含蛋白质,且所含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正好补充了谷类赖氨酸的不足的缺陷,所以应以谷豆混食,使蛋白质互补。 大豆具有健脾益气宽中、润燥消水等作用,可用于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疳积泻痢、腹胀赢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症。 相信“医食同源”的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大豆食品的保健作用。 二、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营养丰富,含有大豆蛋白质,磷脂,不饱和酸,,大豆皂苷,膳食纤维,异黄酮,维生素、矿物质、低聚糖等多种营养素。 (1)大豆蛋白质 大豆中的蛋白质是植物中蛋白含量相对较多的品种之一,与动物蛋白有等同的营养价值,有“优质蛋白”的美称。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0%,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可以与鸡蛋和牛奶的相媲美。 (2)磷脂 大豆中富含卵磷脂,是人体需要的脂类成分之一。对人体新陈代谢,生命成长有一定作用。卵磷脂能为大脑神经提供充足的养料,使脑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提高大脑活力,保持活力,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大豆油 大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酸,且不含胆固醇,有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酸,约占80.O8%,其中亚油酸的含量较多,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脂肪酸,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 (4)膳食纤维 大豆膳食纤维主要是指那些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大分子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质、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任何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的作用

膳食纤维的作用有哪些 食物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素,其本质是碳水化合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类物质。食物纤维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和植物黏胶、藻类多糖等。 @维护肠道健康的“多面手”。 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淋巴分布于肠道之中。膳食纤维对于肠道的保护作用不容小觑。肠道年龄的界定主要是以肠道内有益菌 群与有害菌群的比例作为判断依据。而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从而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另外,如果食物在肠内的时间太长,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分解的酵素长时间与肠黏膜接触。会造成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黏膜细胞受到伤害。粪便在肠内的时间过长,各种毒素的吸收会导致肠道肿瘤发生。而膳食纤维可使肠道中的食物膨胀变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所以减少了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能够预防肠癌。 @治疗糖尿病的有力武器。 经过科学研究,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低餐后血糖及胆固醇浓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由于膳食纤维可以使胃肠通过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吸水后体积增加并有一定黏度,所以延缓了葡萄糖的吸收。过去糖尿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大多是不溶性纤维,而现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质量和治疗效果。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肝脏中的胆固醇会转变成胆酸,到达小肠后能帮助消化脂肪,然后胆酸会回到肝脏再转变成胆固醇。可溶性纤维可以让胆酸不被小肠肠壁吸收,而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于是,当肠内食物再进行消化时,肝脏只能靠吸收血中的胆固醇来补充胆酸,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这样一来,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固醇合成过多及胆汁酸合成过少。增加膳食纤维,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起到预防胆结石的 作用。 @起到减肥的作用。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点和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点和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分为可溶性和非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纤维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则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常见的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水溶性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准之上,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水平和三酸甘油脂。 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与非可溶性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性: 1.吸水作用 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或与水结合的能力。此作用可使

肠道中粪便的体积增大,加快其转运速度,减少其中有害物质接肠壁的时间。 2.黏滞作用 一些膳食纤维具有强的黏滞性,能形成黏液性溶液,包括果胶、树胶、海藻多糖等。 3.结合有机化合物的作用 具有结合胆酸和胆固醇作用。 4.阳离子交换作用 可在胃肠内结合无机盐,如钾、钠、铁等离子形成膳食纤维复合物,影响其吸收。 5.细菌发酵作用 膳食纤维在肠道易被细菌酵解,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完全被细菌所酵解,而不溶性膳食纤维则不易被酵解。酵解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作为肠道细胞和细菌的能量来源。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过程 膳食纤维能增加食物在口腔咀嚼的时间,可促进肠道消化酶分泌,同时加速肠道内容物的排泄,这些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2.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冠心病 膳食纤维可结合胆酸,有降血脂作用。 3.预防胆石形成

大豆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大豆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大豆膳食纤维是指大豆中不溶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 是非淀粉多糖类,包括纤维素、混合键的3-葡萄糖 素、果胶质、树胶、木聚糖、甘露糖等,是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膳食纤维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能预防高脂高糖的发生,刺激肠道蠕动,保护胃肠道,增加粪便容积和排便次数,还能治疗婴幼儿腹泻,预防术后感染等。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有关膳食纤维类保健食品的研发越来越多,膳食纤维将具有很好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大豆膳食纤维的功用 1保健功效尽管膳食纤维不能为人体提供任何营养成分,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1)降低体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 2)改善血糖生成反应,促进血糖和胰岛素保持正常水平,防治糖尿病效果显著;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改善葡萄糖耐量,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效果优于不溶性膳食纤维,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持水力强、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率等特性,使其在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方面引起广泛关注。

3)改善大肠功能,促进胃肠正常蠕动,从而预防便秘与 结肠癌; 4)此外,膳食纤维还能增加胃部饱满感,减少食物摄入 量,具有减肥瘦身的功效。 2 食物原料大豆膳食纤维可用作一种食品配料,作为稳定剂具有增稠、延长食品货架期作用,以及被作为冷冻稳定剂使用;经过处理的大豆膳食纤维能增强面团结构特性,是高档面包烘焙中 比较理想的天然添加剂。此外大豆膳食纤维可用于糕点、饼 干、膨化食品等低热谷物食品,也可用于各类保健饮料。 大豆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积极采用挤压成型技术、膜分离技术、发酵工程技术、酶促反应工程技术、生物加工技术、现代食品分离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微胶囊造粒技术以及先进灭菌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大豆制品的使用价值。不仅大大拓宽了大豆精深加工利用的范围,提高了综合开发能力,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大豆的营养成分。在大豆膳食纤维提取方面,方法很多,有化学法、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微波辅助提取法以及多方法配合等方法。 1 化学法化学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主要指的是酸解法和碱解法的相互配合。因提取膳食纤维的原料不同,所用的酸解和碱解的 浓度、作用时间不同,大豆膳食纤维的得率也不同。这就需要应用 正交实验法估算最佳提取工艺。 2 酶解法酶解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的关键技术在于酶解反应。相较化学法而言,酶解法提取大豆膳食纤维产率最高。原因如下: 1)酶的催化率高、专一性强和不发生副反应,因此在生 产上应用时产率高、质量好,便于产品提纯和简化工艺步骤; 2)酶作用条件温和,一般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因此 对设备要求简单,并可节约煤和电等能源; 3)酶及其反应物大多没毒,适于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然

膳食纤维的组成、特性、功能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鳖婆堡塞全鱼蔓主旦三些皇些堂垄叁堡!!塑!:杰鋈!婆塞整治病的钱财就会滚滚流向西方人的口袋。以前科学落后,中国人缺乏开发西药的实力。西方的西药跃期占有我国的大量市场.如果今天我们的领导者和科学研究者在选题、决策上失误.将会使大量的中草药资源流失,或变成西草药,或变成西药,我们只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中草药的空白。愧对子孙。 其实用研究西药的方法、手段研究重要,并无损我中华民族古老的医药文化,与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也不对立。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用先进的分离技术高效的分离材料,获得了中药物质中的有限成分纯品,不是可以将药用机理研究的更深入吗.如果我们再将其进行新的配伍,是完全可能开发出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新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知识产权这一武器保护我们的中医药资源。 当然,这里除了观念和习惯努力的干扰外,确实也受到分离技术的材料的限制。 我非常希望经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不仅可以开发出我们自己的高效分离材料,也能为我国的生物及医药产品的升级.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果,也许会有这么一天,我们的中药有效成分大多被确定,中药剂型得到重大突破性改进,而且这一切都已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全世界人民在受到西药的毒副作用的困扰下,大量选用新型的中药,那时中华民族可就真正强大了。 3在固相合成,组合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活性多肽是生化药物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主要包括:多肽激素,生长调节因子及一些抗生素药物如:胸腺激素(肽),促皮质素。降钙素,颉氨霉素,环孢菌素,多糖菌素,以往用均相化学合成法,费时费工。纯度不高。现在采用固相合成,则可利用计算器自动化完成。这里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使用了高分子有机载体。 除了多肽的固相合成,人们还发展了寡核苷酸及寡糖的固相合成。 固相合成的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组合化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膳食纤维的组成、特性、功能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薛胜平胡淑美张秋红王立巧张香香 (华北制药康欣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15) 摘要:本文对膳食纤维的组成、特性、功能及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做了阐述,指出添扣膳食纤维的保健食品及食品在21世纪将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膳食纤堆,功鸽,应用,保健食品 尺^ 自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在研究饲料中提出“粗纤维“一词以来。对纤维索等多糖类碳水化合物的研究日益深入.1972年Torwell首次提出膳食纤维的概念。1976年他将膳食纤维定义为: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1987年Englyst以非淀粉多糖的概念代替膳食纤维,从专业的角度更合适,但人们仍然袭用膳食纤维一词。 一42

膳食纤维概述

《膳食纤维、益生元与菊粉健康知识汇编》 第一部分 膳食纤维 1-1 膳食纤维的基本概念 1-1-1 “膳食纤维”的名称由来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DF)一词在1970年以前的营养学中尚不曾出现,当时只有“粗纤维”之说,用以描述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且仅包括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当时通常认为粗纤维对人体不具有营养作用,甚至吃多了还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尤其就是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对身体不利,一直未被重视。 此后,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特别就是近来人们发现,并认识到那些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非营养”物质,却与人体健康密切有关,而且在预防人体某些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结肠癌与便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一词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其废弃改称为膳食纤维。 1-1-2 膳食纤维的定义 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指出:“膳食纤维就是指植物中天然存在的、提取的或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其聚合度DP ≥ 3、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的物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菊粉及其她一些膳食纤维单体成分等。” 1-1-3 膳食纤维的分类 膳食纤维通常被认为就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消化,主要由可食性植物细胞壁残余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及与之缔合的相关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其溶解度情况,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与不溶性膳食纤维两种。相比而言,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更优的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如菊粉)。 1-1-4 常见的膳食纤维 1-1-4-1 常见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与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与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与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准之上,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水平与三酸甘油脂。 1-1-4-2 菊粉就是最常见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补充剂,由于菊芋可生长种植于贫瘠土壤,不需要添施化肥,而且没有病虫害,不需要施农药;有的高科技企业如英纽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膳食纤维与肥胖综述

膳食纤维与肥胖 摘要:本文主要从膳食纤维的定义、其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主要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与肥胖的研究进展、膳食纤维对于减重的作用机制、参考摄入量、及其研究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膳食纤维、肥胖 1、前言 功能性食品是21世纪食品的主流,膳食纤维也是保健食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通常是指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主要来源于可食性植物细胞壁残留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并能被现有的测定方法所检测的那部分化合物。大量资料表明,膳食纤维可以降低便秘、肠癌、肥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因而被列为继传统六大营养素之后的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第七大营养素”。本文主要论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其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主要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与肥胖的研究进展、膳食纤维对于减重的作用机制、参考摄入量、及其研究前景。 2、膳食纤维的定义演化 1929年McCance和Lawrence首先发现“不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这是最早对于膳食纤维的认识和描述;1953年Hipsley[1]首先提出“膳食纤维的定义,指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不消化的化合物”;1972年Trowell等人[2]提出膳食纤维为来源于植物细胞壁,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那部分化合物;1976年Trowell等人[3]在1972年基础上将树胶和果胶类物质包含在膳食纤维概念之内;1981年AOAC[4]将膳食纤维定义为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的植物细胞壁残留物;1982年Englyst将其定义为非淀粉多糖(NSP),总纤维是添加纤维和膳食纤维之和;2001年美国[5]提出膳食纤维是指来源于植物内源性不消化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2001年AACC[6]指出膳食纤维是指植物的可食部分或类似的碳水化合物,其在人体的小肠中难以消化吸收,在大肠中会全部或部分发酵分解;2004年食品法典委员会提出膳食纤维是指小肠内不能消化吸收、聚合度≥3 (或10)的碳水化合物;2005年中国营养学会将其定义为植物性食物或原料中糖苷健>3、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和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的,不消化碳水化合物。 3、膳食纤维研究进展过程中的大事记 1976-1981年Asp等人发展了针对定量分析食品中有关成分相应定义;1979年Rrosky开始总结对膳食纤维概念及方法的一致的看法;1981-1985年Prosky 等许多学者合作研究认可了一致的研究方法;1985年AOAC确定了分析总膳食纤维的方法;1985年-1988年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对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1991年AOAC确定了食品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分析方法;1988-1994年Lee等人根据膳食纤维的定义,对研究方法进行完善;1992年国际间审视重新确定生理学膳食纤维概念;1993年再次对膳食纤维的生理学概念及组分进行国际间讨论;1998年委派科学委员会重新评定膳食纤维的定义;2000年ICC和AOAC 组织将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7]。

实验十二改性膳食纤维的制备

食品工程技术专题实验 Experi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Z5603B002 实验指导书:自编 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加工综合实验——改性膳食纤维生产 实验项目学时:12 实验要求:选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际操作,对《食品工程原理》中所学习的单元操作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 2、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对《食品工程原理》中所学习的单元操作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3、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使同学们对各单元操作的设备在实际生产线的作用与操作方法以及同种类单元操作为达到不同的工艺要求必须选用合适的设备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通过本实验掌握改性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实验基本原理: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主要存在于蔬菜和谷物的细胞壁中,包括不溶性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膳食纤维被定义为植物成分中的木质素和多糖成分,且不为人体消化道中的酶所消化。从溶解性可分成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两大类。膳食纤维(细胞壁多糖)常常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例如:增加排泄物体积,降低胆固醇水平,促进葡萄糖的新陈代谢。许多这种生理功能和膳食纤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是密切相关的,例如膳食纤维的可溶性、粘度和聚合度程度等。不管是什么原料,都可以制备得到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总膳食纤维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就可以将之作为食品结构填充剂,如果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则认为其具有更高的功能性。由于SDF和IDF不同的生理功能,SDF能更多地发挥其代谢作用,而许多DF中SDF所占比例很少,因此国内外对DF的改性作了一些工作,但报道不多,主要的方法是化学处理法和机械降解处理法,也有应用两种手段同时处理以获得较高含量的SDF,DF的改性是DF研究趋势的重点之一。 高温和剧烈的机械作用可以对膳食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影响,多糖聚

膳食纤维的分类和作用

膳食纤维的分类和作用 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种营养素,在人们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进行合理饮食搭配的主要考虑因素。我国原来是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食的国家,但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这些疾病不仅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在中青年人群中也开始增加,甚至少年儿童的成人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研究发现食物中脂肪和糖类摄取量过多而植物性食物摄取量不足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植物性食物中含量较多的是纤维素,食物纤维素包括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食物纤维素是一种不被消化吸收的物质,过去认为是“废物”,现在认为它在保障人类健康,延长生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称它为“白金”第七种营养素。由此,纤维素这一物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开始成为众多食品研究者和大众的关注热点。 膳食纤维 定义: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是不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和木质素。 一、膳食纤维分类 (一)DF包括一大类具有相似生理功能的物质,按溶解性可将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是 ①植物细胞壁内的储存物质和分泌物 ②部分半纤维素 ③部分微生物多糖 ④合成类多糖,如果胶、魔芋多糖、瓜儿胶、阿拉伯糖等; 不溶性膳食纤维包括 ①半纤维素 ②不溶性半纤维素 ③木质素 ④抗性淀粉 ⑤一些不可消化的寡糖 ⑥美拉德反应的产物 ⑦虾、蟹等类动物表皮中所含的甲壳素

⑧植物细胞壁的蜡质与角质 ⑨不消化的细胞壁蛋白。 1.纤维素(cellulose)在化学结构上与淀粉相似,是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直链聚合物,不能被人类肠道淀粉酶所分解。草食动物由于其瘤胃中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故可以利用纤维素功能。 2.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与纤维素一样主要以β-1,4糖苷键连接,也存在β-1,3 糖苷键,根据主链和支链上所含的单糖不同可分为木聚糖、半乳聚糖、甘露聚糖和阿拉伯糖的多聚体。有的还含有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 3.木质素虽然木质素包括在粗纤维和不可利用碳水化物的范畴内,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碳水化物,而是苯基-丙烷衍生物的复杂聚合物,它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共同构成植物的细胞壁。 4.果胶(pectin)果胶主链成分为半乳糖醛酸酯,典型的侧链为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是存在与蔬菜和水果软组织中的无定形物质。它可在热溶液中溶解,而在酸性溶液中遇热形成凝胶,在食品加工中做为增稠剂使用。 5.抗性淀粉(RS)包括改性淀粉和经过冷却加热处理的淀粉。抗性淀粉在生理功能上与膳食纤维极为相似,故归入膳食纤维。它属于不溶性膳食纤维,但通常兼具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特点,可用做葡萄糖的缓释剂,用于降低餐后血糖。有动物研究表明,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抗性淀粉都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增加大肠双歧杆菌的数目。 6.不可消化寡糖具有生理调节作用的不可消化寡糖(non-digestible oligosaccharide,NDO)是有3~9个单聚糖合成的短链多糖。这些多糖可能由相同或不同的单体聚合、并经不同的键连接而成。NDO是某些植物如豆科籽实、谷物中的天然成分(棉子糖—存在于蜂蜜、也是大豆低聚糖的成分之一、水苏糖)。此外,还可以生产NDO作为饲料和食品中的功能性添加剂,例如可以通过部分水解菊粉制备低聚果糖(FOS),由乳糖制备低聚半乳糖(TOS)。NDO的生理功能和化学性质均取决与其化学组成。NDO大多可溶于水,乙醇及体液,但在体内PH条件下却相当稳定,NDO的营养功能源于其独特的发酵品质,也被称为双歧因子。纤维素、半纤维素不具有类似的功能,这可能是由于异质性造成的,NDO对外源性的非特异性刺激作用可以阻止不良微生物区系的建立。 7.树胶(gum)和粘胶(mucilage)是由不同的多糖及其衍生物组成。阿拉伯胶(arabicgum)、瓜儿胶(guargum)属于这类物质,可用于食品加工作为稳定剂。(二)根据来源不同,膳食纤维可分为以下六类。

浅谈功能性食品---膳食纤维

浅谈功能性食品---膳食纤维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饮食日趋精细,对健康越来越注重,膳食纤维作为功能食品中的一分子,膳食纤维的功能也在营养学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无疑也会在健康饮食中得到更大的应用和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膳食纤维生理功能保健食品应用发展 正文:膳食纤维一词在1970年以前的营养学中尚不曾出现,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 一.膳食纤维的种类: 膳食纤维是一种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植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以及其类似物质的总和。以溶解于水中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水溶性纤维与非水溶性纤维。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则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常见的食物中的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亚麻、燕麦和燕麦糠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水溶性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促进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排出。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准之上,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水平和三酸甘油脂。 非水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一些半纤维以及来自食物中的小麦糠、玉米糠、芹菜、果皮和根茎蔬菜。非水溶性纤维可降低罹患肠癌的风险,同时可经由吸收食物中有毒物质预防便秘和憩室炎,并且减低消化道中细菌排出的毒素。大多数植物都含有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纤维,所以饮食均衡摄取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纤维才能获得不同的益处。 二.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膳食纤维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由于膳食纤维在预防人体胃

膳食纤维市场前景展望

膳食纤维市场前景展望 膳食纤维市场前景展望2010-12-07 14:15纤维食品有"生命绿洲"之称, 近年国际食品结构正朝着纤维食品的方向调整。日本、美国的消费需求每年以10%速度增长。在欧美市场,将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入食品中已经流行了许多年,在日本、台湾、韩国加入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品销量不断增加。在中国,已有 一些饮品中添加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膳食纤维饮品 或食品将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膳食纤维对于改善我 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营养状况,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仅以老年 人为例,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已超过1亿人,潜在的消费者以100万人计算,每 人每天补充膳食纤维4克,则年需求量达1460吨,仅此一项,市场销售额就突破一亿元。如果用于保健食品、食品、医院病人配餐的销售,每年的需求将更大。 膳食纤维的全球发展趋势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通常被认为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消化,主要由可食性植物细胞壁残余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及与之缔合的相 关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其溶解度情况,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 食纤维两种。相比而言,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更优的生 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常见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有:菊粉、葡聚糖、抗性淀粉、壳聚糖、燕麦β-葡聚糖、瓜尔胶、藻酸钠、真菌多糖等,其中有些是天然制备,有些是合成、半合成的,但不管制备过程如何,它们的独特性能均得到了人们 的好评。 一、膳食纤维的健康效应 膳食纤维拥有不同品种,但它们的共同优点是其明显的生理功效,主要为: 1、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肠胃舒适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