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中数字一和1的用法

合集下载

科技期刊中汉字数字的使用范围

科技期刊中汉字数字的使用范围

[ 3 ] 胡春弟 , 张杰 . 丹 皮酚 的药 理作 用及合 成研 究进展 [ J ] .
化 学 与生 物工 程 , 2 0 0 9 , 2 6 ( 8 ) : 1 6 — 1 9 .
[ 4 ] 廖利 兰. 谈如何护理高血压病 [ J ] . 医学信 息 , 2 0 1 1 ( 1 ) :
艺研 究[ J ] . 中成药 , 2 0 1 2 ( 1 ) : 5 0 — 5 4 .
[ 6 ] 王刚 , 杜洪光 , 张恩, 等. 促 渗 剂对 司来 吉兰贴 片透 皮性 能的影响[ J ] . 中国药房 , 2 0 0 8 , 1 9 ( 7 ) : 5 1 卜5 1 3 .
- _● ●. ●● ._. .. . -
21 0-21 1.
[ 5 ] 陈志鹏 , 瞿敏明 , 刘丹 . 镰 形棘 豆总黄酮 软膏剂 的制剂工
用试验验证的色谱条件 , 为丹皮酚的测定和质量控 制 奠定 量化 的标准 。同时我们 利用 这些 条件 测定 了
丹皮 酚 的加样 回收率 , 发 现 其 加 样 回收率 符 合 药典
_1 ・
[ 1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 上册 ) [ M] . 上海 : 上海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1 9 8 5 : 1 1 2 7 — 1 1 3 0 .
[ 2 ] 吕成 明, 刘海燕 . 丹 皮酚 的药理 作用研 究进 展 [ J ] . 医药
导报 , 2 0 0 5 , 2 4 ( 2 ) : 1 4 2 — 1 4 3 .
参考文献 :
本试 验对 复方 桂参 软膏 进行 了耐寒 、 耐热、 刺激 性 和透 皮性试 验 , 试验 表 明软膏剂 有较好 的耐寒 、 耐

科技期刊中几种常见符号的混用

科技期刊中几种常见符号的混用

编辑出版SHIW5S科技期刊中几种常见符号的混用赵燕萍刘俊英林本兰(《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江苏南京211800)摘要:为了使科技期刊中符号的应用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在仔细研究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几种科技期刊之间通用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在编辑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归纳指出省略号、连接号、冒号和比例号、三角形与增量符号、零矩阵与零向量、表示停顿的点号等几种形似符号之间的区别以及正确的应用场合。

玉科技期刊*正确地使用各类符号,对提高期刊的编校质量至关重要,期刊编辑需认真学习符号的正确使用与方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符号;混用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20-0170-02在科技期刊中需要运用各种符号,符号的书写位置、正斜体、大小写等不同,其表示的含义也不同。

我国颁布的标准GB3102.11—1993《物理和科学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详细地规定了数学符号的应用,弄清各种符号之间的区别以及使用规则、掌握符号的应用场合和用法,对保证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符号由于形似,所以容易混淆,科技期刊论文中常会产生错用和误用。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科技期刊论文中几种容易混淆的符号,以期为从事期刊科研和编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省略号“……”与“…”的混用《标点符号规定》中的省略号形式为6个圆点(……),表示语句段落中内容的省略或者话语的断续。

在表示诗词行省略、整个段落省略时,可以两个省略号连用,即采用12个圆点,但不能使用多于12个圆点来表示省略。

目录中标题与页码对应时采用的连珠号(可使用多于12个圆点)与省略号不属于同一符号类别,需注意区分。

然而这一规定并未包含科技论文中省略号的使用,在科技论文中,约定俗成地将表示外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的省略时使用3个圆点(…)。

⑵在表示外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省略时,如果前后存在标点符号或数学符号,需注意进行保留,如例1和例2所示。

科技期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科技期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科技期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科技期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Numerical method of us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oks and periodicals Arabic numerals and Chinese characters1 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总的原则是: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在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在科技期刊中,主要用于以下场合。

1.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世纪90年代,1998-02-15,18:06:25。

1.2物理量量值如:1m(1米),30V(30伏)。

1.3非物理量的量词(技术单位)前面的数字如:插了1根管子。

1.4技术的数字如:90%,500余。

1.5元件、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代号及其他序号如:第8天。

1.6文后参考文献(古籍除外)著录中的数字。

2 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2.1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如:三氧化二铁,十二指肠,第一作者。

2.2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连用的2个数字使用汉字且之间不得加顿号“、”,如:一两千米,七八十岁。

2.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如:十几,几十万分之一。

2.4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九月九日重阳节,民国三十五年。

2.5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的词组如:“一·二八”事变,五四运动。

3 表格的使用3.1表格的规范化表格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清晰、准确的特点,逻辑性和对比性也很强,因而让表格在科技书刊和其他文献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有的作者所提供的表格往往不合适或不规范,先将本刊有关规范介绍一下。

3.2表格的精选一篇文章不是表格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其必要性进行精选。

如果用一两句话即可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格,如果采用多组数据表说明同一现象,造成了表格本身的重复,应选择一组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表格,而将重复的表格删除;如果方案叙述与图、表相重复,也应该只保留三者中最适合的表示方式,这样才能使文章简洁、精炼。

科技期刊论文中量和单位的用法

科技期刊论文中量和单位的用法

的凋 亡途 径 , 最 终 导致 HK一2细胞 的凋 亡增 加 。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 2 0 1 1 , 1 5 2 ( 1 5 ) : 3 1 3 5—3 1 4 2 .
7 . P a t t i ME, B u t t e AJ , C r u n k h o r n S, e t a 1 . C o o r d i n a t e d r e d u c t i o n o f
1 e L 的表 达 , 导致线 粒 体 功 能 障碍 , 启 动线 粒 体 相 关
i n c r e a s i n g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 p r o x i ma l t u b u l a r e p i t h e l i a l c e l l s .
g e n e s o f o x i d a t i v e me t a b o l i s m i n h u ma n s wi t h 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d i a b e t e s : P o t e n t i a l r o l e o f P G C1 a n d N RF 1 . P r o c Na t l Ac a d
了 HK一2细胞 中高葡 萄糖导 致 的一 系列改 变 , 线 粒体 膜 电位 恢 复 , 线粒 体 依 赖 的凋 亡 相 关 蛋 白 c l e a v e d c a s p a s e 一 3的表 达 减 少 , 细 胞 凋 亡 减 少 。实 验 结 果 提
示P G C一1 o 【 可 能 通 过 维 护 线粒 体 的 功 能 , 从 而 减 少 高糖 所致 的 H K一 2细 胞凋 亡 ; 高糖 可能通 过抑 制 P G C

期刊类别说明

期刊类别说明

期刊类别说明“期刊类别”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分类号。

如:《山东画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7-1038/Z,“期刊类别”代码是:“Z”。

其他期刊分类号如下: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综合性文化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业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程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类什么是国内统一刊号简介国内统一刊号是指我国报刊的代号,是报刊管理部门为了便于报刊统计、管理而按一定规则进行编排的号码总称。

我国国内统一刊号发展简史1988 年之前,我国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部等部门管理,报刊刊号没作统一规定。

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 将报纸、期刊分类编号,如《集邮》在1988 年以前刊号为“ 北京市期刊登记证第551 号” ;2. 将报刊合并编号:一种是统一编号,一种是在“ 报刊准印证” 后再分“ 报”“ 刊” ,如当年《人民权利报》刊号为“ 山东省报刊出版准印证报字第022 号” ;3. 将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加“ 报”“ 刊” 或“ 报”“ 刊” 第一个大写字母编号。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是,早在1986 年10 月27 日,国家出版局就下发了《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开始分配ISSN 的通知》• (86 )出教字第934 号,《通知》中讲到:1985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宣布加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nternational Serial Data System ,简称ISDS ),并决定建立ISDS 中国国家中心。

关于科技期刊论文中数字用法的规范化问题

关于科技期刊论文中数字用法的规范化问题

4 O 0O
05 .9安 ( 】 东经 培
135 维生素 B2 0 2。 0 l 50多种 6 多万公斤 H - 30 O P 00型计算机 GB 32 8 国 内统一 刊号 C 1 39 21— O N1 —19 1 2 公 元世 纪 、 代 、 月、 l 时 刻。 须使 用阿 拉伯数 字 L . 年 年、 E、 必 2 J 示例: 公元前 8 世纪 2 O世纪 8 年代 O
【 作者简介 】 高慧芳(98 , 16一) 曾用名 白珍, 藏族 )甘肃迭部人, 女( , 编辑 , 主要从事编辑学 研究 .

91 —
维普资讯
如 :4 0 ( 0 :0 4时 ) 1 :0 1 5 4 (5时 4 分 ) 1 :2 3 ( 4时 1 0 4 1 :6 1 2分 3 6秒 ) 1 3 参考 文献 著 录 中, . 除古 籍应 与所 据版 本一 致 外, 一般 均使 用阿拉 伯 数字
De , 0 6 c20
关于科技期刊论 文 中数字 用法 的规范化 问题
高慧芳
( 西北 民族 大学 学报 编辑部 , 甘肃 兰 州 70 3 ) 3 00
【 摘
要】在科技期刊论文 中, 字是指阿拉伯数 字和汉 字 . 数 由于在科技期刊 中数 字特别是阿拉 伯数 字使 用的频率
是很 高 , 因此 , 字 用 法 的正 确 与 否 , 否规 范统 一 , 衡 量 期 干 质 量 高低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数 是 是 l
2 应该 使用 汉字 数字 的场 合 2 1 固定 词语 中作 语 素的数 字必 须使 用汉 字 , . 即定 型 的词 、 词组 、 成语 、 用语 、 惯 缩略 语 或具 有修 辞 色彩
的词语 中作 为语素 的数字 , 须使 用汉 字【J 必 3

文秘知识-医学论文撰稿中数字的规范用法 精品

文秘知识-医学论文撰稿中数字的规范用法 精品

医学论文撰稿中数字的规范用法
【关键词】医学论文数字用法
在医学论文撰稿中,数字(特别是阿拉伯数字)是经常使用的词类。

数字用法的正确性与规范性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内容。

笔者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发现部分作者对数字的用法不够重视,来稿中存在着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使用混乱现象,影响论文的质量。

为引起作者对数字用法的重视,规范医学论文中数字的用法,提高医学论文质量,笔者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期刊编排规则》要求,参照《编辑工作手册》和《科技期刊编辑系统工程》中的,将医学论文中常见的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准确使用介绍如下。

1 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阿拉伯数字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

在医学论文中使用总的规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1 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1)公历世纪、年代,例如:公元前八世纪、应写成公元前8世纪,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应写成20世纪80 年代。

(2)年、月、日,采用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例如:1981年8月24日、可表示为1981
2019年03月23日。

数字用法一般规则

数字用法一般规则

3.2 相邻2个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
四五千米,
十几,
六十八九岁。
3.3 带“几”字的概数
三千几百。
3.4 非公历纪年
日本昭和八年(1933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为什么“八” “二十七”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在 1987 年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暂行规定》中是用阿拉 伯数字的。)
4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数值的书写规则
关于 “1”的使用确实要考虑是否得体的问题,不 能 见到“一”就改成“1”。这里提供一个判别是否得的参 考 “原则”:用一以外的数字代替“一”合情理,可用 “1”;不 合情理,必须用“一”。 例如: 这次车祸造成了1人死亡、5人重伤。 张三忙碌了1天。 李四一天忙到晚。 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人提出,与英文中的“a、an”对应的必须“一”, 与“one、two、…”对应的则用“1”。这很有道理。
2.5 元件、仪器型号,标准代号及其他序号
次第数字:第1届, 第2次, 第3天,第4版,第5卷; 8341部队,T11次列车。
3 汉字数字使用场合
3.1 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
7上8下, 1元2次方程, 64边形, 白发 3 000丈(白发 1万米)。 日月简称表示节日、事件,用汉字数字,也可用阿 拉伯数字。用汉字数字时,对1、11和12月要在月、日 间加居中圆点“·”;用阿拉伯数字时,都要在月、日间 加 居中圆点“·”。例如: “九一一”,“9 ·11”; “三一五”,“3 ·15”; “八一三” 事 变, “8 ·13”事变; “一· 二三”案件, “1 ·23”案件; “一二· 九”运动, “ 12 ·9”运动。 让群众和媒体的实践来检验究竟使用哪种表示方式 更受欢迎!
4.1 4位以上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不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期刊中数字 一 和 1 的用法黄宁军,康 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 编辑部,北京100192)[摘 要]针对科技期刊长期存在的数字用法混乱的情况,结合国家标准,对数字 一 和 1 的用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广大编辑同仁的重视,使中文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趋于统一规范。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规范;运用[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5-0175-01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1],所以被广泛应用。

为了对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这2种数字的书写在使用上作比较科学的、比较明确的分工,使中文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趋于统一规范。

1995年国家出台了标准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2] (以下简称 规定 ),国家标准发布10多年来,对科技期刊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仍有不少科技期刊在数字的运用上很混乱。

特别是数字 一 和 1 仍不能很恰当的运用。

科技书刊数字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应遵循5个原则:1)科学性;2)简单性;3)系统性;4)习惯性;5)灵活性[3]。

科技期刊中,数字 一 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数字 一 的使用同样遵循这5个原则。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重点分析数字 一 和 1 的使用。

一、用 一 情形1.如果 一 可省略,则用 一 ,而不用 1 。

如 每一个 、 每一行 写成 每个 每行 仍然得体;又如 喝一杯酒 ,吃 一碗面 ,可写成 喝杯酒 吃碗面 。

这里的 一 就不能写成 1 。

2.星期几必须用汉字。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中指出,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星期1 应为 星期一 ,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 是语素。

如 星期一实验结束 ,这里就不能写成 星期1 。

3.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时,一般用 一 。

如 一汽车与一火车相撞 这一现象十分奇怪 其中k为一常数 。

4.当修饰动词作状语时,一般用 一 。

如 培养液必需5天一换 。

5.后面接形容词 大 时,用 一 。

如 一大发明 一大美女 第一大河 。

6.不作为数量词而是作为名词时用 一 。

例如 这一事故相当严重 作一分析 这一奖项相当重要 , 高盛作为一家知名国际投行 。

7.当表示概数和泛指时,用 一 。

如 我和他进行过一些讨论 一个人也没来 没赚一分钱 。

这里的 一个 只是泛指而无计数或计量意义。

常用的判定规则:若换用 一 以外的任何数字都不得体,则用 一 。

在某些场合,当泛指时,笔者建议可以将 一 省略,如 每一个新产品都进行了检查 ,可写为 每个新产品都进行了检查 ,一是节省版面,二是不必纠结于是用 一 还是 1 。

8.当用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后面且表示数量时,不论是何种情况,都用 一 。

这一点可推广到所有数字的写法,即都用汉字数字书写。

如 每一组都有4, 6,8三个数字 分别在0.01/s,0.05/s,0.1/s,0.5/s四个变形速率下 。

这里的 三个 四个 不可写为 3个 4个 。

9.一些约定成俗的科技常用词。

如 一阶精度 三维图像 二值法 等,不能随意改成阿拉伯数字,不能写成 1阶 3维 2值法 。

10.表示农历的序数词初一,初二等,一律用汉字数字。

二、灵活使用 一 和 11.轻重音的区别。

如 将多个同一层次的结点结合在一起,产生1个新结点成为这些结点的父结点 ,这句话中 同一层次 重音在 同 ,用 一 , 1个新结点 ,重音在 1 ,用 1 正确。

如果 一 前面是 同 每 某 等,如 同一个 , 某一个 ,用 一 。

文献[4]中有一段: 我们整整忙了一天 ,说成 我们整整忙了五天 ,合乎情理,因此 一天 可以写为 1天 。

笔者认为不妥,这里的 忙了一天 ,重音不在 一 上,表示的重点不是真正的 1天 ,因此不应写成 1天 。

虽然说写成 我们整整忙了五天 ,合乎情理,但这里的 忙了五天 ,重音放在了 五 上, 五天 写成 5天 正确。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这个判定规则: 若换用 一 以外的任何数字也合情合理,则可用 1 ,否则仍用 一 。

2.视上下文情况,以局部体例的统一为原则。

如: 一加一等于二 ,如果要用阿拉伯数字,那就应写成 1 +1=2 ,不可写成 1加1等于2 。

又如 前面的内容出现1次或多次 ,此处宜用 1 ,这里 1次 与 多次 并列,它们是同一类型,这里应当用 1 。

又如 一个半月 ,不宜写成 1个半月 [5]。

3.序数词 第一 ,应视情况决定是使用 第一 ,还是 第1 。

如 分为3个步骤。

第1步 ,此处 第1步 就不宜写为 第一步 。

如 堪称世界第一 ,此处 第一 就不宜写为 第1 。

因为此处强调的不是精确的排名,只是强调处于前列。

4.当强调数量的概念时,宜用 1 而不用 一 。

如图书情报机构 知识网络 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王浩杰(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 要]现代图书情报业发展的内在因素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的繁荣,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推动了图书情报事业的不断进步。

本文系统论述了 知识网络 与图书情报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图书情报机构 知识网络 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图书情报;知识网络;建设[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5-0176-02在工业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和数字化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信息资源正在将其触角伸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现代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要求图书情报从业人员要坚持以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基础,近年来,在图书情报业内部诞生了 知识网络 这一理念。

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条件下,如何利用 知识网络 开展图书情报工作,转变工作模式,已成为图书情报人员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知识网络与图书情报目前,我国图书情报业务量和机构信息量逐年增加,尤其以高等学校图书馆表现最为集中。

图书情报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包括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网络技术检索图书情报等。

(一)国内外对于 知识网络 的认识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典学者Bec hmann M.J 就提出了 知识网络 一词,国外已经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United Sta tes)指出,与 社会网络 不同之处在于, 知识网络 提供的是知识情报与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

鞠英杰学者指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内容产业重要的原材料,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中文网页仅占国际互联网网页的4%。

所以,知识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已经成为获取信息情报的必要途径。

(二) 知识网络 与图书情报数字化在信息化社会, 知识网络 是基于知识关联和知识节点组成的一个系统性、开放性、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而这种庞大的知识体系的载体,与传统的对于知识载体的认识与理解并不完全一样。

比如说知识传播的载体既可以是人脑,还可以是以其他物质形式存在。

也可以这样理解,由知识元素、知识点、知识单元或知识库做为 节点 ,以知识间的关联作为 边 或 链 而构成的网络称为知识网络。

乔伊 帕玛(Joy Palmer)认为, 知识网络 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知识处理与集成速度,提升工作效率,明确社会科学(法律、伦理)涵义。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变革,使图书情报工作日益网络化、数字化。

人们对于数字化概念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于情报认识基础之上的,即是以数字作为符号形式来科学分析情报,共享资源。

显然,数字化是与计算机网络分不开的。

数每个目标点是一个连续的发亮区域 ,这里强调的不是数量 1个 ,主要是强调 连续 。

又如 设计了一种新型滤波器 ,此处不是强调数量,重音不是在 一种 上, 一 不能改为 1 。

要联系上下文,如果强调的是数量,那就改为 1 ,如 设计了1种传统发夹型滤波器和3种新型滤波器 ,联系到后半句 3种新型滤波器 ,这里的 1种 是强调数量,这应该用 1 。

三、结束语数字的用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人们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并非那么得心应手。

人们对数字用法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缺少更深刻的认识,有必要引起重视。

本文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列举了常用的几种用法,与编辑同仁共享。

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数字 一 和 1 ,虽然和别的数字有所区别,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应遵循科技出版物上数字使用的总的原则: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6]。

[参 考 文 献][1]田美娥,贺元旦,张新宝.科技期刊中数字 1 和 一 及 2 和 两 二 的用法[J].编辑学报,2008,20(5):461-462.[2]GB/T15835-95出版物上的数字用法的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3]李家烈,侯万儒.科技书刊数字用法的规范化问题[J].编辑学报,2006,18(4):257-258.[4]同任. 一 不能都改为 1 [J].编辑学报,2005,17(1): 39.[5]卜庆华.编校改错必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302.[6]陈浩然.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82.[责任编辑:陈如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