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概论教案魏全斌版第一章2
《民航概论》教案(修订)

《民航概论》教案(修订)第一章:民航发展简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民航业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3. 认识民航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民航的起源与发展2.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3. 世界民航业的发展概况4. 民航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民航业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发展时间轴、重要事件图片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航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民航业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民航组织与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组织的结构与职能。
2. 掌握民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 认识民航业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教学内容1. 国际民航组织(ICAO)与我国民航局2. 民航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民航政策法规体系4. 民航企业组织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组织、管理原则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民航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组织结构图、管理原则等。
3. 案例资料:民航企业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民航组织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民航管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民航市场分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格局。
2. 掌握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
3. 认识民航市场的趋势与机遇。
二、教学内容1. 民航市场的特点与竞争格局2. 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3. 民航市场趋势与机遇4. 民航市场营销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市场特点、竞争格局等。
2. 数据分析法:分析民航市场需求与供给数据。
3. 小组讨论法:探讨民航市场趋势与机遇。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民航概论》2. 课件:民航市场分析图表、数据等。
民航概论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全

第二章 民用航空系统组成
民用航空业对安全的要求极高,同时又经常涉及国家主权和国际交 往事务,这就要求各个国家都要设立独立的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民航事务。 我国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管理民航的一切事务。
20 第 一 章 绪 论
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008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归交通运输 部管理。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业以持续安全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 快建设民航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综合国际竞争力,正努力实现从民 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跨越。
21 第 一 章 绪 论
民用航空业的相关国际组织通过协调和沟通政府间政策,在公平合 理和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从事国际航空运输工作的各 航空企业提供合作途径,解决实际运作中的困难和法律问题,促进全世 界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有序地发展,保证国际航行的飞行安全。
民航概论
全套PPT课件
CONTENTS
目
第一章 绪论
录
第二章 民用航空系统组成
第三章 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
第四章 空中交通管理
第五章 民航运输
第六章 通用航空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 了解民用航空的定义与分类 ☞ 了解民用航空的发展历程 ☞ 了解国际航空组织 ☞ 了解国际航空法和国内航空法律法规
第一章 绪论
19 第 一 章 绪 论
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002年10月11日,中国民航企业再次重组,成立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民航概论》课程学习大纲.doc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
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
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4、掌握空中交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第一章民航概论

一、民航在航空工业中的位置
初教-6是国产第一代初级教练机,也是我军列装时间最长的飞机,培育了 数万名飞行人员,在服役后的第53年,初教-6第一次飞过天安门上空。
一、民航在航空工业中的位置
领队机梯队
领队机梯队由1架空警-2000预警机和8架歼-10编成。 这是继国庆60周年阅兵之后,空警-2000预警机第二次担任空中梯队的领队机,也是八一飞行 表演队由歼-7换装歼-10之后首次飞过天安门。 歼-10首次与空警-2000编队参加空中阅兵。它们的搭配,不仅是为实现大小匹配的视觉效果, 更体现出两种机型在实战中的搭配:空警-2000负责空中预警与指挥,歼-10负责为预警机护航、 打击敌机、争夺制空权。
民航概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世界民航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史
课程主要特点
民航概论是一门总体性的课程,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
紧跟新的方法、新的技术的发展;
学习《民航概论》的目的
全面了解民航系统的总体情况,以及发展中的问题、 限制、前景和挑战
02、对民航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 03、对航路进行规划和管理,对日常的空中交 通实行管理,保障空中飞行安全; 04、代表国家管理国际民航交往、谈判,参 加国际组织、监督国外航空企业在国内的活 动,维护国家利益; 05、对民用航空器及相关技术装备的制造、使用 制定标准并进行审核、发证、监督全,调查处理 民用飞机的飞行事故; 06、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业务管理; 07、对民航的各类专业人员制定工作标准,并进行考核、 颁发执照,培训民航工作人员;
一、民航在航空工业中的位置
3.民用航空 利用航空器从事民间性质的航空活动。
民航概论教案10魏全斌版

民航概论教案10魏全斌版【复习提问】1.飞机各种重量的简写,它们之间的关系?2.飞机的飞行过程包含哪几个阶段?【导入新课】问题引入――在辽阔的空中,飞机就是如何确认飞机边线、飞行器方向和飞行器距离的?【讲授新课】项目二空中服务任务1空中领航能力目标:能明确说出什么是空中领航。
科学知识目标:1.理解空中领航的重要性;2.认知空中领航的基本参数:航线航向、空速、地速、时间、飞行高度;3.大体介绍现代飞机的导航系统设备。
素质目标:1.培育细致、深入细致的民航作风;2.培育团队合作精神。
一、空中领航概述11.空中领航的基本概念广义的领航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就是空中领航;二就是地面鼓励。
空中领航就是指飞行器人员采用领航设备,测量飞机相对于地面边线,确认飞机航向、速度和高度,将飞机精确地引领到原订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地面引导是指地面人员使用引导设备,计算出引导数据,将飞机引领到预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2.空中领航发展简史(1)早期:飞行高度不高,采用地面标志和航空地图;(2)气压仪表时代出现了领航学;(3)无线电技术和电子技术发展时代电子综合仪表系统同时实现了导航系统的自动化。
二、领航基本方法1.地理坐标与航空地图(1)地理坐标:用以确认地面和空中运动物体边线的一种最基本的座标,领航中常用经度和纬度则表示。
(2)航空地图:专供航空使用的地图。
航空地图是每次飞行进行飞行准备和空中导航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对于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领航的基本参数领航主要的参数有航线、航向、空速及地速、时间和飞行高度。
(1)航线①定义:飞机飞行器的路线称作空中交通线,缩写航线。
航线确定了飞机飞行的具体方向、起讫和经停地点,并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以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证2飞行安全。
②航线方向的则表示:用航线角则表示航线的方向。
从航线起点的经线北端顺时针量至航线何人的角度叫做航线角。
范围0°~360°。
民航概论教案

民航概论教案教案标题:民航概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概述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民航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
3. 理解民航工作的职责与要求,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 掌握民航运输市场与公司的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5. 熟悉民航管理中的安全保障、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和发展规划等关键要素。
教学内容:1. 民航概述与作用:a. 民航定义及其产业链条;b. 民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民航发展历史:a. 飞行器的发明与航空业的兴起;b. 民航的发展阶段与技术突破;c. 当今民航业的发展现状。
3. 民航工作与职责:a. 民航组织与管理体系;b. 民航工作的职责与要求;c. 民航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 民航运输市场与公司:a. 运输市场的组成与发展趋势;b. 民航公司的类型与运行模式;c. 民航公司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
5. 民航管理要素:a. 安全保障与飞行运营管理;b. 客户服务与体验管理;c. 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d. 发展规划与创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民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民航概论的兴趣。
2. 知识讲授:以PPT、多媒体资料和实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民航概述、发展历史、工作职责、运输市场与公司等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民航管理中的安全保障、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和发展规划等要素。
4.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针对特定主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并撰写小组报告。
5. 学生展示与总结: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补充相关知识点。
教学资源:1. 电子教材:可利用互联网资源或电子教材提供民航概论的相关知识和案例资料。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课件和多媒体资料。
3. 案例分析材料:收集相关的民航案例或问题,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与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对教师问题的回答能力。
民航概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民航业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2)使学生掌握民航业的基本概念、主要业务及航空运输的基本原理;(3)使学生熟悉民航法规、政策及民航企业运营管理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民航实际问题能力;(2)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民航事业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民航业概述2. 航空运输基本原理3. 民航法规与政策4. 民航企业运营管理5. 民航安全管理6. 民航市场营销7. 民航信息技术8. 民航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民航概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民航业务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民航工作流程。
5.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民航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民航业概述:阐述民航业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3. 讲解航空运输基本原理:介绍航空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4. 讲解民航法规与政策:解读民航法规、政策,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讲解民航企业运营管理:分析民航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
6. 讲解民航安全管理:强调民航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民航安全管理制度。
7. 讲解民航市场营销:探讨民航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
8. 讲解民航信息技术:介绍民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 讲解民航发展趋势:分析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
10. 课堂讨论与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民航概论教案魏全斌版

【课程说课】《民航概论》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民航的总体情况;能使大家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对民航各方面都有所了解的“准航空人”。
从而增加从业自信心,成为“内强素质”的源动力。
一、本课程在我校的设置情况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计划课时——32课时学分——2学分考核方式——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构成——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包括课程重难点介绍)1.课程内容本课程共三个学习项目,分别是民航服务准备、空中服务、地面服务。
2.学时分配民航服务准备是通用性项目,计划18学时;民航空中服务和民航地面服务是专用性项目,各计划6学时; 2学时复习总结。
共计划用32学时完成。
三、课程重、难点1.课程重点——民用航空器的基础知识。
2.课程难点——飞机升力的产生。
四、学习目的1.了解民航发展史,具备飞机飞行、大气环境、空管、空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部分内容可直接为工作岗位提供理论支撑。
五、学习方法1.总体掌握,融会贯通2.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紧跟新技术、新事物。
【导入新课】人类为了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千百年来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最终取得了成功。
【讲授新课】项目一服务准备任务1 航空发展史航空业的种类能力目标:能简略叙述航空发展历史;知识目标:掌握民用航空的分类和民航系统的组成。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一、航空发展史1.人类的飞行梦想(1)在中国:春秋时期——鲁班制作的木鸟东晋——竹蜻蜓。
学者发明的,当时称为“飞车”,后来称为“竹蜻蜓”,如果照此推算起来,应该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为现代螺旋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东汉——走马灯。
公元1000年左右,汉人就创造了走马灯。
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这正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
明代——火箭。
明代的万户就曾利用风筝加上火药作为推力进行航天飞行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采用故事导入法,我们的课程和飞行有关,大家想想能给大家讲个跟飞行有关的故事吗?先根据嫦娥奔月、伊卡洛斯等古代神话,引出人类飞行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然后讲解民用航空发展历程和中国民航的发展概况。
讲授新课第一章第二节航空发展史一、人类的飞行梦想(一)在中国:春秋时期(-770----486)公输般《墨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
这可不可以认为,是原始航空科学的先头兵。
宋代明代的万户就曾利用风筝加上火药作为推力进行航天飞行试验。
万户是中国明代的一个官吏,当时他曾将风筝与火药制成的火箭结合使用,进行升空尝试。
万户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最大的火箭,他将自己捆在椅子上,两只手各拿一只大风筝,然后点燃火箭,以借火箭的前进推力,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上空。
虽然万户的实验失败了,但作为人类第一次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尝试,却不失为一个伟大的事件。
为了永远纪念万户的功绩,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明代竹蜻蜓”。
它是由一根竹棒和一个(或几个)竹片构成的,竹片被削成了向同一方向的倾斜面。
因此,当用孩子们双手夹住竹棒使劲一搓时,“竹蜻蜓”就会旋转着飞向空中。
随着惯性减弱、转速降低,“竹蜻蜓”又会旋转着稳稳地落回地面。
大约到了明代的时候,中国的大约到了明代的时候,中国的“竹蜻蜓”传到了欧洲,被称作“中国的飞行陀螺”。
(二)在西方: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达·芬奇的扎记中记载了他对滑翔升空的构想。
据说他曾经花了20多年观察与研究鸟、蝙蝠、昆虫的飞行,并且计划将他的发现写成一本著作。
1505年,达·芬奇写成了研究手稿《论鸟的飞行》。
达·芬奇是大画家,在这篇论文中,图文并茂。
他指出“由于大气本身是具有可压缩的性质的物质,当有某种物体以比它的流动更快的速度拍击大气时,它就要受到压缩。
”还指出“除非翅膀拍击空气的运动比空气压缩时自身的运动速度快,否则翅膀下的空气不会变得很密,因此鸟就不会在空中支承自己的重量。
”达·芬奇在这里已经有了作用与反作用的思想,即鸟的翅膀拍击空气,空气给鸟的翅膀以升力。
达·芬奇还研究了鸟的羽毛的结构,他的结论是:羽毛的排列特点是当它向下扇动时,结构是密的压缩空气的效果显著;而当翅膀上扬时,羽毛变的疏散以减少空气阻力。
达·芬奇还观察到在山谷或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向上的气流,鸟经常利用这种上升的气流,高飞而又节省力气。
他进一步注意到鸟一般都是逆风而很少顺风飞行。
他说:“鸟逆风飞行可以不必扇扑翅膀,这得益于下降时下面的气流。
利用放松运动使之处于气流之上。
”他在这里已经有了空气动力产生升力的萌芽,这是极可宝贵的体验。
此外达·芬奇还对鸟的起飞、降落、转弯、滑翔等动作,并且给了许多合理的解释。
根据鸟的飞行原理,达·芬奇设计了飞机、降落伞、直升机。
他考虑最多的是扑翼机,他说:“鸟是一架按数学定律工作的机器,人具有复制这架机器全部运动的能力。
它的强度可能不会符合,因为缺少维持平衡的动力。
我们可以说,人们建造这种机器不缺少任何东西,只有鸟的生命除外。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达·芬奇的这个论断是十分正确的。
二、静力飞行——气球时代1709年8月5日,巴西人古斯芒神父用粗帆布制成一个吊有吊舱的热气球,以麦秆和羊毛为燃料,在葡萄牙做了热气球升空表演,这个热气球号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
”1782年11月25日,法国的蒙格尔菲兄弟利用点燃麦秆后产生的热气,使一只蒙有纸皮的热气球升空,这只热气球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只成功飞行的热气球。
1783年9月19日,巴黎凡尔赛宫前广场人声鼎沸,蒙哥尔费兄弟做了一场轰动一时的表演,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带着满朝文武来观看。
广场上有一只用纸和布糊成的大气球,气球直径12米、高17米,模样像一个柄朝下的大鸭梨。
气球下面吊了一个盆状的大柳条笼子,里面有三位光荣的“乘客”——一只鸡、一只鸭和一头羊。
兄弟俩点燃了放置在气球下面的柴禾等物,热气冲进了气球,于是气球缓缓上升到500米的空中。
在激动的观众面前,这只气球用8分钟时间飞行了3公里后,安全降落在城外的草地上。
路易十六见状喜出望外,决定下次升空要作载人飞行。
为防止意外,他提出让两名死囚先坐进吊篮。
谁知,他的提议引起群情哗然,谁都不同意让死囚去享受人类第一次升空壮举的荣誉。
经过激烈竞争,化学教授罗齐埃和陆军少校达尔朗德乘上了热气球。
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1783年11月21日下午1点54分。
两人乘坐的热气球形状为椭圆形,直径15米,高22米。
在几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他们升上300米左右的天空,飞越了塞纳河,飞行25分钟后,他们安全降落在蒙马尔特。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气球载人飞行。
蒙哥尔费热气球不久便与17年前英国人亨利·卡文迪什发明的另一种使用氢气的易燃空气气球结合了起来。
法国物理学家查理首先进行了这项实验。
他研制出了以氢气代替热空气、产生浮力的气球,而且采用了在丝绸上涂橡胶的方法制成的气囊。
1783年12月1日,他的氢气球从巴黎杜伊勒利宫起飞,平安地飞行了43公里,实现了首次氢气球载人飞行。
氢气球的性能明显比热气球好,后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早期的气球主要用在军事上,首先是通信联络和侦察。
1871年普法战争中巴黎被围,法国人曾用气球将人员和信件送出包围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系留气球被广泛用来当作监视对方的空中平台。
气球还曾用于防空和轰炸。
三、静力飞行——飞艇时代1852年9月24日英国人乔治·凯利开始研制飞艇,成为现代飞艇设计的鼻祖。
1900年7月德国的齐伯林以铝为构件的硬式飞艇试验成功。
时速达每小时30公里。
齐柏林因此被后世称为“飞艇之父”。
齐伯林的飞艇几经改进,到1911年的齐伯林七号,装有420马力的发动机,时速大约每小时58公里,并且被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去对法国作战。
四、动力飞行时代在达·芬奇系统地研究鸟的飞行之后的数百年间,人们似乎忘掉了航空。
特别是,在18世纪末,当法国人乘气球升空得到成功,并热衷于研究靠气球飞行、又逐步并取得进展的时候,在法国没有人再关心飞机飞行了。
到了19世纪初,英国人乔治·凯利(George Cayley,1773-1858)才又提出这个问题,而且比达·芬奇更前进了一步.1796年,他设计、制造了以弹簧为动力的直升机模型并试飞成功。
1809-1810年凯利分三次在英国的《自然哲学、化学和技艺》杂志上发表了题目为《论空中航行》的论文。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论文,也是世界上现代航空的标志。
所以凯利后来被人们称为“航空之父”。
后来,在凯利逝世后的半个世纪,美国的莱脱兄弟实现了飞机飞行,大莱脱曾说过:“我们设计的飞机,完全按照凯利爵士的非常精确的计算方法。
”所以后来西方的航空专家都称凯利为航空之父。
兰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1834-1906)是美国的职业科学家,起先曾从事土木工程工作,后来靠自学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兰利将他的研究结果写成一本书《空气动力学实验》,于1891年由华盛顿的斯密森学会出版。
这本书是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实验空气动力学著作,对后来的飞机研究者,包括莱特兄弟影响很大。
除了实验室研究外,兰利还动手做飞行试验。
莱特兄弟的飞机美国在俄亥俄州开自行车修理店的莱特兄弟为德国的利林塔尔的牺牲精神所鼓舞,决心试制飞机。
他们首先从制造滑翔机开始,从1899年开始,逐渐改进。
1899年,他们写信给斯密森研究院索取有关航空资料,他们研究前人的经验,其中包括达·芬奇、乔治·凯利、兰利教授、马克辛(机枪的发明者)、查纽特、帕森斯、托马斯·爱迪生、利林塔尔、阿代尔、等等的事迹与经验。
最后,他们决心制造装有发动机与螺旋桨的飞机。
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制成了4缸8马力的内燃发动机,并且用枞木制造了螺旋桨。
1903年12月17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刺鬼山海岸(Kill Devil Hills beach),对他们制成的“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飞。
“飞行者一号”被公认为人类的第一架飞机,莱特兄弟也被公认为飞机的发明人。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人,12岁赴美当童工,后在一家工厂当工人。
经过数年的自学研究,积累了不少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
1906年,冯如在旧金山与当地华侨和亲友集资创办飞机制造公司。
1907年,广东机器制造厂在美国奥克兰市成立,从事研制飞机。
经历了6次失败后,在1911年初,于奥克兰市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航空表演,而且创造了时速105公里的新记录。
当时孙中山先生也在美国,观看了他的飞行表演,在观看后发表讲话时对冯如的成功大加称赞,鼓励他回国为祖国服务。
1911年3月冯如回国,不幸在1912年8月25日的一次飞行表演中因飞机失事而牺牲。
第三节民航的发展历程一、民航的初创时期(1919-1937)一战前:世界一战1914年之前,飞机出现后基本上是一种娱乐的工具,主要用于竞赛和表演,飞机技术发展缓慢。
一战中:世界一战1914年—1919年极大刺激了航空工业的大发展。
飞机在一战中先是用于为陆军部队服务的空中侦察,后来飞机上装上机枪,用于空中格斗,最后飞机又带上炸弹,去轰炸敌方的地面阵地和敌方地面部队。
在一战中诞生出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强击机和教练机。
一战初期,参战各国约有飞机1500架,而到战争末期,各国在前线作战的军用机达到8000多架。
4年中,交战双方用于作战的飞机有近二十万架之多。
在一战中,飞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飞机速度在1914年时一般是每小时80~115公里,4年后增至180~220公里;飞行高度从200多米提高到8000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增大到400多公里。
一战后至二战:一战后,各国把飞机的军事用途逐渐转到民事用途上。
1919年8月25日,英国的飞机运输和旅游公司首次开辟了定期国际航班,航线是伦敦—巴黎。
所以1919年公认为民航正式开始的一年。
1920年中国开通第一条国内航线北京—天津段。
1919年至1930年为民航兴起初创的时代。
1927年,美国人查尔斯.林白横越大西洋飞行:NYC—PAR二战中:世界二战1939年—1945年中断民航的正常发展,但是二战也极大刺激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航空技术的进步。
二、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1945—1958)1945-1958年,世界民航进入恢复并大发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1、大批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民航组织成立,如ICAO的成立。
1944年芝加哥会议后确定1947年成立ICAO。
2、民用航空运输网络开始形成。
全世界各位大力开始发展民用基础设施设备,如机场的新建、空管技术的进步、世界航线网络的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