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初学单簧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单簧管的注意事项

单簧管的注意事项

单簧管的注意事项
单簧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合适的单簧管,根据个人的口形选择合适开口和音域的单簧管。

2. 单簧管要定期清洗干净,防止口水和污渍影响发音。

3. 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簧片,上下唇要轻触簧片发音。

4. 不用时将簧片放松,长期紧夹簧片会降低寿命。

5. 避免碰撞、跌落、高温、潮湿,这会损坏单簧管。

6. 不要过力吹奏高音,这会破坏簧片。

簧片不要上调太高。

7. 经常用嘴巴腔调节音色,不要只依靠啃咬簧片。

8. 需要定期使用专用油保养簧片,防止簧片干裂。

9. 储存时将单簧管平放入盒,避免高温潮湿。

10. 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士维修,不要自行拆卸。

采取适当的保养和使用方法,可以延长单簧管的使用寿命。

单簧管基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簧管基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簧管基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适合的簧管。

簧管质量和它的声音质量有关,因此正确的选择簧管是非常重要的。

2.熟悉基本的演奏技巧。

在学习演奏簧管之前,要学习基本的演奏技巧,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3.学习演奏簧管时要注意紧张度。

演奏簧管时,紧张度要有效控制,以避免会音不准,以及失去准确的动态表现能力。

4.注重细节的练习。

细节的练习对于演奏簧管来说非常重要,例如节奏、动作、流畅度和精准度,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些细节练习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熟悉不同风格的曲谱。

簧管可以演奏不同风格的曲谱,所以练习时需要熟悉不同风格的曲谱,从而不断增长技能。

单簧管吹奏技巧与调音

单簧管吹奏技巧与调音

单簧管吹奏技巧与调音单簧管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管乐器,既能够演奏悠扬的旋律,又能够表达深刻的情感。

然而,要想在单簧管上吹奏出美妙的音乐,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的吹奏技巧外,还需要准确调音。

本文将介绍一些单簧管吹奏技巧和调音的要点,帮助吹奏者更好地发挥单簧管的音乐魅力。

一、单簧管吹奏技巧1.姿势与呼吸:正确的姿势和正确的呼吸是单簧管吹奏的基础。

吹奏者应坐直或站立,并将单簧管稳固地放在嘴边。

吹奏时,应该深吸一口气,注重腹式呼吸,以确保气息充足而稳定。

同时,嘴唇和颌部应放松,嘴唇微微卷起,形成合适的唇形。

2.发音与吹气:单簧管的发音是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和音量来实现的。

吹奏者应掌握吹气的准确力度,既不要吹得过弱,也不要吹得过强。

在吹奏时,要保持持续的吹气,并注意用舌头控制音符的开始和停止。

3.手指技巧:单簧管需要使用双手来控制音阀。

吹奏者应该熟悉音阀的位置和作用,并通过练习掌握快速而准确的指法转换。

此外,手指应该轻轻触碰音阀,以避免产生额外的摩擦噪音。

4.音域掌握:单簧管的音域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吹奏者需要掌握不同音域的技巧。

例如,在吹奏高音时,需要更快的吹气速度和更紧的嘴唇力度,而在吹奏低音时,需要更大的吹气量和更宽松的嘴唇力度。

二、单簧管调音1.调节哨片:单簧管的哨片是调整音准的关键部位。

吹奏者应定期检查哨片的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调节哨片时,可以轻轻用指甲或专用工具调整上下哨片的张力,以达到准确的音高。

2.调整音阀:单簧管的音阀也会影响音准。

吹奏者应保持音阀的清洁和灵活,同时确保音阀和音孔之间没有空隙。

如果发现音阀存在问题,应及时清洗或更换。

3.吹口和嘴唇位置:吹奏单簧管时,吹口和嘴唇的位置也会对音准产生影响。

吹奏者可以通过微调吹口和嘴唇的位置来调整音高。

一般来说,吹口较上方和嘴唇较前伸可提高音高,而吹口较下方和嘴唇较后缩可降低音高。

4.耳朵训练:调音对于单簧管的吹奏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吹奏者应积极进行耳朵训练,以辨别不同音高并调整自己的吹奏。

2023年初学单簧管的注意事项整理

2023年初学单簧管的注意事项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初学单簧管的注意事项整理初学单簧管的留意事项许多家长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单簧管,你们知道学习单簧管要留意什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初学单簧管的留意事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欢迎阅读。

初学单簧管的留意事项1、倾听单簧管的声音。

通过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音乐播放平台可以找到许多有关单簧管的音频,大家可以通过倾听来确认是否真正喜爱它的声音,同时也能培育自己的学习爱好与动力。

在倾听时留意选择每个流派代表性的艺术家,了解不同流派的音色特点与演奏风格,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去倾听音乐会。

2、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一件乐器肯定要有肯定的目标和方向,培育业余爱好、考级或者走专业的学习方法与过程是完全不同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老师、乐器及教材,这样才不至于学到一半就无功而返,失去信念与爱好。

3、选择一件合适的乐器。

这里所谓的“合适”一指能够与家庭经济条件相匹配,二指与自己的学习进展相匹配,三是与自己的学习目标相匹配。

但无论如何建议初学者选择千元左右的进口胶管作为入门产品,国产乐器品牌繁多、质量层次不齐,既简单买到次品也简单买到假货。

4、找一个负责的专业老师。

教授乐器的老师大多来自琴行、个人与专业学校团体。

由于大部分琴房与个人老师资格不明,教授方式与个人水平都特别业余,而专业院校、团体的老师学费又相对较多,工作繁忙,因此对于初学者性价比最高的就是找专业院校的同学授课,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专业技能过硬教学过程也更有急躁。

5、留意自己的声音。

许多初学者把留意力过于放在方法上,而忽视了自己所演奏的内容,从一开头的学习中就要培育自己耳朵对声音的辨别率,再结合老师所教授的方法急躁练习,进步就会更加明显也有利于将来演奏水平的提高。

6、不要演奏萨克斯。

许多学习单簧管的朋友往往也会学习萨克斯,这两件乐器虽然演奏方式特别相像但其实差别很大,两个共同学习会相互影响,不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

初学者怎么练习单簧管1、学习单簧管,首先先了解它的构造,单簧管可以分成五部分,分别是:吹口、调整管、上节管、下节管、扬音管。

单簧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单簧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单簧管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气息的运用单簧管的气息运用如同弦乐器的运弓技术,气息运用的优劣关系到乐器声音的质量。

呼吸的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在单簧演奏中,气息分为'呼'和'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呼吸'。

能否科学地运用呼吸,直接影响着音色的变化、音质的好坏。

还有高低音的控制、对于吐音是否清晰、力度的强弱变化、乐句的逻辑表现等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和呼吸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呼吸训练是演奏单簧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单簧管主要采用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

腹部的肌肉较多,对呼吸的控制力很强,在单簧管演奏中必须要有腹部肌肉的支持。

而控制胸腔的肌肉相对较少,因此,如果仅用胸式呼吸就不能对气息进行有效地控制。

长音练习是训练气息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中,很多初学的学生不注重长音的训练,从而导致发音不稳定或音色不好。

长音是练习单簧管的学生每天所必做的练习之一,因为长音练习包含了正确的口形与运用自如的气息控制,是单簧管最初的练习步骤,也是提升演奏水平最有效的关键基本功,是提高所有技巧的重要基础。

练习者可以从长音练习中锻炼准确的口形、气息、音质、音色、节奏、旋律等感觉,这也是初学者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长音练习往往被一些学生忽视,他们认为长音很简单,而且练习枯燥无味。

特别是对那些只想演奏考级曲目的人来说,更觉得练长音似乎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吹乐曲那么容易被看得见自己的进步。

其实长音不但重要,而且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训练内容。

此外,呼气在演奏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

学生往往对于呼气不够重视,在演奏一些较长的乐曲时,正确的呼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演奏每一个乐句时,一般都不可能将肺部的气息全部用尽,呼气可以调整呼吸的节奏,使演奏更加通畅、自然。

演奏的口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口型是吹奏方法的灵魂,口型关系到乐器的共振、音色的变化等因素,甚至对演奏的其他方面都有着间接地影响,比如吐音和运指的灵活性也有影响。

单簧管基础练习中的气息与吐音问题

单簧管基础练习中的气息与吐音问题

单簧管基础练习中的气息与吐音问题单簧管是一种在西洋管弦乐队中常见的管乐器,也是一种需要较高技巧的乐器。

对于初学者来说,气息和吐音是基础练习中常见的问题。

在单簧管演奏中,气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气息控制可以让音色更加圆润、稳定。

而不足的气息控制则会导致音色发散、音准不准确等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气息的基础练习呢?我们可以练习长音。

选择一个音,将气息均匀、稳定地送入单簧管,保持音色饱满且音准准确。

在练习长音时,可以使用自然呼吸或者通过腹式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气息。

还可以尝试不同的动作,如深呼吸、吐气、唇部运动等,以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气息控制方式。

除了长音练习,我们还可以进行气息控制的其他练习,如强音与弱音的转换、音色的变化等。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让我们逐渐掌握对气息的控制,使其成为我们演奏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吐音也是单簧管基础练习中常见的问题。

吐音主要指的是在演奏过程中的口腔动作,用来改变音色、调整音准等。

不同的吐音动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掌握各种吐音技巧对于单簧管演奏来说非常重要。

常见的吐音技巧包括:咬音、舌上吐音、节后吐音等。

咬音是通过上下牙齿的接触来改变音色,使其更加尖锐。

舌上吐音则是通过舌头的位置来调整音准和音色。

节后吐音则是在吹奏演奏过程中,将舌头稍稍抬起,以减少气流的压强,从而产生柔和的音色。

在练习吐音时,可以选择一个音,反复进行各种吐音技巧的转换,以增加口腔活动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还要注意吐音动作的轻快和准确,避免产生嘈杂的声音。

气息和吐音是单簧管基础练习中常见的问题。

通过长音练习、气息控制的基本技巧和各种吐音技巧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并在演奏中获得更好的音色和音准。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我们才能在单簧管演奏中不断进步。

单簧管演奏基础

单簧管演奏基础

单簧管演奏基础摘要:单簧管,是一种靠簧片震动发音的乐器,其音色优美,技巧华丽,在我国拥有众多的学习者和爱好者。

但是,许多学生在初学时,由于对单簧管演奏的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在呼吸、发音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问题,从而导致演奏基础薄弱,吹奏方法错误的严重后果。

本文就结合单簧管的发音、呼吸、长音、运指等方面深入浅出的讨论了单簧管演奏所应注意的一些基础问题,并探讨了单簧管在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上的结合问题。

关键词:单簧管、呼吸、长音、吐音、运指“在音的发生、增强、减弱和消失方面,单簧管是最理想的乐器,因此,它具有飘渺深远、空谷回响、余音缭绕、薄雾昏暝等效果的可贵性。

”——柏辽兹①单簧管,是一种靠簧片震动发音的乐器,其性能十分灵活,可以轻松地演奏掠过多个音阶的长音,且以能连续吹出琶音著称,用于独奏,极富表现力。

于18 世纪初被发明,一般认为它的发明者是纽伦堡木管乐器制作师约翰·克利斯托夫·登纳。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中最年轻的一员。

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它是交响乐队中别的乐器无法替代的。

它的音色多样,温柔甜美且表情丰富,辉煌华丽的技巧,音域宽广,达三个半八度。

不同音区的音色差别很大,它的低音区音响紧张,发暗而略带戏剧性;经常演奏的中音区音响偏弱而淳朴,高音区则清脆明亮,极高音区尖锐刺耳。

它的音量对比也很大,能奏出极强音,也能吹出持续的极弱的“消失音”,这是别的乐器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管乐事业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单簧管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并且初学的年龄越来越小。

本人在多年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初学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吹奏方法,在呼吸、发音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导致错误吹奏习惯的养成。

中央音乐学院的张梧教授说过:“方法不对的练习等于在重复错误,只能使错误越练越深,以至无法再学下去,方法不对的练习会使人终生苦恼。

”②所以,正确的基础训练是进步的奠基石。

一、正确的基本吹奏方法1.姿势。

浅述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述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述单簧管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单簧管以它音色华丽富于变化、表现力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已有很多青少年开始学习它。

一件乐器的演奏,首先要有美妙的声音,声音是乐器的生命,有了优美动听的声音,这件乐器才有活力。

声音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演奏者的音乐素质、乐器质量的好坏、气息的控制能力、自然标准的口型、灵巧的舌头、嘴部肌肉群组织,熟练的运指、良好的声音概念、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息息相关。

那么,如何才能把单簧管的声音演奏的集中、结实、优美、动听呢?这就要求演奏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其中,气息的运用很关键,它是乐器发声的动力,如果没有了动力,何谈音色?所以,我们要把气息认认真真的加以练习,以满足单簧管演奏的需要。

还有,就是熟练的运指方法、正确的演奏姿势、良好的音乐感觉。

这些对于一些初学单簧管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的掌握和运用它是很难的,在单簧管演奏过程中的气息、运指、音乐演奏不连贯等技术都存在问题,可是,不知用什么方法得以解决,就这些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一、单簧管演奏正确的气息运用及气息上浮的解决方法在单簧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是演奏好单簧管很重要的演奏技巧之一,它对音色的好坏、音准的把握、乐句的划分、力度的控制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气息包括呼、吸两个方面,两者需要默契的配合。

演奏单簧管呼吸,我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这种方法集中了胸式和腹式呼吸的各自优点,把胸腔和腹部横膈膜充分利用起来,吸气量大,不易疲劳。

一般来说,演奏过程中吸气要快而饱满,横膈膜向下延展使腹部向四周鼓胀起来;呼气时要慢而且要均匀,同时,丹田还要起到托住和支撑的作用。

换气时,要把腹部多余的气息全部放掉,为再次吸气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样气息才能运用得自然、有力,发出来的声音音色才能优美、明亮。

熟练掌握气息的控制能力,拥有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环往复的加以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谈初学单簧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晏斐
来源:《小演奏家》2013年第04期
一、呼吸问题
管乐器的发音是由吹入乐器的气压产生的,呼吸是管乐器的根本。

初学者在固定了口形和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音符后,必须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最容易轻视的问题,一方面初学者气量不足,换气时间和技巧还不会掌握,而且吹的越慢越费气,他们往往越吹越快,靠提高手指技巧和速度来弥补气量不足;另一方面,虽然提高了练习速度,但抢气时间短、吸入气量少、常常来不及换气,使学生前几小节还能坚持,之后就必须“出错后停顿”或者靠随意换气来缓解呼吸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习多年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甚至是专业院校的大学生,呼吸技术仍然没有得到很好掌握。

因此,初学者从一开始学习就要明确呼吸重要性,学会胸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这里不再赘述),强调逐步发展提高呼吸技术。

高质量的演奏需要高水平的呼吸技术作保障。

初学者在呼吸技术中最常出现的几个问题是:1. 呼吸耸肩,只用胸部吸气,有的则是先吸到胸腔再将气鼓到腹部。

2. 吸气过于频繁,没有用完气又开始换气,导致憋气后用嘴角撒气。

3. 喉部紧张,用喉部控制气息。

4. 误以为吸气位置对了就算是学好了,将呼吸技术搁置一边,实际上吸气位置还较浅,在力度变化中运用呼吸还不会协调地控制。

5. 随时换气、换气不合理、不会按乐句换气等。

对于初学者而言,呼吸技术的重点应是: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放松、喉部的放松;运用横膈膜、腹部、胸部协调地控制气息;明确自身气量的多少,增长气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何时换气。

二、姿势问题
“身体是乐器的一部分”,姿势的好坏影响着呼吸、音色和身心的放松程度,姿势往往也容易被初学者忽视。

初学者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站立时普遍持乐器比较低而且容易靠右歪,或用一只脚支撑身体重心,用脚打拍子。

坐着演奏时,常出现用双腿夹住喇叭口支撑乐器的情况。

由于初学者的年龄通常都比较小,右手大拇指负担乐器比较累,托不住乐器,再加上演奏时的紧张和畏惧,常常把头藏在谱台后;有的学生因为视力不好特别靠近乐谱;还有的学生个子高而谱架比较低也会造成持乐器低的情况。

靠右侧持管歪斜主要是因为视力习惯和乐器容易碰到谱台杆造成的。

纠正这两个错误我建议:1. 初学者佩戴挂带,减轻右手的负担。

2. 教师从呼吸、音色等方面来示范持乐器高低的差异,帮助学生找到持乐器最佳的角度。

3. 选择同身高相适宜的谱台。

4. 背奏乐谱。

5. 录像检查纠正。

6. 经常上台表演。

三、声音问题
优美的音色,良好的声音取决于优质的乐器和笛头、精挑细选的哨片、正确的口形和良好呼吸的控制。

教师的示范和要求也决定着学生声音的发展。

从硬件上说,乐器、笛头、哨片一定要选择有良好信用和质量的品牌。

劣质乐器对初学者在单簧管的音色、音准、手形等方面的误导较大,易导致日后较难改正,得不偿失。

笛头的型号多种多样,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型号。

在哨片的选择上,初学者应选用2号或者2号半硬度偏软的哨片,不要一直使用一个哨片好几周,几个好哨片交替使用既经济又耐用,要学会从听觉和吹奏感上判断好哨片。

在硬件配置都良好的情况下,其他问题都取决于演奏者。

正确的口型和完美的呼吸固然重要,不会靠听来修正声音才是学习音乐最大的悲哀。

从初学开始就要树立一个观念:一切练习都是音色的练习,都是听觉练习。

学习音乐要把吹奏出好听的声音放在第一位,切不可吹响了事,响不等于好听,提高手指技巧不能以放弃声音为代价。

四、指法问题
指法问题也容易被初学者忽视。

首先,要强调教材里必须有指法表,学会看指法表。

指法表就是学习指法的“字典”,不会就要查。

其次,要合理科学地安排指法,明确指法的用途,既要考虑手指按键的流畅性,又要兼顾音准及音乐的需要。

例如中音区C到降E,降E要用右手食指按边键;低音区B和降B要采用交替指法;上加二线的升C不要按降E键,以免偏高;中音区降B的颤音要用到右手第3、4边键等等。

再次,指法的学习要以音符为基础,先解决好认准音符问题。

初学者常常是算完音符后再想指法,“二次计算”拖慢了手指的动作,易造成按错键或乱按键。

有个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指法关联的偏移,即“只记忆指法动作,视而不见音符”的情况。

特别是在学习半音阶时,变音记号、等音关系和指法的选择干扰了他们的领悟力,他们找到的“窍门”是靠记忆手指按键的顺序来练习半音阶的。

还有的学生,乐器在手的时候能够找准指法和音符,但不拿乐器,让他观察别人的指法询问音符时,他就含糊其辞了。

因此,一定要及时纠正和强调:熟悉五线谱,等音关系不要混淆,音符要认得又准又快,看见音符就要想到指法;指法不但要记在“手上”,也要记在“心里”,脱离乐器也要能想到指法。

五、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让人勤奋,兴趣使人快乐。

首先,要让初学者欣赏和喜欢单簧管的优美音色,好听的音色和华丽的技巧表现会成为孩子学习单簧管的动力。

其次,老师和家长要多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不能“闭门造车”。

既要让孩子多听别人演奏,也要让他人欣赏孩子演奏。

要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乐队的排练和演出活动,让学生觉得演奏是快乐的事情。

再次,聆听音乐会和欣赏相关的影音资料对学习兴趣也有促进作用。

六、教材问题
拿《考级教程》当作初级教材使用是很不合适的。

各类考级教程是专门针对考级编写的,作用相当于“试卷”。

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专门为初学者编写的教材,选择有乐器介绍、安装、口形、手形、呼吸、吐音、姿势、指法的详细介绍(最好图文并茂)以及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示,难度适中,选曲多以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古典名曲为主,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的为宜。

教材的选择应“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符合实际的教学需要”。

七、练习建议
1. 要在安静的环境中练习,仔细聆听自己的声音,不要开着电视和电脑练习。

2. 初学以打好基础为主,长音、音阶的练习不可少,虽然枯燥,但不容忽视。

3. 练习要有计划和目标,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音乐学习首先培养的就是恒心。

4. 不要只练音符和节奏了事,要尊重谱面的各项要求,还包括速度、换气、力度、表情、乐感和音乐表现力。

5. 不要一错了就从头开始,要明确哪里是困难片段,难点要慢练。

6.不要把练习当成任务,吹给别人听,要保持快乐的学习。

知识窗
室内乐
室内乐(Chamber Music)是指由一件或数件乐器(或小乐队)演奏的各种乐曲的总称,以区别于管弦乐曲和军乐曲。

在欧洲中世纪(500~1450)至文艺复兴(1430~1660)初期,随其乐曲的产生和发展而盛行,今日广泛使用。

包括不同件数乐器组成的各种重奏、三重奏鸣曲,室内交响曲、弦乐队曲和室内乐队演奏的各种乐曲,除钢琴奏鸣曲以外,常与钢琴组成二重奏鸣曲,也属于室内乐范畴。

严格地说,室内乐对演奏厅堂也有一定的要求,过于宏大的音乐厅堂并不适宜演奏某些乐器编制较小的重奏作品,会给听众以声音松散、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感觉,从而大大降低演出的剧场效果。

室内乐作品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对于复杂节奏的掌控能力以及与其他演奏者快速默契合作的经验。

近些年来,室内乐演奏的课程,日益受到各音乐院校的教学重视,以此培养训练学生演奏与音乐全方位能力及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