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赏析方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让你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

我们将从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开始,了解古诗词是如何在我国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

古诗词源远流长,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形式。

古诗词的特点包括言简意赅、含蓄灵动、情感饱满,并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表达,深刻反映了我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我们将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提及的具体古诗词进行赏析。

比如《登鹳雀楼》、《夜泊牛渚怀古》等经典古诗词,从构思、艺术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你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我们还将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些古诗词,包括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诗意深度等方面,为你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古诗词画卷。

除了课内的古诗词内容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课外的古诗词名家和经典作品。

比如苏轼、李清照、王昌龄等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以及他们的人生故事和文学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名家名作的赏析,你将能够进一步了解古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后世的启示和塑造作用。

在文章的总结部分,我将对古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回顾,并共享我个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能够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

通过深入研究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够对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有一个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和底蕴,希望你能够在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和智慧,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文情怀和文学修养。

初中古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古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古诗词赏析方法一、赏“情”。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合为事而作”,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呻吟,往往是有感而发,感于外而发于心,发于心者即为“情”。

通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初步把握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这是赏析的第一步。

课本所选古诗词抒发的感情大体主要有以下几种:1、爱国情怀(忧国忧民,杀敌报国)。

2、人际间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3、思乡之情。

4、热爱山水田园。

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

6、感伤时事,怀古伤今。

(其中有些情感有交叉)。

归纳出这几种情感并非让学生与诗词对号入座,而是帮助学生初步确定诗的主旨,不致于曲解诗人的情感趋向。

如何来确定呢?1、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遭遇经历、个性特征等。

如李白傲视权贵的个性,渴望施展才华而郁郁不得志;杜甫的穷困潦倒,乱世流离的不幸及忧国忧国的情杯;刘禹锡、苏轼屡遭贬官的经历;岑参、范仲淹边塞军旅生涯;辛弃疾、陆游遭排挤打击,报国无门的无奈;李煜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遭遇。

等等。

2、其次是通过标题来确定。

有些标题即指明了诗的主题(词牌名与内容无关,另当别论),如标题中出现“送”,表明是送别诗,往往是表达真挚友情的;出现“塞上塞下”,表明是边塞诗,往往表现的是戍边将士们的爱国思乡之情;出现“秋”,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常常是思乡怀人之情。

等等。

3、再次是通过意象(人、景、物)来确定,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胡马”、“单于”、“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与送别有关,古人有折柳而别的习俗;“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花残”令人伤感;“杜鹃”、“子规”,叫声哀婉,令人凄凉哀伤;“菊花”、“梅花”象征是坚强、高洁。

等等。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初步把握诗的主旨,这仅是“点”,要想真正具备这种把握能力,由点到面,还需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古诗词。

二、赏“技”。

“技”指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个方面,这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浅析如何赏析诗词(500字)

浅析如何赏析诗词(500字)

浅析如何赏析诗词(500字)第一篇:浅析如何赏析诗词 (500字)浅析如何赏析诗词今年中考许多省市将诗词赏析列入了考试内容,我们江西省也不例外。

这种考查方式,改变了以往单单注重积累而忽视赏析的观点,不仅考查了诗词的理解,而且对诗词的诵读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但是文学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较高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诗词鉴赏是诗词教学的弱项及中考复习的盲点,为此,本人抛砖引玉,谈谈赏析诗词的方法。

一、从作家、作品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品主旨及作者的情感倾向在平时教学中,凡是课本中出现过的诗人或者课外阅读中遇到过的诗人,我都让学生了解其生平简历,人生爱好,写作倾向。

比如有关王维,他是盛唐的山水诗、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作者厌倦官场生活,企图从佛教的禅理中求得精神的解脱,从山林胜景中寻求乐趣,反映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其诗艺术成就较高,刻画细致,富有诗情画意,正如苏轼所评价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又如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

他的诗气势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学生能了解诗人,自然就好理解他的作品了。

具体涉及到某首诗时,我还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二、从诗词内容入手来赏析纵观初中语文课本,从内容上我把诗词分为七类:送别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爱国诗、咏史诗和爱情诗。

并让学生把学过的诗词按此进行分类,如送别诗有《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边塞诗有《使至塞上》、《渔家傲》等。

通过这么一归类,学生可以“俯视”诗词,至少在内容的理解上不会有所偏颇。

三、从诗词表现的情感入手来赏析1、或表现诗人对朋友、亲人的思念、留恋之情,或表现对朋友、亲人的美好祝愿。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行人已去而诗人仍伫立远望,表现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初中古诗词鉴赏方法(39张PPT)

初中古诗词鉴赏方法(39张PPT)

注意步骤:
1、找出描写到的主要景物: 山、烟、日、城 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
山(重叠);烟:(长);日(落);城(孤)
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描述出来: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 缀成画面。
山:崇山峻岭。烟:炊烟袅袅。日:夕阳西下。城:一座孤城。
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 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夕阳西 下,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 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
1、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 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清风,鼓动着白帆,行 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视野特别开阔。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示例:黄沙茫茫(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 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 刚直有力的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 沙漠的黄河边,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G.试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诗人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对爱人至 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了对偶、比喻、双关 的修辞表现情感,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诗人以“春蚕”和 “蜡炬”为喻,并运 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巧用比 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如今这句诗的作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常 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死而后已的人, 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பைடு நூலகம்
考场精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的颔联中借 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怀念故友; (2)烂柯人: 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 携玉龙为君死。”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感 情?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赏析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赏析

初中古诗词文言文赏析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并深入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学生不仅需要积累大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更要学会赏析这些作品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对初中古诗词文言文赏析的详细解读。

首先,赏析古诗词文言文,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

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环境下创作的,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对于深入理解作品内容至关重要。

例如,杜甫的《春望》是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人民疾苦的深切感受。

其次,赏析古诗词文言文,要注重作品的语言特色。

古诗词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含蓄,常常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通过“空山”和“新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再者,赏析古诗词文言文,要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每一篇作品都有其核心思想,这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旨。

例如,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此外,赏析古诗词文言文,还要关注作品的艺术手法。

古诗词文言文在结构上往往讲究对仗、平仄,音韵上追求和谐、悦耳。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最后,赏析古诗词文言文,要结合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同,对同一篇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赏析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总之,初中古诗词文言文赏析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敏锐的感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赏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赏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作者:在赏析古诗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这对于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有重要作用。

2. 解读诗句:要对每一句诗进行逐词逐句的解读,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思想,特别要注意诗句中的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法。

3. 把握主题:要把握古诗的主题,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这可以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来实现。

4. 欣赏艺术手法:古诗的艺术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这些手法可以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赏析时要注意体会这些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5. 感受韵律美:古诗讲究韵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赏析时要注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体会其音韵和谐、平仄对仗的特点。

6. 比较阅读:可以将所学古诗与其他相关古诗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认识。

7. 联系实际:在赏析古诗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赏析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只有不断积累和尝试,才能提高自己的古诗鉴赏能力。

初中古诗词赏析

初中古诗词赏析

初中古诗词赏析初中古诗词赏析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下是对几首古诗词的赏析:1.《观沧海》:《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的一首佳作。

诗歌描绘了作者在碣石山上远眺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赏析如下:诗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点明了作者所处的位置和目的,即站在碣石山上,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了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气势。

接下来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做了铺垫。

这些描写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国的热爱。

最精彩的部分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2.《龟虽寿》:《龟虽寿》也是曹操的一首名篇。

诗歌以老龟自喻,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胸怀。

《龟虽寿》赏析如下: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两句表现了作者的自喻和远大的志向。

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作者的雄心壮志却丝毫不减。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句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壮心不已和坚定的信念。

3.《出塞》:《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名篇。

诗歌以边关战争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出塞》赏析如下: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描绘了边关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表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而远离家乡、生死未卜的悲壮情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将领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以上是初中古诗词赏析。

《观沧海》、《龟虽寿》和《出塞》这三首古诗词都是经典之作,它们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些诗词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

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

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赏析方法
古诗词语言凝炼,在有限的篇幅中熔铸极大的内涵,在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

古诗词常以抒情言志来反映生活:或抒凌云壮志,我言婉约柔情;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或描摹事物,或吟咏古今……容天下诸事,抒万千情思。

这就是诗歌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

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译诗来解说内容,用描述来表现诗境,用抒情来表达感受,用阐释来点示深意,用呤诵来传情达意,用评说来赏析美点。

总的来说,人们欣赏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

下面以具体例子对诗歌赏的方法进行说明:
1、字词品味: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个“空”字领起,把所有的景致都染上了静谧写出了山中的空寂。

“空”是秋山的特征,秋雨过后,山村一色,就更显空旷。

“空”境通感空旷的视觉感受,伴随的是静寂的听觉感受。

“空”是双关,即是写景,也是对佛理的感悟。

王维在山村中,追求“空”、“静”,以获得心灵的“空”、“静”。

根据“字词品味”这种方法,从人物、时空、动静、声色、远近、视听、刚柔、宏微这些角度赏析: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④山光悦鸟情,潭影空人心。

2、画面欣赏,如:诗人以泉流之动态衬山村的静态,以泉流之声响衬山村之宁静。

“明月松间照”写静态远景,可以是明月初升,透过松林看到斑驳圆月,月亮就像悬挂在树梢上;也可以是皓月高悬,月光倾泻,树影斑驳,风影移动,姗姗可爱。

“清泉石上流”,写动态近景,喑含水声,雨后山泉微涨,“石上流”明其线,水线声亦轻,山村中万籁俱寂,惟闻水声潺潺。

请根据“画面欣赏”这种方法赏析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风掣红旗冻不翻。

3、景物描述:如“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月光透过松枝,洒在潺潺流泉上,斑驳陆离;清泉在山间跳跃,闪闪烁烁,仿佛银柱击弦,发出清脆悦耳的轻响;忽然竹林喧动,传来洗衣归返的姑娘阵阵甜美的笑语,湖中莲荷,颤动起来,那是晚归的渔舟荡波而过……一幅多幺恬淡幽美的山居图画。

请根据这种方法赏析:①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③烟笼寒水月笼沙;④《天净沙?秋思》。

4、意境(画面环境抒发何种情感)探求: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写出林木的广漠,见出秋色的萧瑟;“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见出树叶飘落的情景。

“不尽”写出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翻腾的气势。

绘声状势,音韵悠长,壮阔雄浑,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抒发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辛酸悲苦的心情。

请根据这种方法赏析:①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不觉月光寒;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情感体味: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确对待死亡足以令人钦敬,而在年华渐老之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有生之年则更为可贵。

“老骥伏枥”四句把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显现于纸面。

作者以老骥自比,胸中仍有凌云壮志,透露出作者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

(《龟虽寿》中的名句激昂千秋,使人慷慨)。

请根据这种方法赏析: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常用鉴赏语言风格的词:
①清新秀逸俊美清秀清幽淡远高雅委婉含蓄而有韵味雄放壮阔慷慨悲壮雄健遒劲豪爽苍凉;清新淡
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晓
畅朴实无华通俗传神生动活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气势磅礴亲切感人情景交融言简意赅细致入微
②手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想象大胆神奇叙事生动形象鲜明;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语言纯朴自然;感情强烈奔放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抒写悲愤酸楚之情,郁闷神伤;内容深刻,富含哲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