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共80页

合集下载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点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点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点1.地下室结构设计: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地下水位、土壤力学性质和地下室所需的使用功能。

采用适当的基础设计和结构加固措施,以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防水设计:地下室容易受到地下水渗透的影响,因此防水设计是地下室人防设计的重要一环。

采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和防水层,以确保地下室内部不受湿气和水的侵害。

3.火灾安全设计:地下室容易成为火灾的蔓延通道,因此需要在地下室内设置合适的火灾安全设备和防火措施。

这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和消防栓等。

4.疏散通道设计:地下室内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快速、安全地离开地下室。

疏散通道需要合理布置,避免堵塞和阻碍疏散。

5.应急照明设计:地下室内需要设置应急照明系统,以确保在电力故障或火灾等情况下人员能够清晰看到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

应急照明系统需要采用独立供电或备用电源,以确保长时间供电。

6.通风系统设计:地下室内应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通风系统需要采用排烟设备和新风设备,并保证具备足够的通风量和效果。

7.安全门和防护设施:地下室的入口和出口应设置安全门和防护设施,以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地下室。

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可以增加地下室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9.安全标识和指示:地下室内需要设置清晰明确的安全标识和指示,以帮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找到疏散通道和出口。

标示牌、标识图和明亮的指示灯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

10.定期检查和维护:地下室人防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相关设备和系统应定期检查并进行维护,以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和保护能力。

通过以上的人防设计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地下室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防护能力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防水设计、火灾安全设计等措施,可以确保地下室内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是保持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讲解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讲解
甲类防空地下室的防早期核辐射设计剂量限制(Gr) 类 别 表3.1.10 剂量限制
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
0.1
0.2
人员掩蔽工程、食品站、生产车间、区域供水站、柴 油电站、物资库、报警站等人员停留房间、通道
防护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的面积标准
项目名称
面积标准 (按掩蔽面积计算)
小型车 30~40m2/台
防空专业队工 装备掩蔽部 程
队员掩蔽部 人员掩蔽工程
轻型车
中型车 3m2
40~50m2/台
50~80m2/台
1000取0.65,1000-1500取0.7, 1500-2000取0.75;
1m2
c)


防护单元钢筋混凝土顶板防护厚度-(针对战时有人员 停留的防空地下室 ) 乙类防空地下室顶板的防护厚度不应小于250mm 甲类防空地下室顶板的最小防护厚度
e)


战时有人员停留的防护单元外墙顶部的防护厚 度 (防城市火灾的需要) 全埋式-顶板底面不高出室外地面 (详见图示) 非全埋式-顶板底面高于室外地面(详见图示)
防护单元应自成体系 防护设施 内部设备 出入口数量 g) 相邻防护单元之间 ① 设防护密闭隔墙- 甲级按结构抗力要求 乙类常5级不小于250、常6级不小于200 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只少设一个连通口 f)
② 防护单元连通口防护密闭门的设置 (参见图示) 隔墙两侧各设一道防护密闭门 隔墙两侧都设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厚不宜小于 500 mm 多层防护单元其楼板应为防护密闭楼板,连通 口的设置 见图示。
防护门的设计压力取值:
防护门的设计压力取值:
h) 相邻抗爆单元之间的抗爆隔墙 ① 永久的(不影响平时使用)抗爆隔墙 现浇钢筋混凝土不小于120mm厚 现浇混凝土不小于250mm 厚 ② 邻战时构筑的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墙不小于120mm厚 梯形砂袋堆垒,高度不宜小于1800mm,最小厚度不宜 小于500mm.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一、地下室建筑设计概述地下室作为人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防空防护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文将从地下室的位置选择、结构设计、安全出口设置、通风系统、照明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确保地下室的建筑设计符合相关规定,并提供最佳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二、地下室位置选择1. 地下室应尽量选址在靠近人口密集区域,并与周边公共设施相连,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疏散人群。

2. 地下室选址时应避免选择易受地下水位影响的地方,以确保地下室的结构稳定性。

三、地下室结构设计1. 地下室的结构材料应选用强度高、抗震性好的材料,如混凝土等。

2.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地震设计要求,并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附近高层建筑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

四、地下室安全出口设置1. 地下室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

2.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地下室的各个区域,并确保出口通道畅通无阻。

五、地下室通风系统1. 地下室应配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

2. 通风系统应设置在地下室的不同位置,以保证室内空气的均衡分布。

六、地下室照明设施1. 地下室应配置明亮、稳定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2. 照明设施应设置在地下室的各个区域,并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电力中断情况。

七、附件列表1. 设计图纸:包括地下室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等。

2. 施工合同:详细记录合同的签署时间、合同金额等信息。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法规定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 《建筑设计规范》: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卫生和美观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该规范对地下室的建筑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3. 《人防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防法,该法规定了人防设施的建设、管理以及抗击空袭战争的组织要求等。

人防地下室设计方案图文【最新版】

人防地下室设计方案图文【最新版】

人防地下室设计方案图文人防工程简介(一)人民防空人民防空是动员和组织城市居民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防空。

(二)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是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

在房屋中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的为地下室。

(三)防空地下室设计方针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四)防空地下室作用空袭时-为人员、物资提供安全的空间。

空袭后-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或工作条件。

人防工程分类(一)按施工方法划分(二)按防御武器划分(三)按抗力级别划分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5级和6级分别简称为常5级和常6级;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4B级、5级、6级和6B级分别简称为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四)按战时功能划分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人员掩蔽工程一等人员掩蔽所-政府机关、保障部门(供水、供电等)二等人员掩蔽所-战时留城的普通市民配套工程: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人防物资库、人防汽车库、食品站;生产车间、报警站、核生化监测中心、人防交通干(支)道。

武器效应与工程防护(一)武器效应(二)工程防护(三)防化要求规划、总图布局要求:(一)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特点(二)布局要求避开危险目标防空地下室距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距有害液体、重毒气体的贮罐不应小于1OOm。

人员掩蔽工程服务半径人员掩蔽工程应布置在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m。

工程之间的连通根据战时及平时的使用需要,邻近的防空地下室之间以及防空地下室与邻近的城市地下建筑之间应在一定范围内连通。

周围环境的协调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进风口、排风口、柴油机排烟口和通风采光窗的布置,应符合战时及平时使用要求和地面建筑规划要求。

人防工程基本设计要求(一)顶板底面标高乙类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该地下室净高的1/2,且其出室外地平面的外墙必须满足战时防常规武器爆炸、密闭和墙体防护厚度等各项防护要求。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二)2024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二)2024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二)引言概述:本文将介绍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要点。

人防地下室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它的设计关乎到居民安全和城市防护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来阐述人防地下室建筑的设计要点。

一、地下室设计的建筑布局1. 确定地下室的位置和规模:考虑到地下室的使用目的和所需空间,确定地下室的建设位置和规模。

2. 合理划分空间:根据地下室的功能需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活动空间、储存空间和设备间等,确保每个区域的合理利用。

3.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合理规划人员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地下室。

二、地下室设计的结构要点1. 地基处理与防渗设计:地下室建设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和防水要求,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和防渗设计,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建筑结构的选择:根据地下室的规模和使用目的,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等,确保地下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加强结构设计:考虑到地下室的使用环境和承载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强结构设计,以增强地下室的抗震能力和防灾能力。

三、地下室设计的通风与采光1. 通风系统的设计: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地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2. 自然采光的优化设计:利用地下室周边的自然光源,设计合理的采光方案,减少对电力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3. 应急照明设计:在地下室设计中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合理规划应急照明系统,以确保在停电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照明和疏散。

四、地下室设计的设备选型与设置1. 建筑设备的选型:根据地下室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建筑设备,如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等,以满足地下室的功能需求。

2. 设备布局与设置:根据地下室的功能需求和空间限制,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和设置位置,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安全使用。

五、地下室设计的防护措施与安全考虑1. 防火设计与防护:在地下室设计中,考虑到火灾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防火隔离、自动灭火等防护措施,确保地下室的火灾安全。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ppt课件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ppt课件
一般防空地下室不考虑抗炸弹 直接命中。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 生化武器破坏效应
化学武器是指利用化学毒剂达到杀 伤人员、毁坏植物为目的的兵器。化学
武器的典型毒剂是沙林和V.X.。 生物武器是依靠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化(学剧武细毒器菌特性性、立多克样次性体、流衣动原性体和持病续毒性等)局限性 生以物武及器致用特病性细性菌所传产染生性的迟毒缓素性来达局到限杀性伤人 员和牲畜的武器,其施放手段与化学武
2、战时出入口设置防护门或防护密闭门。 3、战时通风口、电缆引进口、进排水口设置消波设施。 4、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和其它孔洞应临战封堵。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2.工程防护措施
1、为了降低炸弹的命中率, 提高人防工程的生存概率,需要控 制主体的规模,对于较大的人防工 程按照规定在主体内划分防护单元
明 单建掘开式



程 防空地下室

(附建式)


暗 地道式


程 坑道式
—— 按构筑类型划分
1 概述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1.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生化武器破坏效应
城市次生灾害
2.工程防护原则与措施
工程防护原则 工程防护措施
3.常用建筑防护设备
1.武器破坏效应
人防工程承受的 杀伤破坏作用
人防工程
明挖工程
暗挖工程
单建式人防工程
防空地下室
地 下 建 筑
防空地下 室是结合地面 建筑修建1的防概述
2.人防工程的分类
—— 按战时功能划分
指挥工程 具有战时不间断指挥、通信功能 医疗救护工程 战时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护的工程 防空专业战队时工对程人防体系进行保障的分队掩蔽工 人员掩蔽工程 战时为人员提供的掩蔽工程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共80页文档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共80页文档
人防地下室设计要点详细图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防空地下室规范讲解图例ppt课件

防空地下室规范讲解图例ppt课件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工程防护设备在遭受空袭后当室外毒剂下降到允许浓度时为了对主要出入口的通道进行清洗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外应设臵污水集水坑以便用来集存洗消出入口通道产生的污水集水坑的容积以不小于050m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本讲总结武器及次生灾害主体出入口通风口化学武器围护结构密闭有一定室内空间密闭门防毒通道洗消间密闭阀门放射性沾染早期核辐射有一定结构厚度顶板上方覆土通道拐弯通道长度密闭阀门热辐射城市火灾空气冲击波结构抗力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扩散室土中压缩波房屋倒塌出入口数量防倒塌棚架防塌风口防堵篦子常规武器防护单元抗爆单元20052005版理工大学主要讲授内容口部设计简述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的分类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数量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臵出入口尺寸指标出入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通风口防护措施口部综合布置设计口部设计口部是防护工程主体与地表面连接部分是防护工程战时防护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护工程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5版)-Ⅰ
主 讲:
解放军 理工大学 地 下 空 间 研 究 中 心
主要讲授内容
1 概述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 口部设计 4 主体设计 5 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6 工程范例与设计审查要点
1 概述
相关重要概念
地下建筑-防护工程 防护工程-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防空地下室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
战时通风口采用的防护方法与出 入口的不同,目前工程中采用的方法 是阻挡与扩散相结合的作法 。
—— 防爆波活门与扩散室(箱)
悬板活门
工作原理
在自重作用下,悬板处于开启状 态;在冲击波压力作用下,悬板与底 座处于闭合状态,底座孔洞被覆盖, 阻挡冲击波超压的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