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A. 岸上的亭子 B. 水边的柳树 C. 飞过的白鹭 D. 小明划的船 2.小明和小华读出a、b、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A. 小明声音音调低 B. 小明声音响度大 C. 小华声音音调低 D. 小华声音响度大 3.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① 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 烧杯中冰变少③ 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 碘 锤中碘颗粒变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 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 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 阳光下路面发热 D. 搓手时手掌发热 7.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 B. 乙图是电磁感应现象 C. 丙图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D. 丁图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8.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岸上的亭子B.水边的柳树C.飞过的白鹭D.小明划的船 2.小明和小华读出a、b、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A.小明声音音调低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D.小华声音响度大 3.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烧杯中冰变少 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7.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 B.乙图是电磁感应现象 C.丙图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D.丁图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8.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A.在B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9.如图,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在闭合开关且不拆开导线的情况下,将M接电源“+”极,N依次试触E、F、G接线柱,发现电压表示数前两次为零,第三次接近3V,若故障只有一个,则可能是() A.电源没电B.开关断路C.灯泡断路D.灯泡短路 10.下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中考真题】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中考真题】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 理试卷(附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在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XXX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XXX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A。岸上的亭子 B。水边的柳树 C。飞过的白鹭 D。XXX划的船 2.XXX和XXX读出a、b、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 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字母 a b c XXX 109.2Hz 115.4Hz 120.5Hz XXX 261.2Hz 279.0Hz 282.8Hz A。XXX声音音调低 B。XXX声音响度大 C。XXX声音音调低 D。XXX声音响度大 3.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 ②烧杯中冰变少 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 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7.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1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度玄武区第二学期九 (本卷g=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物质物理属性的是 A.质量B.密度C.电流D.电压 2.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的空气污染百分之六十来自于燃煤和燃油,这类燃料属于 A.不可再生能源B.可再生能源C.新能源D.清洁能源 3.下列四幅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附着在铁丝网上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主要是利用冰升华吸热 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太阳光分解成多种色光B.用红外线夜视仪进行观察 C.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D.地面上出现直竿的影子 5.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6.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一名中学生从一楼到三楼克服重力做功约为1000J B.家用普通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C.人正常步行10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800m D.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4℃ 7.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托盘天平B.笤帚C.筷子D.独轮车 8.如图所示,水平向右运动的物体始终受到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作用,最终静止在水平 面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 C.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2N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将一个边长为4cm 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 水的体积为38.4cm3;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0.8×103kg/m3 的酒精中,待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16cm3 B.木块的密度为0.6 kg/m3 C.从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体积为38.4cm3 D.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5:4 10.如图甲、乙所示,相同容器中装了质量都为2kg 的纯净水,用不同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 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B.加热器1 和加热器2 的功率之比是3:2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中水的末温比乙杯的高 D.加热1min 时,甲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为8.4×103J 11.下表中给出的多组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可能是在进行下列那些实验探究中收集的

【中考真题】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岸上的亭子B.水边的柳树 C.飞过的白鹭D.小明划的船 2.小明和小华读出a、b、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3.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烧杯中冰变少③

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 碘锤中碘颗粒变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7.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 B.乙图是电磁感应现象 C.丙图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D.丁图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8.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A.在B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9.如图,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在闭合开关且不拆开导线的情况下,将M接电源“+”极,N依次试触E、F、G接线柱,发现电压表示数前两次为零,第三次接近3V,若故障只有一个,则可能是()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

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A.岸上的亭子B.水边的柳树C.飞过的白鹭D.小明划的船2.(2分)小明和小华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表,分析可知() 字母小明小华 a109.2Hz261.2Hz o115.4Hz279.0Hz e120.5Hz282.8Hz A.小明声音音调低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D.小华声音响度大 3.(2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N D.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000J 5.(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6.(2分)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锯木头锯条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7.(2分)如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如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B.如图是电磁感应现象 C.如图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D.如图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8.(2分)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 A.在B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南京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t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 考点:物理常识。 专题:估算题。 分析: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分别作出判断. 解答:解: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60t不符合实际;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符合实际; 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38℃,60℃不符合实际; D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min,4.5h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2.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D. 河水看上去“较浅”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题中各情景都与光学现象有关,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逐一分析各现象的成因,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的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弯了,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象形成的,故B错误. B不透明的手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光,在屏幕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山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河水看上去“较浅”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象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A.

2022南京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要点

2021南京中考物理试卷及解析要点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电阻的单位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物理学家而命名的〔〕 A.牛顿 B.欧姆 C.帕斯卡D.安培 2.关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3.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 B C D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4.如下图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 A.游戏中的“手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5.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

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 沙石0.92×103铜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9.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別为F1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ρ酒精=0.8×103kg/m3〕〔〕A.V1:V2=1:1 F1:F2=5:4 B.V1:V2=4:5 F1:F2=1:1 C.V1:V2=9:10 F1:F2=9:8 D.V1:V2=8:9 F1:F2=10:9 10.利用如下图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现察现象即可比拟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