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黄山考察报告.docx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黄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黄山的调研,为黄山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黄山的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体验;访谈主要针对当地政府、旅游从业者、游客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黄山旅游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自然环境:黄山位于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山水相融,景色迷人。
黄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奇特的山峰、秀丽的瀑布、清澈的湖泊等。
自然环境是黄山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
2. 旅游资源:黄山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徽杭古道等。
适宜徒步的山路和富有挑战性的攀登路线也吸引了大批登山爱好者。
3. 旅游发展:黄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也较大,提供了就业机会。
黄山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4.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黄山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旅游高峰期的人流拥堵、环境保护、旅游服务质量等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黄山也面临着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建议针对黄山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黄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旅游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人流拥堵现象。
4. 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总结黄山是一处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管理以及积极市场推广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黄山的旅游发展,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

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第一篇: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赴九华山、黄山考察报告12月24日至27日,为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一行50余人赴安徽九华山、黄山等景区进行考察学习,并与当地景区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重点学习了景区打造、宣传促销、环境卫生、售检票管理、讲解管理、安全保卫、旅游接待等方面先进管理经验。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既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也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和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九华山和黄山旅游景区的先进经验,我得到很多启示,并结合***、九仙山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一、建设一流的大景区1、***实现向大景区的转变,是我们发展唯一出路。
管委会于2000年成立至今,景区的规模体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
但因景点相对集中,而且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大多都有选择的参观游览,参观时间较短,同时景区晚上的生活比较单调,游客一般只游览完一山之后就离开,无法留住游客。
大多数游客在参观后赴其他旅游景区或城市,而不是选择在景区留宿。
以每位游客留宿一夜只产生100元的经济效益,我们每年有5000万以上分流给其他城市或景区,而且不包含游客过夜带来娱乐、商品销售、交通等相关收入。
反之如果成功打造大景区,这些游客有一半留到景区内,将最少带来4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管委会辖区内居民共有4850人,年人均收入将增加8200元。
2、整合景点,统一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一是将***现有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整合景区附近的七连山、刘家南山、潮白河、户部水库等旅游资源,并根据历史传说和文化特点,开发新的项目补充到景区,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
对形成的大景区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对景区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包括建设统一的游客中心和停车场,打造游览线路,安排参观景点,设置纪念品销售点,合理分布接待服务设施、设置文化娱乐活动和配套设施,统一导游讲解等;利用适宜的生态植物打造景区,既可延长旺季时间,又可为景区增加新的亮点。
黄山考察报告

黄山考察报告
一、考察背景
为了更深入了解黄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同时挖掘黄山旅
游业的潜力,本次考察团组织了一次黄山考察活动。
二、考察内容
1. 游览黄山风景区:我们从缆车上领略了高山云海和奇峰异石,看到了黄山的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石海;走进玉屏、光
明顶等风景区,感受了黄山的壮丽和奇美。
2. 了解黄山文化:我们去了黄山市博物馆,了解了黄山旅游的
历史与发展,也了解了黄山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徽派文化等。
3. 体验黄山民俗:我们去了黟县古城,感受了传统建筑风貌,
尝试了当地的民俗小吃等。
三、考察收获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更深入了解了黄山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
和民俗习惯,同时也对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努力,黄山旅游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建议
1. 继续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2. 加强旅游宣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黄山的美丽和历史文化。
3. 进一步保护黄山的自然生态,让黄山持续吸引更多的游客,
并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五、总结
本次考察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黄山的美丽和
独特,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要为黄山旅游的发展做
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参观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各个领域,如地形、气候、生物、水文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地理参观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于2021年10月15日进行,地点为我国著名的地理标志——黄山。
二、参观前准备1. 了解黄山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基本知识。
2. 收集黄山相关图片、视频资料,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 制定参观路线,确保参观活动有序进行。
4. 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如水、食物、雨具等。
三、参观过程1. 早上7点,我们乘坐大巴车前往黄山。
一路上,导游为我们介绍了黄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沿革等知识。
2. 上午10点,我们抵达黄山风景区。
首先参观了迎客松,这是一棵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被誉为黄山的象征。
接着,我们游览了飞来石、猴子观海等景点。
3. 下午,我们乘坐缆车前往黄山最高峰——光明顶。
在缆车上,我们可以俯瞰整个黄山风景区,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到达光明顶后,我们还参观了黄山气象站,了解了黄山地区的气候特点。
4. 晚上,我们入住黄山风景区附近的酒店,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
四、参观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参观,我对黄山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山的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多样,地貌奇特,为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 黄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从迎客松到飞来石,从光明顶到温泉,每一个景点都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使我更加珍惜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3. 黄山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敬佩。
从古至今,黄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使我认识到,地理不仅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
4. 本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环境,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本次地理参观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参观黄山,我们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妙,还提高了地理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地理学科,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整理黄山考察报告.docx

最新整理黄山考察报告: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在校期间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野外的实习考察的补充知识也是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校位于皖北地带,本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十分有限,种类欠缺,为了拓宽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我校组织了黄山五日野外实习考察。
本次考察出行的组织形式为报当地旅行社组团,历时五天,行程内的旅游景点包括歙县六景、宏村、黄山风景区、太平湖和屯溪老街等。
本次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考察、旅行社营运情况考察和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考察。
关键词:旅游资源、景区、旅行社经营状况、黄山、宏村、考察引言皖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景区分布集中(稀有性)、景观类型多样(珍贵性)、文化古迹丰富(徽文化发源地),旅游资源还具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优势。
位于xxxx省的皖南地区行政区有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六市,其中黄山市的景点最为集中,境内所包含的旅游资源种类最为齐全,具有代表性。
有山岳景观代表黄山风景区、徽州古建筑(徽州古城、许国石坊、斗山街、徽园)、徽州古商业街屯溪老街、水域景观新安江山水画廊、度假休闲景观太平湖、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等等旅游景观。
因而,此次专业考察我们所选择的目的地为黄山市,选取了黄山市的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作为旅游资源的考察对象。
一、考察的目的与任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旅游企业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作为旅游企业代表之一和在整个旅游业起连接作用的旅行社是我们此行对旅游企业进行考察的重点。
此次出行采取的是报旅行社组团前往,更多的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另外,熟悉旅行社营运情况也有助于同学们对今后从事于本专业的职业方向的选择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全程陪同导游员(全陪)、地接社陪同导游员(地陪)以及景区景点讲解员,作为旅游业的基层从业人员,与他们的接触,能够让同学们从导游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接触导游实务,对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精编范文】黄山调查报告-优秀word范文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黄山调查报告篇一:黄山资源调查报告市场调研作业姓名:温志良学号: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班级:作业名称:黄山旅游资源满意度调查组员:周晓琴、古丽萍、刘春云、090202053 09旅游管理本科(2)班温志良、刘婉、唐铮黄山旅游资源调查按学院的惯例,我们专业到了大二下学期都要去一些景点进行实地资源考察,我们班选择了去黄山。
针对此次资源考察,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对黄山的认知、情感、满意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小组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研对象:主要在09旅游管理本科班,另外还有去过黄山的专业以外的同学共收取有效问卷70份,调研时间:201X年5月11到5月20日调研人员:组长:罗悠组员:周晓琴、刘婉、刘春云、古丽萍、温志良、唐铮调研方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如下: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来自哪里()A、北京B、江西C、广东D其他-------(填写地名) 3A D、不了解 E、非常不了解4、此去黄山您最注重的是什么()E、交通 5、您对此次黄山考察的整体感觉如何()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6)A、很大B、一般C、比较小D、几乎没差距 7、以下黄山旅游资源最吸引您的是()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E、其他 8、您认为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如何()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差E、非常差 9、在黄山旅游资源中您认为以下哪项开发得较好()A、自然景观B、人文景观10、在考察及游览的过程中让你头痛或不满的是()A、游客太多造成的拥挤B、景区环境卫生差C、景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D、景区配套设施不足E、其他 11、此次游览之后您还会有重游黄山的计划吗()12、您会向您的亲朋好友推荐去黄山旅游吗()A、会B、不会13、除黄山之外,您有游览周围其他哪些旅游资源的意愿() A、宏村 B、西递 C、婺源 D、其他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您对黄山旅游资源的总体印象----------------------------------------------------------------------------------------- 15、您认为黄山景区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请您提出改进措施。
黄山 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我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调研中,我首先参观了黄山的主要景区——翡翠谷。
这里有壮丽的山峰和瀑布,悠久的松柏,以及奇特的石头。
在翡翠谷漫步,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我还参观了黄山的其他景点,包括北海、云谷寺等。
每一个景点都独具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山的旅游设施十分完善。
公共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黄山,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而且交通网络发达。
在景区内,游客可以选择徒步、乘坐缆车或者坐黄山专用的观光车来观赏周围的美景。
此外,景区内还设有餐饮和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在登山之余享受到舒适的服务。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黄山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
调研中,我了解到,黄山的旅游业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黄山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旅游品质。
例如,推出了多项惠游政策,加强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黄山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
这导致了景区内出现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此外,有一些商家存在价格虚高、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黄山旅游业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黄山的独特魅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山的旅游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旅游业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黄山的旅游业应该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山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黄山旅游发展考察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黄山旅游发展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关建议。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次考察目的在于分析黄山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提供可行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2. 黄山旅游现状黄山旅游业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都取得了显著增长。
黄山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然而,黄山旅游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景区拥挤、交通不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3. 黄山旅游发展优势黄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融合了山水之美和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黄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逐渐改善。
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给予了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这些优势为黄山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黄山旅游发展问题尽管黄山旅游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景区过于拥挤,给游客带来不便。
此外,交通不便、旅游设施不完善等也制约了旅游体验。
最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5. 黄山旅游发展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景区规划和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提升游客体验;- 改善旅游交通,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交通便利性;- 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舒适度;- 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广绿色旅游理念;- 加强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推动黄山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6. 结论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其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规划管理、改善交通和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促进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游客体验,为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注: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措施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黄山考察报告: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在校期间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野外的实习考察的补充知识也是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校位于皖北地带,本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十分有限,种类欠缺,为了拓宽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我校组织了黄山五日野外实习考察。
本次考察出行的组织形式为报当地旅行社组团,历时五天,行程内的旅游景点包括歙县六景、宏村、黄山风景区、太平湖和屯溪老街等。
本次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考察、旅行社营运情况考察和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考察。
关键词:旅游资源、景区、旅行社经营状况、黄山、宏村、考察引言皖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是景区分布集中(稀有性)、景观类型多样(珍贵性)、文化古迹丰富(徽文化发源地),旅游资源还具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优势。
位于xxxx省的皖南地区行政区有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六市,其中黄山市的景点最为集中,境内所包含的旅游资源种类最为齐全,具有代表性。
有山岳景观代表黄山风景区、徽州古建筑(徽州古城、许国石坊、斗山街、徽园)、徽州古商业街屯溪老街、水域景观新安江山水画廊、度假休闲景观太平湖、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等等旅游景观。
因而,此次专业考察我们所选择的目的地为黄山市,选取了黄山市的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作为旅游资源的考察对象。
一、考察的目的与任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旅游企业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作为旅游企业代表之一和在整个旅游业起连接作用的旅行社是我们此行对旅游企业进行考察的重点。
此次出行采取的是报旅行社组团前往,更多的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另外,熟悉旅行社营运情况也有助于同学们对今后从事于本专业的职业方向的选择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全程陪同导游员(全陪)、地接社陪同导游员(地陪)以及景区景点讲解员,作为旅游业的基层从业人员,与他们的接触,能够让同学们从导游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接触导游实务,对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此外,作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与专科院校本专业学生的主要区别可能在于理论研究水平和整体规划意识的差异,本科院校对同学们的整体规划意识要求更高。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的景区规划与开发,对景区的服务与管理的了解是培养全局观念的基础。
简而言之,此次野外专业实习考察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从一次实地考察中发现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丰富同学们的知识,让同学们对本专业的认识由课本由课堂走向现实社会,使同学们能够从社会现实中审视本专业,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一个初步认识,激发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热情。
本次考察的任务可以概括为完成“三个考察”和“两个一”。
“三个考察”,即旅游资源的考察、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考察和旅行社营运情况的考察。
“两个一”,即一项问卷调查:黄山游客旅游安全调查问卷和一次模拟导游实训。
二、考察的步骤与内容对于本次考察的步骤与内容阐述我想通过在目的地几日来的考察日志来加以体现:第一天行程安排为:上午游览歙县古城包括歙县六景(徽园、许国石坊、陶行知纪念馆、斗山街、渔梁古坝和歙县博物馆),后进竹乡生活馆购物店。
用过团队餐后,下午游览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的黟县宏村,晚上宿黄山景区。
具体的景点介绍:徽州古城景区简介徽州古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峰拱秀,六水迴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
景区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
徽州古城景区辖六个景点: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徽商花园——新安碑园.太白楼,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渔梁古埠,徽州大观园——徽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
徽园简介徽园坐于徽州古城——歙县县城中心,利用古城西墙,占地两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过街楼、古戏楼等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楼百余间。
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之大成,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架构俱佳;粉墙黛瓦,鳞次错落,抑扬顿挫,犹云行水流,清扬悠远,极富韵律;其雕刻之精美,上承古徽文化神韵,下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叹为观止。
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
许国石坊简介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明万历十二年(xxxx4)建,坊石质为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八柱,口字形平面,南北长11.56米。
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
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
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
陶行知纪念馆简介陶行知(xxxx1—1946),原名文浚,大学时代曾名知行,歙县黄潭源村人。
他于1917年从美国学成归国,着力推行平民教育,创办xxxx晓庄师范学校,推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歙县城内中和街。
1984年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1991年和20xx年两次扩建,占地xxxx0平方米。
纪念馆大门为南向,用青灰色水磨砖砌,大方砖门额镌刻胡耀邦手书“陶行知纪念馆”六个填金大字。
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
斗山街简介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建于明清时期,街长300多米,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并浓缩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气势恢宏,造型古朴,雕饰精致,自成一格,是古徽商的群居地。
有典型的徽州名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叶氏贞洁坊,等等,犹如一幅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述说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
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现存的南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
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
这两座樵楼咫尺相望。
渔梁古坝简介古徽州昌盛数百年的水路码头,交通要津,至今仍保持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风貌,渔梁老街一公里有余,用一色鹅卵石铺成,旧式店号、庄号依稀可辨,20xx年初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渔梁坝,坝长xxxx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为我国现存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歙县博物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简介新安碑园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它凭太白楼,靠披云峰,借练江水,临太平桥,以曲折有致而又含丰富的借景表现手法,依山傍水而筑,显得幽深而奇巧。
它因陈列了两套著名帖刻《余清斋》和《清鉴堂》而驰名。
整个园林由真赏亭庭院、小天都庭院、两清堂庭院、披云小筑庭院等部分组成。
太白楼,徽派楼宇式建筑。
它背靠披云山峰,面临练江水,原为一座洒肆。
唐代诗人李白来歙访隐士许宣平不遇,曾在此饮酒,后人为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
黟县宏村简介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xxxx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xxxx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宏村,经过前代人的辛勤劳作和后代人合理保护,现已得到世人的公认。
我们将继续努力保护这份珍贵的遗产,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宏村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宏村,了解古徽州文化深刻的内涵。
第二天行程:一整天游览黄山风景区,攀爬黄山的路线为“黄山南大门慈光阁——半山寺——玉屏楼——鳌鱼峰——光明顶——北海景区——黄山北门下山”黄山风景区景点介绍黄山位于xxxx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
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
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黄山72峰,磅礴雄浑,峻峭秀丽,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超过xxxx0米)为中心,最高峰为莲花峰,海拔xxxx4.8m ,为华东地区第三高峰。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20xx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xx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xx年,黄山松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松,黄山松创造了中国之最。
第三天行程:上午游览黄山太平湖景区,近中午时分看茶艺表演,购物。
集体用餐后,下午逛屯溪老街。
景点介绍黄山太平湖简介黄山太平湖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东面,南依黄山,北邻九华,是九华山进黄山公路必经之地。
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
享有“黄山情侣”、“未经雕琢的翡翠”、“东方日内瓦”之美称。
因此初称陈村水库,1979年才改名为太平湖。
黄山太平湖本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水产养殖之利。
近年来,它又以秀丽幽深的景色闻名于中外,成为广大游客所向往的黄山旅游胜地。
黄山太平湖东西长48公里,南北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仅百米左右,总面积88平方公里。
湖水碧蓝清澈,恰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青山翠林间。
湖平均水深40米,高约70米、长约400米的库坝雄峙在泾县陈村,荡舟其间,可尽情地欣赏湖光山色之美。
湖中点缀着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的岛屿,它们错落有致、似断似连地飘浮在万顷波澜间,仿佛是一座座海上仙山,令人遐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