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29页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介绍图片ppt模板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英国馆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 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 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 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 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 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以“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为主题展现巴基斯 坦文化、传统、现代和历史等多方面的融合。
银白色的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 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 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加拿大馆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 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 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 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 障碍和无烟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韩文特有的几何特征也在建筑上得到完美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简介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简介.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
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展馆主题:创意之馆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 Ideas)。
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
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
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坐落其中。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造型亮点:异域之魂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
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展馆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造型亮点:未来世界的轮廓高智能瑞士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太阳能科技和网状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设计师参照中国阴和阳的原则,将缆车作为一个游戏性元素纳入到设计中,它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的自然世界。
该设计完美地呼应了2010年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
上海世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多视角规划设计

WORLD EXPO ARCHITECTURE3 规划设计总平面本高昂。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对河道治理的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从瑞士、德国乃至日本对驳岸硬化的反对,提出“自然型护岸”的概念,其次是防洪观念的改变,由原来的“裁弯取直”转而采取“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2]。
后工业时代的白莲泾滨水绿地必须处理好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由此,我们从3个不同视角提出“绿波”构想:第一,宏观视角—城市开放空间与绿地结构下的“城市・绿波”;第二,中观视角—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下的“浦江・绿波”;第三,微观视角—世博园区功能结构下的“世博・绿波”。
“波”预示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传递与“后浪推前浪”般的功能更迭。
我们希望通过黄浦江的“波”的创意理念,来说明今天的黄浦江在水与城之间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在具体设计中,通过老防洪墙改造利用、设立自然生态驳岸等方法,构筑不同层次的多样亲水空间,让人重新回到浦江边,感受潮汐变化,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力量与美感。
针对世博白莲泾河地区的黄浦江和将作为内河的白莲泾这两种不同类型滨江滨河带,设计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2.1.1 黄浦江护岸空间处理黄浦江是中等强度的感潮河流,每天有2个高低潮位的潮汐现象。
现有的浦西外滩防洪墙和浦东陆家嘴防洪堤,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亲水问题。
人只能感受浦江之宽,无法体会潮汐的水位之变。
当然黄浦江的亲水问题,不仅是个景观美学问题,更是一个技术问题。
场地中造成亲水困难的最大“矛盾体”是黄浦江沿线2.5m多高的直立式L型钢筋混凝土防汛挡墙,总长约1.7km,它们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投资额较大。
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防汛墙能否可被改造利用以节省投资,体现“勤俭办博”原则?通过结构稳定复核计算,现状防汛墙能满足要求,可充分利用其墙体和基础结构,将路面标高4.70m以上的老防汛墙上段截除(图4)。
但上部防汛墙截除后,如何保证千年一遇洪水的城市防洪安全?设计采用“小挡墙结合防洪堤”方法,在4.70m-5.30m高程处用硬质小挡墙,而5.30m以上高程则是土筑防洪堤。
上海世博园区规划用地5

园--5.28平方公里园区用地范围,含围栏区内外配套设施用地,浦东3.93平方公里,浦西1.35平方公里;
区--3.22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其中浦东2.47平方公里和浦西0.75平方公里;
片--5个编号分别是A、B、C、D、E 的功能片区,平均用地面积各为 60公顷;
组--12个平均用地规模为10--15公顷的“展馆组”,包括浦东8个组和浦西4个组;
团--26个平均用地规模为 2--3公顷的“展馆团”,每个“展馆团”可布置40--45个“办展单元”,
每个“展馆团”的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
每个团按方便和就近的原则,
D片区企业馆
E片区企业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世博理念实践

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的世博理念实践卢柯【摘要】总结了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中的世博理念借鉴与实践体会,包括强化系统协同理念,注重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功能匹配、资源互补和联动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功能的多元复合和环境的舒适宜人;体现“低碳生态”理念,倡导紧凑布局、集约开发、绿色出行,推广应用生态环保技术;注重“文化传承”理念,强调保护历史遗存、延续城市原有脉络肌理等。
%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Shanghai World Expo site post-use planning,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atic col aboration, emphasizing on the match between each functionzone,complementing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jointly. “People-oriented”, the Expo site wil become a comforta ble, livable and accessible public space that keeps work, life and leisure in balance. “Low carbon”. the Expo site champions compact urban design, resource-efficient development, green mobility, and eco-friendly technologies.“Heritage preservat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istrict and city development plan, the Expo site wil make.【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5页(P34-38)【关键词】世博理念实践;上海世博会地区;后续利用规划【作者】卢柯【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就近了解世界城市发展历程,学习国际先进理念经验的机遇,也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创新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上海世博会规划选址方案

上海世博会规划选址方案背景介绍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球性的展览活动,是国际展览业中最高级别的展览之一。
它的举办不仅可以加快城市经济发展,还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世博会的选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上海世博会规划选址方案在选址方案中,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四个可行的方案:方案一:浦东郊区浦东郊区是上海市其中一个新兴的城市开发区,其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浦东国际机场仅有1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且该区域的大部分土地尚未开发,可避免因为拆迁而造成的不便和额外的成本。
但该方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且缺乏城市文化氛围。
方案二:虹口滨江虹口滨江是连接黄浦江西岸与东岸的区域,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便捷。
此外,该区域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可以为世博会提供更多的人文资源。
但该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和环境问题,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方案三:徐汇滨江徐汇滨江位于上海市的中心地带,是上海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市区,其交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世博会的举办。
此外,该区域的环境和城市设施也处于较高水平。
但该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场地较小、容纳不了大规模的世博会。
方案四:青浦郊区青浦郊区是上海市位于西部市郊的一个区域,其区域面积十分宽阔,交通便利。
且该区域尚未开发,是一个全新的城市空白区域,便于规划和设计。
但该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场地与市区之间较远、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等。
结论综合上述四个选址方案的优缺点,最终上海市政府决定选择徐汇滨江作为世博会的主要举办地。
尽管其场地较小,但地理位置、文化资源和设施优越,十分符合举办世博会的要求。
同时,在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上海世博会项目介绍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上海世博会项目规划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项目名称(Project Name):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地点(Location):上海中心浦江两岸规划(设计)时间(Date Designed/Planned):2004.10.29---2010风格(Style):体现更好的城市,更好的风格。
规模(Size):528公顷风景园林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s):吴志强甲方(Client):上海市政府管理公司(Managed by):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单位(Designed unit):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英国APUP & Rogers 公司、美国Perkins Eastman公司、法国Architecture Studio公司、日本RIA & 黑川纪章事务所联合体、加拿大Bing Thom事务所等总规划师(Chief planner):吴志强(图片1)规划师简介(Chief planner brief introduction):吴志强,男,1960年生于上海。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
他的主要设计作品有《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群规划设计》(图片2)、《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图片3)、《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规划设计》(图片4)等。
一:总述(Context)1.1上海世博会的目标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
它的目标是:展示全球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时代”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促进对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交流和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健康的城市化道路,交流城乡互动经验与范例;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1.2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核心思想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城市,首先要充分认识城市自身的系统和发展规律,认识人与城市,以及城市与地球未来之间的关系。
上海世博中心钢结构施工方案

第一章、综合说明一、工程概况世博中心为中国2010年世博会三大永久场馆之一,位于世博会规划园区浦东B片区,浦明路以北,世博轴以西,北临规划中的防汛墙。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4.2万m2。
建筑群落由2个单体组成:西侧为会展区(X区),南北长约90米,东西长约162米,地下1层,地上7层,屋面高度约39米,东侧为会议区(Y区),南北长约90米,东西长约180米,地下1层,地上7层,屋面高度约40米;东区局部地下室为6级人防。
二、工程范围本工程由东、西两个区域组成,施工内容包括:地上及地下部分的钢结构柱、钢结构梁、钢支撑、钢桁架、钢楼梯、UBB构件、楼面压型钢板以及土建结构相连的预埋件等的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吊装、除锈、防腐、防火等的制作吊装深化及安装、复测,按照钢结构验收规范规定的焊接工艺评定、钢板材料复验和必要的试验,以及按照设计要求对上述构件必要的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
三、工程建设目标及承诺1、质量目标及承诺本工程按照国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一次验收合格,并确保工程获得上海市钢结构工程的“金钢奖”,节能环保目标为美国USGBC LEED金奖标准。
若达不到LEED认证罚款1500万元;若未能获得“白玉兰”奖罚款1500万;若未能获得“鲁班奖”,则扣除合同总价的1.0%;若工程未获得上海市钢结构工程“金钢奖”,则扣除合同总价的1.0%。
2、进度目标及承诺本工程工期节点工程目标如下:(1)图纸深化设计完成(含设计院确认和其他相关单位的会签时间):基础埋件、地下室劲性柱2007年10月24日;上部结构为2007年12月30日。
(2)现场安装工期:基础埋件安装: 2007年11月15日——2008年1月25日;地下室劲性柱安装: 2007年11月30日——2007年2月28日;上部主体钢结构安装: 2008年3月15日——2008年10月15日;压型钢板铺设: 2008年5月10日——2008年11月15日;竣工日期(含验收时间):2008年11月3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2 功能布局
北街坊以商务办公为主、商业服务和文化休闲为辅,南街坊 以商业服务和文化休闲为主、商务办公为辅,形成复合互补、 动静相宜的功能布局。
在主要开放空间沿线,应当形成公共开放用途的积极界面。
商务办公建筑面积约占40-50%, 商业服务建筑面积约占25-30%, 文化娱乐建筑面积约占25-30%。
展示
设计
交流
文化创意产业
形成协同效应
商务 休闲
世博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区: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亲笔题词,赞誉城市最佳实践区为 “上海世博会的灵魂”。
有形遗产:基本保留UBPA建成环境(城市历史记忆的独特片段) 无形遗产:设立城市最佳实践的全球论坛(交流、分享、推广城 市最佳实践的全球平台)
低碳生态发展的最佳实践区:
目标定位
(1)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集聚区 (2)世博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区 (3)低碳生态发展的最佳实践区 (4)充满活力的复合街坊 (5)彰显魅力的城市客厅
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集聚区:
不只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办公场所,而且包含文化创意产业 所依赖的商务洽谈、产品展示、社会交往、文化休闲等相关 设施,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综合体,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实 现梦想的氛围,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城市最佳实践区西侧邻接文化博览区, 南侧面向黄浦江。基地包含南北两个街 坊,总用地面积约为15.07公顷(不包 含北街坊东北角的现状住宅组团用地)。
《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2019)
世博会地区的后续发展将要突出公共 特性,围绕顶级国际交流核心功能,形成 文化博览创意、总部商务、高端会展、旅 游休闲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上海21世纪标 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其中,城市最佳 实践区将延续世博会期间的基本建筑格局, 延续传承世博会的“美好城市”理念,形 成文化创意街区。
5.3 交通设施布局
各类交通到达方式分别与街区的 步行门户对接。在中山南一路、半 淞园路和苗江路沿线设置公交站点, 在南车站路和花园港路沿线设置出 租车候停点,在保屯路和花园港路 沿线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和停车点。
5.4 机动车停车库
依据相关要求,合计配置不少于 1500个机动车位。地下能源中心的 现状停车库为72个机动车位,现代 艺术博物馆的新建地上停车库为 120个机动车位,N1地块上新建办 公 建 筑 的 地 下 停 车 库 不 少 于 610 个 机动车位,S3地块上新建商办综合 建 筑 的 地 下 停 车 库 不 少 于 700 个 机 动车位。
场 所
组群
建筑
高度 复合
彰显魅力的城市客厅:
第三场所是创意城市的基本环境特质,主题 广场将成为各色人群的聚会处、创意梦想的激 发地、城市信息的发布点,形成最具有标志性 的滨水开放空间,如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被 誉为“欧洲最美的城市客厅”。
功能定位
原则:一业为主,多业融合,魅力元素嵌入。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 商务办公、文化艺术、会议展览、商业餐饮、 休闲娱乐、酒店公寓、开放空间融为一体, 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综合体。
考虑到“后世博发展”中机动车 流量的显著增加,建议对世博会地 区的浦西片区进行区域性的交通影 响专题研究。
6.1 连续的开放空间体系
主题广场、街区绿地、林荫步 道、建筑院落、街角空间、步行 巷道,形成功能有别、规模不等、 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收放相间 的连续开放空间体系,富有特色 和品质的第三场所成为街区空间 形态的主要魅力所在。
在建筑、开放空间、基础设施、慢行 交通等方面,继续体现街区层面的低碳 生态发展理念,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首个 低碳生态街区。
充满活力的复合街坊:
在各个空间层面(街区、组群、建筑),形成多种关联功 能(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的高度复合,成为24 小时的活力街区。
活动
商务办公 商业服务 文化休闲
街区
林荫步道连接南街坊的广场和 北街坊的绿地,形成开放空间的 主体部分;步行巷道连接主要开 放空间和周边城市道路,形成开 放空间网络;建筑院落和街角空 间则使开放空间体系增添了丰富 的层次。
5.1 主要客流来向分析
(1)轨道交通:8号线和4号线 的交汇站(中山南一路/西藏南路)
(2)地面公交和出租车:中山南 一路、半淞园路、苗江路
(3)小汽车:中山南一路、半淞 园路
(4)慢行交通(步行/自行车): 世博浦西文化博览区和滨江绿带
5.2 街区步行网络
在街区范围内形成完整的步行网络, 各种交通到达方式尽可能形成相对分 散的空间布局,并与街区步行网络对 接。
1.1.项目背景
2019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世 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获得大众媒体和 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城市最佳实 践区的使命尚未完全实现。它不仅是“世 博亮点展区”,还应当成为“街区改造范 例”。当世博会降下帷幕之际,城市最佳 实践区作为街区改造范例的实践过程也悄 然开始,继续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世博主题,将为上海城市的“后世博发 展”树立新的标杆。
1.2.规划依据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பைடு நூலகம்2019年) 《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2019年)
根据《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世博 会地区的后续发展将形成“五区一带” 的功能结构,分别是位于浦西一侧的城 市最佳实践区、文化博览区,位于浦东 一侧的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 滩拓展区,以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
4.1 规划原则
(1)形成复合功能街区 (2)强化开放空间体系 (3)传承世博文化遗产 (4)体现低碳生态理念
4.2 结构布局
4.2.1 形态结构:一轴线、两核心、九组团
一条步行轴线贯通南北街坊,串连开放空间核心和建筑组团; 广场和绿地分别形成南北街坊的开放空间核心; 九个建筑组团围绕开放空间核心,形成复合功能布局。
步行主线南北贯穿两个街坊,北端 接纳来自轨交站点的主要客流,南端 连接黄浦江沿线的滨水绿带。
在步行主线与半淞园路和苗江路的 交叉口,设置信号灯控制的过街步行 通道,确保步行主线的连续性,拆除 世博会期间修建的半淞园路过街天桥。
在步行主线和周边城市道路之间设 置5条步行次线,形成一主五次、均衡 分布、密度适宜的街区步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