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第八册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
1. 通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结构和重点难点。
2. 整理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制定教学计划。
三、教学方法1. 技巧化教学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导入课堂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2. 导入新知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导入新知,引导学生思考和预习。
3. 理解课文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深化理解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
5. 拓展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巩固与评价进行课后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定期组织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 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竞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信心。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2. 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和提高。
七、实施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进程和教师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施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工作的一个初步计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4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范本(三篇)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范本一、基本情况本班学生共____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且有极强的求知欲,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口语交际能力较强。
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积极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动,效果良好。
但由于个别生较多,基础较差,他们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拼音和识字能力明显比同龄孩子差,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较差。
但他们大都聪明灵活,主要通过交流和耐心辅导,转变其不良的学习习惯,争取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力图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学科的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修订的教材把思想性变成了人文性,更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注重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本册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学习语文的规律安排教材内容,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重视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减轻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重视自学: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文道合一:通过本册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大自然的神奇秀丽,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
突出重点训练项目:每一单元都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几部分组成。
导读部分介绍了本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出本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课文共三类:看图学文篇、精读课文5篇、略读课文5篇,共3篇,都体现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教材信息:教材名称:小学语文第八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八年级教学目标:1. 熟悉并掌握第八册的课文内容,理解文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本教学计划根据教材的章节内容进行安排,每周为一个单位,每天完成一个课时。
第一周:课时1:导入课程,介绍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课时2:学习课文《傅雷家书》,理解课文并进行讨论课时3:学习课文《范仲淹祭酒词》,分析词义、了解背景第二周:课时1:学习课文《四月天》,理解课文并进行文学鉴赏课时2:学习课文《放学后》,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课时3:学习课文《夏鲁园的月亮》,分析诗意和意象第三周:课时1:学习课文《酒泉子·宋》和《调笑令·词》,了解古代诗词课时2:学习课文《穆桂英挂帅》和《白兔记》的故事情节课时3:学习课文《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了解民间传说第四周:课时1:学习课文《沁园春雪》,理解课文主题和意义课时2:学习课文《七步诗》,进行朗读和表演课时3:学习课文《白杨礼赞》,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五周:课时1:复习上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并进行课堂小测验课时2:学习课文《四世同堂》,理解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课时3:学习课文《饺子的故事》,分析寓意和故事结构第六周:课时1:学习课文《杨过与小龙女》,了解《神雕侠侣》的故事情节课时2:学习课文《女儿》,分析诗意和女性形象课时3:学习课文《糊涂侯爷与红娘子》,分析幽默和讽刺手法第七周:课时1:学习课文《中国的南北差异》,了解地域差异对人的影响课时2:学习课文《丑状元被拒而死》,分析人物命运和社会现象课时3:学习课文《小枣树》,理解寓意和道德教育第八周:课时1:复习上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并进行课堂小测验课时2:学习课文《鲁迅脸有名堂》,了解鲁迅的文学观和创作特点课时3:学习课文《早操的益处》,分析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第九周:课时1:学习课文《魏晋南北朝》,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课时2:学习课文《乡村的春节》,分析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课时3:学习课文《庐山的月亮》,进行写景和描写分析第十周:课时1:学习课文《读鲁迅通过写扁方言的微形象的古诗一则》,了解鲁迅的文化批判课时2:学习课文《船亮亮的哥哥》,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意义课时3:学习课文《歼12飞机的研制背后》,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上是初步的教学计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
2023年语文人教版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2023年语文人教版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本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掌握第八册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3. 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4. 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教学:依据第八册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对每篇课文进行逐一解读,教授课文的理解、背诵、诵读、鉴赏和写作等技巧;2. 语法教学:重点教授重难点的语法知识和运用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课和相关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5. 词语学习:教授词语的理解、辨析、拼写和扩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词语运用能力;6. 综合能力培养:通过课外阅读、课堂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分析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社会化教学法:倡导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实际体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能力;5. 个案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四、教学步骤1. 预习阶段:学生根据教学计划预习教材内容,参考指导书完成预习任务,并在课前准备好提问,为课堂提问和讨论做准备;2. 导入阶段:通过问题导入、故事引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梳理阶段:对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梳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脉络;4. 解读阶段:解读课文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用法;5. 分析讨论阶段: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6. 总结反思阶段: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024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4.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5.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教学: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课文教学,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2.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重点讲解词语的使用、词义辨析、句式和文体特点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写作指导:通过篇章结构、论证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口语表达与听说训练:设置各种情境,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和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5.阅读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互助合作,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任务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4.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启发性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安排1.每周授课安排:按照教学进度,每周固定上课时间,保证教学质量。
2.每课教学时间:根据课程内容,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
3.课后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课后辅导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定期考试评测:每学期进行定期考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4篇

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4篇(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教学计划适用于第八册的语文课程。
第八册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语文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本册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逐渐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还将学习不同文体语言表达的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学生将能够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资源和材料:- 第八册语文教材及配套习题- 课外阅读材料(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 网络资源(辅助教学视频、在线语文学习平台等)教学计划:本教学计划按照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划分,每个单元根据其特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教学计划示例:单元一:文言文阅读技巧-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常见阅读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外阅读、文言文例句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词语的上下文关系推测生字词的意义,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单元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教学内容:现代文的特点、常见文体与文学流派的介绍和欣赏-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文学知识掌握情况、写作水平提升情况单元三:写作技巧与实践- 教学内容: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及应用,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方法:写作指导、写作实践、写作批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作文质量和逻辑性、写作实践的重复和改进情况单元四:语言运用与综合训练- 教学内容:语言运用案例分析、语言知识的运用与综合训练-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后习题、小组讨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解读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教学评价: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课堂参与度、课后习题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和评价:- 在每个教学单元内,设置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外阅读、写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在每个单元结束后,通过课堂测试、作文评价、小组讨论结果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2024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Unit 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作者、作品背景等。
- 阅读、默写、赏析古诗文,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 学习古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 完成观察、绘画、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创造力。
Unit 2: 散文阅读- 阅读散文作品,理解文中的情感和主题。
- 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叙事等。
- 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Unit 3: 名人传记- 学习名人传记的写作结构和特点。
- 阅读名人传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
- 撰写一篇简单的名人传记,让学生了解传记写作的过程和技巧。
Unit 4: 儿童文学- 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理解。
- 学习儿童文学的写作技巧,如设定情节、塑造人物等。
- 进行角色扮演、创作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Unit 5: 课外阅读推广- 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开展图书分享会和读书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
- 进行读后感写作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能力。
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互助互学,促进交流和合作。
3.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方式:1. 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的评价,考察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
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在教参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二、课标要求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00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5.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单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7.实践活动:(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是非善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真诚地待人处事、保护大自然、了解战争,呼唤和平,生命是宝贵的、、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
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在教参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二、课标要求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00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型阅读。
5.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单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6.写作: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实践活动:1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是非善恶。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3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8.写字: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具备初步的概括文章的能力。
2加强朗读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篇章。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习作中,能比较有条理地、通顺地记叙一件事情或描写一个场面、景色。
一、本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 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 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224个生字。
2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 续练习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 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 能用学习的部分词语造句。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 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二、各单元目标、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复述《祁黄羊》。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秩序井然”、“爱抚”、“崇敬”、“稠密”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体会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重点、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义。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复述《祁黄羊》。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偶尔”、“活泼”、“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增强环保意识。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聪明”、“恍然大悟”、“即使……也……”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
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2、用关联词造句。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鸟语》。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芳香扑鼻”、“附近”、“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声音。
5、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的意义。
学习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
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声音。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生命的壮歌》中的一则。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学习生命的壮歌后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山奇松》第二自然段。
复述《日月潭的传说》。
背诵两首古诗。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5、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诗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重点、难点:1、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