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苏州园林里造成藏露互补的遮隔物有种种,如花木、山 石、门窗、屋宇、水流……
1.花木隔
山石隔
拙政园的土石假山,只要人们不断的变换方位,不断 的变换视角,眼前就能展现多层次的优美画面:或山 掩曲径,或岭映峈亭,或石藏幽谷,或峰隔重楼,无 不是趣味不尽的艺术境界
桥梁隔
在拙政园的中部,就有一座座低 矮近水的曲桥分隔水面的。它丰 富了水面的层次,使水面不致一 平如镜而显得单调乏味。这样, 人们就有水景可看了,或由近而 远,或由远而近,从而产生一种 宽阔而平远的意境。
文徵明:
明代著名书 画家。与祝允 明、唐寅、徐 祯卿三人,人 称“吴中四才 子”
与沈周、唐 寅、仇英全称 “吴门四家”
拙政园平面图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西区
(原“补园”)
N
中区
(原“拙政园”)
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经修复扩建, 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 “拙政园”)、西区(原“补园”)三部 分。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
二、映衬对比,多样统一
(一)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映衬对比,多样统一
(二)景物与景物之间的映衬对比 ,多样统一
拙政园的亭,以屋基平面和立柱多 寡而论:
圆形而立五柱的如笠亭;正方形而 立四柱的如松风亭、嘉实亭等;正 方形而立十二柱的如梧竹幽居亭; 长方形而立四柱的如放眼亭;长方 形而立八柱的如绣绮亭;六角形而 立六柱的如宜两亭;八角形而立八 柱的如天泉亭;平面呈“凸”字形 而立八柱的如涵青亭;平面呈扇形 而立六柱的如:“与谁同坐轩”亭 ……
远 香 堂
枇 杷 园
梧 竹 幽 居——源自廊 桥 小 飞 虹听 雨 轩
北 寺 塔
10/3/2019
——
一 池 三 景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
–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依赖自然 –人们为了渡过各种困难,群居形成原始聚落 –人对自然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呈现为亲和的关
系 –原始社会后期,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
种植场地,房前屋后有了果木蔬圃,客观上接近了园 林的雏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第二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旺盛 的过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规模宏大 – 不断向民间汲取艺术养分 – 不同时期的数量、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朝代盛衰 – 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又可
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2.1.1 大内御苑
• 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内,距皇居近,便于皇帝 日常临幸游憩。 如,西苑、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花 园。
产生了国家组织和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小城市和镇集人对自然界已经有了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人对自然处于理性适应状态仍保持着亲和的关系园林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社会背景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人们从大自然获得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无计划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改良学说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fl奥姆斯台德城市园林化思想e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之一
注意 – 风景名胜区、陵园和坛庙的绿化不属于 中国古典园林范畴
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 诗画的情趣 4. 意境的涵蕴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论文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人们智慧的创作!许多文人墨客都为此留下许多诗篇。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对园林美景同样情有独钟,他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句。

其中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更是因苏东坡而来,苏东坡在题咏西湖最有名的诗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

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

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课件
57
拙 政 园 浮 翠 阁
58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 谁 同 坐 ? 明 -----月? 苏清 轼风 ? 我 ?
59
拙政园听雨轩庭院
60
观看、聆听、感受
?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州园林,看一下 那里的竹影白墙,聆听一下优雅的音 乐,感受一下每一个角落里蕴含着的 诗、词、歌、赋。
61
4、建筑
48
4、建筑
个园 ——长廊
49
4、建筑
狮子林的单面廊
50
网师园的单面廊
4、建筑
51
4、建筑
沧浪亭的复廊
52
4、建筑
拙政园水廊
53
4、建筑
沧浪亭爬山长廊
54
4、建筑
小瀛洲 —— 九曲桥
55
4、建筑
小瀛洲 —— 亭桥
56
?阁 ?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有“五
步一楼,十步一阁”。阁是一种小楼,形 状与楼相似,但四面开窗,比楼更为轻巧 多变。
情景交融
拙政园
12
网师园
玲珑素雅 细腻精美
13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 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园林色彩 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 水之中的心态。
14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石 2、理水 3、植物 4、建筑
15
? 叠石 ? 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小
22
独立观赏景石 留园冠云峰
?叠石
23
2、理水 以小尺度体现河、湖、
溪、涧、泉、瀑等景象。
拙政园中部水景
24
2、理水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豫园坐落于上海市市区南部旧城的东北角,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面与上海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来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了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年间的尚书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

豫园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开始兴建,至明神宗万历五年(公元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时间。

占地70余亩。

17世纪中叶,潘氏的后裔逐渐衰落,园林也逐渐荒废。

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年),由该地的人士集资购得豫园的一部分,并重新进行整理。

清道光年间(公元-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的地方官通令各同业公所分管并作为议事的地方,共有21个行业各占一区,自行修葺。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入侵上海,盘踞在城隍庙5日,园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咸丰十年(公元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自年起开始整修,恢复了30多亩园景。

现在的豫园可以分为六大景区,每个景区都存有其独有的景色。

入园没多久就可以看见一座大型假山,层峦叠嶂,清泉飞瀑,回去若真景。

假山以武康黄石扎成,出自于江南知名的砌山家张南阳之手,拥有“江南假山之并列”美誉。

“萃秀堂”就是骗人山区的主要建筑物,坐落于假山的东麓,面山而筑城。

自萃秀堂绕开花廊,进山路,存有明代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石刻。

抵达山顶时存有一个平台,于此洞庭,全园景物,一览无余。

从鱼禾榭到万花楼一带,有游廊、溪流、山石等景物,多庭院小景,极具玩味。

点春堂景区,园亭相套,轩廊相连,花木葱茏,泉水潺潺,包括有和煦堂、藏宝楼等建筑。

清咸丰三年(公元年)上海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曾在点春堂设立指挥部。

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具“皱、漏、瘦、透”之美。

据说是移自乌泥径朱尚书园,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山 ▪ 目的: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 类型:土山、土石假山、石山 ▪ 石材种类:黄石、太湖石
太湖石五大特点:绉、透、漏、瘦、丑
▪ 代表:
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园林专家惊叹:“造园者未 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 江南三大奇石:玉玲珑(上海豫园)、冠云峰 (苏州留园)、绉云峰(杭州竹素园)
小瀛洲——九曲桥
小瀛洲——亭桥
▪舫
将船的造型建筑化
颐和园石舫
▪榭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
江南园林中的水榭
怡园的藕香榭
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
拙政园听雨轩
对比一下 有何不同
一、日本传统庭院----枯山水
金阁寺建于1394年共三层是中国 传统与日本艺术的完美结合 金阁寺的得名是缘于他 的最高两层的隔墙都是 用金箔包裹的,塔顶上 上装饰着寓意吉祥的凤 凰。
凡 尔 赛 宫 花 园
美术欣赏
建筑艺术及园林艺术
四、英国古典园林--风景如画
英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人们对图案一般的法国园林逐 渐厌倦,开始探寻新的艺术风 格,英国通过绘画重新发现自 然的园林类型——风景画园林。 他们嘲笑法国式花园的造作, 认为规整的园林是对自然的歪 曲。开始追求一种近乎自然返 璞归真的风格
▪ 厅堂(主体建筑)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 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
▪廊
“引”且“观”的建筑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个园——长廊
狮子林的单面廊
北海延楼双层长廊
▪亭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桥
作用:添景、隔景,视觉上扩大了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4.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 充满诗情画意。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 风采。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 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 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 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1.什么是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 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 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 居住的环境。
园林,在中国古籍中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 苑、庭园、山池、别业等。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
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
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以岭南四大园林最为著名;分别是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
顺德的清晖园、番禹的余荫山房。 4.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
中石国狮古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园林赏析
中十国七古孔典桥 园林赏析
中佛国香古阁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夜幕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园
为主园,乃精华所在, 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
杜 甫 草 堂
临湖而居,篱笆为墙,总给人一种农家小乐,幽深,静谧的感觉。
川 西 的 园 林 竹 子 叫 多 , 依 地 而 建 , 出 于 自 然 , 入 与 自 然 。
川西园林中的长廊幽直径通,很古朴。
外 墙 还 是 那 么 幽 静 , 受 道 教 的 风 格 影 响 。
乐寿堂的西跨院叫扬仁风,庭院内的建筑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在 园内北面的正中山坡上,有扇面形状的“扇面殿”,殿前地面使 用汉白玉砌成的扇骨、山轴,整座殿堂好像一把打开的折扇。
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 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 而变化的,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 秋冬,分别是留佳寄澜秋水和清遥,设计十分的巧妙。
中国
古典园林赏析
颐和园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 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 成众星捧月之势,它将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 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把当时的“三山五园”巧妙 地加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
澄漪亭是用对景的造园方法,不但与船厅互为对景,还可平视高低错落而又有 花树掩映的房舍亭院,以及东岸拱石凌空、枝叶疏遮密掩的花?亭。更有近望 远眺的花大如碗的玉堂春、堪称千年活化石的银杏树衬入眼帘,确实是待客品 茗、赏荷寻景的好地方
创凤 造来 庭峰 院, 空此 间假 。景 与 亭 完 美 结 合 , 创 造 各 多 的 意 境 , 多 透 视 角 度
岭 南 庭 院 的 廊 更 具 特 色 , 廊 的 装 饰 很 具 有 特 色 。

园林艺术赏析_中国古典园林


月到风来亭
濯缨水阁
小山丛桂轩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4、环秀山庄
占地约3亩,呈现前厅后园的建筑布局。 园中以山为主,山下池水萦绕,池西有边楼和廊 道。 假山出自清叠山名家戈裕良之手,于嘉庆十二年 (1807)左右叠成此山,这是苏州园林中最杰出的假山 叠石艺术珍品。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问泉亭
假山外貌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五、岭南园林
(一)概述
岭南园林是中国岭南地区园林的概称,主要以广东省的广 州、顺德、佛山、肇庆等地的园林为代表。 岭南,即五岭以南,始称于唐贞观年间。 五岭指分布于湘赣之南,粤桂之北,越城岭、都庞岭、萌 渚岭、骑田岭、大庚岭五岭。五岭合称南岭或岭峤。
澹泊敬诚殿
水心榭
烟雨楼
沧浪屿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三、苏州园林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 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 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 邃意境。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一、颐和园
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其亭台、长廊、殿堂、庙
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 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 作。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颐和园因地制宜,布局讲究,山湖竞秀,殿阁峥 嵘。 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 成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几处园林
芙蓉榭 兰雪堂 天泉亭 缀云峰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代的遗物。

前者有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论。

中国的建筑业也认为,长江以南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提取物主要在苏州,园林的数量、大小、园林艺术的精华,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

二、院落布局不管是南方的自然式园林还是北方的宏观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私家贵族的小家园囿,尽管由于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1、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利用人工修建的自然风光,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的古典造园,除了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优美的山区景色的追求,为了在城市实现可以享受乐趣的山林。

2、善于利用民族风格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1)廊廊虽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建筑物,但造型很丰富,艺术造型很强。

从廊的形式分,大致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波形廊等,从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来考虑,又可分为沿墙走廊、空廊、楼廊、爬山廊、水廊、花廊、复廊等。

2)桥桥也称桥梁,它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尤其是园林中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桥。

桥原本是为了通行而建,所以具有交通的实用功能,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吸引力,引人流连。

园林中建桥,既有分割水面与造景的作用,又有连接、导游的功能。

在宽阔的水面上用体形高大、曲线优美的拱桥或用廊桥,借水生景,虚实相接,倒影如画。

然而在重岩复岭的假山之间,却要用质朴自然的石梁,高高飞架在峭壁之上,才能创造出一种天堑变通途,白浪如山信步过的雄伟意境。

三、空间突破即为将造园的美景藏于四周的围墙之内。

此外,除了少数的皇家园林,其它私家园林的面积相对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窗,又名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
4、建筑
漏窗
4、建筑
沧浪亭漏窗
4、建筑
藕园漏窗
4、建筑
拙政园漏窗
4、建筑
•亭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沧浪亭
4、建筑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4、建筑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
狮子林卧云室亭
4、建筑
•廊
“引”且“观”的建筑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4、建筑
个园——长廊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苏 轼
与 谁 同 坐 ? 明 月 、 清 风 、 我 。
-----
拙政园听雨பைடு நூலகம்庭院
观看、聆听、感受
•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州园林,看一下
那里的竹影白墙,聆听一下优雅的音
乐,感受一下每一个角落里蕴含着的
诗、词、歌、赋。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私家园林
特点: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 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园林色彩 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
水之中的心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石 2、理水 3、植物 4、建筑
• 叠石 • 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小 尺度创造峰、峦、岭、岫、洞、谷、悬岩、 峭壁的形象,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 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 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并形成 了多种堆叠风格。
狮子林中部石岸
•叠石
个园春山
•叠石
个园夏山
•叠石
•叠石
个园秋山
•叠石
个 园 冬 山
•叠石
静 心 斋 北 假 山
独立观赏景石
•叠石
留园冠云峰
2、理水 以小尺度体现河、湖、 溪、涧、泉、瀑等景象。
拙政园中部水景
2、理水
拙 政 园 中 部 水 景
2、理水
拙政园水景
留园中部水景
3、植物 • 植物作为苏州园林不可或缺的因素,能单 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 来衬托建筑山石。
3、植物
枇 杷 园
3、植物
香 洲
3、植物
闻 木 樨 香 轩
3、植物
海 棠 春 坞
3、植物
芙 蓉 榭
4、建筑
• 墙、窗、亭、廊、阁
4、建筑
• 墙 、窗(隔而未隔,移步换景) 隔景、框景、借景
留园古木交柯漏窗
4、建筑
利用洞门、空窗的边框作为框景的画框,形成十
分诱人的风景画面。
4、建筑
功能齐全
颐和园苏州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皇家园林
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
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
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
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问题二:你还记得《苏州园 林》吗?《苏州园林》中提
到的园林特点有哪些?
拙政园
淡雅素净
建筑小巧玲珑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拙政园
网师园
玲珑素雅
细腻精美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问题一:你知道颐和园吗? 你去过颐和园吗?如果送
你去颐和园,你最想看到
的是哪些景色?
颐和园
规模浩大、面积广阔
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北海公园
规模宏大 雍容华贵
万寿山
颐和园十七孔桥
4、建筑
狮子林的单面廊
4、建筑
网师园的单面廊
4、建筑
沧浪亭的复廊
4、建筑
拙政园水廊
4、建筑
沧浪亭爬山长廊
4、建筑
小瀛洲——九曲桥
4、建筑
小瀛洲——亭桥
• 阁

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有“五步 一楼,十步一阁”。阁是一种小楼,形状 与楼相似,但四面开窗,比楼更为轻巧多 变。
拙 政 园 浮 翠 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