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实验

合集下载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S R反应器 由有机玻璃制成 。 B 总容 积 4 . , 74L 有效容积 4 . o 2 8L 采用空压机曝气 , 穿孔管布气 。 其
流 程见 图 1 。
间 , P在 2~ g L之 间 , 广 州 地 区 城 市 污 水 _ r 7m / 而
B D5 4 O 在 0~8 / 0mg L之 间 , H 3 N 在 2 N 一 0~3 0
K e r s m u i i a s twa e' wa t wa rte t nt s q n i g b th l. tr y wo d : n cp lwe e lr , se t r ame ; e ue c n a c  ̄q e e c
引盲
1 实验 装置 与方 法
Z A G K — n ,Z A G C a—hn ,F N i ,wu io u ,Z O i is A iopn H N ef g H N hoseg A G Qa a n X a ̄ n H U L— n ,T N X a —ig p
(uipl n nin et eamn oCv nier g cdm ,Gu g o n esy un o 145 h a M n i d vomnaDpr etf il g en ae y t  ̄ oUi rt c aa E r l t iE n i A m h v i,G a#l 500,Ci ) u n
t a n.Whns aelaigw s .4~ 6 k 【 O 5/ k 【 S 】. ) h dcso f etrmS R rt t e me e l g dn a 1 0 2 g B D 】 (g MLS d ,tei ie f fun o B u o 0 n e l f
wee a ol w : BO 5 = 5 1 r sf l s o D . 2—1 . mg L CO c = 1 . 36 / , D , 0 7~3 . mg L 2 2 / .NH 一N = 2 8 3 . 3~9 2 . 3mg L a d / n T =0 1~0 4 /L h e u t h wst a s gS R l r a n cp l se t r ih l w c n n a b n a d P . . 5 mg T er s l s o i i B 0[ l h u n e mu i i twae t o t tc r o n a wa w o e nt g n i a p i a l . i o e s p l b e r c

SBR法工艺

SBR法工艺
洁工作。
SBR工艺设计
设计要点: • (1)污泥溶剂负荷率NV=0.5KgBOD5/(m3·d)± • (2)MLSS为3000mg/L • 操作周期为6~8h:进水2h,曝气4h,沉淀1h,排水与待
机各0.5h(8h) • (3)总需氧量的计算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同,当要求脱
氮时,应考虑硝花需氧量。 • (4)剩余污泥量的计算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同。 • (5)反应池排水采用伸缩式浮动排水口,其排水口距池
二实验原理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连续活性污泥法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SBR法综合实训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仪器
4
实验试剂
5 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
6 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7
实验注意事项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SBR系统的特点,主要组成部分和 内部构造。 (2)掌握SBR工艺各工序的运行操作要点,加深对 SBR法工艺及运行过程的认识。 (3)通过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和生物相的观察,加 深对活性污泥系统的了解。 (4)就某种污水进行动态试验,以确定工艺参数和 处理水的水质。
三、实验仪器
1 SBR法实验装置及计算机控制系统一套。 2 水泵。 3 水箱。 4 空气压缩机。 5 电子显微镜。 6 DO仪。 7 COD测定仪或测定装置。
四、实验试剂
COD相关试剂。
五、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
1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1)取已建污水活性污泥或带菌土壤为菌种,在 SBR反应器内以生活污水为营养培养活性污泥。 (2)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除 1/3废水,再加入新鲜废水。 (3)培养数天后如发现污泥呈黄褐色,絮凝和沉 淀性能良好,上清液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镜检 菌胶团密实,生物相丰富,说明污泥已培养成功。

SBR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模拟实验

SBR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模拟实验

SBR 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摹拟实验 考察系统对 COD ,SS 等的去除效果。

实验材料(1)生活污水 (2)活性污泥 实验设备SBR 反应装置(反应器长 66cm ,宽 33cm ,高 21cm ,反应体积 45.7L )、消解 炉, PH 计,快速溶解氧测定仪,电子天平,干燥箱 1.2 实验物品、器皿和试剂物品:滤纸、蒸馏水、 K 2Cr 2O 7 、HgSO 4 、浓硫酸、硫酸银,(NH 4 ) 2Fe (SO 4 ) 2·6H 2O 、邻菲罗啉、硫酸盐铁。

器皿:烧杯,玻璃漏斗, 100mL 量筒,滴定管,消解罐,锥形瓶,容量瓶,棕 色瓶,各规格移液管等。

试剂:含Hg 2+ 消解液(浓度为 0.2000mol/L )、硫酸-硫酸银催化剂、试亚铁灵指 示剂、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1.3.1 实验原理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 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SBR 技术采 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 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 反应, 静置理想沉淀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 操作, SBR 技术的核心是 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 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1.3.2 实验内容 (1)运行方式实验采用进水 反应 沉淀 排水 空置的方式(2)操作简介①取回接种污泥和生活污水,测定所用污泥的 MLSS 值①设定反应器反应容积,设定反应器运行的 MLSS 值,计算所需投加污泥体积。

①为反应器加泥进水,测定原水的 PH 值、 SS 、COD Cr ,为设备设定运行参数: 搅拌 1h ,曝气 4h ,6h ,8h ,沉淀 1h ,静置 1h 。

①曝气结束后测定 SV 30 、MLSS ;沉淀结束后测定出水的 PH 值、 SS 、COD Cr , 同时排掉反应体积 1/3 体积的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结合处理生活废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结合处理生活废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结合处理生活废水摘要:这项研究主要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法结合用来处理生活废水。

我们的目的是找到这种结合方法最合适的操作界限。

该方法包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的优点和缺点。

在常温下,3次循环(SBR的处理时间是8小时:进水1小时,曝气3小时,沉淀1小时,出水1小时,闲置2小时;而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是24.8小时,水力承载量为24.5)是最佳循环模式。

此时排放物满足GB/TI8921-2002标准:“城市可再生水:可用作城市景观水”。

在3次循环中,将人工湿地的效率放到最大,而SBR的能力消耗放到最小。

在溶解氧很低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和氨的移除效果不明显。

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并且能很好地吸收磷。

关键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能量消耗,低溶解氧。

1.引言随着水消耗的日益增加,很多地区现在或在不久的将来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

为了缓解这一危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在这一情况下,污水也有可能变成水资源。

然而,传统处理系统只是着重于处理而非再生利用。

因此引发了应当处理哪种污水,如何处理,如何运送这些一系列问题。

通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人工湿地的结合,生活废水的处理将受益于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比如:防止负荷冲击,防止污泥膨胀,自动化控制,简单的操作,容易维护,低能耗,低成本,有更多的绿地以及其他优势。

这两种技术也有各自缺点,比如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能耗高,而人工湿地占地大并且易堵塞。

而我们的目的是如何将两种方法更好的结合起来。

2.实验过程2.1污水的特性重庆大学B学院的学生宿舍的学生的日常用水经常浮动而且很受气候影响。

比如,在夏天,重庆市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高,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水的消耗急剧上升。

因此,污水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当冬天温度降低后,学生用水少了,那么污水量也随之减少。

而这些排出物应当满足GB/T18921-2002标准:“城镇循环水的再利用—用于城市景观水的标准。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验讲义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也称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即SBR工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一.实验目的1.应熟练掌握SBR活性污泥法工艺各工序操作要点;2.熟练掌握活性污泥浓度、COD和SV%的测定方法;3.了解SBR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池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4.了解有机负荷对有机物去除率及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SBR工艺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同。

但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序批操作。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水质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身,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有机物降解方面是随时间上的推流)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序批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进水反应沉淀闲置图1 SBR工艺曝气池运行工序示意图SBR实验装置:由原水箱、SBR反应池、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组成。

SBR实验

SBR实验

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一般有生物相、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 固体浓度(MLVSS) 、污泥沉降比(SV) 、污泥体积指数(SVI)等。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是指曝气池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 又称为污泥浓度,单位为 mg/L 或 g/L。 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除了具有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外,还应有好的絮凝沉降性能。活性
2. 原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称 SBR)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连续流活性污泥处理工艺。SBR 法实际上 并不是一种新技术,1914 年英国的 Alden 和 Lockett 首创活性污泥法时,采用的就是间歇 式。 当时由于曝气器和自控设备的限制该法未能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自动控制仪 表、阀门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该法又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SBR 工艺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同,即都 是通过活性污泥的絮凝、吸附、沉淀等过程来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所不同的只是其运行 方式。SBR 法具有工艺简单,运行方式也较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SVI 值较低污泥易于沉 淀,可防止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和所需费用较低,不需要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等优点。 SBR 法系统包含预处理池、一个或几个反应池及污泥处理设施。反应池兼有调节池和沉 淀池的功能。该工艺被称为序批间歇式,它有两个含义:a. 其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按序排列; b. 每个 SBR 的运行操作在时间上也是按序进行。 SBR 工作过程通常包括 5 个阶段:进水阶段(加入基质) ;反应阶段(基质降解) ;沉淀 阶段(泥水分离) ;排放阶段(排上清液) ;闲置阶段(恢复活性) 。 这 5 个阶段都是在曝气 池内完成, 从第一次进水开始到第二次进水开始称为一个工作周期。 每一个工作周期中的各 阶段的运行时间、运行状态可根据污水性质、排放规律和出水要求等进行调整。对各个阶段 若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又可以达到脱氮、除隣,抑制污泥膨胀等目的。SBR 法典型的运行 模式如下图所示。

SBR法处理废水的试验

SBR法处理废水的试验

SBR工艺处理有机废水的试验一、实验目的1 •本实验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模仿实验,通过收集校园内的生活污水,采用SBR工艺对其进行处理;2•通过本实验,让学生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有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SBR X艺的操作和调控,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掌握并能熟练测定常规水质指标:DO浊度,PH,SV、温度等;4•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因,并且对其进行解决,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原理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污水处理领域: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主要有味精、啤酒、制药、焦化、餐饮、造纸、印染、洗涤、屠宰等工业的污水处理。

SBR X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

SBR X艺的一个完整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进水期一反应期一沉淀期一排水排泥期一闲置期。

⑴进水期(F)将原污水或经过预处理以后的污水引入反应器。

此时反应器中已有一定数量、满足处理要求的活性污泥,其体积一般为SBR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左右,即充水的量约为反应器容积的一半。

由于SBR工艺是间歇进水的,即在每个运行周期之初将污水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反应器,待反应器充水到一定位置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过程。

而在每个运行周期末,经过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及闲置过程后,反应器中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活性污泥。

充水所需的时间随处理规模和反应器容积的大小及被处理的废水水质而定,一般为数小时。

为防止在充水期间污染物的积累对反应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还可考虑在此期间对SBR 反应器进行曝气。

根据开始曝气的时间与充水过程时序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曝气方式。

即(1)非限量曝气一一边充水边曝气,在充水开始时即进行曝气;(2)限量曝气------- 待充水阶段结束后开始曝气;(3)半限量曝气在充水阶段的中、后期开始曝气。

⑵反应期(R)反应期是在进水期结束后或SBR反应器水位达到设计值后,开始进行曝气,或根据处理要求控制不同的运行方式(如考虑脱氮或除磷时,除需要曝气外还需在特定的时间停止曝气或进行搅拌等)。

《SBR工艺生物脱氮及外加碳源效果研究》范文

《SBR工艺生物脱氮及外加碳源效果研究》范文

《SBR工艺生物脱氮及外加碳源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氮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SB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灵活、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脱氮领域。

本文以SBR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脱氮及外加碳源的效果进行研究。

二、SBR工艺概述SBR工艺是一种周期性运行、分批操作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周期性的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达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

其特点在于灵活的操作方式,使得该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调整运行策略,从而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

三、SBR工艺生物脱氮效果研究1. 生物脱氮原理SBR工艺中的生物脱氮主要通过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实现。

在曝气阶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在沉淀和排水阶段,通过厌氧环境下的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

2. 实验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SBR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通过调整曝气时间、沉淀时间等参数,研究生物脱氮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SBR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元素,达到良好的脱氮效果。

四、外加碳源对SBR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1. 外加碳源的作用外加碳源可以提高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浓度,从而提高脱氮效率。

此外,适当的碳源还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其生长繁殖。

2. 实验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通过向SBR反应器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源(如甲醇、乙酸等),研究外加碳源对SBR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外加碳源可以显著提高SBR工艺的脱氮效率。

其中,甲醇作为碳源时,脱氮效果最为显著。

此外,外加碳源还可以提高污泥的活性,有利于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SBR工艺的生物脱氮效果及外加碳源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SBR工艺具有较好的生物脱氮能力,外加碳源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观察溶解氧显示表、PH显示表、温度显示表读数并做记录;
六、实验操作步骤
k. 1#SBR曝气时间到,关流量计,关进气阀门F2;
l. 2#SBR曝气时间到,关流量计,关进气阀门F6,关曝气风机;
m. 静止沉降,分别观察两反应器污泥沉降情况,若沉降时间到, 泥水界面仍不清晰,加长沉降时间,直到泥水界面清晰,并记 录时间; n. 分别打开排水阀F3、F7,排水,从采样点取出水水样,取原 水水样; o. 测原水COD及出水COD,记录实验数据。
(6)工艺简单,占地少,投资费用低。
三、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原理时序图
五、实验装置及主要实验仪器
(1)提升泵及曝气风机 (2)SBR反应器
(3)在线溶氧仪
(4)在线PH计
(5)在线温度计
(6)液位控制器 (7)PLC可编程控制器 (8)COD测定仪
(9)电动阀门
(10)进水/进气流量计
六、实验操作步骤
T=(反应器容积-活性污泥容积)/流量Q 2、计算COD去除率: COD去除率=[(原水COD-出水COD)/原水OD]×100%
八、思考题
1、同一进水量、同一曝气量、同一静沉时间,活性污泥 量是否越多越好?
2、溶解氧、PH、温度等参数对反应有何影响? 3、若设定的沉降时间到,泥水界面仍不清晰,试分析其 原因。 4、画出4个SBR反应器为一组的实验原理工艺时序图。
(1)取活性污泥分别注入1#SBR反应器和2#SBR反应器中(本 实验中,2个反应器为一组)。 (2)同一组反应器,活性污泥的注入量有所差异,1#SBR反应 器活性污泥注入量为反应器额定水位的1/3,则2#SBR反应器活 性污泥注入量比1#反应器略多一些。 (3)根据SBR实验原理时序图,确定进水时间、曝气时间、沉 降时间、排水时间(闲置/排泥时间在本实验中不予考虑)。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污水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了解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二、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简介
SBR是一种间歇运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兼水质均化、 初沉、生物降解、终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运行时,污水分批进入池中,在活性污泥的作用下得到降 解净化,经一定时间沉降后,净化水外排。 当污水连续排放时,SBR由多个反应池(至少2个)组 成,污水按序列进入每个反应池,它们运行时的相对关系 是有次序的,也是间歇的。在一个反应池内,一般一个运 行周期包括:进水、反应(曝气)、沉降、排水和闲置 (排泥)五个阶段,由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完成。
六、实验操作步骤
f. 调节1#SBR气体流量计旋钮,使进气量在实验指定范围内,以 达到适当的气液比;
g. 2#SBR反应水 阀门F5,关污水提升泵; h. 开2#SBR进气阀门F6,按确定的曝气时间开始曝气; i. 调节2#SBR气体流量计旋钮,使进气量在实验指定范围内,以 达到适当的气液比;
六、实验操作步骤
②自动情况下:
a. 在计算机上设置进水方式(液位控制/时间控制),若时间控 制,输入进水时间,输入曝气时间、静沉时间、排水时间; b. 启动自动控制系统; c. 排水结束,从采样点取出水水样,取原水水样; d. 测原水COD及出水COD,记录实验数据。
七、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
六、实验操作步骤
①手动情况下: a. 启动污水提升泵,开1#SBR进水阀门F1; b. 调节1#SBR进水流量计旋钮,使进水流量在实验指定范围;
c. 1#SBR反应器液位达到给定液位: 关1#SBR进水流量计及进 水门F1, 开2#SBR反应器进水阀门F5;
d. 调节2#SBR进水流量计旋钮,进水流量在实验指定范围内; e. 启动曝气风机;开1#SBR进气阀门F2,按确定的曝气时间开 始曝气;
三、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特点
(1)池内厌氧、好氧反应交替运行,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污泥 不易膨胀,静态沉淀,时间短、效率高,水净化效果好。 (2)池内仍有滞留的净化水,对进水(污水)有一定的稀释、 缓冲作用,因此具有耐负荷冲击作用。 (3)处理过程参数(进水时间、曝气时间等)均可根据水质、 水进行调整,灵活运行。 (4)处理设备少,工艺简单,便与操作与维护管理。 (5)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