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题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2、种类: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 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 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 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 阵高兴,高兴。
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类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 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类似点的 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分析之对偶
1、定义
正对
2、种类 反对
窜对
从内容上分
从情势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 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 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 用同一个字。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 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 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知识清单——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就不是比喻;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应看它是否具备以上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

下面的几种情况,句中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1)同类事物相比较。

如:他长得很像他的母亲。

(2)表示猜度。

如: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像是体育馆。

(3)表示想象。

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仿佛一下子成了一位威武的戍关武士。

(4)表示举例的引词。

如:社会主义中国涌现许多楷模,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或暗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明喻的比喻词是“像”“仿佛”等,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变成”等。

如:(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明喻)(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暗喻)(3)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借喻,借“暴风雨”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比喻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深入浅出。

2.比拟。

比拟的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

不少考生能准确地辨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析不出来,有时甚至把拟人和拟物混淆了。

其实,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而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如:(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拟人)(2)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拟物)比拟的作用: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3.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特征代本体。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6、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7、比喻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做、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8、拟人比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的描写方法。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9、夸张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10、衬托衬托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总共63种:一、比喻类:1. 直接比喻。

2. 隐喻。

3. 暗喻。

4. 拟人。

5. 拟物。

6. 比拟。

7. 比喻。

8. 借代。

9. 象征。

10. 比兴。

11. 对比。

12. 对仗。

二、排比类:13. 词语排比。

14. 句式排比。

15. 对仗排比。

16. 修辞排比。

17. 修辞对比。

三、夸张类:18. 夸张。

19. 夸大。

20. 夸张法。

21. 夸张手法。

22. 夸张修辞。

23. 夸张表达。

24. 夸张修辞手法。

25. 夸张手法运用。

四、反问类:26. 反问。

27. 反问句。

28. 反问修辞。

29. 反问疑问。

30. 反问疑问句。

31. 反问疑问修辞。

32. 反问疑问手法。

五、夸比类:33. 夸大比喻。

34. 夸大修辞。

35. 夸大手法。

36. 夸大修辞手法。

37. 夸大修辞技巧。

六、设问类:38. 设问。

39. 设问句。

40. 设问疑问。

41. 设问疑问句。

42. 设问疑问修辞。

43. 设问疑问手法。

44. 设问疑问句式。

45. 设问疑问修辞手法。

七、对比类:46. 对比。

47. 对比句。

48. 对比修辞。

49. 对比手法。

50. 对比疑问。

51. 对比疑问句。

52. 对比疑问修辞。

53. 对比疑问手法。

八、夸张类:54. 夸张。

55. 夸张修辞。

56. 夸张手法。

57. 夸张修辞手法。

58. 夸张修辞技巧。

59. 夸张句。

60. 夸张句式。

61. 夸张语气。

62. 夸张修辞语。

63. 夸张修辞表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修辞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作家运用文字的巧妙方法,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下面将介绍12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通过将两个本不相干的事物进行类比,来形成鲜明的形象和感官印象,增强表达力与感染力。

例如:“她的眼睛像一汪清泉,清澈见底。

”比喻了眼睛的清澈与明亮,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动作,使其形象化,以增加形象的鲜明度和感情的富有性。

例如:“风轻轻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拟人了风,使风具有了唤醒的功能,强调了风的轻柔特质。

3.排比: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加强修辞效果,增加文采和韵律。

4.对偶:将相对或对立的事物进行并列,表达出一种对比的关系,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春花与秋叶,鲜艳与凋零,相映成趣。

”通过对春花与秋叶的对比,强调鲜艳与凋零的反差。

5.夸张: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夸大其词,以强调事物的特点,增加作品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例如:“他的快乐溢满心间,如同百花绽放的芬芳。

”通过夸张比喻,增加了主人公快乐的感染力。

6.省略:在叙述中有意忽略或省略一些关键信息,以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增加作品的悬念和吸引力。

例如:“那一刻,我真的后悔了。

”省略了具体细节,使读者自行补全情节,增加作品的张力和感染力。

例如:“橘子的香甜让人心生温暖。

”通过橘子来借代美好的事物,表达出温暖的内心。

8.设问:提出的问题本身即含有答案,通过反问的方式达到引发思考或强调主题的目的,增强作品的逻辑力量。

例如:“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吗?”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9.比较: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相互对照,以突出它们的差异和共性,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生动性。

例如:“他的心情犹如火红的夕阳,温暖又明亮。

”通过比较,使主人公的心情更加生动具体。

10.反问:通过提出疑问,却不要回答,使问题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增强修辞效果。

常用八种修辞手法

常用八种修辞手法

常用八种修辞手法八大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例句: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汁的苹果。

2、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公园里的花开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3、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例句: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句:母爱是写在脸上的笑容,母爱是日常的唠叨,母爱是彻夜难眠的牵挂。

5、反复:反复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句: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

6、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8、反问:反问是修辞手法,作用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句: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浑 厚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
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 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
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 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 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 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辨认、 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 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势:
(1)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3)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线。 (4)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XXX万万个雷 锋。 ( 5)形象代本体。例如:—队红领巾唱着山歌飘下来 了。 (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7)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 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 (8)以物代人。旌旗十万斩阎罗。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是有意的合理的夸大和缩小,所以不能失去生活 的基础和根据。
(1) 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2)这个黄霉季节,呼和浩特一带足足有五六十天阴雨不断, 谷子高粱都霉烂了,连人也发霉了。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3)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第三,夸张要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协调 (4)坚强的李刚视死如归,然而,他受尽了折磨,身躯已像 草杆一般瘦。 第四,运用夸张要力求新颖,不落俗套,不要因袭前人,简 单地模仿、套用。 (5)万丈高炉生紫烟,烈火染红半边天。铁水直吐三千尺, 疑是火龙降人间。 第五,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 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手段,能够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常见的63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比喻: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行为和属性,增加表现力。

3. 拟声:通过语言模拟或描写声音,使句子更加形象传神。

4. 拟态:通过语言模拟或描写物体的形态,使句子更加生动。

5. 指事:用具体事物来代替抽象概念,增加形象感。

6.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强度,引起强烈共鸣。

7. 暗喻:通过暗示或隐晦的方式表达意义,引起读者的思考。

8. 反问:用反问方式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引起反思。

9. 排比:通过连续并列的结构,使语句更加节奏感强烈。

10. 对仗:使用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增加韵律感和平衡感。

11. 近义反义:使用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来增强表达力。

12. 叠词:将相同的或类似的词语重复使用,增加语气和效果。

13. 倒装:改变语序,使句子更加突出或显著。

14. 省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使句子更简洁明了。

15. 讽刺:通过嘲讽或调侃的方式表达讽刺意义,引起思考。

16. 幽默:使用幽默的描述或表达方式,增加趣味性。

17. 比较:通过对比来凸显事物的特点或差异性,使句子更加生动。

18. 隐喻: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意义,增加文学性。

19. 明喻:直接表达意义,使句子更加明确。

20. 反讽:通过对相反意义的表达,增加句子的反向效果。

21. 反复:通过重复使用句子或词语,增加表达力和强度。

22. 借代:用代词或其他词语代替某一事物,增加推敲性和哲理性。

23. 对照:通过对照不同事物的特点,突出句子的衬托效果。

24. 真实描写:真实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和情况,增加说服力。

25. 怎样:通过使用疑问副词开头的句子,引出问题或观点。

26. 修辞反问: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反问的意义,加强效果。

27. 渲染氛围:通过描写环境、情感等细节,使氛围更加浓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修辞手法专题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主要有三类:明喻、暗喻、借喻。

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

明喻的组成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都是弧形)【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 生动形象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树上的柿子红了,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上面。

(都是红的、圆的)野花遍地都是,好比漫天的繁星。

(都很多)时间如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试一试造句:拓展:暗喻:没有比喻词,一般用“是”代替,有本体和喻体。

香港真是一个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共产党是太阳,照亮了百姓的生活。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大海里的灯塔。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姑娘来了,用她那彩色的笔绘制出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

下雨了,雨滴快乐地在荷叶上跳着舞。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试一试造句: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分为两类: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今天的天气可真冷,真可谓是滴水成冰。

(扩大)中午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扩大)只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地。

整个礼堂挤得连跟针也插不下。

他跑得比蜗牛还慢。

试一试造句: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更富有气势,情感更为强烈。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诗句、对联中多有使用。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亲贤臣,远小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干若醴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照样子想一想: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用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试一试造句: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例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作用分析】:这个设问突出强调了来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写出他们骄横的神态这场战争很激烈吗?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试一试写句子: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重点词:难道能,难道不,怎么不,怎么能,不觉得,不认为……【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例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作用分析】: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你怎么可以把垃圾随便扔?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试一试造句: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抚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河边,穿着白丝纱裙的仙女。

星星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香港真是一个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共产党是太阳,照亮了百姓的生活。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大海里的灯塔。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

夜空中的星星睁着眼睛眨啊眨的。

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微笑。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黄莺在林间歌唱。

拟人,有两种:一是把动物说成是人;二是把植物拟成人;三是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有人的动作、行为,情态、感情比喻:把一个事物比成另外一种事物(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要有本体、喻体。

多种修辞手法交叉使用现象岭上娇艳的鲜花,怎敌她美丽的容颜?山间清澈的小溪,怎比她纯洁的心灵?花间的蝴蝶怎比得上她美丽的舞姿?我拽着春姑娘的衣裙,春姑娘把我带到了绿色的世界里;我拉着秋姑娘的手,秋姑娘把我领到了金色的世界里;我搀着冬婆婆的胳膊,冬婆婆把我带到了银色的世界里。

人生是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就是手握各色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难懂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

小试身手,你是否可以至少用上两种修辞写一句话?常用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7、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8、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9、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0、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11、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12、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13、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4、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15、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7、桂子开花十里香。

()二、下列哪些是比喻句,请打上“√”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是)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改写句子。

(一)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雨过天晴,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彩虹。

2、远看长城,它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特务很狡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降落伞在天空飘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下列句子改成夸张句。

1、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考场上静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十分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家的房屋很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天气太热,简直叫人忍不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