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难忘的一课

合集下载

23.难忘的一课

23.难忘的一课

23.难忘的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表达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难点:在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三、教学过程1.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并思考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全班交流。

2.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谊。

改为感叹句:改为反问句?2)、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为把字句)3)她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空白。

1)、《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了一位年轻的台湾老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的深切感受,表述了台湾人民()的浓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2)、“()”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它既是文章的(),又是情感的主线,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热情。

4、思考并小组之间讨论为什么“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5、小组合作划分段落。

6、生词生字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1)、近义词真挚()崇高()继续()宽敞()吃力()停泊()2)、反义词真挚()崇高()整齐()宽敞()浓厚()热情()7、词语解释真挚:统治:浓厚:崇高:四:课后作业:抄写本课新生字,注音并组词。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课文描绘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某小学的一堂日语课变成了一堂中文课,一位年轻教师激情澎湃地教授中国文化的场景。课文以小见大,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彰显了民族精神。
本案例旨在通过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结合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阅读、讨论、表达中感受课文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课文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了解台湾历史背景,认识民族精神。
4.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感受课文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3.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台湾历史背景,认识民族精神。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附答案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
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 想和希望!
国学诵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赞美教师的趣联 】 上联:尺子一把,心中自有曲直。 下联:粉笔几支,眼前早有横竖。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 时的全部感情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语气,
使作者的感情表达更为突出。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 之情。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这是一节难忘的课? 这是一堂特殊的课。台湾的年轻教师教孩子们学 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因为他对国语 不熟悉,所以写得很吃力,也很认真。教师先用闽南 语,再用不熟练的国语读,而且读了一遍又一遍。每
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
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 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归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 年,在这50年中,台湾人民受尽屈辱和欺凌,不许讲中国
话,不许学中国文字。日本侵略者不仅对台湾人民进行经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辨析词语 真挚 真诚
相同点: 都有出自真心,感情真实诚恳的意思。
“真挚”侧重情意恳切深厚,多用来形容心意、 不同点:
情感、友谊等。“真诚”侧重感情真实,没有 虚情假意,多用来形容人的感情、态度等。

句: 1.我和她是共患难的朋友,有着真挚的感情。
2.好朋友娜娜真诚地劝我不要太争强好胜。

部编五年级上人教《23 难忘的一课》23 难忘的一课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免费

部编五年级上人教《23 难忘的一课》23 难忘的一课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免费
( “我” 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 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激发了“我”浓烈的爱 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比较: PPT课件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 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2.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 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PPT课件
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偶然听 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 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串全文,织进 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 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这一课所以 “难忘”,正是难忘在这里。
PPT课件
2、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 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 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 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表达了他们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学无止境。——荀子”
PPT课件
3、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 老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 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 的话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PPT课件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 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 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 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 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PPT课件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中国。
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
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种种巨大的耻辱,过的
是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
后,台湾才被中国收复,也就是课文中讲的
“光复”。
PPT课件
闽 (mǐn) (闽南) 诸 (zhū) (诸侯)
PPT课件
船员 乡村小学 台湾教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断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课文的深层含义。例如,探讨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一课记忆犹新,革命先烈的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何启示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课文的某个部分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篇章结构和情感态度等。我会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
-分析课文篇章结构,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5.总结提高: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6.课后作业:
-设计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
-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难忘的一课》,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词汇和句型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2.自主学习: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对不懂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标记。
-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合作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4.教师引导: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其运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3难忘的一课》PPT课件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台湾人民说 点什么呢?请写下来。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 强烈的民族精神。
m ǐn
zh ū
闽南语
诸葛亮
停泊 港口 真挚 崇高 统治 准许 礼堂 浓厚
闽南语:福建南方的方言。 国语:文中指汉语普通话。 光复:本文指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难忘的一课》按照 事情发展 的顺序,讲述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 台湾 的一所乡村 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 认真教孩子们 学习祖国文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 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 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 人民 热爱祖国 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第二次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 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 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 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和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心,爱国的情感 把“我们”融合在一起。
第三次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老师 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 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能表 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能表达我此时 的全部感情。
“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 ——诸葛亮 收复台湾的民族 英雄 ——郑成功
儒家的至圣先 师 ——孔子
中国民主革命 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课件23难忘的一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课件23难忘的一课

导入新课香港澳门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到祖国怀抱的了,现在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台湾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就带着身为中国人的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65年前,在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这《难忘的一课》。

23 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内容解析课文解读这篇课文讲述了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加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台湾“光复”的历史背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50年!在日本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决中国内战遗留的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课文着重写了那几个主要场面?学习祖国文字参观小礼堂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时,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第一次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这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

在日本统治台湾的时期,中国人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都不准学,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台湾一“光复”,师生们就怀着真挚的感情认真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作者走进教室跟师生一起读这句话。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三课 难忘的一课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十三课 难忘的一课
说明教师对国语掌握不太熟练但很用心。
“重新”
说明他们也在学习国语。
“一遍一遍地读”
写出了教师认真的程度,也表明了这位教师对祖国语 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你能说一说他们上课的情景吗?
老师和孩子们学习时,是那么严肃认真!
是多么富有感情! 你听 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
的真挚的心
这是一种 一种强烈的、深厚的爱国 感情。
收 复 台 湾 郑 的 成 民 功 族 英 雄 ——
大 先 中 行 国 者 民 主 革 命 孙 的 中 伟 山 ——
作者为什么“激动”?
“我”是怎样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
作者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 全部感情呢?” 反问句,增强了语气。
的次要材料,可以写得简略。
为什么这一课是难忘的?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
开始是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 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串全文,织进了“我”
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
情思,这一课正是难忘在这里。

学完课文,你想对台湾老师说什么?对台湾 孩子们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 同学们,让我们高声齐诵: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光复”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
而战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割
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 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光复了。
阿里山的美丽风光
妈祖庙
台北故宫博物院
日月潭
主要内容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 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 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易 弄 混 我”每一 课件 二次备课
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 读。 六、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 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3 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 读出来。 七、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 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 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 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 情。 八、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 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九、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 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十、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 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 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 会思想感情。 十一、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到祖国怀 抱;澳门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 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3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临沂杏园小学课时设计与反思
学科 备课时间 课题 语文 12.11 单元 主备教师 23 难忘的一课 第七单元 李莉 课时 任教班级 课型 1 课时 五3班 阅读课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目标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 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次的感受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 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 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 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 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