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 1教案 人美版

合集下载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线条,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热爱。

教学内容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线条的特性:长短、粗细、曲直等。

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构图、表达情感、创造视觉效果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

难点:学生如何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美术作品示例。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线条的来源和作用。

2. 新授: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特性,展示美术作品中线条的应用。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线条创作练习,鼓励创新和表达。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线条内容:线条的种类、特性、应用示例: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运用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创作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小组作业:合作创作一幅大型线条画作。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提升。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

此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因此需要更深入和详细的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细说明教学重点识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学生需要能够区分和运用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基本线条类型。

这是基础技能,对于后续的美术学习和创作至关重要。

线条的情感表达:线条不仅仅是构图的一部分,它还能传达情感和氛围。

例如,粗犷的线条可能表达力量和动感,而细腻的线条则可能传达温柔和优雅。

线条的创造性应用:学生应学会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线条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比如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和对比来创造深度和动态。

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设计 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设计 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线条来源于生活,但又表现生活。

学生画一根线条很容易,但是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去发现线条,感受线条的存在,并将它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去观察、体会。

这一课中展示了线条的不同魅力,它不是简单的一根线条,它是传达人情感的纽带,它给人以多种感受,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它是靠人的情感来控制支配的,不同粗细、快慢的线条它都表达着多种情感。

教材中选用的吴冠中《春如线》的作品,就是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抒发他对春天的感受,表达出它赋予春天的情感。

通过观察、摆、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感受线条在我们生活中的多样性,让学生用线条去表现自己的情感,感受人与线条的情感相连,教会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感受,玩中渲泄。

二、学习目标:1、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能分清线条的不同种类和特点;直能运用直线、曲线、折线、虚线等线条完成一幅黑白或彩色线描作品。

2、通过寻找身边的线条,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热爱生活,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四、教学难点:线的组织。

五、教学设计:一、直观感知,认识基础线条。

(一)导入1、师:播放有关线条的视频2、师: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视频中有小鱼在水中游的轨迹,有过山车的线条,还有飞机冲上蓝天留下的痕迹,这些生活中的线条,变幻莫测,充满了魅力。

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一年级第4课内容: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认识线条,感受线条。

(欣赏课件中的图片)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线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这些线条带给我们的感受。

看到这些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线条,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发言。

2、师:线条一共分为5个大类,分别是直线,折线,曲线,螺旋线,弧线,它们外形不同,各有特征。

(三)联系生活,发现身边的线条美。

1、师:出示生活中线条的图片2、师: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线条,找一找,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线条。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篇一:美术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线条《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爱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名家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绘画画经典作品,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圆润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乐趣用线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见到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偏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线的组织。

学习材料:线条丰富的自然物、艺术作品、彩笔、电线等。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认识线条。

1、梦境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根新线,今天早上起来后,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吗?想看吗?(出示范画)2、讲解梦意。

“早晨起来,我伸了伸懒腰,起床站了起来(—、︱)接下来洗脸刷牙(C)吃完早饭,我蹦蹦跳跳的回去上学(~~~~~)到了学校知道自己考试得了100分,高兴得跳起来(),可是因为太高兴了,我有点头晕(@)高兴了一天,回到家我又安静地离开躺在屋里睡着了(—)。

”3、认识线条:这些线条你们确实认识吗?学生交流。

4、寻找线条:线条非常的淘气喜欢和人捉迷藏,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在手上、身上、教室里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如蜗牛@,彩虹^,打雷$,下雨!!!,·??5、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欣赏探究,感受线条。

(1)线条与性格。

这些线条不仅可以讲故事,还能心理表现人的性格和情绪呢?如果用电线、毛线、彩带来形容我们的姐姐、妈妈、你,哪一种最象爸爸?为什么?哪一种更旬妈妈?哪一种才象你呢?(2)线条与音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秋)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秋)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身边的线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课。

本课是全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第一课,在课题设计上强调“身边”,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感受线条的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种类及美感。

. 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初步体验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的方法。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发现认识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动画片段《线条先生》。

过渡语:你知道这个动画中的人物是用什么表现的吗?对,就是线条。

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条》。

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认识线条()直线教师出示一根直直的毛根,请学生在练习纸上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用线条画出这根毛根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对,它们都是直直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直线。

()折线教师将毛根折出几种不同的样子,请学生再次画出。

过渡语:现在老师手里毛根的样子变了,你还能用线条画出它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线条都有转折,我们把它们叫做折线。

()曲线教师出示彩带,摇动出不同的样子,请学生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画出老师手中彩带晃动出的线条吗?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这些线条都是弯弯曲曲的,我们就叫它们曲线。

其实,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线都可以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三大类。

. 寻找线条()生活中的线条过渡语: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到线条吗?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线条。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第4课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第4课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012年新编)《第4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探索和创造美。

《第4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是一节绘画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线条,学会用线条描绘身边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身边的物体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学生的绘画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线条的运用和控制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线条,学会用线条描绘身边的物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线条描绘身边的物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线条的运用和物体的描绘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互动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如道路、建筑、自然景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用线条描绘的画作,如树木、房屋、人物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线条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描绘一个简单的物体,如苹果、杯子等,边示范边讲解线条的运用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线条描绘自己身边的物体。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线条创作过程中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发挥。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更多开放性的创作主题,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有时候讨论主题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小组在分享成果时偏离主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时,明确讨论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回归主题。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身边的线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线条?”比如,衣服上的图案、书本的边缘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线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可以勾勒轮廓、表现纹理、营造氛围等。它是构建美术作品的基础,具有极高的表现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感。
-例如:鼓励学生尝试用线条组合创作出独特的图案或场景,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思维。
-线条的审美评价:难点在于提高学生对线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从线条的角度评价作品。
-例如:通过分析线条的排列、组合、节奏等方面,评价一幅画的线条美感。
-文化背景下的线条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线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增强文化素养。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线条》为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选自人美版教材(2023秋)。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三章“奇妙的线条”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多样性,学会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线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多样性: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等。

2. 线条的运用: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如树木、建筑物、动物等。

3. 线条的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等变化,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感和动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多样性,学会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感和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铅笔、橡皮、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条,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线条的多样性,展示线条在生活中的运用。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线条2. 内容:(1)线条的多样性: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等。

(2)线条的运用: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

(3)线条的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等变化,表现物体的质感、空间感和动感。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用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事物。

2. 家庭作业:收集身边的线条,用线条创作一幅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线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 改进措施:在实践环节,增加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亮点:通过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线条的表现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不足:部分学生在运用线条表现物体质感、空间感和动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线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1.2 教学内容:线条的定义和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线条的特点:长度、方向、密度等。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线条,如建筑物、自然景观、日常用品等。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线条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线条的绘画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线条的绘画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线条的绘制工具:铅笔、墨水、毛笔等。

线条的绘制技巧:压力、速度、方向等。

2.3 教学方法: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线条,体验不同工具和技巧的效果。

示范法:教师进行线条绘制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第三章: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3.2 教学内容:线条在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领域的应用。

著名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运用案例分析。

3.3 教学方法: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注意其中的线条运用。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身边的线条创意作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发挥创意,利用身边的线条创作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4.2 教学内容:利用身边的线条进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创意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4.3 教学方法:创作法: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线条进行创意作品的创作。

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绘画技巧和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学习过程和作品创作。

5.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进行互相评价和反思。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要素。

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里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的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大师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条经典作品。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让学生体验用线条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难点:线的组织。

学习材料:
彩笔、蜡笔、电线……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线条:
1.找找我们身边的线条。

2.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线条?
3.到黑板上画一画这些线条。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1.欣赏《春如线》作者:吴冠中
引导学生感受线条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线条粗细、浓淡、不同颜色的恰当组织能带给人美感。

2.欣赏小朋友运用线条表现的作品。

教学意图:学会欣赏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激发学生创作美的欲望。

三、我与线条一起漫游:
1.怎样表现:线条排列既要有秩序、又要有变化,如何体现出秩序和变化?
2.作业:和你喜欢的线条去漫游,完成一幅美丽的画。

3.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4.欣赏作品,谈谈体会。

教学意图:感受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