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护理
视网膜脱离护理

视网膜脱离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感染
与内眼手术有关。
2.焦虑
与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有关。
3.舒适的改变
与术后头低卧位有关。
4.疼痛
与眼压升高有关。
【护理要点】
1.术前评估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
发长女病人可洗头后梳成发辫,利于术后卧位。
3.以卧床休息为主,禁止剧烈活动,可适当散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接受治疗。
术前卧床的姿势宜使视网膜的脱离部位处于最低位。
4.嘱病人保持大便通畅。
5.常规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术前冲洗结膜囊,防止术后感染。
6.手术当日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同时密切观察病人保持医嘱卧位的执行情况、病人的一般情况、皮肤状态等,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增加舒适感。
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激素类、散瞳眼药。
8.注气术后病人第2~3日(气体膨胀期),注意了解病人眼压情况,倾听病人主诉。
如眼压升高持续不降,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予脱水治疗。
指导病人多休息,以利机体修复。
9.术后饮食无禁忌,宜食柔软、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避免1次大量进食,保持大便通畅。
视网膜脱离护理查房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 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预防措施
定期眼科检查
01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和脱离的迹
象。
控制基础疾病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降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
避免剧烈运动
03
避免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和活动,以减少对眼睛的冲击和损伤
的视网膜内液增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典型表现为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牵拉 性视网膜脱离可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则表现 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和视野缺损。
诊断
通过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和眼底荧光造影等, 可以确诊视网膜脱离。
02 视网膜脱离护理的重要性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眼部情 况和全身状况,以便为手 术做好充分准备。
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过程和预期效果,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 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 、尿常规等,并确保患者 眼部清洁。
术中护理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如有需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 心理疏导和干预。
04 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康复与预防
康复训练
视觉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视觉训练计划,如使用视力 表进行视力训练,以及进行色彩、形状、大小等识别训练。
眼球运动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眼球运动训练,以促进眼部肌肉的恢复,防止眼球粘 连和运动受限。
提高护理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观察要点】1、同内眼手术观察要点。
2、由于长时间卧床,注意观察患者离床活动时,有无晕厥现象发生。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措施:1、按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2、协助患者取正确卧位卧床休息,限制头部活动,必要时包盖双眼,以减少眼球转动,使视网膜平复,便于查找裂孔及手术。
3、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并发症。
4、手术前充分散瞳。
术后护理措施:1、按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2、按手术要求选择卧位,头部相对固定,避免低头、持重并禁忌低头或突然的震动动作。
黄斑部位需俯卧7—10天,颞上方头向鼻侧半卧位。
3、绝对卧床休息7—14天,协助病人料理生活,下方裂孔,七日后可下床轻微活动,上方裂孔应在10—14日下床活动,循序渐进,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
4、予半流质易消化饮食,严重呕吐者暂时禁食,并应用镇吐药及输液。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出血情况,包扎敷料有无松脱或移位。
5、观察疼痛发生时间及反应轻重、有无其它伴随症状,提供病情动态信息。
【健康教育】1、确诊视网膜脱离后,制动,必要时双眼包封,卧床休息,使视网膜下积液得以吸收。
便于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手术。
2、按医嘱保持正确卧位及时间,做好生活护理,嘱患者尽量避免弯腰、低头和剧烈运动。
3、如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应立即卧床休息,及时检查。
对侧眼同样观察,有可疑病变者及时激光治疗,预防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4、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水果、蔬菜,避免用力排便,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防止受凉、咳嗽及打喷嚏,以免用力使视网膜重新脱落。
5、环扎术后因眼球前后轴度变化,手术后6个月验光矫正。
6、出院后一周复查,一个月后每二周复查一次,三个月后每月复查一次,半年后3—6个月复查一次,指导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可室内活动,二个月恢复室内工作,三个月后可从事各种活动,但避免震动;半年内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视网膜脱落护理出院宣教

如出现眼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可能是视网膜脱持眼部清洁,以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复发风险
避免长时间用眼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以 免加重眼部负担。
佩戴合适的眼镜
如需佩戴眼镜,应选择正规眼镜店进行验光配镜,确保眼 镜度数合适。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尽快联系眼科医生或前往就近医院就诊。
就近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流程
选择具有眼科专科的正规医院 ,确保能够得到专业的诊断和
治疗。
前往医院急诊科或眼科门诊挂 号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
及病史。
配合医生进行眼部检查,如视 力测试、眼底检查等,以便准 确诊断病情。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 和手术,如视网膜复位手术等 。
重要性
蛋白质是构成视网膜组织 的重要成分,有助于视网 膜的修复和再生。
建议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 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 每天1-2个鸡蛋,100-150 克瘦肉或鱼肉。
注意事项
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增加 肾脏负担。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
重要性
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 网膜的正常功能,维生 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 可以减轻视网膜受到的 氧化应激损害。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
避免剧烈运动
如跳水、蹦极等极限运动,以及篮球、足球等身体对抗性强的运 动,以减少视网膜再次脱离的风险。
不要搬运重物
避免搬运或提起过重的物品,以免增加眼部压力。
注意姿势
在弯腰、低头等动作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引起眼压升高。
定期复查,遵循医嘱用药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视网膜 脱离等眼部问题。
视网膜脱离护理常规

视网膜脱离护理常规一、概念视网膜脱离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可分为孔源性(原发性)、牵拉性及渗出性(又称继发性)三类。
二、评估及观察要点1、病史评估:(1)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2)患者自理能力。
(3)身体状况:有无高度近视、眼外伤病史、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无玻璃体出血病史。
2、症状评估:(1)初发时有“飞蚊症”眼前闪光感和眼前黑影飘动。
(2)视力减退、视野缺损。
(3)多有眼压降低。
(4)眼底改变:散瞳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脱离区裂孔,脱离的视网膜呈青灰色,不透明隆起。
3、诊断检查评估:(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2) 眼部B超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评估(1)评估患者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文化程度。
(2)评估家属及陪伴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情况。
三、护理诊断1、感知紊乱与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有关。
2、焦虑与视力下降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生活协助、进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指导。
预防意外损伤。
2、专科护理:(1)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术前指导:术前术眼需充分散瞳,详细查明视网膜脱离区及裂孔,安静休息。
(2)术中由于牵拉眼肌,部分病人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止吐药物。
(3)术后由于包扎双眼,患者需卧床休息一周。
(4)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眼痛。
评估病人眼压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予以指导,避免过于焦虑。
4、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宜,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饮水,保持排便通畅。
(2)日常生活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打喷嚏以及重体力劳动等;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眼部卫生。
(3)用药指导:术后患眼需继续散瞳至少1个月,出院前嘱患者需继续戴小孔眼睛3个月,继续坚持适当体位。
(4)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如有异常,随时就诊。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整体护理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整体护理
黄斑裂孔是一种黄斑区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眼部疾病,会引起视力下降,而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则是指黄斑部位发生裂孔后,黄斑区的视网膜开始脱离。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需要整体护理,包括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一、手术治疗后的护理
1.保持眼部清洁:手术后应该保持眼部的清洁,防止感染。
使用干净的水或是生理盐水与药物进行冲洗眼部,每天洗两次。
2.使用眼罩:手术后应该使用医生给予的眼罩保护眼部,避免外界污染和碰撞。
3.避免猛地动作:手术后的患者应该避免猛地动作,以免眼部承受过大压力。
4.药物治疗:手术后应该遵从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治疗,在避免感染的同时也加速康复。
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理: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促进康复。
2.保持规律的生活:患者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3.佩戴防辐射眼镜:现代人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的辐射对于黄斑裂孔的患者来说会对眼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患者应该佩戴防辐射眼镜。
4.佩戴太阳眼镜:阳光中的紫外线对黄斑裂孔病人来说也是有害的,因此建议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太阳眼镜。
5.避免过度用眼: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的用眼,休息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稍作休息。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整体护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整体护理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整体护理黄斑裂孔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当黄斑裂孔严重影响到视力时,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后的整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护理措施的介绍。
1. 定期复查:病人一旦确诊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
复查包括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等。
定期复查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避免进一步恶化。
2. 热敷眼部:可以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疼痛和不适。
在进行热敷时,应使用温热的湿毛巾轻轻敷在患眼上,每次约15-20分钟。
3. 保持眼部清洁:保持眼部的清洁是避免感染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定期清洗眼睛,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开水轻轻擦拭眼睑、眼角等部位。
避免用手揉眼睛。
4. 避免剧烈运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后,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等,以防止进一步加重视网膜脱离。
5. 饮食调理:适当调整饮食,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的摄入,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健康。
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的摄入,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6. 睡姿调整:建议患者不要平躺着睡觉,尽量保持卧位时头部稍微抬高,有助于减轻眼内液体对黄斑的压力,促进视网膜的愈合。
7. 避免用眼过度: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屏幕。
可以采取适当的休息,每隔一段时间闭眼放松,远离电脑屏幕等光源。
8. 保持心情稳定: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后,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视觉情况感到焦虑和沮丧。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具体护理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患者在接受护理的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及早治疗,合理护理,有助于提高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和预后。
视网膜脱离护理查房范文

视网膜脱离护理查房范文一、查房目的。
今天咱们进行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查房,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咱能做得更好,让患者早日康复。
二、病例介绍。
咱们这位患者啊,是个[具体年龄]岁的[性别]性。
患者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呢?就是突然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就像有小虫子在眼前飞似的,而且视力下降得特别明显。
这可把患者给吓坏了,赶紧就来咱们医院了。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最后确诊为视网膜脱离。
患者之前啊,有高度近视的病史,这个高度近视就像是在视网膜上埋了个“小炸弹”,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问题。
患者在入院的时候啊,那心情别提多糟糕了,眼睛看不见,心里又害怕,整个人都没精神。
三、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评估。
就像刚刚说的,高度近视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此之外,患者平时用眼习惯也不是很好,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看,而且还喜欢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
这就像是在本来就脆弱的视网膜上又加了把“压力”。
# (二)身体状况评估。
1. 眼部症状。
视力方面,右眼视力下降到只能看到手动,左眼视力也有明显的下降。
就像眼前蒙了一层厚厚的雾,看啥都不清楚。
眼压呢,右眼眼压稍微有点低,这是因为视网膜脱离后,眼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左眼眼压倒是还在正常范围内,不过咱们也得密切观察着。
患者的眼底啊,通过眼底镜可以看到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就像一块布从墙上掉下来一部分似的,脱离的视网膜看起来皱皱巴巴的。
2. 全身状况。
患者身体其他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疾病。
但是因为眼睛的问题,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有点虚弱。
# (三)心理状态评估。
这患者心理状态可不能忽视啊。
刚入院的时候,那是焦虑得不行。
担心自己的眼睛会不会瞎啊,以后还能不能正常生活啊。
咱们护士去护理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患者那种紧张和不安,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
四、护理诊断。
# (一)感知觉紊乱:视力下降与视网膜脱离有关。
这是最明显的一个问题了,眼睛看不清东西,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可太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脱护理常规
【视网膜脱离】
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质此层分离时,称为视网膜脱离。
【护理评估】
1、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手术史,高度近视等诱发因素。
2、眼压范围:疼痛的程度,视觉障碍程度及安全的需要。
3、辅助检查:包括检眼镜检查,数字眼底荧光造影,眼部B超检查。
4、心理社会反应:因视力的突然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现恐惧
于忧虑情绪。
【主要护理问题】
1、有复位视网膜再脱离的危险
2、恐惧
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知识缺乏
5、由于特殊体位造成的睡眠不适
【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介绍本并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解除其顾
虑,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维生素及纤维
素食物,预防便秘。
3)卧位:适当限制活动量,不要屏气,宜卧
床休息,根据网脱位置选择合适体位。
4)检查护理:向患者介绍
检查的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检查前,遵医嘱滴阿品散瞳,嘱患
者压迫泪囊区,以防药液经鼻腔黏膜吸收而引起中毒症状,再嘱患
者放松,陪同检查。
5)一般护理:需包扎2—3天,做好生活护理,
协助其饮食及排泄,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2、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采用使裂孔处于最底位置体位,有利于裂
孔封闭;但注气术后的患者卧位要求相反,需将裂孔处于上方,减
少眼球转动,不可以随意活动头部,促进裂孔封闭。
2)生活护理:
根据病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3—7天,给予患者生活照料,加强巡视,
常用药品备于者便于取拿方便之处,注意安全,注意保暖,防止感
冒咳嗽,如有恶心呕吐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术后以质软易
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为主,预防便秘,禁忌食用费力咀嚼的食物。
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1)避免碰撞手术眼或用手擦眼,术后戴
小孔镜,便于复位的网膜休息,防止视网膜重新脱离。
2)创造安
静,舒适环境,保证患者休息;防止用力,剧烈咳嗽及便秘;有症
状应及时处理,以防眼压升高致眼底出血。
3)术后密切术眼有无
胀痛,恶心呕吐等情况,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劳逸结合,不宜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忌烟酒及辛
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感冒受凉,咳嗽,打喷嚏,不可大声
笑闹。
2、讲究用眼卫生,避免用眼过度或用不洁的毛巾或手揉搽眼睛,避免
外伤。
3、出现眼前黑影,闪光,视物变形及飞蚊症时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
进行检查。
4、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短期内不要做低头动作,禁止进行
高空作业及体育运动,如跑步,跳水,跳远,终身不的参与剧烈运
动。
【护理评估】
1、检查,手术配合好,术后护理并发症减少。
2、患者了解术后用眼卫生知识。
3、恐惧忧虑感逐渐消失。
4、协助生活护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