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汉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汉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一)问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

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

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

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

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

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请说出这5种人员的名称。

2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字?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8.为查明当地贩毒团伙藏毒窝点,某公安局侦察员以当地吸毒者的身份与贩毒团伙打交道。在与贩毒分子联系时,侦察员说的是贩毒团伙习惯说的当地方言,请问:这位侦察员的用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29.因为这次“中国—东盟博览会”有港、澳、台的人士来参加,所以会标、文字材料、名片可以用繁体字,这种说法对吗?

30.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日期和国家主席签发公布的日期是同一天吗?

31.推广普通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对吗?

32.国务院规定的每年9月份开展一项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请问,这项活动的名称叫什么?

33.联合国工作用语有几种?请说出这几种语言的名称。

34.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联播节目片头中的字母,是汉语拼音还是英语?是在“新闻联播”4个汉字的上方还是下方?

35.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用语使用方言须经什么部门批准?

36.广播电台、电视台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什么部门批准?

3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请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同时说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应依据什么法律的有关规定?

3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依法应如何处理?

(二)选择题

请问下面每组异形词中国家推荐使用哪一个(用√表示):1.萧洒—潇洒 2.人材—人才 3.嘉宾—佳宾4.定婚—订婚 5.保母—保姆 6.辈分—辈份

7.笔画—笔划 8.禀承—秉承 9.参预—参与10.车厢—车箱 11.成分—成份 12.瓷器—磁器13.赐与—赐予 14.担心—耽心 15凋敝—雕敝16.定单—订单 17.逗留—逗遛 18.分量—份量19.跌跤—跌交 20.定货—订货 21.订阅—定阅22.份内—分内 23.疯癫—疯颠 24.服罪—伏罪25.覆辙—复辙 26.告诫—告戒 27.恭维—恭惟28.关联—关连 29.弘扬—宏扬 30.弘愿—宏愿31.轰动—哄动 32.洪福—鸿福 34.辉映—晖映36.激愤—激忿 37.夹克—茄克 38.架势—架式39. 就座—就坐 40. 刻画—刻划 41. 阔老—阔佬42. 烂漫—烂熳 43. 狼籍—狼藉 44. 累赘—累坠45. 连贯—联贯 46. 联结—连结 47. 鲁莽—卤莽48. 录像—录相 49. 连绵—联绵 50. 流连—留连51. 模仿—摹仿 52. 囹圄—囹圉 53. 联袂—连袂54. 喽啰—喽罗 55. 麻痹—痲痹 56. 门坎—门槛57. 模拟—摹拟 58. 纽扣—钮扣 59. 磐石—盘石60. 疲塌—疲沓 61. 漂泊—飘泊 62. 飘零—漂零63. 牵连—牵联 64. 飘流—漂流 65. 清澈—清彻66. 情素—情愫 67. 热乎—热呼 68. 色彩—色采69. 奢靡—奢糜 70. 透澈—透彻 71. 图象—图像72. 推委—推诿 73. 稀罕—希罕 74. 贤惠—贤慧

75. 相貌—像貌 76. 训诫—训戒 77. 稀少—希少78. 霪雨—淫雨 79. 衣着—衣著 80. 鱼网—渔网81. 缘故—原故 82. 原由—缘由 83. 帐本—账本84. 辗转—展转 85. 折衷—折中 86. 肢解—支解87. 姿式—姿势 88. 余辉—余晖 89. 佐证—左证90. 艄公—梢公 91. 狡猾—狡滑 92. 机伶—机灵93. 伸雪—申雪 94. 股分—股份 95. 恍惚—恍忽96. 纪念—记念 97. 梗直—耿直 98. 筹划—筹画99. 百叶窗—百页窗 100. 红通通—红彤彤

101.叫花子—叫化子 102.喝倒彩—喝倒采

103.喘吁吁—喘嘘嘘 104. 独脚戏—独角戏

105.牛仔裤—牛崽裤 106. 一古脑儿—一股脑儿107.必恭必敬—毕恭毕敬 108. 丰富多采—丰富多彩 . 109.直截了当—直接了当 110. 混水摸鱼—浑水摸鱼111.百废具兴—百废俱兴 112. 出谋划策—出谋画策113.发人深省—发人深醒 114. 五彩缤纷—五采缤纷115. 负隅顽抗—负禺顽抗 116. 孤苦零丁—孤苦伶仃117. 骨瘦如豺—骨瘦如柴 118. 鬼哭狼嚎—鬼哭狼嗥119. 骄奢淫佚—骄奢淫逸 120. 摩拳擦掌—磨拳擦掌121. 盘根错节—蟠根错节 122. 披星带月—披星戴月123. 杀一儆百—杀一警百 124. 死心踏地—死心塌地125. 挺而走险—铤而走险 126. 污七八糟—乌七八糟

127. 五劳七伤—五痨七伤 128. 小题大作—小题大做129. 信口开河—信口开合 130. 秀外惠中—秀外慧中131. 一锤定音—一槌定音 132. 再接再厉—再接再砺133. 源源本本—原原本本 134. 正经八摆—正经八百135. 无动于中—无动于衷 136. 指手划脚—指手画脚137. 络腮胡子—落腮胡子 138. 义无反顾—义无返顾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问答 1.主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是哪个机构? 主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我国宪法对语言文字工作有何规定?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3.根据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何时开始施行? 由九届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江泽民主席签发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何意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5. 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当前,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什么? 当前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新时期我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新时期我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汉语拼音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建立起有效的中文信息处理的管理制度。 9.实现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目标,哪几方面要发挥作用? 实现新时期奋斗目标,教育要发挥基础作用,国家公务员要发挥带头作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要发挥示范作用,公共服务行业要发挥窗口作用。

10.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方面,当前重点抓什么? 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方面,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继续大力推广普通话;第二,坚持汉字简化方向,促进全社会用字规范化;第三,认真搞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11.整治社会上出现的用字混乱现象,各级政府部门该采取什么方针?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坚决、稳妥、逐步的方针整治社会上出现的用字混乱现象。12.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怎么回事? 为了更持久更广泛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宣传,1997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室会议批准国家语委的请示,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3.当前我国哪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当前我国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14.什么是社会用字? 所谓社会用字,是指书写、印刷、刻制、浇铸、电子显示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告示性、标识性文字。 15.什么叫“三纳入一渗透”? 各级各类学校在全国普及普通话事业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基础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所谓“三纳入一渗透”就是要求学校“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 16.汉语有多少种方言? 汉语有七大方言,即:⑴北方方言;⑵吴方言;⑶赣方言;⑷湘方言;⑸闽方言;⑹粤方言; ⑺客家方言。 17.方言的前途会怎样? 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指出:“推广普通话,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这是坚持主体性原则;推普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在不少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这是贯彻多样化原则。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一)问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 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 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 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 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请说出这5种人员的名称。 2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字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8.为查明当地贩毒团伙藏毒窝点,某公安局侦察员以当地吸毒者的身份与贩毒团伙打交道。在与贩毒分子联系时,侦察员说的是贩毒团伙习惯说的当地方言,请问:这位侦察员的用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B040112)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08566)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8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汉语言文学基础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汉语言文学基础》是培养、提高自学者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它是考生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部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用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语言基础知识 (二)文学基础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 (一)语言基础知识 课文中出现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等语言基础知识。 (二)文学基础知识 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常见文体的特点等等。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等。 2、领会: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常见文体的特点等。 3、简单应用: 要求自学应考者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1)文言实词的考核。主要是解释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具体含义。 (2)文言虚词的考核。主要是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 (3)文言句式的考核。主要是了解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叙句式等。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正确地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4、综合应用:各类语言文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 第二部分课文阅读分析部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使学生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意识。 二、课程内容(凡标有“※”者,为精读课文,其余为泛读课文。) (一)※《大同》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 语言字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填空(某些题目答案是多选)。(20分) 1.( )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A.《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 .《一类城市语言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实施细则》 2.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为()。 A.一级甲等 B.一级乙等 .二级甲等 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4.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四周 B.第三周 .第二周 5.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字是规范汉字。 B.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

逐步提高”。 .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求人们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D.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应该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规范依据。 6.新作手书招牌或者公共场所题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已有的题词和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规范汉字 7.不规范的汉字指的是()等。 A.繁体字 B.异体字 .错字 D.别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中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字是()。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和简化字 9.普通话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A.北方话 B.北京语音 10.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A. 采用表形的方法 B. 采用表音的方法 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 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 2.在汉字里,像“花”这样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一般称为()。 A. 独体字 B. 象形字 C. 合体字 D. 指示字 3.“花”中的“艹”和“化”属于() A. 语言的符号 B. 文字的符号 C. 拼音的符号 D. 字母的符号 4.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5.《史籀文》是()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宣王 D. 周厉王 6.到了汉代,()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7.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A.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A. 甲骨文变为金文 B. 隶书变为草书 C. 篆文变为隶书 D. 行书变为楷书 9.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A. 隶书 B.草书 C. 行书 D. 楷书 10.“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里的“王”指的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王廷风 D. 王学仲 11.()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 B. 江永 C. 唐兰 D. 裘锡圭 12.下列()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 B. 羞 C. 弦 D. 野 13.下列哪对异体字的用法是属于部分异体字用法中的包含式?() A. 採和采 B. 汝和女 C. 记和纪 D. 雕和凋 14.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形声字类型的?() A. 姥 B. 体 C. 夯 D. 槕 15. 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的母字并入分化字的例子。

教师语言文字知识问卷及答案1

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法规知识问卷(含答案)所在单位:姓名:性别:年龄: 一、填空题 ⒈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⒉《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⒊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⒌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⒍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⒎1956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70分)以上,在乡镇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可以为三级乙等(60分)。 ⒏1954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甲等;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村的教师可以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⒐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⒑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解说员、导游员、话务员等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 到二级乙等以上。 ⒒壮汉双语实验学校或者实验班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壮语壮文进行教育教学。 二、选择题 ⒈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通用汉字 2.我国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 A.责任 B.义务 C.权利 3.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由 C 颁布的。 A.语言学家 B.学术机构C.国家 4.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B 。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 A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国家推广北京话 C.国家推广现代汉语 6.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 C 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18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18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 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4.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5.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6.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 B )

A.左边 B.右边 7.异体字在(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姓名 C.姓氏 8.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 ( B )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七 B.八 C.九 9.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 B ).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10.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C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A.日本,越南 B.日本,朝鲜 C.日本,韩国 11.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 . A.二级甲等(87-92分) B.二级乙等 (80-87分) C.三级甲等(70-80分) 12.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B ) .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13.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 B ). A.普通话 B.国语 C.华语 14.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 B ) . 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XX年1月1日 2.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C)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 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6.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 7. 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 8.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11.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13.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4.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C)。 A.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5. 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A)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中小学汉语言文字知识

中小学汉语言文字知识: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已经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二、通用语言文字包括什么? 包括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五、全国推普宣传周的活动时间? 每年9月第三周开始,至今共十一届(1998年开始)。今年是第十一届推普周,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时间是9月14日-9月20日。六、什么是“三纳入一渗透”? 中小学要认真执行《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共几章?分多少条? 四章二十八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三章:管理和监督,第四章:附则。 八、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社会用字中禁止使用下列不规范用字: 1、已经简化的繁体字; 2、已经淘汰的异体字; 3、自造的简化字,已经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字; 4、已经淘汰的旧字形; 5、已经更改的生僻地名和旧译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九、汉字字形以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十、简化字以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十一、异读词以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 宣传口号: 1.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2.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3.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5、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6.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7.青少年要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 8.普及普通话,从孩子抓起 9、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0.新闻媒体要做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1.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2.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13、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演示课件.docx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一)问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 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 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 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 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 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请说出这5种人员的名称。 2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字?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8.为查明当地贩毒团伙藏毒窝点,某公安局侦察员以当地吸毒者的身份与贩毒团伙打交道。在与贩毒分子联系时,侦察员说的是贩毒团伙习惯说的当地方言,请问:这位侦察员的用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29.因为这次“中国—东盟博览会”有港、澳、台的人士来参加,所以会标、文字材料、名片可以用繁体字,这种说法对吗? 30.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日期和国家主席签发公布的日期是同一天吗? 31.推广普通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对吗? 32.国务院规定的每年9月份开展一项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请问,这项活动的名称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 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 答:该办法由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3.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循哪三个“有利于”? 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我国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怎样的政策? 答: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 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7.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后使用文字的民族各有多少种? 答:解放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40种。 8.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9.哪些特定对象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编辑、记者、汉字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学生以及从事印章、牌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文案人员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10.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行业。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1.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在哪些范围? 答: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12.汉语文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应当注意什么? 答: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13.我国从哪一年起,全国报刊实行了横排横写? 答:1956年1月1日。 14.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如何? 答: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 15.公共服务行业基本的服务用字是什么? 答: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16.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汉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4)

汉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4)

迎接国家三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应知应会 1.普通话何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 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0.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2

3

何时? 答: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21.声调符号应该标记在哪儿? 答:声调符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 2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由哪个部门颁布? 答: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23.姓氏中的异体字是否允许保留或使用? 答:允许。 24.姓氏中是否允许使用繁体字?答:不允许。 25.姓名中的“名”是否允许使用异体字?答:不得使用 26.播音员、主持人和演员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 答:不得低于一级。 27.各级各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 答:不得低于二级。 28.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29.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哪三项? 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30.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4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何时颁布的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三、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有何意义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克服方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对于规范机关用语用字,树立机关形象,都有重要意义。; 四、什么是普通话宣传周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五、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010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六、语言文字评估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清理社会不规范用字(包括机关内部、街道上用字) 七、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对象、等级标准是什么 ] 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各党政机关公务员必须参加普通话测试,获得二级乙等以上为合格。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达到一级乙等。 八、单位进人对普通话有要求否(有,说话要说普通话。) 九、政府网站有何要求(要用规范汉字) 十、哪些场合必须讲普通话 公务活动时都要使用普通话。即普通话要成为面向公众的会议用语、媒体和公共场合的讲话用语、公务活动中的交际用语、机关内部的工作用语。 十一、什么字是规范汉字什么字是不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公布的正体字、简体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不规范汉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 & 十二、什么叫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十三、推广普通话的12字方针是什么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十四、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 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十五、哪些地方可以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答案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试 卷 姓名________ 单位_________ 分 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B)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C)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 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 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A)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9.( C)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 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A)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 C)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C)。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2分×50=100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 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 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便利B.条件C.培训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有关部门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 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 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 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 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 1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 17.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 18.()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9.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 2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 21.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B.姓名C.姓氏 2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A.确需使用方言时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何时颁布的? 2000年10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 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有何意义? 从大的方面说,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三个文明建设,有利于克服方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从小的方面说,有利于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对于规范机关用语用字,树立机关形象,推动机关工作开展都有重要意义。 4. 什么是普通话宣传周?双推月?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每年 9月为省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宣传月。 5.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010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6. 语言文字评估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清理社会用字(包括机关内部公文、印章等和街道上的用字)。 7. 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对象、等级标准是什么? 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各党政机关公务员必须参加普通话测试,获得三级甲等为合格。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达到一级乙等。

8. 单位进人对普通话有要求否? 有,说话要说普通话。 9. 政府网站有何要求?(要用规范汉字) 10. 哪些场合必须讲普通话? 公务活动室都要讲普通话。即普通话要成为面向公众的会议用语、媒体和公共场合的讲话用语、公务活动中的交际用语、机关内部的工作用语。 11. 什么字是规范汉字?什么字是不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公布的正体字、简体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不规范汉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 12. 什么是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3. 推广普通话的12字方针是什么?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4. 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 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15. 哪些地方可以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16. 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的四个重点领域、十大行业系统是什么? 四大领域是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学校、主要公共服务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试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本法”)1.本法是于2000年10月31日,第几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几次会议通过?答: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本法是根据什么法制定的?答: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什么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答:《汉语拼音方案》。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什么能力?答: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7.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做什么?答: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8.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什么?答:权利。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什么?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10.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什么的组织和个人?答: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11.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什么部门批准?答: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12.本法自何时起施行?答: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3.本法中规定有六种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三种情形?答:(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14.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对应试人什么程度的口语考试?答: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1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在哪个范围内通用?答:是全国范围内通用。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16.普通话水平测试属于什么参照性考试?答: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17.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什么方式进行?答:以口试方式进行。18.命题说话一项在测试时,有无文字凭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