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合集下载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初中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初中

教案主题:依法行使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做法。

3. 教师讲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权。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教师提前准备几个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情景剧剧本。

2. 学生分组选择剧本并进行排练。

3. 课堂上,各小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总结并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法律知识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让学生能够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2 依法行使权利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2 依法行使权利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2.能力目标: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规范自身行为;能够正确处理与亲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做到道德与法律并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利。

2.教学难点:明确权利边界,能够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过渡: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我们有这么多的权利,是不是就可以任由我们随意使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程——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解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1:情境分析:矛盾初显。

小文随父母搬家到了一个四合院里,新邻居是一个老大爷,散养着一条凶猛的大黑狗。

小文曾经被狗咬过,因此很怕狗。

小文爸爸与老大爷交涉了几次都没有结果,遂放言:“如果你再不把狗栓起来,我就把它毒死!”结果老人家买了监控设备,监视着小文一家,进一步激化了邻里矛盾。

思考:老大爷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你如何评价小文爸爸的行为?教师小结:行使权利有界限。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活动2:情境分析:矛盾激化。

有一天,小文放学回家,一条黑色大狗突然猛地冲出来,小文惊恐之下摔倒在地,导致手臂骨折。

小文爸爸去找老大爷理论未果,一怒之下,要将老大爷的狗打死。

老大爷去阻拦,推搡间,老大爷倒地摔伤。

老大爷的家人就将其送到医院,并要求小文爸爸赔偿。

思考:如果你是小文爸爸,你在事件发生时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一名律师,将怎样指导小文爸爸解决问题?教师小结:要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维权。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引出本课主题——依法行使权利
结合视频思考:如何看待网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权?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入本课教学,
讲授新课
第一目:行使权利有界限
探究一: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思考:对倒卖冰墩墩行为进行惩罚,给我们什么启发?
提示: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思考:如何看待广场舞扰民事件?
思考:左图中的他的权益真的得到维护了吗?帮帮他,应该怎样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思考,张某首先采取何种方式解决纠纷的呢?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去做呢
思考张某通过何种方式成功解决了纠纷?
结合视频资料思考:务工人员被拖欠薪资了怎么做?
89岁教授起诉知网维权:
思考:赵德馨教授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通过何种方式维权?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分类归纳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上节课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学习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行使权利:一要注意权利行使有界限,不得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二是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具体用哪种方式视情况而定。
板书
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课题
《依法行使权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宪法意识、规则意识等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2.树立通过正当程序和途径解决和处理问题意识。
能力目标:1.提高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明辨生活中的是非曲直。2.提高自己按规则、程序办事的能力。

政治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政治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2.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2.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重点难点【重点】1.行使权利有界限。

2.维护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

【难点】公民维护权利的四种方式的比较。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并在书中进行标记。

1.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2.遵守程序维权的意义。

3.有哪些解决纠纷的方式?【新课导入】晓明妈妈在网上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一直没有收到货,随后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调查发现该公司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

经调解,该公司返还货款并给予晓明妈妈赔偿。

师: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呢?你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这些问题都与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依法行使权利》吧。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行使权利有界限如何行使权利[活动设计](1)阅读以下材料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

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

”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

“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

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2)阅读教材P41探究与分享[问题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3)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答案提示:(1)大妈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

(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目标】1.认识到公民要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2.知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3.懂得维护权利要遵守规则,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学会依法维护权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生成问题近年来,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妈们所喜爱。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区广场上随处可见大妈们在“高音炮”震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也给小区的一些住户带来了烦恼。

有人为抵制大妈们这一行为,愤怒地砸毁了“高音炮”。

同学们,对上述大妈们的行为以及砸毁了“高音炮”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回答。

师:是呀,我们虽然有广泛的权利,但也不能滥用权利,而应依法行使权利,更要依法维护权利。

本节课我们学习——依法行使权利。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国家的__、__社会的__、__集体的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__法定程序__,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__步骤__和__过程__进行。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__协商__、__调解__、__仲裁__和__诉讼__等。

4.__协商__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__协商__解决的。

5.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__人民调解__、__行政调解__、__司法调解__。

6.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__仲裁__。

7.公民可以通过__诉讼__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一学会依法行使权利1.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1甲队球迷因对本队比分落后不满,对乙队球迷破口大骂并打架斗殴的事例,探讨:甲队球迷因本队比分落后不满的行为存在什么问题?2.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1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谈谈自己的感悟。

小结:(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初中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初中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初中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合法行使权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依法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3.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实践。

2.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策略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等基本概念,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如合法、合理、公正、公开等。

3. 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介绍诉讼、非诉讼、协商、调解等途径和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技巧:介绍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式,如咨询律师、申请法律援助、投诉举报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 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权利?2) 你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3) 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6. 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模拟法庭审判、协商调解等情景。

7.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行使权利和维护权益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课内容,整理笔记。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并撰写一篇短文。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在行使权利和维护权益方面的认识和实践,汇总成一份报告。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途径,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合法行使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最新)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重点:行使权利有界限2.难点:维护权利守程序【课堂设计】情景导入播放动画:车牌被扣之后老张有一辆英田牌农用自卸车用来跑运输,因为超载,他的车被交警查扣了,车尾部的牌照被交警卸走了,于是他便找了个废旧牌照,用毛笔照着车头前的车号自制了一个牌照挂了上去。

交警发现后,依法收缴了该车牌照,并对老张处以2 000元罚款。

“交警同志,你就照顾我一次吧,我确实不知道这样做也是违法……”老张面色尴尬地向交警求情,希望交警对自己的违法行为网开一面。

教师提问:事例中的老张搞运输,这是他的什么权利?民警为什么又要收缴他的车牌照?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并过渡到新课:老张搞运输,这是他的劳动权。

但是他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未能用合法的方式正确行使他的权利,导致车牌照被收缴并被罚款。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要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教学建议1.行使权利有界限(1)情景体验一:(旅游车上1)在一辆旅游车上,因旅途劳累,绝大多数游客正在闭目养神,只有小亮等四个小青年喝着啤酒在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

游客们皱起了眉头。

游客甲站起来拍拍小亮的肩膀说道:“小兄弟,请轻点声音,别影响大家休息。

”小亮不耐烦地说道:“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得着吗?”学生讨论:你认为小亮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教师小结:小亮的说法不对。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情景体验二:(旅游车上2)旅游车在继续行驶,突然小亮捂着口袋大叫起来:“我的钱包不见了,谁偷了我的钱包?”车内一阵骚动,稍许,小亮盯着游客甲说道:“刚才就你接近过我,肯定是你偷了我的钱包,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小偷,我要搜你的身。

”游客甲急了,红着脸说道:“你别侮辱人,我没偷,你凭啥要搜我的身?”这时有其他游客附和道:“你既然没偷就让他搜一搜,以证明你的清白。

”设问:①如果你是游客甲,你该怎么做?②小亮的说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教师小结:游客甲应该维护自身权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掌握解决权利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行使权利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激发他们自觉遵守法律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法律秩序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解决权利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某地居民因环保问题集体维权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居民们要集体维权?他们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居民维权原因和维权方式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即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能力目标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

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

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是。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

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

”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

“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

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

(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阅读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活动三:探讨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好处
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

吉祥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1.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提示:(1)会(或不会)。

(2)需要。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活动四:探讨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怎么办
(阅读教材第42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提示:(1)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协商。

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了解相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

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3 板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维护权利守程序⎩⎪⎨⎪
⎧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4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