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事故和管道腐蚀案例(九个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实例3
• 1995年.4.2晚23时10 分,首钢宏冶钢厂氧 气瓶爆炸,拾回碎片 64块,重37.4kg。
典型事故实例4
• • • • 事故单位:北京南亚气体有限公司 事故日期:2005年3与8日21时 事故设备:40L高纯氧气瓶,34Mo2V 事故概况:3月8日16时从天津拉回20支带余压气 瓶,19时充装工邢某将4只瓶装在汇流排上后下 班,近21时时,王某操作汇流排上的气瓶(郭某 证实),21时爆炸,炸22块总重53.75kg,尚差 1.25kg。 • 事故原因:1、无证操作。2、可燃气体测爆仪失 灵。 • 事故损失:充装间炸毁,所有设备损坏。王某死 亡
宁波大自然 公司4.27 事故现场
法兰啮合齿 筒体部分
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蒸压釜爆炸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快开门的安全连锁装置失效,法兰啮合齿未到位即开始 升压,造成在升压过程中法兰齿被压溃滑脱,啮合失效, 导致釜盖飞出;筒体则由于气体反推力的作用,拉脱固 定支座,向后移动,致墙倒人亡。 主要原因 1、操作工在操作时对齿面是否完全啮合的情况,未经 有效确认即开始升压,导致啮合齿局部受力过大,被压 溃滑脱,引起事故,属于典型的操作不当。 2、操作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属无证 上岗,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间接原因:泰豪皮革厂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规
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
⑴工厂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的锅炉使
用规章制度,现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
用规章制度,现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

油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油气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 5:31,断裂5分钟内,当地911收到很多居民(包括EPNG的员工) 的电话。
• 一位操作专家在家中看到天空起火,立刻通知控制中心和管道首 席操作专家。
• 首席操作专家大约在5:45第一个抵达了事故现场,另一个操作专 家随后赶到,一起关闭了1103和1110线的6 3/4截断阀,以及管线 上的清管器发射筒的阀门。
沟,现场数百群众抢捞。 • 2009年12月30日,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由于第三方施工发生泄漏,约150立方
柴油发生泄漏,部分流入渭河。 • 2010年5月2日,中石化东黄原油管道复线胶州市九龙镇223号桩处的管线因第三方
施工造成管线破裂,共造成240吨原油外泄。 •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输油管线因卸油操作不当,致使管线发生爆炸。有媒
腐蚀性成分,如水、氯化物和细菌等。 • 调查结论:如果EPNG能有效地监控进入管道的气体性
质和1103线的运行条件,并且定期取样分析管线清出 的液体和固体,就可能知道管内腐蚀发生的可能性。
(5)事故原因分析
联邦规章
• 气体管道的联邦规章包括:两个部分有内腐蚀控制程序的要求。该规章 没有定义“腐蚀性气体”,但是声明如果没有调查这种气体对管道影响 且没有采取使腐蚀影响最低的措施,就不能用管道输送这样的气体。该 规章没有特别指出以下问题的重要性:使管内的液体和液体积聚最少化、 从管内清出液体、维修排液管和气体流速在腐蚀控制中的作用。
– 1110线 1949年设计有25处地点可以使气体在未来 的1年半到51年内流入1100线。事发当时,有11处 与1100线连接。
(4)管线特征
• 1103线排液口组合——距6号截断阀下游/西部约990英尺处
(4)管线特征
• 清管器不能通过排液管。

设备腐蚀破坏案例

设备腐蚀破坏案例
腐蚀控制中选材是头等重要的。为了选择合适的 耐蚀材料,除了腐蚀数据手册、图表以及已有的使用经 验等资料,进行腐蚀试验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材试 验最基本的要求是所选材料制成设备后在服设过程中具 有需要的耐性和预期的使用寿命,因此试验结果应具有 良好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1、造成腐蚀试验可靠性差的第一个原因是:试验条件与 实际环境条件的差异;如下面的情况是常见的:
③ 可能发生的腐蚀类型和腐蚀破坏的后果
2、材料的耐蚀性指标
① 腐蚀造成的壁厚减薄对设备使用性能的影响
② 腐蚀产物给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带来的问题
③ 腐蚀控制的费用
④ 预期的使用寿命
3、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可编辑ppt
3
可编辑ppt
4
可编辑ppt
5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二、不正确的腐蚀试验造成的腐蚀破坏事故案例
可编辑ppt
47
可编辑ppt
48
可编辑ppt
49
可编辑ppt
50
可编辑ppt
51
可编辑ppt
52
可编辑ppt
53
可编辑ppt
54
谢谢大家!
可编辑ppt
55
5、设备腐蚀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腐蚀的变化是伴随着 生产过程发生的,腐蚀的后果总会引起一些异常。生产操作人员 在日常生产巡回检查中要注意观察腐蚀迹象,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6、对于使用防护技术的设备,良好的维护是控制腐蚀、发挥最佳 保护效果的有力保证。比如非金属衬里的设备,温度急变、敲打 和施焊等行为会使覆层破裂、脱落。又如使用缓蚀剂保护的设备, 要严格控制缓蚀剂的浓度和使用条件。
1、工艺条件对设备材料的腐蚀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 而决定了材料的选择和防腐技术的应用。工艺设计是设备设计的 前提,所以工艺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生产中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 提供准确的工艺参数。

案例▕史上分析最透彻的腐蚀破坏事故(7

案例▕史上分析最透彻的腐蚀破坏事故(7

案例▕史上分析最透彻的腐蚀破坏事故(7每期编制两篇真实腐蚀案例,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查看腐蚀案例5-6事例7某厂生产氯化锌的方法是,将镀锌厂回收的锌和其它来源的锌用盐酸溶解,然后用化学药剂处理,再在浓缩槽中加热蒸发。

浓缩槽中使用的镍加热管发生孔蚀,寿命很短。

于是用锆制加热管在浓缩槽中进行了一个月试验,没有发现腐蚀问题,但锆制加热管仅使用了6个月就发生腐蚀破坏。

经过调查找出了原因:有的镀锌厂镀锌工艺配方中使用了氟化物,因此回收的锌中含氟化物。

评述锆是一种难熔金属,虽然锆的标准点位很负,化学性质活泼,但由于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所以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锆对碱和许多酸(包括氢碘酸和氢溴酸)耐蚀性很好,但锆不耐王水和氢氟酸的腐蚀,因为它们能使锆生成;络离子而溶解。

尽管锆对浓度低于35%、温度低于100℃的盐酸是耐蚀的,在本事例中耐蚀性应无问题,但由于回收锌中夹带氟化物,因而很快发生腐蚀破坏。

以上三个事例的共同点是:实际生产环境中含有某种杂质,对设备材料造成了严重的腐蚀问题。

而作为选材依据的腐蚀数据资料、使用经验、实验结果并没有包含这种环境细节。

相同的生产过程,相同的设备材质,往往腐蚀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杂质。

这方面的事例还有很多,如:1.有的硫酸生产厂为用户提供废酸处理设备,因为用户难以使用不影响环境的方法处理废酸。

处理工艺是:将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酸焚烧,热气体通过废热锅炉回收热量。

有一个这样的厂一次发现废热锅炉钢管寿命突然很短。

检查结果表明,腐蚀是由于含磷酸盐和铅量很高的熔渣造成的,原来一个用户的废酸中含有这些组分。

2.某厂一台蒙乃尔合金制的石油化工装置萃取设备用于处理50%~65%硫酸和乙醇(温度29~38℃),热交换器管子预期寿命5年,但在5周就出乎预料发生破坏,更换的管子不到3周又发生破坏;腐蚀部位主要是焊缝。

溶液中所含的铜离子很高,难以用合金的简单溶解来解释。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目录1、黄山市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 (3)2、铜陵市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 (5)3、阜阳市液氨压力管道泄漏事故案例 (8)4、滁州市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13)5、铜陵液氯气瓶重大事故隐患处置案例 (15)6、合肥大杨液化气站贮罐残液处置案例 (16)7、合肥市汽车罐车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18)8、阜阳市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21)9、铜陵市液氨汽车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22)1、黄山市3.4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一、事故概况2003年3月4日,位于黄山市歙县境内的正在建设的徽杭高速公路16标段发生一起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造成8人死亡,4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伤员。

省、市安监、质监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先后到达现场。

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授权黄山市政府成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黄山市政府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安监、质监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事故调查、事故抢救和事故善后三个小组,开展事故处理工作。

二、事故发生过程徽杭高速公路16标段由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十公司承建,该标段全长3020米,有两座隧道(长1549米)、五座大桥。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十公司为隧道专业施工单位,在承接工程后将大桥分包给中铁集团成都桥梁厂施工。

发生倾翻事故塔吊为中铁集团成都桥梁厂所有。

3月4日,该塔吊正在吊装位于施工现场大车轨道东端北侧轨道外的槽钢,吊装的钢材为8号槽钢,合计68根,共370米长,总重量为3吨,当起吊离地0.5米时(与坠落点高差约13米),运行至臂架朝正北与大车轨道相垂直方向时突然发生倒塌,事故发生时塔吊吊臂与轨道处于垂直状态,倒塌的塔吊正好砸在公路边的三间工棚,当天正值雨雪天气,气温很低,现场的民工正在棚内烤火,当场死亡7人,5人重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免费下载】气化变换事故案例

【免费下载】气化变换事故案例

1、四喷嘴事故时间:××年××月××日事故经过:一对烧嘴停车,操作人员在对准备投料的煤浆泵调节转速时,错对运行的煤浆给料泵转速有830减至400,未仔细确认后便输入系统执行,造成煤浆给料泵转速降低,g/h烧嘴煤浆流量降低到联锁值下,g/h烧嘴跳车,并导致气化炉过氧。

事故损失:B#气化炉系统停车,气化炉下降管损坏。

事故类别:操作事故事故教训:精细操作、煤浆流量计指示精确。

2、下午8:30煤粉储料仓V1205B压力有些高,工艺操作工在主控手动将V1205B冲压阀关闭,卸压阀手动20开度。

在9:00交班时未与接班人员交代,V1205B长时间处于卸压状态,9:50 1#;2#烧嘴因为V1205与气化炉压差低连锁13pdzl0133/233跳车。

1#2#烧嘴氮气吹扫阀打开,同时12单元也在冲压。

造成二氧化碳压缩机喘振。

3、DCS机柜房有报警声,找仪表工处理时,由于是夜间2点过,仪表工朦朦胧胧看了一下说是UPS益变器报警,重启一下主机就没事了。

但在他操作时把主机一下就停了。

这一停,把主控的DCS全黑屏,连公用工程的也都没电了。

他一下被吓醒了。

我急忙一下就按下了紧急停车按钮。

现场到处都在防空。

因为我知道要启动备用主机要5分钟以上,为了生产安全我不得不这么做。

这是典型的操作事故。

正确的操作应该先把备用主机先启动后,观察在无故障的情况下,再停下报警那台主机。

4.锁斗手动排渣,在上锁渣阀没有关闭的情况下打开泄压(写呀)阀。

气化炉液位突降,气化炉联锁停车。

5、事故火炬管线塌落,由于将汽提塔不凝汽排放到事故火炬,不凝汽中含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在火炬管线内形成碳铵结晶堵塞(赌赛)管线,当事故火炬大气量放空时火炬管线由于流通面积减小,火炬管线内有一些水排不出来造成火炬管线水击脱落6、在A\C系统运行对第B系统做空投时误将C系统的放空阀打开造成气化炉压力突降,操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动停车7、在xxxx年xx月xx日晚上8:30左右:事故:(水煤浆气化,两开一备)A系统刚系统停车,气化炉进行降温;B系统升温,预计第二天投料;C系统正常运行。

课件腐蚀案例个人整理版(仅供参考)

课件腐蚀案例个人整理版(仅供参考)

应力腐蚀实例:实例1:北方一条公路下蒸气冷凝回流管原用碳钢制造,由于冷凝液的腐蚀发生破坏,便用304型不锈钢(0Cr18Ni9)管更换。

使用不到两年出现泄漏,检查管道外表面发生穿晶型应力腐蚀破裂。

答:在北方冬季公路上撒盐作防冻剂,盐渗入土壤使公路两侧的土壤中氯化钠的含量大大提高,而选材者却不了解没有对土壤腐蚀做过分析。

就决定更换不锈钢管。

将奥氏体不锈钢用在这种含有很多氯化钠的潮湿土壤中,不锈钢肯定表现不佳,也需还不如碳钢呢。

防护措施:实例2:某化工厂生产氯化钾的车间,一台SS-800型三足式离心机转鼓突然发生断裂,转鼓材质为1Cr18Ni9Ti。

经鉴定为应力腐蚀破裂。

(P224)答:在氯化钾生产中选用1cr18Ni9Ti 这种奥氏体不锈钢转鼓是不当的。

氯化钾溶液是通过离心机转鼓过滤的。

氯化钾浓度为28°Bé,氯离子含量远远超过了发生应力腐蚀破裂所需的临界氯离子的浓度,溶液pH 值在中性范围内。

加之设备间断运行,溶液与空气的氧气能充分接触,这就是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提供特定的氯化物的环境。

保护措施:停用期间使之完全浸与水中,与空气隔离;定期冲洗去掉表面氯化物等,尽量减轻发生应力破裂的环境条件,以延长使用寿命,不过,发生这种转鼓断裂飞出的恶性事故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用于这种高浓度氯化物环境,即使不发生这种恶性事故,其寿命也不长,因为除应力腐蚀还有,孔蚀,缝隙腐蚀等。

实例3:CO2压缩机一段、二段和三段中间冷却器为304L(00Cr19Ni10)型不锈钢制造。

投产一年多相继发生泄漏。

经检查,裂纹主要发生在高温端水侧管子与管板结合部位。

所用冷却水含氯化物0.002%~0.004%。

(P225)答:这里考虑奥氏体不锈钢的氯化物溶液中的scc,冷却水中氯化物含量控制很低,但仍然发生了scc 破坏。

设备为热交换器,结构为管壳式。

工艺介质走管程,水走壳程,进行热交换。

管道事故案例安全分享

管道事故案例安全分享
管道事故案例安全共享管道事故案例安全共享安全共享汇报安全共享汇报2012011105050909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1事故概况2010年7月28日10时11分左右扬州鸿运建设配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平整拆迁土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了地下丙烯管道丙烯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爆燃
2
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
3
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
4
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
(1)事故概况
这次事故中被挖掘机挖穿的地下丙烯管道于 2002年投入使用,途经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公 称直径159mm,输送压力2.2MPa,输送距离约 5km,用于金陵石化公司码头向南京金陵塑胶化 工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江苏金浦集团控股)输送 原料丙烯。该管道目前属于江苏金浦集团所有。 事故发生时,该管道处于停输状态,管道内充满 丙烯。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
10
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
11
南京7.28丙烯化工管线爆炸
(4)事故原因
• 南京市安监部门将事件定性为“违规转包”,称事故发生 地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已被列入拆迁规划,扬州鸿运基础 设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邵某违规将工程转包给了其 妻弟董某。董某又将该工程违规转包给了其妻弟方某。当 合同约定的厂房部分拆完后,董来荣于7月26日私自指挥 方某挖掘地下管线,卖钱牟利,7月28日,碰断丙烯管道, 遇到明火引发大范围空间爆炸,同时在管道泄漏点引发大 火。 • 地下管道所有方的监管人蒋山尊,也有违规责任,他在不 带地下管线图的情况下,在现场随意设置警示牌,导致禁 区划定存在重大遗漏和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化装置安全培训 变换相关事故及管道腐蚀案例
2016-11-28
事故一:变换气换热器下部膨胀节爆炸

一、事故经过 2000 年9月,某化肥厂变换工段正处于 停车检修后的开车阶段。变换炉正常接气后, 系统逐渐加量,调整工艺指标。在此过程中, 变换系统传来一阵闷响,变换系统压力迅速下 降。工艺操作人员立即进行紧急停车处理。处 理完毕后发现,变换气换热器 下部膨胀节裂 开一道约20cm 的口。该设备进行了约 3 天的 检修恢复。运行后为带病设备,监控运行。
变换气换热器下部膨胀节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变换系统停车时间较长,变换气换热器 管壳程存在温差。在开车接气过程中,因变 换炉内高温气体带入 变换气换热器 内,造成 短时间内管壳程温差迅速上涨,热应力过大, 引起设备材料产生变化,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 。造成设备爆炸事故。 (二)变换气换热器 制造存在缺陷,膨胀节 没起到相应作用。
中变炉床层垮温


事故原因:
从DCS调出的数据来看,当时德士古负荷无大 的波动,合成气流量、压力较平稳,无明显变化, 合成气带入中变炉的水应为液态水。而德士古1#洗 涤塔液位于7:40开始由1110mm下降,8:05降至 803mm,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有带水现象,带水可能 是由于洗涤塔顶部除沫器损坏或回水管堵塞。 事故后果及损失:造成甲醇停车18.5小时,CO停车 33小时。
变换炉爆炸事故
事故教训: 变换炉内保温层施工时,必须选用耐火质 量高的保温器材,施工单位必须选择具有一定 资质的建筑队伍,严把质量关。 加强对变换炉炉壁温度的检测,发现温度 超高,应及时处理。定期检查炉内壁保温材料 完好,发现损坏,及时处理。 严格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

事故五:宣化变换5· 20爆炸事故回顾

变换炉催化剂水淹事故






2. 事故损失: 造成净化预变和一变催化剂被淹,活性下降,系统阻力增 加,被迫停车三天。 3. 事故原因: ① 洗涤塔玻璃板液位计被黑水污染,无法现场判断液位高低 ; ② 气化炉激冷环垢堵严重,激冷水无法加量,造成灰水补充 联锁阀打开,洗涤塔循环泵打量很小; ③ 洗涤塔入高压闪蒸罐黑水管线堵,二次疏通后再次被堵, 流量计取压管堵后得不到正确判断,造成洗涤塔无法排水; ④ 净化操作人员无处理该类事故的经验,未能及时切气停车 ,造成大量积水带入预变炉、一变炉,致使炉温较低。
两起床层进水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① 德士古炉有停车机会时,需对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水洗 塔顶除沫器及回流管。 ②杜绝气化车间洗涤塔液位高限操作,发现液位指示不准或 不灵敏及时联系仪表进行调校处理;现场和中控定期校对液 位计等仪表,最少每班一次。 ③ 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及判断处理事 故能力; ④ 气化和净化操作人员应精心操作,相互加强联系,遇到异 常情况应及时向调度汇报。 ⑤对气化车间“黑水管堵24小时停车的规定”重新修正;加 强净化入工段分离器的排放,发现高限报警立即切气,入工 段放空,待查明原因方可接气生产。


1994年5月20日下午3点30分,河北宣化化肥厂 净化车间变换工段热交换器入口处丁字形立管突然爆 炸。一块重约79千克、面积为约0.89立方米的管壁 被炸飞水平距离11.3米远。 大量含有混合气体、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高 速喷泻,引起空间气体爆炸,殃及正在离爆炸处仅3 米远的11名堵漏作业人员,当场造成3人死亡,8人 受伤。其中7人重伤。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先后又 有5人死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0万元。
宣化变换5· 20爆炸事故回顾


事故发生后,厂内组织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现 场进行了勘察。经过对设备材质的金相分析,对 管壁测厚及介质等因素方面的分析,认定事故的 发生与管内介质对管道的超常不均匀化学腐蚀、 气体冲刷、管道局部严重减薄、应力集中,导致 其工段热交换器丁字立口处不能承受当时的工艺 、压力指标,引起突然爆炸。 事故原因是在系统腐蚀严重的情况下, 对管 线严重腐蚀的后果认识不足, 未能及时更换管线 所致。为防止同类事故需采取以下措施: 1. 严 格控制半水煤气中的硫含量; 2. 严格控制变换 系统原料气中湿含量和温度, 防止冷凝; 3. 加 强压力管道管理, 建立测厚制度, 发现泄漏要检 查分析原因, 弄明情况, 及时处理。

事故三:变换炉催化剂水淹事故


1、事故经过:
93年11月14日,某厂德士古气化炉投料成功,净化接 气开车,煤气入炉后,操作人员发现煤气水分离器报警, 立即通知巡检排放,继而发现一变炉温度下降较快,立即 作出入工段放空的处理。调度通知气化切气,合成气火炬 放空,洗涤塔液位指示稍高但没有高限报警。 净化重新对变换系统升温后,接气生产。15日14:00 再次发现煤汽水分离器报警,一变炉温度下降57℃ 。立即 进行紧急停车,气化切断了文丘里灰水及洗涤塔塔盘给水 ,洗涤塔液位仍无下降趋势,判定洗涤塔液位计误指示, 后计算机重新组态洗涤塔压差,靠压差值判断塔的液位维 持系统运行。
事故四:变换炉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1991年8月6日,某化肥厂正常生产时,中变炉 突然发生爆炸,炉体拦腰炸断、炉内弊板飞出,落 在35m处厂区道路上,砸死1人。爆炸气浪将饱和热 水塔掀翻,压坏厂房和设备。 事故原因: 经过分析,爆炸的原因是设备运行时长期超温过 热,(持续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引起设备局部 氧化、蠕胀、裂缝,产生材料脆性蠕变断裂而爆炸 。造成设备局部超温的主要原因是变换炉内保温层 局部损坏。
变换气换热器下部车后应开启变换升温 系统,或先接入少量水煤气预热设备,在 变换炉前放空,消除变换气换热器 温差后 ,再逐渐加量。 (二)严格控制操作步骤,接气开车时控 制好温度、压力、生产负荷加减应缓和, 不能大开大关,避免因工艺指标波动而引 起的设备事故。 (三)加强业务学习,掌握设备的结构、 原理,掌握其操作技能、要点。
事故二:中变炉床层垮温


事故经过与紧急处理:
1997年10月11日7:58,某德士古气化的甲醇装臵 变换入口分离器F7101液位8分钟内从38mm猛涨到 636mm,现场可听到管道水击声,虽经排放,液位 仍居高不下,引起变换炉进水,催化剂床层温度下跌 至其活性温度以下,操作人员通过HV7101阀将合成 气放火炬一部分,但炉温仍快速下降。9:30进中变炉 气量只有60000m3/h,HV7101开度35%,分离器液 位仍未下降。系统生产不能维持,甲醇及CO系统被迫 停车。甲醇停车后中变炉氮气循环升温。12日4:00, 合成开车。12日18:35,CO压缩机开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