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7题)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题型一、单选题(10题)二、多选题(10题)三、判断题(10题)一、单选题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B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 C )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 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C )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C )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D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 C )A 95%酒精B 洁雪喷雾消毒剂C 75%酒精D 新洁尔灭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 D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配置输注的药液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 B )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 B )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情况不应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 ABC )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 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2. 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 ABD )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3.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 ABCE )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4.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ABCD )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 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 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E 患者病情变化时5. 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是(ABCD)。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及操纵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及操纵试题

血流相关导管感染预防与操纵试题姓名:科室: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概念()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显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烧(﹥℃)、寒战或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显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烧(﹥38℃)、寒战或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显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烧(﹥38℃)、寒战或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显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烧(﹥℃)、寒战或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发的相关感染,哪项方法不正确()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D置管进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当即改换3. 紧急状态下置管,假设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那么,应当在()小时内及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改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刻为()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选项是()A外周静脉血培育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育细菌或真菌阳性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育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育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育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6. 可利用哪一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A 95%酒精B 洁雪喷雾消毒剂C 75%酒精D 新洁尔灭7. 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输液连接系统应利用无针连接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改换C 天天改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8. 以下哪项不是引发导管相关感染的要紧环节()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配置输注的药液C 注射部位皮肤利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D 植入导管后没有按期改换导管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A 医务人员应增强培训和教育B应当做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操纵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 血管内导管应利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利用C 皮肤消毒剂可利用碘伏D 皮肤消毒剂可利用洗必泰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情形不该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 B患伤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2. 中心静脉置管后以下哪些操作正确()A 尽可能利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利用无菌纱布覆盖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改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E 应利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3.关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改换输液管路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天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及早拔除导管D疑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第一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育明确诊断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4.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疑心患者导管相关感染 B患者显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 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E 患者病情转变时5. 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一、单选题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 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A无菌纱布1—2次/周B无菌纱布1次/天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D无菌纱布2次/天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A 95%酒精B 洁雪喷雾消毒剂C 75%酒精D 新洁尔灭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配置输注的药液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情况不应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2. 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3.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4.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 E 患者病情变化时5. 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是()。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30题)题型一、单选题(10题)二、多选题(10题)三、判断题(10题)一、单选题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B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2.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C )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C )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4.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C )A无菌纱布1—2次/周B无菌纱布1次/天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D无菌纱布2次/天5.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D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6.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C )A 95%酒精B 洁雪喷雾消毒剂C 75%酒精D 新洁尔灭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8.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D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配置输注的药液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9.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B )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10.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B )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情况不应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ABC )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2.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ABD )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3.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ABCE )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B 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4.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BCD )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E 患者病情变化时5.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是(ABCD)。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考核试题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考核试题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选题:输血史,应在完成每个单位输血或每隔O小时更换给药装置和过滤器;单独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应每隔O小时更换输液装置。

A、2;4B、2;12Cs4;4D、4;12 7三)对于皮肤完整性受损的病人或者对酒精过敏病人CVC维护时可采用O进行皮肤消毒:仅使用生理盐水■:确'泞案)仅使用安尔碘仅使用75%酒精生理盐水+含乙醇的氯己定(含洗必泰醇浓度>0.5%)生理盐水+碘消毒剂(有效碘浓度>0.5%)使用冲管液的最少量未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O倍。

1倍2倍3倍4倍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巾,严格无菌操作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内静脉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未无菌纱布1-2次/周无菌纱布1次/天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ι1.⅛无菌纱布2次/天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的致病菌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上13案)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学光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95%酒精75%酒精<含碘消毒剂含氯喷雾剂导管固定规范以穿刺点未中心,无菌透明敷料无张力固定皮肤病变、过敏等不宜使用粘胶类敷料的患者,可使用纱布类或功能性敷料穿刺部位发生渗血、渗液及敷料出现卷边、松动、潮湿、污染、完整性受损时应更换以上都对J在冲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时,宜使用()m1.及以上的注射器5m1.IOm1.20m1.30m1.预防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输液街头内有生命情况,O应立即更换。

血液或药物残留、疑似污染血液或药物残留、疑似污染、破损或脱开血液残留、疑似污染、破损或脱开血或药物残留、疑似污染二、多选题:1 .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OA、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确常久)B、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C、需要注射用药示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MiuK)E、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2 .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O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的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I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每天对保留到广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今早拔除导管("d)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E、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3 .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if不)E、患者病情变化时4 .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医务人员应做的专业培训有哪些O?A、血管内导管置管的专业培训(B、操作流程培训(C、血管内导管维护的专业培训川3—)D、专业护理培训E、护理人员礼仪培训5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途径常见于()A、医务人员操作时手部污染B、皮肤消毒不彻底IC、输注药液污染(D、接口断开注入药物时未消毒(I1.u小E、更换贴膜时污染注射部位(;:;力6 .为了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采取的措施OA、留置导管病人应定期更换血管内导管B、医务人员姚进行感染防控专项培训C、不易频繁更换血管内导管(心确答攵)D、无污染时贴膜每周更换一次(I1.JjiTaE、导管连接装置发生污染时立即更换7 .那些病人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OA、留置血管导管并气管切开患者B、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C、留置血管导管并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卜确笞案)D、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者―)E、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者""力8 .置管后发生感染的表现包括OA、突发呼吸困难B、局部红肿、疼痛1C、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增高,二DD、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尸丁力9 .中心静脉置管更换敷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穿刺点无菌敷料中央,无张力黏贴,粘贴后无卷边ι∣J¾-⅛∙⅛)B、使用的无菌敷贴大小为成人IOIOCm,小儿67CmC、无菌敷贴至少每三天更换一次D、无菌敷贴至少每七天更换一次10 .中心静脉通路选择OA、成年患者锁骨下静脉的选择优于颈静脉或股静脉B、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当用锁骨下静脉时,需考虑中心静脉狭窄和静脉栓塞的风险(C、推荐在成年患者中使用股静脉,而不是锁骨下静脉D、利用超声检查辅助静脉的识别和选择,可减少穿刺失败、动脉穿刺、血肿、血胸的风险(I-J二、判断题1 .不建议仅凭体温升高未依据来拔除正常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通路。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试题及答案1.2016INS 指南规定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和中线导管,至少应()进行评估A.每日(正确答案)B.每2日C每8小时D. 每4小时答案解析:解析: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和中线导管有别于外周静脉留置针,虽同是软导管,但尖端位置不同使静脉血流不同,通过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和中线导管输液时出现静脉炎的机会减少甚至消失,所以只需每日评估并记录一次。

2.2016INS 指南规定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低限度评估时间:至少应()进行评估A. 每日B.每2日C每8小时D.每4小时(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液体仍然存在静脉炎、外渗和导管易滑脱等并发症的发生,需经常观察;输液增加循环血量,使肾脏排泄加快,造成患者活动增加;护士在班4小时需换班,所以至少4小时评估一次。

尤其是在危重患者/注射麻醉药物或有认知缺陷的惠者,每1~2小时评估,对于新生儿/小儿惠者每小时评估,对于接受发疱剂输注药物的惠者需增加频次,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3.在贴敷料前皮肤消毒剂需要充分干燥:酒精氯己定溶液至少()秒;聚维酮碘至少()分钟。

A. 15 1.5~2B. 30 1.5~2(正确答案)C. 30 1~1.5D. 60 1.5~2答案解析:解析:在贴数料前皮肤抗菌剂需要充分干燥:酒精氯已定溶派至必30 秒; 聚维酮碘至少1.5~2分钟。

4.对于早产儿和小于2个月年龄的幼儿,应谨慎使用()因为存在皮肤刺激和化学烧伤的风险。

A. 75%酒精B. 聚维酮碘C.氯己定(正确答案)D. 生理盐水答案解析:解析:对于早产儿和小于2个月年龄的幼儿,应谨慎使用洗必泰,因为存在皮肤刺激和化学烧伤的风险。

5.为防止外周静脉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应选择最小的外周短导管进行治疗,成人尽可能使用()或()管径的导管A. 18G20GB. 20G 22G(正确答案)C. 22G 24GD. 24G 26G答案解析:解析:机械性静脉炎与静脉壁受到刺激有关,这可能是导管相对血管腔过大、导管在血管内活动、插入引起创伤或导管材料及硬度导致的。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及控制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尽量防止使用颈静脉与股静脉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 紧急状态下置管,假设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那么,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A无菌纱布1—2次/周B无菌纱布1次/天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D无菌纱布2次/天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选项是〔〕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B 导管段与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C导管段与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一样药敏结果的致病菌D导管段与外周血培养出一样种类、一样药敏结果的致病菌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A 95%酒精B 洁雪喷雾消毒剂C 75%酒精D 新洁尔灭7.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8. 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配置输注的药液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与教育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C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及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标准与操作规程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情况不应当进展静脉置管操作〔〕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2. 中心静脉置管后以下哪些操作正确〔〕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3.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展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每天对保存导管的必要性进展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D疑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展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前方可注射药物4.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疑心患者导管相关感染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 E 患者病情变化时5. 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选项是〔〕。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一、单选题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3. 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A无菌纱布1—2次/周B无菌纱布1次/天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D无菌纱布2次/天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A 95%酒精B 洁雪喷雾消毒剂C 75%酒精D 新洁尔灭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 配置输注的药液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情况不应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2. 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3.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C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4.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 E 患者病情变化时5. 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一、单选题
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B )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C )
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
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 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C )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
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C )
A无菌纱布1—2次/周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D无菌纱布2次/天
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D )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
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C )
A 95%酒精
B 洁雪喷雾消毒剂
C 75%酒精
D 新洁尔灭
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
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
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
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D )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配置输注的药液
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
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
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B )
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
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B )
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
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
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
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些情况不应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ABC )
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
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
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
2. 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ABD )
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
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
3.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ABCE )
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C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
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4.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ABCD )
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B患者出现静脉炎C导管堵塞或故障D患者病情不需要时 E 患者病情变化时
5. 下面有关留置血管内导管措施正确的是(ABCD)。

A 置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B 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C 置管后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D 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E 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医务人员应做的专业培训(ABC)
A 血管内导管置管的专业培训
B 操作流程培训C血管内导管维护的专业培训
D 专科护理培训
E 护理人员礼仪培训
7.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途径常见于(ABCDE )
A 医务人员操作时手部污染
B 皮肤消毒不彻底
C 输注药液污染
D 接口断开注入药物时未消毒E更换贴膜时污染注射部位
8.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集血培养标本时(ABCE )
A 应在抗感染治疗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B 最好由专业护士采集血标本
C 消毒剂消毒皮肤与培养瓶后干燥可减少血培养污染的发生
D 应该自导管采集1套血培养标本
E 应该自导管和外周静脉各采集1套血培养标本
9. 为了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采取的措施(BCDE )
A 留置导管病人应定期更换血管内导管B医务人员要进行感染防控专项培训
C 不易频繁更换血管内导管
D 无污染时贴膜每周更换1-2次
E导管连接装置发生污染时立即更换
10. 哪些病人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ABCDE )
A 留置血管导管并气管插管者
B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
C 留置血管导管并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
D 长期静脉高营养治疗者
E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者
三、判断题
1.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
2.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应定期更换血管内导管。

(×)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预防感染的发生,置管后可静脉小剂量使用抗菌
药物。

(×)
4.如果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突然发生高热、寒战等感染征象并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立即
拔管,并立即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治疗。

(×)
5.若压力监测装置不是通过三通阀而是隔膜,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隔膜。

(√)
6.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
7.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留置导管置管时应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
8.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应每周1-2次更换注射部位的贴膜,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
9.为了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应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并尽早拔管。

(√)
10.为了保证治疗效果,置管时应尽量选择二腔或三腔的导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