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管理及沉降处理
检查井管理及沉降处理课件

早期的检查井多为砖砌或木制,随着水泥和塑料等材料的出现,现代的检查井多为混凝土或塑料制品。同时,随 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检查井还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智能清淤、远程监控等,大大提高了排水系统的维护 和管理效率。未来,检查井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智能化。
2023
PART 02
检查井的管理
REPORTING
检查井的日常维护
定期清理井内杂物, 保持井内清洁。
定期对井周边进行巡 查,发现沉降、裂缝 等问题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井盖、井身 结构是否完好,防止 出现损坏、下沉等现 象。
检查井的安全管理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 醒周边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定期对井周边进行安全检查, 确保无安全隐患。
2023
PART 05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REPORTING
检查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井型设计
研究新型井型结构,提高检查井 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效率。
智能化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 监测检查井的工作状态,实现远程 监控和预警。
环保材料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推广使用环保材料,降低检查井对 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检查井沉降处理
总结词
高速公路检查井沉降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需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某高速公路上的检查井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地基土质松软等原因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坑洼 和裂缝。为了确保交通安全,相关部门采取了紧急修复措施,如填充水泥混凝土、加强井体结构等, 迅速恢复了路面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外部荷载
外部荷载如车辆、建筑物 等产生的压力可能引起土 体的压缩和沉降。
沉降的危害与影响
井室四周沉陷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

井室四周沉陷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1、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检查井质量的严重性。
开挖检查井沟槽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井室砌筑后,井室槽周围回填工作面窄,夯实机具不到位或根本无法夯实,造成回填密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检查井周围回填时将建筑垃圾如草等填入其内造成质量隐患。
回填分层厚度超出规范规定或根本没有分层夯实。
大面积作业时,压路机不到位或漏压。
检查井的混凝土基础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到位,井底积水将其础浸泡,造成软弱。
使承载力下降,井身受车辆荷载累积后逐步下陷。
检查井井简砌筑时,灰浆不饱满,勾缝不严,在荷载挤压下会造成井筒砖壁松动,这样在冬季时,检查井内的热蒸气就会沿上部井筒砖壁的空隙侵入外围土壤和道路结构层构层内,形成结晶冻结后到春融时期就极易造成检查井周边土壤形成饱和水状态,为井周围变形预埋下隐患。
检查井井框与路面高差值过大(标准为5mm)形成行驶冲击荷载,致使路基下沉造成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
2、预防措施2.1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在认识到检查井周边下沉给整体工程质量造成的不良结果情况下。
施工中可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从检查井底基础、井身砌筑到回填、夯实、碾压、把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个人,施工中严格检查验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作详细清楚的技术交底。
使其循规作业。
2.2井室周围回填夯实检查井开挖沟槽断面尺寸一定要符合施工要求,为回填夯实留有合理的工作面。
当遇有障碍或其他特殊情况。
开挖尺寸受限值时,应对槽缝隙采取灌入低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的处理:如果夹缝较大,但常规夯实机具又下不去时,可制作专用的工具进行夯实,随井壁砌筑升高逐层将检查井外围捣实,在操作时应特殊注意:回填料应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的素土或灰土为宜,每层虚铺厚度以不超过20cm为宜。
当回填工作面符合夯实、碾压机具作业时,也要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不得留“死角”。
必须夯实碾压到位。
检查井周边回填上要杜绝回填碎砖、瓦块、渣上垃圾、草等。
市政检查井及周围沉降及处理技术探究

市政检查井及周围沉降及处理技术探究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发展,城市道路及其下部管线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上的检查井数量也快速增加。
检查井及周边路面沉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城市道路美观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及前辈的经验分享,对检查井及周围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市政检查井沉降处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检查井;沉降;处理技术随着市政公用管线越来越多,各类管网的检查井也随之增多。
虽然检查井在市政工程中属于附属构筑物,却对市政工程本身却非常重要,尤其是城市道路下的检查井。
检查井受到车辆行驶的影响,承受较多的冲击力作用,往往最先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
路面检查井周围的沉降已成为市政管理部门及养护部门较难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路面质量、行车舒适度、城市道路美观。
怎样对新建检查井及其周围的施工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在养护阶段进行修补,这就需要我们对检查井及其周围沉降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找出应对措施。
1.市政检查井及周围沉降的主要表现概述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检查井及其周围路面容易产生裂缝、下沉等病害。
市政道路通车后,检查井周围 10~30cm 的位置上沥青路面会发生环裂,开始时裂缝的宽度较小,随着通车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宽,检查井周围油面出现龟裂现象,井盖周边的路面下沉,影响道路美观和行车舒适性,增加行车噪音。
沉降的种类分为:检查井周围路面下沉和检查井和周围路面同时下沉两种。
现阶段北京市政行业检查井基础均采用钢筋砼地板;井室及井筒的砌筑材料多选则模块砌筑,然后浇筑混凝土,超过 1.5 米的检查井还进行插筋处理;井筒与井盖相接处用钢筋砼井圈进行连接,井盖用螺栓直接固定在井圈上,保证井盖稳定。
因此新建的检查井基本上不存在下沉,只有一些老旧的砖砌检查井及其他一些基础较弱的检查井存在下沉情况。
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检查井周围下沉。
2.检查井及周围下沉原因分析2.1 检查井井盖高程控制不到位检查井与周围市政路面的高程控制将直接影响检查井的使用寿命,检查井高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行车产生影响。
检查井周边预防沉降施工保证措施

检查井周边预防沉降施工保证措施在进行井周边预防沉降施工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下面将从地质勘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和监测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在进行井周边预防沉降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能力等情况,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通过地质勘察的结果,可以确定施工时可能会遇到的地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序列等内容。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的范围和深度,采用非开挖式施工工艺,如冲孔桩、浅层爆破等。
同时,要合理设置支撑结构和排水设施,以确保施工时地下水位和土体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控制。
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都应进行监测,包括垂直位移、沉降量、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
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给施工人员和工程负责人,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施工期间应设立临时围栏和警示牌,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明确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环境的沟通和协调,消除可能的施工障碍和安全隐患。
最后,在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和保养工作。
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符合工程要求。
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清理和保养,确保其性能不受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应制定维护管理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成果,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井周边预防沉降施工需要从地质勘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和监测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措施制定。
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控制措施,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道路检查井周围防止沉降的技术措施

道路检查井周围防止沉降的技术措施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人们对城市市政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检查井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一部分,其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了道路的整体质量。
本文将对道路检查井沉降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道路检查井;沉降;技术措施Abstract: with the city modernization, the peopl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ity municipal facilities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inspection Wells as part of the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it’s good or bad or not directly affec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road. This paper will on road inspection Wells analyzes reasons for settlemen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lated technical measures.Keywords: road inspection Wells; Settlement; Technical measures一、绪论城市道路作为现代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到城市整体形象和运行效率。
在道路上一段距离既要设置一个检查井,主要是由于有许多管线埋设于路面之下,要经常对这些管线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检查井不仅会对道路的整体性产生影响,还会对到道路的结构稳定性、外观美感产生影响,此外,对道路的寿命的长短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检查井沉降会对道路产生极大危害,因此,本文将就造成检查井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二、检查井沉降的主要原因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导致路面检查井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井面出现下沉现象,而且井圈周边沥青层开裂情况严重。
市政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及优化措施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100 建筑与装饰2023年6月下 市政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及优化措施许成邵 邵阳市规划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 邵阳 422000摘 要 现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道路的修建工程不断增加,为国民的出行提供助力。
但是部分市政道路在建成并且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出现检查井沉降和凸起,以及周边路面沉降、破损等问题,降低市政道路的使用效果,阻碍城市的发展。
本文以市政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及优化措施为例,分析导致检查井沉降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优化市政道路中检查井沉降问题的措施,提高市政道路的平整度,保障交通的通畅度。
关键词 检查井;市政道路;沉降问题;优化措施;升井技术Inspection Well Settlement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in Municipal RoadsXu Cheng-shaoShaoya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Shaoyang 422000, Hun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municipal roads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which provides assistance for the travel of citizens. However, after some municipal roads are completed and put into use, problems such as settlement and bulging of inspection wells, as well as settlement and damage of surrounding pavements occur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ich reduces the use effect of municipal roads and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settlement problem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inspection wells in municipal roads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spection well settlement problems, formulat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settlement problem of inspection wells in municipal roads, improve the smoothness of municipal roads, and ensure the smoothness of traffic.Key words inspection well; municipal road; settlement problem; optimization measure; well lifting technology引言桃花新城路网是邵阳市城市的中外环主路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城开发的重点,道路的存在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乎城市整体交通的正常使用情况。
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沉降、凸起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沉降、凸起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城市建设正在经历一次突飞猛进的变革,大量市政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
随着地下管道数量的不断增加,各式各样的检查井随之增加。
然而,井盖的质量控制却是令很多现场技术人员头痛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从事市政工程施工中,通过发现和总结,逐渐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
关键词:市政道路;井盖沉降;凸起现象;防治措施1 井盖沉降原因分析市政道路具有车流量大,交通量密集的特点,特别是中心城区表现尤为明显,而在这些地区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已经形成完善,路面下管道线位已经成型,难以像新城区一样统一规划将管钱迁至道路两侧机动车道外,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长,在检查井井盖周围20~30厘米的范围内就会出现一些裂缝,最终形成检查井的沉降或者凸起。
而造成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凸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1道路基础较差导致的沉降、凸起市政建设中传统做法通常检查井的井盖、井套筒都是直接安放在井体之上的,整个井体处于道路面层下,当有机动车荷载不断的通过井体上方,机动车的动荷载就通过井盖、井体并最终传导到土基上。
如果道路基础条件较差、路基下有淤泥流沙或者地下水位较高,在长期的动荷载作用下,由于井体很难和道路结构层形成一个整体,这就会导致井体下土基和道路结构层下土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检查井的沉降或凸起。
1.2检查井安装的不合理性我国目前在检查井的施工没有一个详细的技术规程来指导检查的施工,各个施工队伍只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安装,这就导致检查井的安装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施工队伍良莠不齐,这使检查井的合理安装更难以保障,这可能导致施工时检查井井盖就不能与道路路面相平。
1.3检查井施工质量差检查井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施工人员本身的原因,市政道路施工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工期紧,前期道路路床及结构层施工已经占用大部分工期,到后期检查井施工时,施工人员往往赶工期,这就导致检查井砌筑时收口太快,使用的原材料及砌筑砂浆不合格,砂浆不饱满,勾缝、抹面遗漏,使井的整体强度降低,造成破损下沉;另一个原因是在施工过程当中测绘人员测量产生的误差,这也是检查井施工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管沟检查井周围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案

浅谈管沟检查井周围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及沉降原因:1.洛阳市政某工程公司施工的某段道路工程:起止桩号k1+280~~k2+546.25全长1266.25米,雨水管线位于道路北侧距路中线6.5米处。
除桩号k1+373~~1+459长86米d500管道为大开挖施工外,其余均为顶管施工。
污水管线位于道路南侧距路中线6.5米处,全部均为大开挖施工。
2.沉降原因:由于前期管道施工时,施工单位管理不善,质检工作不到位,监理监督力度不够,且民工大部分都是附近村民,人员素质较差,质量意识薄弱,又属于分段承包,只追求进度。
不考虑质量。
井周及部分管沟回填时虚铺过厚,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监理发现制止不听,对多次下发的监理通知书,不做整改及回复。
致使十一前后连续下雨时,多处井周及管沟出现沉降。
二发现沉降后,业主代表,监理,施工单位在现场共同对沉降处进行检查确认,并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制定了可行的注浆方案。
注浆技术发展到现在,国内外在注浆材料、注浆方法和注浆工艺、注浆机具和设备,注浆效果检查及技术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压力注浆加固桥头过渡段填料在公路建设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许多公路沉降较大的地段及桥头路堤均采用了注浆处治,从后期应运观测来看,与同期建设的其他项目相比,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明显减少。
所以进行压力注浆加固的研究,具有理论性和实际价值。
1.雨水工程沉降处顶管段检查井:y37,y38,y39,y40,y41,y42,y46,y49,y49-1,y50,y55共11个检查井处下沉。
开挖沟槽段雨水支管:y39,y41,y53,y55四个检查井d300支管处下沉。
2.污水工程(开挖沟槽段)w55,w56,w57,w61,w63,w65,w66检查井处下沉。
w56检查井东西管长10米d400污水管沟下沉。
3.其它下沉段k1+395处燃气过路管。
k1+860给水过路管南侧。
三施工前准备1.组织有关工程技术较强的人员认真进行现场勘查,掌握有关施工方法及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44号)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A
井盖数量多
B
井盖规格多
C
井盖材质多
D
井盖影响多
E
井盖沉陷多
存在的主要问题—井盖数量多
2008年11月7日,《今日早报》A13版刊登了题为“短短50
米路装了130个盖”的报道。
存在的主要问题—井盖规格多
仅铸铁雨水篦子就有10余种规格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
检查井管理及沉降处理
万罗为 2014年10月31日
1
杭州市井盖概况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的主要措施
4
井盖沉降处理
1
杭州市井盖概况
A
井盖数量
B
井盖分布
C D
井盖样式
法律法规
杭州市井盖概况—井盖数量
井盖数量 杭州市区窨井盖种类较多,涉及雨水、污水、自来水、燃 气、电力、通信、广播电视、路灯、交警等多家管理或产权单 位。截止2013年底全市区(包含小区)约有窨井盖125万余只,
谢谢观赏!
万罗为
wanluowei@
井筒或管道破损,造成水土流失。
井盖沉降处理—原因分降处理—处理工艺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其中道路上的雨水检查井约49511只,雨水篦子67013只,污水
检查井26284只,预留井2340只。
杭州市井盖概况—井盖样式
雨水检查井盖
雨水篦子
污水检查井盖
污水户线井盖
杭州市井盖概况—井盖样式
电力检查井盖
联通检查井盖
城建弱电检查井盖
移动检查井盖
杭州市井盖概况—井盖样式
铁通检查井盖
广播电视检查井盖
井盖沉降处理—原因分析
设计因素
设置在机动车道上,井盖频繁受行车冲击荷载碾压影响;
高度低于5米的窨井井筒及井室普遍采用砖块砌筑,砖块和砂 浆强度低、耐久性差。 施工因素 窨井周围回填土不能采用压路机碾压,只能采用人工夯实 或小型打夯机夯实,达到设计的压实度;改建、扩建道路中, 井盖标高调整采用水泥砂浆或砼基础,在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就 提前通车,致使基础在车载作用下被压裂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井盖材质多
钢纤维砼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砼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
存在的主要问题—井盖影响多
影响通行、景观
影响安全
存在的主要问题—井盖沉陷多
井圈周边破损
窨井沉陷
3
管理的主要措施
A
巡查措施
B
处置措施
C
改善措施
D
补救措施
E
问责措施
管理主要措施—巡查措施
市级行业监管 区级行业监管 数字城管排查 产权单 位自查
井盖沉降处理—原因分析
材料因素
窨井井筒及井室普遍采用砖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砌筑,
材料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劣质材料使用到了窨井上。 管理因素 道路上超重、超速车辆行驶较多或车流量大,道路、井盖、 窨井井体(井筒及井室)受力大于其设计标准,造成道路和井 盖、窨井井体结构受损;部分井盖养护管理不到位,小的病害 未及时维修,造成病害急剧恶化。 其他因素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1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井盖沉降处理—处理工艺2
业手段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更重要的是在造成人
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时保证赔偿费用的落实,保障受害人的切身 利益,同时减轻了政府管理部门及各相关产权单位的负担,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管理主要措施—补救措施
方案一
每只窨井盖每年保险费2.2元,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
围内的保险事故,每次事故每人赔偿限额20万元,每次财产损 失赔偿限额5万元,每次事故累计赔偿限额40万元,年累计赔 偿限额100万元。 方案二 每只窨井盖每年保险费3.5元,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 围内的保险事故,每次事故每人赔偿限额40万元,每次财产损 失赔偿限额5万元,每次事故累计赔偿限额60万元,年累计赔
管理主要措施—改善措施
1.设置标识牌(2005-2006年) 2.安装防护网(2008年)
3.更换铸铁井盖(2008-2010年)
4.提升沉降窨井(2009、2010) 5.推广使用防沉降窨井(2012年)
6.开展防护网复查(2013年)
管理主要措施—改善措施—设置标识牌
偿限额100万元。
管理主要措施—补救措施
方案三 每只窨井盖每年保险费4.6元,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
内的保险事故,每次事故每人赔偿限额60万元,每次财产损失
赔偿限额10万元,每次事故累计赔偿限额100万元,年累计赔 偿限额200万元。
4
井盖沉降处理
A
井盖沉降 原因分析 井盖沉降 处理工艺
B
设置标识牌,明确管理单位,公布抢修电话。
管理主要措施—改善措施—安装防护网
管理主要措施—改善措施—更换井盖
铸铁类井盖更换为钢纤维井盖。
管理主要措施—改善措施—更换防沉降井盖
管理主要措施—补救措施
购买保险 为市政设施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不仅具有风险保障、充 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通过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用商
管理主要措施—巡查措施
《办法》规定:产权单位对所属地下管线盖板每周巡查不得
少于一次,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对责任范围内的道路上的地下管 线盖板每周巡查不得少于两次。
《规范》要求:Ⅰ等养护道路宜每日一巡,Ⅱ等养护道路宜
二日一巡,Ⅲ等养护道路宜三日一巡。 《办法》规定:各产权单位在接到有关单位通知或举报发现 地下管线盖板缺损后,应在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对所属地下管 线盖板立即予以复盖,对一时无法复盖的或不属于自己责任范 围的,即采取能够确保行人和行车安全的临时性防护措施,设 立警示标志,并通知有关产权单位处理。
电信检查井盖
交警检查井盖
杭州市井盖概况—法律法规
《杭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条例) 《杭州市地下管线盖板管理办法》(办法) 《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处置期限》(地 方标准)
《关于杭州市区范围内推广使用非铸铁类地下管线盖板的通
知》(杭政办函[2004]218号) 《关于杭州市区地下管线盖板专项整治及加装安全防护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