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井圈下沉的处理方法
井室四周沉陷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

井室四周沉陷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1、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检查井质量的严重性。
开挖检查井沟槽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井室砌筑后,井室槽周围回填工作面窄,夯实机具不到位或根本无法夯实,造成回填密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检查井周围回填时将建筑垃圾如草等填入其内造成质量隐患。
回填分层厚度超出规范规定或根本没有分层夯实。
大面积作业时,压路机不到位或漏压。
检查井的混凝土基础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到位,井底积水将其础浸泡,造成软弱。
使承载力下降,井身受车辆荷载累积后逐步下陷。
检查井井简砌筑时,灰浆不饱满,勾缝不严,在荷载挤压下会造成井筒砖壁松动,这样在冬季时,检查井内的热蒸气就会沿上部井筒砖壁的空隙侵入外围土壤和道路结构层构层内,形成结晶冻结后到春融时期就极易造成检查井周边土壤形成饱和水状态,为井周围变形预埋下隐患。
检查井井框与路面高差值过大(标准为5mm)形成行驶冲击荷载,致使路基下沉造成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
2、预防措施2.1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在认识到检查井周边下沉给整体工程质量造成的不良结果情况下。
施工中可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如:从检查井底基础、井身砌筑到回填、夯实、碾压、把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个人,施工中严格检查验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作详细清楚的技术交底。
使其循规作业。
2.2井室周围回填夯实检查井开挖沟槽断面尺寸一定要符合施工要求,为回填夯实留有合理的工作面。
当遇有障碍或其他特殊情况。
开挖尺寸受限值时,应对槽缝隙采取灌入低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的处理:如果夹缝较大,但常规夯实机具又下不去时,可制作专用的工具进行夯实,随井壁砌筑升高逐层将检查井外围捣实,在操作时应特殊注意:回填料应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的素土或灰土为宜,每层虚铺厚度以不超过20cm为宜。
当回填工作面符合夯实、碾压机具作业时,也要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不得留“死角”。
必须夯实碾压到位。
检查井周边回填上要杜绝回填碎砖、瓦块、渣上垃圾、草等。
市政检查井及周围沉降及处理技术探究

市政检查井及周围沉降及处理技术探究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发展,城市道路及其下部管线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上的检查井数量也快速增加。
检查井及周边路面沉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城市道路美观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施工实践及前辈的经验分享,对检查井及周围沉降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市政检查井沉降处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检查井;沉降;处理技术随着市政公用管线越来越多,各类管网的检查井也随之增多。
虽然检查井在市政工程中属于附属构筑物,却对市政工程本身却非常重要,尤其是城市道路下的检查井。
检查井受到车辆行驶的影响,承受较多的冲击力作用,往往最先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
路面检查井周围的沉降已成为市政管理部门及养护部门较难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路面质量、行车舒适度、城市道路美观。
怎样对新建检查井及其周围的施工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在养护阶段进行修补,这就需要我们对检查井及其周围沉降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找出应对措施。
1.市政检查井及周围沉降的主要表现概述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检查井及其周围路面容易产生裂缝、下沉等病害。
市政道路通车后,检查井周围 10~30cm 的位置上沥青路面会发生环裂,开始时裂缝的宽度较小,随着通车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宽,检查井周围油面出现龟裂现象,井盖周边的路面下沉,影响道路美观和行车舒适性,增加行车噪音。
沉降的种类分为:检查井周围路面下沉和检查井和周围路面同时下沉两种。
现阶段北京市政行业检查井基础均采用钢筋砼地板;井室及井筒的砌筑材料多选则模块砌筑,然后浇筑混凝土,超过 1.5 米的检查井还进行插筋处理;井筒与井盖相接处用钢筋砼井圈进行连接,井盖用螺栓直接固定在井圈上,保证井盖稳定。
因此新建的检查井基本上不存在下沉,只有一些老旧的砖砌检查井及其他一些基础较弱的检查井存在下沉情况。
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检查井周围下沉。
2.检查井及周围下沉原因分析2.1 检查井井盖高程控制不到位检查井与周围市政路面的高程控制将直接影响检查井的使用寿命,检查井高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行车产生影响。
沉井下沉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扭位可按纠正位移方法纠正,使倾斜方向对准沉井中心,然后纠正倾斜,扭位随之得到纠正。亦可先纠正一个方向的倾斜、位移,然后纠正另一个方向的倾斜、位移,几次倾斜方向纠正后,轴线即恢复到原位置。
沉井不下沉
加载吸泥后沉井不下沉,检查沉井刃脚处无障碍物后,沉井仍不下沉。
沉井下沉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
问题
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治理方法
沉井刃脚发现异物
沉井在吸泥下沉过程中,下沉速率突然异常减小,甚至停止下沉,沉井出现倾斜或偏位。
沉井刃脚位置局部出现异物,如古树干(根)、钻探时掉落的钻具等,使沉井局部下沉阻力急剧加大,从而造成沉井下沉速率的异常减小或停止下沉。由于沉井平面尺寸巨大,局部增大的下沉阻力,使沉井各部位下沉系数出现较大差异,从而造成沉井倾斜或偏位。
利用水泵向井内自然补水,保持井内水位不低于井外水位1m,以防向井内涌砂。
沉井上施工荷载布置均匀、对称。
在初沉阶段,一般可采取在刃脚较高部位的一侧加强挖土,在较低的一侧少挖土或回填砂石来纠正。有意识地使沉井向偏位相反方向倾斜,纠正倾斜后,使其伴随向位移相反方向产生一定位移纠正。如偏位较大,也可有意使沉井偏位的一方倾斜,然后沿倾斜方向下沉,直到刃脚处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位置吻合或接近时,再纠正倾斜,位移相应得到纠正。
沉井接高时在井壁内侧预埋管道,使用空气幕助沉;
沉井突沉
沉井下沉过程中,下沉速率突然急剧增大。严重时往往使沉井产生较大的倾斜或使周围土体塌陷。在沉井下沉初期常常遇到。
在沉井重量和配重没有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很可能是沉井端承力和外侧摩阻力突然大幅度减小,使下沉系数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从而造成沉井突沉。沉井突沉通常是由于沉井下沉到软弱地质层所造成。软弱地质层的摩阻力及承载力越低、层厚越大,其危害就越大。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沉降分析与对策

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沉降分析与对策城市道路检查井,是设在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上的一种井状构造物。
主要是为管线运行情况检查和疏浚提供操作空间,作为管线改变高程、改变坡度、改变管径、改变方向的衔接。
路面井口指的是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结合部位,由井圈座、井盖和周围路面共同组成,要求井口应与周围路面齐平,以保证井口部位路面平整和行车的舒适安全。
但是目前井口部位路面病害已经变成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井口沉降和井口处路面松散,裂缝、脱落等,已成为各地市政管理部门的棘手问题,严重地影响到路面行车质量和市政工程的外观。
1.检查井周检查井周沉降原因分析(1)检查井混凝土基础施工不规范。
检查井混凝土基础施工不规范通常表现为混凝土基础浇筑带水作业、混凝土基础施工振捣不实、基础下的碎石垫层厚度不足、底板基层土松软未进行处理以及对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够即进行井身砌筑等。
检查井混凝土基础基层土松软未进行处理,底板的碎石垫层厚度不足,造成井整体沉降。
由于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沟槽中的地下水未及时排出,造成混凝土在水中浸泡后发生离析,从而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
混凝土基础振捣不实、混凝土底板形成的强度远远达不到设计强度。
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够即进行井身砌筑,致使混凝土底板出现裂缝或开裂。
当井身砌筑完成以后,砖墙荷载直接作用于混凝土底板基础上,车辆等荷载通过窨井井身传递到混凝土底板基础上,由于混凝土底板强度不足断裂,从而失去混凝土底板应有的整体性使荷载由部分混凝土底板承担,而基层土质松软,长时间作用后必将引起检查井整体沉降,井四围裂缝产生。
(2)检查井井身砌体施工不规范。
检查井井体砌体施工不规范通常表现为使用砌体材质不合格、砂浆未按配合比拌制、砌体砂浆不饱满等,造成井体特别是靠近路面的部分强度不够,易在车辆等荷载作用下被破坏,使检查井盖下沉,周边路面产生裂缝。
(3)井座周边回填土压实不足。
井周边回填土压实不足,使井体与周边土体固接不够,开放交通后井周边土体对于共同承担检查井上车辆荷载的作用减弱,将车辆荷载直接传递到井底的土基上,检查井逐渐开始沉陷,从而引起检查井四围裂缝产生并部分下沉。
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沉降、凸起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沉降、凸起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城市建设正在经历一次突飞猛进的变革,大量市政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
随着地下管道数量的不断增加,各式各样的检查井随之增加。
然而,井盖的质量控制却是令很多现场技术人员头痛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从事市政工程施工中,通过发现和总结,逐渐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
关键词:市政道路;井盖沉降;凸起现象;防治措施1 井盖沉降原因分析市政道路具有车流量大,交通量密集的特点,特别是中心城区表现尤为明显,而在这些地区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已经形成完善,路面下管道线位已经成型,难以像新城区一样统一规划将管钱迁至道路两侧机动车道外,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长,在检查井井盖周围20~30厘米的范围内就会出现一些裂缝,最终形成检查井的沉降或者凸起。
而造成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凸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1道路基础较差导致的沉降、凸起市政建设中传统做法通常检查井的井盖、井套筒都是直接安放在井体之上的,整个井体处于道路面层下,当有机动车荷载不断的通过井体上方,机动车的动荷载就通过井盖、井体并最终传导到土基上。
如果道路基础条件较差、路基下有淤泥流沙或者地下水位较高,在长期的动荷载作用下,由于井体很难和道路结构层形成一个整体,这就会导致井体下土基和道路结构层下土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检查井的沉降或凸起。
1.2检查井安装的不合理性我国目前在检查井的施工没有一个详细的技术规程来指导检查的施工,各个施工队伍只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安装,这就导致检查井的安装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施工队伍良莠不齐,这使检查井的合理安装更难以保障,这可能导致施工时检查井井盖就不能与道路路面相平。
1.3检查井施工质量差检查井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施工人员本身的原因,市政道路施工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工期紧,前期道路路床及结构层施工已经占用大部分工期,到后期检查井施工时,施工人员往往赶工期,这就导致检查井砌筑时收口太快,使用的原材料及砌筑砂浆不合格,砂浆不饱满,勾缝、抹面遗漏,使井的整体强度降低,造成破损下沉;另一个原因是在施工过程当中测绘人员测量产生的误差,这也是检查井施工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检查井井圈下沉的处理方法

检查井井圈下沉的处理方法
1、施工流程
检查井井圈提升是在沥青摊铺工作开始之后进行,为防止井圈整体下沉,采取了膨胀螺栓固定、钢纤维砼基座等措施。
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沥青底层摊铺,井圈处摆设钢板纤维砼井圈基座浇筑放样、埋设井圈膨胀螺栓固定基座下钢纤维砼填缝摊铺面层沥青。
2、施工要点
在施工中必须注意:
1)为提高井圈基座砼的抗拉强度,保证基座砼的整体性,在砼中添加钢纤维。
钢纤维的掺量为55kg/m3。
钢纤维必须与砼熟料充分拌合均匀,不允许结团结球。
2)在井圈法兰开孔处造孔,埋设8只膨胀螺栓,呈等边八角形布置。
3)井圈在上层沥青之前埋设固定,其上表面与沥青面持平略低1~2mm。
在埋设时须拉线精确放样,通过膨胀螺栓在井圈法兰底部用1~2mm厚的钢制垫片进行高程调整。
4)井圈膨胀螺栓固定后,井圈与基座砼之前难免会出现空隙,必须用钢纤维砼将其填实,可将井盖打开,工人由井洞处仔细将全部空隙填实。
5)由于底层沥青与面层沥青摊铺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周左右,基座砼未能达到设计龄期就开放交通,且超载车辆多,应在井圈基座砼达到设计龄期之前用反光锥进行围挡,防止车辆重载压碎砼。
相关文档:
∙检查井井圈的作用
∙检查井井圈加固
∙检查井井圈
∙检查井井圈杭州
∙污水检查井井圈
∙检查井井圈做法
∙雨水检查井井圈
∙塑料检查井井圈做法
∙检查井井圈钢筋加固
∙检查井井圈安装检验批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https:///。
管沟检查井周围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案

浅谈管沟检查井周围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及沉降原因:1.洛阳市政某工程公司施工的某段道路工程:起止桩号k1+280~~k2+546.25全长1266.25米,雨水管线位于道路北侧距路中线6.5米处。
除桩号k1+373~~1+459长86米d500管道为大开挖施工外,其余均为顶管施工。
污水管线位于道路南侧距路中线6.5米处,全部均为大开挖施工。
2.沉降原因:由于前期管道施工时,施工单位管理不善,质检工作不到位,监理监督力度不够,且民工大部分都是附近村民,人员素质较差,质量意识薄弱,又属于分段承包,只追求进度。
不考虑质量。
井周及部分管沟回填时虚铺过厚,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监理发现制止不听,对多次下发的监理通知书,不做整改及回复。
致使十一前后连续下雨时,多处井周及管沟出现沉降。
二发现沉降后,业主代表,监理,施工单位在现场共同对沉降处进行检查确认,并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制定了可行的注浆方案。
注浆技术发展到现在,国内外在注浆材料、注浆方法和注浆工艺、注浆机具和设备,注浆效果检查及技术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压力注浆加固桥头过渡段填料在公路建设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许多公路沉降较大的地段及桥头路堤均采用了注浆处治,从后期应运观测来看,与同期建设的其他项目相比,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明显减少。
所以进行压力注浆加固的研究,具有理论性和实际价值。
1.雨水工程沉降处顶管段检查井:y37,y38,y39,y40,y41,y42,y46,y49,y49-1,y50,y55共11个检查井处下沉。
开挖沟槽段雨水支管:y39,y41,y53,y55四个检查井d300支管处下沉。
2.污水工程(开挖沟槽段)w55,w56,w57,w61,w63,w65,w66检查井处下沉。
w56检查井东西管长10米d400污水管沟下沉。
3.其它下沉段k1+395处燃气过路管。
k1+860给水过路管南侧。
三施工前准备1.组织有关工程技术较强的人员认真进行现场勘查,掌握有关施工方法及操作规程。
城市道路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城市道路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城市道路检查井主要是用于相关部门及时对市政管道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检查井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市政管道系统的安全状况。
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检查井周边通常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破损,并且对城市道路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载体城市道路在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对检查井破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保障检查井周围道路质量,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城市道路;检查井周边下沉;破损原因分析;防治措施1 城市道路检查井周边下沉与破损原因分析1.1 规划、设计及交通方面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很多市政工程对城市道路机动车行车道下的管线铺设规划和设计不符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检查井的井体和井周结构设计存在偏差,对井周进行回填时缺少对各结构的专用补强设计,致使检查井的设置与当地的地质和路况不适应,从而出现了检查井下沉或者破损的现象;同时由于车辆的反复碾压,导致检查井周边的土质下沉情况不同。
1.2 检查井井盖与井体材料和材质原因1)检查井与其周边各种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检查井与其周边材料存在着较大的刚度差异,致使检查井和周围路基间、盖板和井体的找平层处于刚柔过渡区,每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存在很大的差别,经过车辆荷载作用,它们的变形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变形会给井盖、井圈、井体和路基等产生不同的附加应力,而路基路面材料的弹性模量不高,在这种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结构裂缝,从而导致井盖下沉,井盖周边路面出现龟裂等病害。
2)材料质量不过关以上调研地区使用的是球默铸铁防盗砂井盖,这些井盖和井座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导致井盖和井座较脆弱或者没有达到规定所要求的厚度,致使一些井盖,井座缺乏较强抗拉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车辆荷载进行作用,这些井盖也会出现破坏的情况。
另外,由混凝土制成的检查井盖比较笨重,不容易开启,缺少较强的承载力,极易发生破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施工流程
检查井井圈提升是在沥青摊铺工作开始之后进行,为防止井圈整体下沉,采取了膨胀螺栓固定、钢纤维砼基座等措施。
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沥青底层摊铺,井圈处摆设钢板纤维砼井圈基座浇筑放样、埋设井圈膨胀螺栓固定基座下钢纤维砼填缝摊铺面层沥青。
2、施工要点
在施工中必须注意:
1)为提高井圈基座砼的抗拉强度,保证基座砼的整体性,在砼中添加钢纤维。
钢纤维的掺量为55kg/m3。
钢纤维必须与砼熟料充分拌合均匀,不允许结团结球。
2)在井圈法兰开孔处造孔,埋设8只膨胀螺栓,呈等边八角形布置。
3)井圈在上层沥青之前埋设固定,其上表面与沥青面持平略低1~2mm。
在埋设时须拉线精确放样,通过膨胀螺栓在井圈法兰底部用1~2mm厚的钢制垫片进行高程调整。
4)井圈膨胀螺栓固定后,井圈与基座砼之前难免会出现空隙,必须用钢纤维砼将其填实,可将井盖打开,工人由井洞处仔细将全部空隙填实。
5)由于底层沥青与面层沥青摊铺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周左右,基座砼未能达到设计龄期就开放交通,且超载车辆多,应在井圈基座砼达到设计龄期之前用反光锥进行围挡,防止车辆重载压碎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