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合集下载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本词条由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

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常见病因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专家解读预防感冒从不上火开始要多喝水,少吃些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勤洗手… …疾病概况科普文章(6)科普视频基本信息英文名称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就诊科室呼吸内科多发群体老、幼、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常见病因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常见症状主要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病因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

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检查1.血常规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毒类型。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急性鼻窦炎
使用抗生素滴鼻液,保持鼻腔通畅。
急性中耳炎
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必要时进行鼓膜穿刺。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下呼吸道感染
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心脏疾病
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风湿热
使用抗炎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并发症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02
预防措施
01
03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 物,避免感冒。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 。
CHAPTER 02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 、表现和变化情况,以及是否 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咳
痰、发热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咽 喉、鼻腔等部位是否有异常, 听诊肺部是否有啰音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痰培养 等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类型和 感染程度。
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心态
及时就医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如出现严重症状或持续高热不退,应及时 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CHAPTER 05
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处 理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并发症类型 急性鼻窦炎
急性中耳炎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下呼吸道感染 心脏疾病
风湿热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轻度咳嗽无需特殊处理,如咳嗽剧烈 ,可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复 方甘草片等。
抗生素治疗
适应症
如考虑为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 炎、鼻窦炎等,应使用抗生素治
疗。
选择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或大环内酯类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误区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误区

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误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常见疾病。

它包括鼻腔、咽部和喉部感染等。

尽管上呼吸道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许多人对其有一些误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误区,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误区一: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只是一种普通的感冒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只是一种普通的感冒,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然而,上呼吸道感染的类型很多,病因复杂,可能由多种病毒或细菌引起。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咳嗽、发热、喉咙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因此,我们不能轻视上呼吸道感染,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二、误区二:误认为抗生素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灵丹妙药很多人对抗生素的功效存在误解,认为一旦感到不适就需要服用抗生素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事实上,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耐药性的风险,还可能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时,应首先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使用药物。

三、误区三:忽视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一些人对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存在误解,认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个人卫生无关,只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上呼吸道感染的传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

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已感染者、避免近距离接触咳嗽和打喷嚏的人等。

四、误区四: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只影响个体,对周围人无伤害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只对个体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对周围人无伤害。

然而,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大量病毒颗粒,进而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在感染期间,患者应采取一些防控措施,如佩戴口罩、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五、误区五:儿童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受害者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儿童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受害者,而成年人则不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对于存在食物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过敏食物,以免诱发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急性鼻窦炎预防与处理
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炎症扩 散至鼻窦;保持鼻腔通畅,及时清理 鼻腔分泌物。
处理
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局部使 用鼻黏膜收缩剂改善引流。
04 呼吸道症状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空气污浊导致呼吸道 症状加重。
02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 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 。
03
对于鼻塞、流涕严重的 患者,可采取侧卧位, 以保持一侧鼻腔通畅。
04
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 或雾化治疗帮助患者排 痰。
缓解鼻塞、流涕症状技巧
01
及时报告医生
如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或 加重趋势,应及时报告医 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解释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的相关知识,消除其恐惧和
焦虑心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个 性化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和护理工作,争取早日康复。
适宜温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 ,湿度在50%-60%之间 ,以缓解患者呼吸道症状 。
避免烟雾刺激
患者所在环境应避免吸烟 及其他烟雾刺激,以免加 重症状。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 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
观察症状变化
注意患者咳嗽、咳痰、鼻 塞、流涕等症状的变化, 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引言上呼吸道感染(URTI)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影响鼻腔、咽喉、扁桃体和喉部。

这种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URTI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控制疾病的传播,提供有效的护理和缓解患者的不适。

1. 隔离措施对于患有URTI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隔离措施: - 病人应单独住在一个房间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

- 医务人员和访客应戴口罩,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 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子等。

2. 防控感染传播的个人防护措施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免受URTI的感染,必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个人防护措施: - 医务人员应始终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

- 进入患者房间之前和离开之后,务必进行适当的手卫生,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消毒。

- 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分泌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避免触摸面部,特别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被病毒感染。

- 如果医务人员自己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就诊。

3. 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舒缓方法除了防止疾病传播,还应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舒缓方法,以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建议患者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帮助身体恢复。

- 提供充足的液体,如水、汤和果汁,以保持身体水分和缓解喉咙痛。

- 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减轻喉部不适和减少喉咙发炎。

- 建议患者用温盐水漱口,可以减轻喉部不适和减少喉咙发炎。

- 如果患者有发热,可以用退烧药物控制体温。

4. 教育宣传和促进健康行为教育宣传和促进健康行为是帮助控制和预防URTI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URTI的信息,如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疾病简介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

但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感染,临床的表现并不尽相同。

例如鼻咽部的感染,分泌物刺激的咳嗽,常常以夜间为主;副鼻窦炎,除了持续性咳嗽外,常常伴有鼻窦的压痛;而咽炎除了咳嗽外,咽部痒和干燥的症状比较明显;小儿的喉炎则表现为特殊的嘶哑,类似于破竹样咳嗽。

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发因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2]4、疾病影响:⑴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⑵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

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⑶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鼻腔、咽喉和气管分支等部位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患者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

因此,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伴随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可以通过鼻咽拭子、血液检查等方式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

对于病毒性感染,临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确诊。

而对于细菌性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如痰培养、鼻咽拭子培养等,以明确感染的具体细菌种类。

此外,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等因素。

比如,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诊断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同样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同样非常重要,需要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中度
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但无严重的并发症。
03
诊断与鉴别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 间、表现及演变过程, 了解既往病史和接触史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温、呼吸、 心率等生命体征,检查 咽喉、鼻腔、肺部等器
官状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 病原学检测等实验室检
上呼吸道感染
目 录
• 定义与概述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鉴别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控制
01
定义与概述
定义
01
定义: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 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 常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 。
02
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 染性疾病,具有自限性,但也可 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公共卫生建议
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健全的呼吸道感染监测和预 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强化医疗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医 疗救治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呼吸道感染的挑战。
THANK YOU
休息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症 状。
蒸汽疗法
吸入温热的蒸汽可以缓解鼻塞和喉咙 痛。
传统疗法
如蜂蜜水、姜茶等传统疗法,具有一 定的缓解症状作用。
护理与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睡眠等方 式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接种疫苗
其他疾病
还需与肺炎、心脏疾病等其他 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
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安县柏寺营乡中心卫生院
出院记录
(一式两份,一份交病人或家属收执,一份入病案)
姓名:路士达性别:男性年龄:2岁职业:儿童科别:儿科入院时间:2012 年08 月08 日08 时00 分
出院时间:2012 年08 月14 日16 时30 分
入院情况:发热,咽部疼痛2天。

查体:T38.2°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诊疗经过:给于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出院情况:患者无发热,扁桃体无红肿疼痛,未诉其他不适。

出院医嘱:继续按时吃药,如有不适随时诊断与治疗。

住院医师签字:/宋书川主治医师签字:
成安县柏寺营乡中心卫生院
姓名:路士达性别:男性年龄:2岁职业:儿童科别:儿科
入院记录
患者:路士达,男性,2岁,未婚,儿童,汉族,系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柏寺营乡柏西村人。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入院日期2012-08-08 8:00,记录日期:2012-08-08 17:00 主诉:发热,咽部疼痛2天。

现病史:患者缘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咽部红肿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恶心,呕吐,随到本村卫生所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好转。

呈进行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故到我院,测T:38.2 ℃,血常规示:白细胞16800/mm3。

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

患者发病已来神清,精神欠佳,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均正常。

既往史:发育良好,无遗传性疾病,否认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生于原籍长期居住本地,未到疫区,牧区,居住环静良好。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病史
体格检查
T:38.2 P:86次/分 R:20次/分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自主体位,查体
合作,步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窦区无压痛,鼻无畸形,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流出,各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无紫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可见脓疱。

颈僵硬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语颤均等,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未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心音中等,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肝上界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睥区扣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

膝腱反射正常存在,巴彬斯基氏征、澳苯海姆征均未引出。

初步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宋书川
成安县柏寺营乡中心卫生院
病历记录
姓名:路士达性别:男性年龄:2岁职业:儿童科别:儿科
首次病程记录
2012-08-08 15:30
患者:路士达,男,2岁,儿童,汉族,系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柏寺营乡柏西村人。

主因:发热,咽部红肿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恶心及呕吐,于2012-08-08 8:00入院,病例特点:(1)患者,男性,2岁,儿童,汉族。

(2)发热,咽部红肿疼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在本村卫生室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好转,呈进行性加重,为近一歩治疗故来我院治疗。

(4)查体:T:38.2 ℃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巴氏征阴性。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依据:(1)患者,男性,2岁,急性发病,(2)主因:发热,扁桃体红、肿大、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恶心,呕吐,(3)体征T:38.2 ℃,双肺呼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巴氏征阴性。

(4)辅助检查支持。

治疗计划:(1)于2级护理,(2)抗感染、抗病毒及对征治疗。

(3)完善相关检查请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

/宋书川2012-08-09 9:00
今日请庞建彤医师查房,患者发热好转,扁桃体红、肿大、疼痛减轻,未述其他不适。

询问病史分析如下:(1)患者,男性,2岁。

(2)既往体健(3)查体:T:38.2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

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故同意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变化。

/宋书川2012-08-10 9:00
今日查房:患者发热好转,扁桃体红、肿大、疼痛减轻,查体:T:37.2℃,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

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故同意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变化。

/宋书川2012-08-12 9:30
今日患者神清,精神改善,饮食及睡眠好,未诉不适主诉,查体:T:36.8 ℃,心肺未闻及杂音,腹部未及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治疗方案同前,注意病情变化。

/宋书川
/宋书川2012-08-14 9:30
今日患者神清,精神改善,饮食及睡眠好,未诉不适主诉,查体:T:36.8 ℃,心肺未闻及杂音,腹部未及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治疗方案同前,注意病情变化。

/宋书川
出院小结
2012-08-14 16:30
患者:路士达,男,2岁,儿童,汉族,系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柏寺营乡柏西村人。

主因:发热,咽部红肿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恶心及呕吐,于2012-08-14 15:30入院.入院后经抗感染、抗病毒及对征治疗后,症状改善,于今日出院,出院时嘱患儿流食,按时口服用药,如有不适随时诊治
/宋书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