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碳纤维产业链分析报告
碳纤维行业分析报告

碳纤维行业分析报告碳纤维是一种先进的高性能新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绝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体育器材等领域。
本文将对碳纤维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一、定义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细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的特点。
其主要成分是纯碳,由此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碳纤维的制造材料主要是无烟煤、石油劳产物和聚丙烯等化学原料,然后通过高温裂解、氧化等工艺制成。
二、分类特点碳纤维行业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用碳纤维和民用碳纤维。
工业用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电子等领域,而民用碳纤维则主要用于体育器材、日常用品和装饰品等领域。
碳纤维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性强,产品质量好,性能稳定。
2. 行业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3. 行业利润率高,市场前景好。
4. 碳纤维的价格较高,用于高端产品。
三、产业链碳纤维产业链包括制造原材料、碳纤维制造、成品加工、销售等环节,涉及到原材料供应商、碳纤维厂家、成品加工厂家、销售商等多个层次。
其中,原材料供应商是碳纤维产业链中的基础,碳纤维制造商分为平板碳纤维厂和长丝碳纤维厂,成品加工厂家可以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加工制造,销售商是产业链的最终环节。
四、发展历程碳纤维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和日本的专业材料备件商负责开发和生产的。
随着碳纤维的多种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和完善,碳纤维制造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市场份额也得到了快速扩张,成为了超高性能材料行业的龙头。
五、行业政策文件碳纤维行业政策文件包括《高性能碳纤维专项规划》等文件,政策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引进、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
六、经济环境碳纤维行业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市场供求情况、价格波动情况等。
由于碳纤维是一种高端新材料且供应量相对较小,因此价格较高,市场需求也较为稳定。
七、社会环境碳纤维行业的社会环境主要体现在对制造环节的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
由于碳纤维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对其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环保措施进行把控非常重要。
中国碳纤维产业链情况分析

中国碳纤维产业链情况分析一、基本情况碳纤维是一种由纯碳构成的纤维材料。
它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刚度)的材料,同时也非常轻。
碳纤维由数百到数千根纤维丝组成,每根纤维丝又由碳原子的结晶排列组成。
碳纤维的制造过程通常从聚丙烯腈(PAN)纤维或煤焦油等原料开始。
首先,原料纤维会被加热至高温,并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处理,形成聚丙烯腈纤维的预氧化纤维或煤焦油纤维。
接下来,这些预氧化纤维会被进一步加热至更高温度,使其经历一个碳化过程,其中纤维中的非碳元素被去除,最终形成纯碳纤维。
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轻于铝,却强于铁,且具有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
碳纤维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极高的强度,比许多传统的结构材料如钢更强。
其次,碳纤维的重量非常轻,相对密度低,因此在许多应用中可以实现重量的减轻。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优异的刚度(模量),使其能够抵抗变形和挠曲。
碳纤维上游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
由于其出色的性能,碳纤维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被用于制造飞机结构、卫星和航天器部件,以提高飞行性能和燃油效率。
在汽车工业中,碳纤维被用于制造高性能赛车和豪华汽车的车身和零部件,以实现重量减轻和提高安全性能。
此外,碳纤维还用于体育用品、船舶、建筑和能源领域等。
产业链情况1资料来源:整理二、上游分析碳纤维行业技术壁垒高,碳化氧化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碳纤维的主要原料丙烷可从原油中制得,丙烷经选择性催化脱氢(PDH)可得到丙烯。
近年来我国原油产量呈现上升的态势,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92亿吨,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上升至2.05万吨。
2019-2022年中国原油产量情况(亿吨)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纤维、塑料、橡胶和化学品等领域。
碳纤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碳纤维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碳纤维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听上去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家庭。
想象一下,一个大家庭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甚至小朋友们都是各自忙自己的事,但最终目标都是让这个家过得更好。
碳纤维呢,作为一种超级轻便又强韧的材料,像个家里的小能手,能做的事情可多着呢。
我们得从它的上游开始说起。
上游产业主要涉及原材料,比如石油、聚丙烯腈(PAN)等等。
没错,就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但其实它们就是碳纤维的“养料”。
这些原材料经过一番精心的处理,就变成了我们熟知的碳纤维,真是如同凤凰涅槃般的过程,酷吧?然后再往下走,咱们来到碳纤维的制造环节。
这部分可不简单,技术含量那是杠杠的。
制造商们得将那些原材料高温氧化、碳化,听上去有点神秘吧?其实就是把那些材料变得更加坚韧,犹如一位练了多年武术的高手,外表看似柔软,内心却是钢铁般的坚强。
制造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像做一道精致的蛋糕,稍微不小心,就可能“翻车”。
所以呢,制造的每个环节都决定了最后产品的质量,毕竟谁也不想买到一条“软趴趴”的碳纤维吧。
好啦,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下游产业。
这里可真是个热闹的地方,各种行业齐上阵,飞速发展。
汽车、航空、体育用品,甚至是医疗器械,哇,听上去是不是觉得无处不在?碳纤维的轻巧和强韧,使得它在这些领域里成为了绝对的“明星”。
比如说,汽车制造商们纷纷把碳纤维用在车身上,既能减轻重量,还能提高安全性,真是一举两得。
开车的时候,心里也会暗暗得意:这车可不是普通的车,它可是用了碳纤维的哦,咱得多炫耀一下!说到航空领域,那就更夸张了。
飞机的机身、翼尖,甚至是发动机部件,都是碳纤维的身影,简直就是飞天的“超级英雄”。
一方面,碳纤维让飞机更轻,节省燃油;另一方面,它的强度又确保了安全,简直是设计师的心头好。
嘿,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碳纤维,它可是助力飞行的幕后推手呢!咱们也不能忘了碳纤维在体育用品上的应用。
那些高档的自行车、网球拍、甚至钓鱼竿,都是用碳纤维做的。
碳纤维产业报告

碳纤维产业报告引言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近年来,碳纤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新能源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产业链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碳纤维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历程碳纤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初,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碳纤维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体育用品、新能源等领域。
产业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碳纤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到2025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碳纤维生产国,对碳纤维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碳纤维产业链碳纤维产业链包括原材料提取、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制品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
原材料提取碳纤维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通过裂解、炭化和石墨化等工艺将原材料转化为碳纤维前体。
碳纤维生产碳纤维的制备过程包括纺丝、成形、高温炭化等工艺。
首先,将碳纤维前体进行纺丝,得到连续纤维。
然后,对连续纤维进行成形处理,以得到所需形状的碳纤维制品。
最后,进行高温炭化处理,提高碳纤维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碳纤维制品加工碳纤维制品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形状,如板材、管材、薄膜等。
加工工艺包括压制、热压成型、模塑等。
市场销售碳纤维制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市场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直销、代理商、电商等。
碳纤维产业现状与问题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碳纤维产业竞争格局明显,主要产品供应商集中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碳纤维生产国,也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技术瓶颈碳纤维的制备技术相对复杂,生产成本高,对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中国在碳纤维材料的制备技术上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制约了中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
2024年碳纤维新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碳纤维新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碳纤维是一种轻量高强度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新材料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市场概况碳纤维新材料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其中,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是碳纤维新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飞机和卫星等航空器的制造,而汽车行业则主要应用于车身和零部件的制造。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碳纤维新材料在能源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风力发电机翼和太阳能电池板都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此外,体育用品、建筑材料和船舶制造等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碳纤维新材料。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碳纤维新材料的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过去,碳纤维生产主要依赖进口设备,而现在国内的设备制造商也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新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组合也在不断涌现,提高了碳纤维的生产效率和性能。
2.成本降低:随着碳纤维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带来了成本的降低。
预计未来几年碳纤维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使更多的行业可以选择使用碳纤维材料。
3.应用扩展: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以减轻飞机的重量。
在能源领域,碳纤维材料也可以应用于储能设备和电池等领域。
4.绿色环保:碳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符合当今社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
未来,碳纤维新材料市场将受到更多环保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挑战与机遇虽然碳纤维新材料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成本仍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碳纤维的生产成本高,制约了其在一些行业的广泛应用。
此外,碳纤维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些挑战也将带来机遇。
预计在未来几年,碳纤维新材料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和研发,以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碳纤维的应用。
2024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摘要本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
首先介绍了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然后,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提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的展望和发展建议。
1. 碳纤维复合材料概述碳纤维是一种由纤维束组成的高强度、高弹性的材料。
复合材料由纤维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具有轻质、高强度和抗腐蚀等特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合了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体育器材等领域。
2. 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汽车行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不断扩大,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安全性能为主要目标。
航空航天领域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迅猛,以提升飞机性能和降低能耗为主要驱动力。
此外,体育器材、建筑材料等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 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一些新兴企业。
国外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占据市场领导地位,但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方面逐渐迎头赶上。
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
4. 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的机遇和挑战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巨大。
另一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成本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挑战。
5. 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展望和发展建议从市场展望来看,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
未来,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新能源领域将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2023年碳纤维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碳纤维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碳纤维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碳纤维行业的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一、市场概况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构成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根据市场调查,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二、市场分析1. 应用领域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船舶等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是碳纤维行业的主要消费领域,碳纤维的轻质高强度特性使其成为飞机和宇航器材的理想材料。
汽车领域是碳纤维行业的潜力市场,碳纤维可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2. 市场竞争碳纤维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企业包括日本的托克产业、美国的特雷戈、中国的航天科工等。
目前,碳纤维行业国内外竞争格局比较明显,国内企业主要以低价为竞争策略,而国外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3. 市场前景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的不断发展,碳纤维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碳纤维的轻质高强度特性符合未来产品轻量化和高效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使用碳纤维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
三、市场机遇与挑战1. 机遇碳纤维行业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不断创新,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
2. 挑战碳纤维的生产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高,同时碳纤维行业的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此外,碳纤维行业的发展还受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限制。
四、发展建议1. 技术创新碳纤维行业应加大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2. 培育市场碳纤维行业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和市场推广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3. 加强合作碳纤维行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碳纤维行业的发展。
5.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碳纤维行业的发展,促进碳纤维产品的应用。
2023年碳纤维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碳纤维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碳纤维是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耐蚀、耐疲劳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建筑、电子电气等领域。
随着环保、能源、高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碳纤维行业也逐步成为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供应链、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碳纤维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一、市场规模:碳纤维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增长,其中以工业应用最为广泛,市场份额也最大。
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了4.4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1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99%。
目前,全球碳纤维的主要生产地有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国。
其中,中国市场因早期为了完成应用而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和生产线建设,现在已经成为碳纤维行业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在2020年已经达到了15000万美元的规模。
二、供应链:由于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较为复杂,包括纤维制备、树脂基体、颜料浸渍、预制、复合成型、表面处理等环节,所以其供应链较为庞杂。
对于碳纤维行业的整个供应链,可以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进行分类。
原材料部分主要包括碳纤维原料和树脂原料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生产部分涉及碳纤维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制备、DPI、碳化等等;制造部分主要是纤维制品的制造和加工,销售部分则包括市场推广、品牌建设、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三、技术创新:随着碳纤维市场的逐渐扩大和人们对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碳纤维行业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推进。
近年来,碳纤维行业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技术创新:1. 制备工艺的创新:我国的碳纤维产业起步早,技术也相对成熟,但在制备工艺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碳纤维行业的一大应用领域,目前在汽车、轻轨、飞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其性能,耐疲劳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将不断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碳纤维产业链分析报告
2020年8月
内容目录
1. 序言 (4)
1. 碳纤维的分类 (4)
1.1. 按强度模量分类,T 系列碳纤维应用最广 (4)
1.2. 按原料分类,PAN 基碳纤维是主流 (6)
1.2.1. PAN 基碳纤维 (6)
1.2.2. 沥青基碳纤维 (7)
1.2.3. 粘胶基碳纤维 (8)
2. 碳纤维及复材生产工艺比较 (8)
2.1. 纺丝工艺比较 (8)
2.1.1. 湿法纺丝工艺 (8)
2.1.2. 干法纺丝工艺 (9)
2.1.3. 干喷湿纺纺丝工艺 (10)
2.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成型工艺 (10)
2.2.1. 预浸料热压罐工艺 (10)
2.2.2.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 (11)
2.2.3. 拉挤成型工艺 (12)
2.2.4. 缠绕成型工艺 (12)
3. 碳纤维生产壁垒高,我国技术突破及成本优化任重道远 (12)
3.1. 纺丝及氧化碳化环节控制均有难度 (12)
3.2. 生产效率低是影响成本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3.3. 国内碳纤维企业在型号突破及成本优化方面不断进步 (14)
3.3.1. 光威复材 (14)
3.3.2. 中简科技 (15)
4. 市场提示 (17)
图表目录
图1:东丽各型号碳纤维物理性质 (4)
图2:2019 年全球各类碳纤维需求分布(按模量) (5)
图3:各类碳纤维市场份额 (6)
图4:PAN 原丝到碳纤维制作流程 (7)
图5:沥青基碳纤维工艺流程 (7)
图6:粘胶基碳纤维工艺流程 (8)
图7:湿法纺丝制作流程 (9)
图8:干法纺丝制作流程 (9)
图9:干湿法纺丝制作流程 (10)
图10:预浸料热压罐工艺示意图 (11)
图11: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示意图 (11)
图12:拉挤成型工艺示意图 (12)
图13:缠绕成型工艺示意图 (12)
图14:PAN 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 (13)
图14:纺丝工艺流程 (13)
图16:碳纤维完全成本及生产成本构成 (14)
图17:2019 年光威复材碳纤维生产成本构成 (17)
图18:2019 年中简科技碳纤维生产成本构成 (17)
图19:光威复材碳纤维销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 (17)
图20:中简科技碳纤维销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 (17)
图21:光威复材产能利用率增加,毛利率提升 (17)
图22:中简科技产能利用率增加,毛利率提升 (17)
表1:不同型号碳纤维的应用领域 (5)
表2:碳纤维性能比较 (6)
表3:不同生产规模原丝成本构成 (14)
1. 序言
碳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的翘楚,一直以来民和军事领域高端应用场景的核心材料之一。
鉴于碳纤维的重要战略意义,上世60 年代今,从政府层面到产业层面,对碳纤维行业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代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中国碳纤维独立自主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2008 年以前,国内碳纤维生产产量小、品质稳定性不高、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2008年后,中国的碳纤维企业在军品纤维生产方面实现了真正的突破,并在低成本民品纤维的研发开发上进行大量投入、以与海外产品展开正面竞争。
同时长期的研发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也让中国碳纤维企业开始冲击高端民用碳纤维领域,与常规产品一道,丰富了中国碳纤维行业的生命力。
供应与需求相互映衬,国内碳纤维下游市场快速启动,包括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汽车、压力容器等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正快速涌现,中国成为全球碳纤维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
中国碳纤维行业已经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期,这也是我们撰写本篇报告的出发点和初心,希望通过我们对行业资料的梳理,帮投资者了解中国碳纤维行业,并发现其中的投资价值。
碳纤维系列报告分为三篇,此为第一篇,主要梳理碳纤维的分类及生产工艺,并从生产技术角度讨论碳纤维生产壁垒高在哪里、国内在突碳纤维低生产成本道路上面临的挑战点是什么。
1. 碳纤维的分类
1.1. 按强度模量分类,T 系列碳纤维应用最广
碳纤维按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这两项力学性能指标来分,碳纤维可分为通用型碳纤维、高强碳纤维、高模碳纤维、超高强碳纤维、超高模纤维这几种。
目前业内没有统一的碳纤维型号划分标准,在实际使用中,龙头企业日本东丽公司的产品编号常被作为行业标准,如东丽的碳纤维产品编号有T300、T800、M30 等多种,其中T 表示强度,M 表示模量。
强度上,T 后缀的数字越大代表产品的强度越大,因此强度是T300 < T600 < T700 < T800 < T1000 < T1100 ;模量上,M 后缀的数字越大代表产品的模量越大,因此模量是M30 < M40 < M46 < M50 < M60 < M65。
根据模量大小可分为标模、中模和高模。
标准模量的拉伸模量为230-265GPA;中等模量的指拉伸模量为270-315GPA;高模量的指拉伸模量超过315GPA。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碳纤维并非以单根形式独立存在,而是由一定数量的碳纤维丝束组成的,公司提供的产品信息中都会表明其碳纤维品为几K。
其中1K 就代表在一束碳纤维丝束中有1000 根丝,通常小于24K(含)的碳纤维被称为小丝束,小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和体育休闲领域,因此又被称为“宇航级”碳纤维。
24K 以上的碳纤维被
称为大丝束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的粘连、断丝现象相对多,强度和刚度方面的性能比小丝束碳纤维差,为通用级碳纤维,主要用于汽车、风电叶片等一般工业领域,因此被称为“工
业级”碳纤维。
小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成本比大丝束碳纤维高,性能也更加优越,因此价格比
大丝束碳纤维更加昂贵。
目前标模碳纤维有大丝束与小丝束的区分,标模以上的碳纤维尚无大丝束出现。
但未来大丝束可能向中模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飞机的大梁、风电的梁帽和汽车的车身结构,中模大丝束可以为航空航天、风电叶片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更多轻量化应用。
图1:东丽各型号碳纤维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