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诊断学第一章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概论》PPT课件(1)

《中医诊断学概论》PPT课件(1)
神乱鉴别表
类型
表现
主病
病机
性质
焦虑恐惧
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居。
卑谍、脏躁
心胆气虚,心神失养。
虚证
狂躁不安
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
狂病、外感热病
痰火扰心
阳证
淡漠痴呆
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切诊--
脉象和身体局部的变
-----
触觉
病人全身及局部神色形 态和排泄物的形色质量
(一)诊法
四诊收集到的资料
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到的痛苦和不适(问诊)
体征:指客观能够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闻诊、望诊、切诊)
症状(病状(病形病候
(二)诊病:
病 名
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滑胎、痛经,麻疹、夏季热红丝疔、乳疬、脓疱疮、牛皮癣内痔、股骨骨折、白喉、聚星障
病危,是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又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神 乱 精神错乱 神志失常
其特点是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的神志失常。其神志失常表现只能作为诊病依据而不具有“失神”的临床意义。
多见于癫、狂、痫、脏躁等病人。
望神的内容和意义
(三)对神气的判断
(二)诊法合参
四诊参合,难分先后:问—闻,望——问、闻,按——望、问诊察排出物——望色、形,闻气,问感 觉。腹诊——望色泽、形状;叩诊听声音;按诊知冷热、软硬;问喜恶。
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
检查发现病情
视觉—望
听觉—闻
嗅觉—闻
言语—问
触觉—切
不能代替
(三)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学概括为 4 4 3 3 3

最新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最新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第六章 辨 证 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的过程 即是诊断的过程 一、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 实八种辩证纲领。 八纲辨证: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 分析综合,归纳为表里 、寒热、虚实八个纲 领,用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气盛衰 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寒证热证鉴别表
邪气 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第一节 六 淫 概念: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 感病邪的总称。正常的叫“六气”。
六淫致病特点: 1、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2、其邪气既可单独侵入人体,又可两种
以上同时侵入人体 ;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六淫致病,邪气多从肌表或口鼻侵入,
或两者同时感受
一、风:春季的主气,四季均可发生,六淫中 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2、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冬季主气,冬季多寒病。“伤寒” 、 “中寒”和内寒
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4、寒性清澈。
广义:包括气、血、津液以及从饮食物中 吸收“水谷精微”等。
狭义:指生殖之精,一是禀赋于父母的生 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 物质,即“先天之精”,
二是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 叫“天癸”。
先后天之精的关系
生理与病理
1、气(人体之气) 概念:二方面,物质和功能 生成:三方面,先天精气、后天水谷之气、
中医学基础 中医诊断学
1、中医学概念
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 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
2、中医学基本特点
是以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 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 基础,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特点的医学 理论体系。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完整版ppt课件

01
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
阐述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病证的辨证方法。
2024/1/26
02 03
气血津液辨证的原理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生成、输布和代谢与 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代谢,导致相关病证的发生。
气血津液辨证的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信息,结合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等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液失调的病证类型。
包括脏腑气虚、脏腑气滞、脏腑血虚 、脏腑阴虚、脏腑阳虚等证候的临床 表现。
确定病变的性质,如寒证、热证、湿 证、燥证、风证等。
脏腑病变的定位诊断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病变所在的脏腑 部位,如心病、肝病、脾病、肺病、 肾病等。
2024/1/26
17
经络腧穴在诊断中应用
2024/1/26
经络诊察
01
通过观察经络的色泽、形态、温度、压痛等变化,判断经络的
燥邪证候
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易伤 人体津液。
湿邪证候
头重、胸闷、口腻等,易阻遏气 机,损伤阳气。
27
内伤七情证候类型及特点
胁痛、易怒、脉弦等 ,因大怒而致肝气上 逆。
咳嗽、气短、声低等 ,因过度悲伤而致肺 气消沉。
喜伤心证
怒伤肝证
忧思伤脾证
悲忧伤肺证
惊恐伤肾证
心悸、失眠、多梦等 ,因过喜而致心气涣 散。
虚实、寒热、气血运行状况。
腧穴诊察
02
通过按压、叩击等手法刺激腧穴,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脏腑
经络的病变情况。
经络腧穴与证候关联
03
分析经络腧穴的异常变化与脏腑病变证候之间的关系,为辨证

中医诊断 - 中医诊断ppt课件

中医诊断 - 中医诊断ppt课件

舌诊的内容

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望舌体包括舌的颜色、形质和动态,以判断 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望舌苔包括诊察苔质和 苔色情况,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
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象淡红鲜明,舌质滋润, 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象提示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 胃气旺盛。
赤色主病:

主热证,有热而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 但亦可见于虚阳上越的病人。 满面通红-实热 两颧发红-虚热 颧红如妆-戴阳(真寒假热)
青色主病: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或痛则不通,或 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 致。 面青伴唇甲青紫心痛-心阳虚,心血瘀阻 小儿面青眉间鼻柱唇周发青-惊风


润燥苔




舌象特征: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舌面水分 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称为“滑苔”。舌苔干燥少津, 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舌苔干而粗糙,如砂涩手,称“糙 苔”。 临床意义:舌苔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润苔:属正常或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 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寒、主湿。 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多属高热、吐泻伤津。 糙苔:可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多属津伤已极。 总之,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反之舌 苔由燥转润,主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望舌苔

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1、望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 舌苔的厚薄、润燥、腻松、腐霉、剥落等方面 的改变。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31
3、手足心汗 指手足心汗出的症状。手足心微汗出,多因生理
现象。若手足心汗出量多,则为病理性汗出。可 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 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4、心胸汗 指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的症状。多见于虚证。 伴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 伴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5、阴汗 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的症状。多因下焦湿热 郁蒸所致。
30
(三)局部汗出
1、头汗
又称但头汗出。指汗出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 出量多的症状。可因上焦热盛,迫津外泄;中焦 湿热蕴结,湿郁热蒸,迫津上越;元气将脱,虚 阳上越,津随阳泄;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使 阳气旺盛,热蒸于头等导致。
2、半身汗
指病人仅一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或左侧,或右侧, 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但汗出常见于健 侧,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多见于痿病、中 风及截瘫病人。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 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所致。
7、绞痛
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 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8、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
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
32
三、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患 病机体的各个部位皆可发生。疼痛有虚实 之分。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 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 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 通则痛”。虚性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 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 则痛”。
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特征证候。 1、壮热 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病证结合,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从 疾病的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辨证, 是从疾病的阶段性、主要矛盾认识疾病的本质。 临床进行思维分析时,有时是先辨病然后再辨 证,有时先辨证然后再断病。辨病与辨证相结 合,是既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又抓住疾病当 前的主要矛盾。在通常情况下,只强调辨证而 忽视辨病,或者只作病名诊断而不进行辨证, 都是不恰当的。
第一,要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因为中医学的 诊病方法和辨证思维无不贯穿着基本理论;
第二,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前人说:“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要学会辨证思维的方法。临床诊断,从收集病 情资料,到作出病、证判断,是医学理论知识与科学 思维的综合运用。
17
整理课件ppt
13
整理课件ppt
(三)、辨证求本
辨证求本,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四 诊收集到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临床资 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以探 求对疾病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第一,全面收集临床资料
第二,分析内在联系
第三,联系各种因素,进行判断
14
整理课件ppt
(四)、病证结合
15
整理课件ppt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秦汉及以前-黄帝内经,伤寒论,中藏经,难经
晋唐宋金元-脉经,肘后方,外台秘要,小儿药证直诀
明清及民国-景岳全书,寓意草,濒湖脉学,外感温热论,温病条 辨,医学实在易,望诊遵经
有关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与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中就已奠定了基础,论述了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 以后各时期皆有发展,现代更加完善。其中最具影响的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整理课件ppt

2024中医诊断学全套课件

2024中医诊断学全套课件

中医诊断学全套课件•中医诊断学概述•望诊技能与方法•闻诊技能与方法•问诊技能与方法目•切诊技能与方法•辨证施治原则与实践录01中医诊断学概述中医诊断学定义与特点定义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特点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四诊合参为基础,辨证求因为核心,强调动态分析,重视个体差异。

起源中医诊断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发展经历了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内经》的形成,再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以及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审症求因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症状体征,推求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诊并用,全面收集病情资料。

如X 线、CT 、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为中医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现代检查技术辨证仪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如中医脉象仪、舌象仪等,可辅助中医进行辨证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医诊断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030201现代医学技术在中医诊断中应用02望诊技能与方法03望形态观察病人形体强弱、胖瘦、姿态等,以诊察脏腑、经络、气血的病变。

01望神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表情变化等,以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02望色观察病人面部颜色和光泽,以了解气血盛衰和脏腑功能强弱。

望神色形态观察皮肤色泽、形态变化,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和邪气情况。

望皮肤观察毛发的疏密、色泽、动态等,以了解肾气盛衰和气血运行情况。

望毛发观察指甲的色泽、形态、质地等,以了解脏腑气血的虚实和病邪性质。

望指甲望皮肤毛发指甲望舌苔观察舌苔的厚薄、颜色、润燥等,以了解病邪性质、病位深浅。

望舌质观察舌质的颜色、形态、润燥等,以了解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望舌下络脉观察舌下络脉的颜色、形态等,以了解气血运行和瘀血情况。

望舌象及舌下络脉望排出物及分泌物观察痰涎的色、质、量等,以了解脏腑虚实和病邪性质。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概述•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闻诊技巧与案例分析•问诊内容与方法探讨•切诊技巧与实践操作演示•八纲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病因辨证理论与应用举例目录01中医诊断学概述定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定义与特点01020304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如何辨识病证、分析病因病机和确定治则治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诊断时需全面考虑。

中医通过辨识证候来确定治疗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需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唐、宋金元、明清等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古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诊断学不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近现代目前中医诊断学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临床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科研、教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现状发展历程及现状整体审查全面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因素。

诊法合参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病证结合:既要辨识病名,又要分析证候。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判断病情。

闻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等了解病情。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

切诊通过脉诊和按诊了解患者的脉象和体表状况。

02望诊技巧与案例分析望神、色、形、态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和机体反应情况,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和光泽,推断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

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了解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势的轻重缓急。

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要点头面五官观察头颅大小、形态,眼睛的神采、颜色、形态,口唇的颜色、润燥,以及牙齿、咽喉等情况。

躯体四肢观察胸廓形态、呼吸运动、乳房部位及发育情况,皮肤的色泽、润燥、肿胀等情况,以及四肢的形态、活动情况等。

排出物观察痰、涎、涕、唾、二便、月经、带下等排出物的颜色、质地、气味等,以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盛衰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ymptoms + period
• 5.History of disease
1)The cause of disease
onset—circumstance,time,symptoms,sudden or not,cause or predisposing cause ,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 2.Life style and process(Diet, mental activity,regular daily life)
• 3. Family history and anamnesis • 4.Chief complaint
The symptoms the patient feels the most obvious and painfully and the main cause for visiting a doctor.
Character of pain
• Excess: sudden onset, severe and, incessant aggravated by pressing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
conception
• To know the onset ,development,treatment,present symptoms and other information of disease by questioning patient or accompanying people
2)Present symptoms •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十问歌》: •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 Cold and fever Aversion to cold Intolerance of cold
• Sweating Normal sweating Abnormal sweating
Abnormality of sweating character
• A.spontaneous sweating • B.Night sweating • C.profuse sweating heat or cold • D.yellow sweating damp-heat • E.fighting sweating • F.dying sweating
be good at thinking and arousing patients
Hale Waihona Puke Content of interrogation
• 1.General data: name ,sex occupation,birth place,nationality, address, marriage state,24-solar terms of disease onset, visit data ,admission data Examples:hepatic echinococcosis(包虫病)(pastoral area), rheumatism(风湿病),postpartum disease(产后病)
Abnormality on sweating location
• A.hemihidrosis(半身汗) • B.head sweating • C.Chest sweating • D.sweating in the palm and sole • E.genital sweating
Pain
• A. Chill and fever a.more chill than fever b.more fever than chill c.fever with aversion to cold
• B.the chill and fever seprately a.fever without chill sthenic fever,tidal fever,low grade fever b.intolerance of cold without fever
• C.Alternate chill and fever a.shaoyang syndrome b.malaria
sweating
• The action of yang puts on yin makes the sweating.
• No sweating wind-cold in the exterior yin insufficiency
• Internal classic • Treatise on cold attack • Thousand worthy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e
purpose
• To know the hobby , custom of patient • Onset development of disease • Judge the cause and nature of disease
• Data from all diagnostic method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avoid mistake in diagnosis
Method of interrogation
• Suitable environment • Ask the patient directly • Questioning method in emergency • The doctor should be serious and patient, and
• Mechanism of pain:
Stagnation or stasis Innutrition of body
pain
• Classification of pain
A. Character of pain
B. Location of Pain
• To distinguish: heat cold excess deficien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