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坐井观天

合集下载

二年级《坐井观天》语文教案

二年级《坐井观天》语文教案

二年级《坐井观天》语文教案二年级《坐井观天》语文教案1教材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

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

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

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

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

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读中讨论交流、读中帮忙找原因、读中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中悟,悟中读,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预设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观―看)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正确、通顺。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教学反思【篇一】学校二班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伴侣,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伴侣,我每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观察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伴侣,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篇二】学校二班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还体会到要有让孩子有公平的训练机会,我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但我发觉孩子们练习时,往往就练习喜爱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由于怕读不好角色,就单挑旁白来读。

乐观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久”旁白,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进展。

我就创设情景,让孩子有公平的训练机会。

要求孩子再讨论时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

这样利于孩子们整体综合进展。

寓言故事的教学,到后引导同学通过熟悉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成语的意思。

我在教学寓意这一部分时,是利用同学感爱好的话题和切合同学生活实际来引入的,而不是纯粹的说教。

“假如有人说你是坐井观天,你明白他在说你什么吗?你想对坐井观天的人说些什么?”或者让同学出点子关心小青蛙:“你们情愿像小青蛙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吗?你们能出出点子让小青蛙也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吗?”这样就更能从同学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并能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在学习学问和把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篇三】学校二班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本身的故事情节简单理解,但要领悟成语的意思,以及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却不是一件简洁的事情,对低班级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孩子们领悟故事的寓意呢?惟有朗读。

二年级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

二年级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

二年级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坐在井底,抬头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以为天空就只有那么大,还对前来喝水的小鸟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告诉青蛙,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可是青蛙不相信。

这个故事通常用来比喻那些眼界狭小、见识有限,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这则故事的道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而应该拓宽视野,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成长,不要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开放的思维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他们可以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勇于尝试新的事物,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他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要因为自己的局限性而忽视他人的智慧。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坐井观天”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2)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吗?它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故事。

2.朗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习生字词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它们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来逐个学习这些生字词。

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

4.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中的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3)青蛙明白了什么道理?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分享你们的答案。

5.角色扮演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可以自由发挥,加上动作和表情。

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表演最生动、最有趣。

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坐井观天”的含义。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坐井观天”呢?生1: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生2: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生3:我们要多学习,多了解外面的世界。

师: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不断拓宽视野,勇于探索,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人。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写一篇小故事。

(3)搜集关于“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

四、板书设计坐井观天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道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拓宽视野,有远大理想。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导语】《坐井观天》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最早出自《庄子·秋水》。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

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

(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6篇)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6篇)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6篇)二班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关心同学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缘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启发同学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缘由。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预备:井图一副。

青蛙和小鸟的图象各一副,头饰各一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齐读课题思索: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3、师:那么天究竟有多大呢? 〔生回答〕那你们想知道这两个小动物(青蛙和小鸟)有什么看法吗?二、范读课文。

1、师:请听老师读课文,要求:边听边看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做上记号.〔生汇报有几个自然段〕2、听完课文,你知道了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在争辩?引导同学说出青蛙和小鸟争辩“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师:你们情愿关心青蛙和小鸟解决这个问题吗?就让我们抓紧走进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开火车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仔细听看有没有读错?(老师随机订正读音)3、全体齐读,要求读得流利。

(许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都想读一读对吗?,那就我们大家一起读,会读的就大点声音,不太娴熟的就小点声音.)四、教同学字词1、请小老师教读生字。

师:刚刚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很洪亮,可是有些字音还不是很精确,谁能来当小老师再教一教大家?(预备小黑板一面是生字,一面是词语)2、认读词语,解释词语意思。

小老师教得很仔细,同学们学得也很仔细,老师发觉你们进步多了。

谁来接受老师的检查?〔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信-信任抬-抬头蛙-青蛙答-回答错-说错了还-还有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那里吗?到黑板上指出来。

〔井沿就是井口边〕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大海、沙漠、天空等〕3、四人小组谈论沟通识字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导语】《坐井观天》通过田鸡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入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去实践,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田鸡那样眼光短浅,犯了毛病还自以为是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田鸡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田鸡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田鸡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田鸡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2.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一、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田鸡和小鸟辩论天的大小,告知我们像田鸡这样眼光狭窄,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

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控知识逐渐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侧重知道“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知道课文内容。

知道“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田鸡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知道“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取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知道词意,学生仿照动作,知道词意。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懂得要开阔视野,善于观察和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故事续编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提问:“坐井观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看法。

4.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朗读与表达:评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口语表达时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3. 生字词掌握:通过练习和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能力。

4. 思考与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阐述和逻辑思维能力。

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下:坐井观天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别说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具准备:投影片(插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观天
说说观天是什么意思?你们有没有看过天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蓝......)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坐井观天,板书:坐井
这个题目字面上是什么意思呀?(坐在井里看天)到底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看的结果怎样呢?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

(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井底)
小鸟在什么地方?(井沿)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

(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这句话:小鸟非常自然。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然后练习朗读,体会青蛙的语气:非常自信。

5、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图和它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6、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二--七段,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三)整体综合:
1、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
说,组织好语言再回答)
(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
2、让学生自愿结合,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评价。

2、说一说学习这个成语故事的感受。

四、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