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提纲《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精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精品)

择的,这是我的责任。”
6
张纪清:大爱深沉
张纪清,男,1941年生,祝塘镇退体职工。 1987年6月28日,张纪清首次化名“炎黄”汇款 1000元资助祝塘幸福院建设,此后27年间,从
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炎黄”不间断为慈善事
业捐款。20多年来,江阴人一直在寻找这位做善 事不留名的“炎黄”,直到2014年11月20日老 人在邮局晕倒,大家从他身上的一张汇款单才发 现了这个“秘密”。张纪清27年不求名利的慈行 善举感动了无数人,激励着江阴人在“炎黄”精 神感召下助人行善。张纪清荣登2015年1月“中 国好人榜”,荣获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目录
人的价值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人的价值
回忆: 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是指什么? 联想: 生活中我们如何理解“价值”: 如:《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哲学价值…… 思考: 我们如何从哲学上概括“价值”的含义?
红楼梦的哲学价值:悲剧与荒诞剧的双重意蕴(节选)
对于“劣迹艺人”你还会继续追星吗?
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含义及二者关系:
价值判断 基础 价值选择
2、特征: (1)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 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3、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 判断和价值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 民的立场上
(2)主体性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只能对社会做贡献,而不能索取
C
C.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物质上要多做贡献,精神上要注重索取
牛刀小试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 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 书育人。离休后,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 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为广大群众做了大 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龚全 珍老人的事迹说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生价值不应该以个人得失作为评价标准 ③先进人物的行为是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④要追求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必修四提纲《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政治必修四提纲《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考点47: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考点48: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1、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1)人是价值的创造者:(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②、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是价值的享受者:(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①、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②、一个人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2、人的价值的评价:(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完人民贡献了什么。

考点49: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①、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②、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水平目标: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会使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来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重点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辅助环节:引入新课,板书标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3分钟左右)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追索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但如此,它还要寻觅人生的真谛。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此做出的回答就不同。

接下来让我进入到今天的新课学习,一起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寻觅人生的真谛。

新课讲授:一、价值与价值观(板书)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什么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两者有何关系;何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以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什么是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等这都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

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96—98页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导学案中所设置问题的答案。

第一阶段:出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约15分钟左右)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第96页探究活动的材料,并结合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什么关系?学生1成果展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学生2成果展示: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件

判断并说明理由:
1.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 能创造价值。( )
2.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 的人,不一定没有真正的幸福。( )

×
3.人生的价值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也可以在自 我感悟和升华中实现。( )
×
4.只要个人努力奋斗就能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生价值。(
× )
第四单元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劳动 彰显和发挥自己的 智力、体力、意志 和情感 证明和实 现自己的 价值
劳动
创造美好生活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2)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①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财富创造
②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 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割的,社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 识。 3、社会存在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 4、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同。 6、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 7、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 8、所谓价值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9、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0、社会意识、价值观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11、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二者同步进行。 12、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
3.人的价值的评价: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框价值与价值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框价值与价值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价值与 价值观
断的意义, 理解价值观
作用。 2.理解人的 价值是什
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
对人们行为 的导向作
么,如何评
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为:价
用。
价人的价 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
值。
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 的需要。
• 2.教材P97“探究问题”
• 提示:受人们已经形成的价值观的支配。价值观作为一种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认识 和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 3.教材P98“探究问题1”
课标要求
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 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 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 间、地点、条件不同, 第二框 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 价值判 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 断与价 社会意识。剖析价值冲 值选择 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 较、鉴别、选择的过 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 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 人民服务的思想。
学习目标
• A.②③
B.①②
• C.①③
D.②④
• [解析] 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是首要的、第一位的,①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错误;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A。
• 2.“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爱因斯 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索取了什么 。结合漫画,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B )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政治必修4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政治必修4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政治必修4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5、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的。

6、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7、理解什么是人的价值,掌握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8、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考并深入体会价值观的选择与人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9、联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等相关知识,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0、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11、思考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十二课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十二课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共51张PPT)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探究导学
比较
含义 区 别
涵盖 范围
联系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一事物对主体的 积极意义,即一 事物所具有的能 够满足主体需要 的属性和功能
包括个人对社会 的责任和贡献与 社会对个人的尊 重和满足两个方 面,真正的价值 在于对社会的责 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 种具体事物的 价值的基础上, 形成对事物价 值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答案:B
探究点 2 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情境链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 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问题导入 简要说明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纳入法律范围的哲学依据。 答案: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 作用,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纳入法律范围,有利于倡导正确 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高中政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

高中政治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导学提纲】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及自己的需要。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们在③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含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②表现:第一,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二,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巩固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做的贡献5、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单项选择6、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以下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

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表达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9、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考点47: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考点48: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1、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1)人是价值的创造者:(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②、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是价值的享受者:(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①、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②、一个人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2、人的价值的评价:(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完人民贡献了什么。

考点49: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①、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②、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3)重要提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性质上存在两种方向: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能够引领人们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道路;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会把人引向歧途。

2、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考点50: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①、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

②、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取向。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4)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3)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原理:原理内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方法论:(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相关链接】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1)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

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2)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易错点]1、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取向。

)2、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考点51: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实践)(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2)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2)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我们要坚持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考点演练】1、【2009年.天津.文综.5】.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解读】小铅笔和圆规的赛跑的结果揭示了由于大圆规没有目标,只是原地做园是不可能在成长道路上前进的;而小铅笔由于有了前进的目标,在奋力下就能前进。

两者的赛跑都有主观能动性和竞争意识,故排除A、D;B项迷惑性较大,但要审准漫画的主题是“赛跑”小铅笔为什么能赢过大圆规的道理。

【答案】C2、【2008年.山东.文综.20】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解读】“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投身实践,故选B。

C错误在推动,在对人生价值的理解首先应该是社会价值,而不是自我价值,所以D错误;A表述错误。

【答案】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3、【2009年.上海.单科.12】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读】本题考查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人生价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但评价人生价值应该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认识,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则是第一位的。

【答案】D4、【2007年.广东.单科.18】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C.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解读】本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关系来考查的,该党支书的做法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在追求人生价值时,要注重对社会的贡献。

故选A【答案】A5、(09北京34)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

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保障。

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综上我们选B。

②③与本题中心意思无关。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

6、(2010年高考?北京卷28)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人生价值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阐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退休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①④正确,②③本身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

所以选B.7、(2010高考?天津卷5)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资态叫坚守。

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

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他的事迹说明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解析】B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黄福荣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为社会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B项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