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 B.7克C.8克D.6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克B.(a-b-c)克C.(a+b-c)克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A.C2H4B.CH4C.C2H2D.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克B.80克C.90克D.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A.54.8克B.52克C.18克D.2.8克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克 B.9.5克C.8克D.4克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2CO可表示为1.用“O”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2C+O2【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碳是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通过2CO,微观意义是:2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结方程式2C+O2合分子、原子的微观图,故选C【考点】分子、原子的微观图,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物质的总质量是一定不变的;B、因为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一定不变;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物质种类D.分子的种类【答案】A【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上来说,该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

故该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六不变”。

A、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故A正确;B、对于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是要发生改变的,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故C错误;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D错误。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化学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宏观)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微观)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 化学式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 C 和O 2;2、表示生成物是 CO 2;3、表示反应条件是 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读作“反应生产”。

初三化学上册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鲁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记住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要点诠释】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典型例题】类型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求化学式1.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2O C.NO D.NO2【思路点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自测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自测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自测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为生成物B.a 等于 21C.b 等于 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3.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H2B.NaCl C.HCl D.HClO4.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6.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习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32;Cl—35.5;Al—27;Mg—24;Cu—64;Fe—56;Zn—65;K—39;Ca—40;Mn—55;P—311.化学反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响前后A.分子种类不变 B.分子数目不变C.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D.物质种类没有改变2.化学反响方程式2H2 + O2点燃2H 2O 所表示的意义是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③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4:32:36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3.依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A.NO B.NO2C.N2O3 D.NH3 4.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氧化汞加热分解:HgO △Hg+O2↑B.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04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CuSO4+NaOH=Na2SO4+Cu(OH)2 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等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肯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肯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氯元素符号为Cl B.氯元素为金属元素C.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7. 以下各物质反响后,都能生成氧气,其中最合适潜水艇里供应氧气的反响物是①2KClO3MnO2△2KCl + O2↑②2H2O22H2O + O2↑③2Na2O2 + 2CO2=2Na2CO3 + O2↑④2H2O通电H2↑+ O2↑A、KClO3B、H2O2C、Na2O2D、H2O8.相同质量的以下物质全局部解后,放出氧气最多的是2MgOA.H2O B.KMnO4C.HgO D.KClO39. 3g镁在3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已知:Mg+O2点燃2MgO〕A.小于6g B.大于6g C.等于6g D.以上都有可能10.以下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是A.Fe + O2点燃FeO B.3Fe + 2O2点燃Fe3O4C.4Fe + 3O2点燃2Fe2O3D.6Fe +4O2点燃2Fe3O411.用托盘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A.托盘上B.纸上C.玻璃器皿中D.铁盒上12.相同质量的以下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B.P C.S D.H21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探究活动中,陆红同学在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局部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B.天平不平衡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锥形瓶的瓶塞会被冲出来14.以下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B.纸条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纸条质量小C.湿衣服晾干D.蜡烛燃烧越来越短15.在2A + B2 = 2C 的反响中,C的化学式为A.AB B.A2B2C.AB2D.A2B 16.在化学反响前后,以下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MnO2①原子的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的种类④分子的数目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①③⑥1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 种物质,在肯定条件下充分反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质量守恒定律》实验题练习

九年级化学暑假预习《质量守恒定律》实验题练习


(2)小明采用图甲实验方案,测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老师看到后直接否定该方案,理由是

(3)小明决定用如图乙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测定反应前
氧化汞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
量守恒定律。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已知:氧气的
密度为p克/毫升,氧化汞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探究]将收集的产物中的黄色固体放人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得到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①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②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③燃烧不一
定需要有氧气参加。
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有刺
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黄色固体是
Mg3N2
-3
有氧气参加
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燃烧不一定需要
【解析】
点燃
=== 2MgO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镁条燃烧后收集到的产物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量的
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用上述字母
【答案】(1)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金属和氧气的质量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在反应3X +4Y =2Z 中,已知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72 B .108C .70D .27【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在反应3X+4Y=2Z 中,参加反应的X 的质量和Y 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 的质量,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

故选D 。

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和丙为生成物B .a 等于 21C .b 等于 37D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64g 54g-10g 64g-48g x甲丁乙丙64g 64g-48g=54g-10g xx =11ga =10g+11g =21g ,故B 正确;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bc +d 26416am bm g g甲丁乙丙 2am 64g=bm 16ga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3.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 .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 2C 2OD .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 2+H 2H 2CO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月考题6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O---16, K---39, Cl----35.5 Mn---55
C---12,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B.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 =2CO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A.碳加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1个碳原子能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铝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质量比是( )
A27:32:102 B 108:96 :204 C 27:24 :43 D 4:3 :2
4 某工地多次食物中毒,经化验误食工业食盐亚硝酸钠所致,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 ,其中N的化合价( )2 A +2 B+3 C +4 D +5
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

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氧化物 D C、元素、单质 A B、分子6 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二氧化碳、水、空气B、氢气、海水、可口可乐
C、氧化镁、矿泉水、食盐
D、汞、冰、生理盐水
7、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C(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8
A 原子种类
B 元素化合价
C 分子个数
D 物质种类
9.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 =2 2CO+4H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22A.CH B.CH C.CHOH
D.CHOH52234410 现把10克的A和足量的B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 )
1 :D5 1 :4 C 1 :2B 1 : 1 A
二填空每空2分。

共40分
;1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请各举一例。

(
)(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12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并按要求填空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基本反应类型( )
(3)红在氧气中燃烧( )
(4)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
(5)铁在氧气中燃烧( ) 基本反应
类型( )
13 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
(1)二个水分子( ) (2)氧化铝的化学式(
) (3)硫离子( )
14 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
15 春暖花开,满园飘香。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
16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用( ) 。

长期引用硬水有害健康,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 ) 办法降低水的硬度。

1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8 检验氧气用( )
三简答,每空4分,共20分
19 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质量比铁丝质量大。

蜡烛越烧越少。

20 在分析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下三种判断。

请简要分析正误,如正确,请说明理由;如错误,请举出反例否定。

(1)必须选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2)必须加热
(3)必须使用催化剂
四实验每小题2分。

共8分。

21 在用托盘天平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中。

(1)为什么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薄层细纱?
(2)为什么玻璃管上要系一个小气球?
)若在橡皮塞上安装一铜丝。

加热铜丝,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点燃白磷。

你认3(.为可以吗?
理由是什么?
(4)在白磷燃烧后,冷却,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边,为什么会这样?
五计算12分
22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0.2g。

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

⑵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答案
1--10 DABBC DDACD一二11 水铁氯化钠(正
确即可)
↑(2)2KMnO ==K1)2HO==2H ↑+ OMnO +MnO 12 (2222244↑分解反应(3)4P+5 O==2PO +O (4)2H O 222522↑(5)3Fe+2O=FeO==2HO+ O 化合反应4232213 2HO AlO S
2 3 2
14 核电荷数不同或质子数不同15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16 煮沸肥皂水17 铝氮气18 带火星的木条三19 (1)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

故生成物质量会增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和等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逸散入空气。

故蜡烛会少。

20 (1)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种类不变。

2)错。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错。

3
)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1(四21
(2)防止集气瓶内压强增大,把橡皮塞冲开。

铜受热会被氧化,使质量增加。

3()不可以。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4
五4.8克22 3.2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