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高考倒计时第6天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解析版)高考历史

(2)领导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某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 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 (3)斗争水平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特别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已成为 时代的潮流。 (4)相互联系上:这次革命还表现出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对敌的斗争特点。如中国的革命对亚洲 其他国家的斗争起了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七单元第2讲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两次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E'.'-- 发展的影响。
圭干知谓團示化ZH UG A N Z HTSH I TU知识清单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口也虫圧起门口小丽卜~|「-场乎「.业阶段到人机器忙产阶段的•个花氐卜一I 政治就提: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确工。
輕蚂济条件;资木:海外髓坳、刑民掠夺、劳动力:圈出礎动提世『门曲劳动力' 毡术;I 一场乎工业的枳第=直接庫因:由场:殖E 扩弧使海外府场急制扩 丈•.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国内外不断护k 的丽场起违吋间:出也纪60 TK 到19业纪比邯代“ 从棉纺织业开始。
機心内容:玉严T-段从李丁操祁到机牌牛泌「 生产组织从手丁工场到I :厂*和巩間『自己的统治地tL杜会:产牛俩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 盾H 益澈化;:厂的建芒和匚业城帀兴起加快『城何化进程°腔想:出现『口曲主义、疋庶主必住想社僉主义、马克思主文專 坏境:坏说污染给人英牛存坏境带来『新的世界:加强r 资本卞文炖吐界的统活/史东方从属门川方;客观 上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空产方式’嚓切了世界齐地的麻泵t 推动世界时场的形成,[历史广角]自由资本主义16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造成资本在各部门或各 企业之间以自由转移为特征的竞争,其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等人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学。
他们在经济上宣扬自由放任主义, 要求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政治更筒明 更巨聊丽]经济:政治:Bt 要发明士幼织匕17閃年哈挤里夫斯发明“珍 呢纺纱机3挹开匚业革命的库融・标志打匸业革 命开始= 动力’ 1T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操汽机,便人类 进丸燕汽时代°交通:18叩年英国人富尔顿发期汽船;IE1-1F 出蒂芬孙发明攜汽机车*克成标蛊:机器制珀业驹机械化.用也年liif/G 英国基用禿成r 1】业革命.成为业界上第…个I : 业国家® ____ 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促超『资本主义经济发底「 引屆樹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丨「业资严阶级逐步ih 工上要求民主共和,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7-18两次工业革命高考研析把握考向Word版含答案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再现]1. [2014·课标全国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初”和材料情景可知,英国的纺车和手织机被闲置起来,其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使新式纺织机器出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
题干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故B项错误。
纺织业的发展反映的是轻工业的变化,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项错误。
工业革命开始后,家庭手工业仍存在了很长时间,故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
答案:A2. [2014·浙江高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题目中关键的信息包括“大工业”“交通工具”“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依赖于整个世界”,以上信息可以解读为: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变;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选B项。
A、C、D三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故排除。
答案:B3. [2014·广东高考]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十六)第十单元第2讲两次工业革命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每课一练(十六)(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它是指( )A.柴油机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C.发电机 D.珍妮纺纱机2.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拓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3.(2012·扬州模拟)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C.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4.(2013·南昌模拟)“……(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
”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A.采矿技术B.蒸汽技术C.电力技术D.无线通讯技术5.19世纪后期西方某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英国章鱼:只吃黄金》,画中章鱼的触角从英国伸向了世界各大洲。
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极力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B.讽刺了英国人只喜欢黄金的贪婪欲望C.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对外的传播D.揭示了世界市场与“世界工厂”的互动关系6.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
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
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单元第2讲两次工业革命(必修二)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欧美各国的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科研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
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德国人西门子研制_______成功;人类进入 发电机 “_________”。 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迅速推动了_________领域的革新,出现了 交通运输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 物质,并制成多种_________材料。 (4)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_________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 化学合成 高。 炼钢技术
问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
提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 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
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
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2)表现 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_______ 世界市场 基本形成。 ②英国已经成为_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世界工厂 (3)影响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 思想和_________,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生产方式
2.发展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__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_____________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新型交通工具 ③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_________的狂潮。 (2)表现
(2)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
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3)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国际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 增强,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增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详解,我们在21世纪的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实现工业变革了,可是在以前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的意义(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考前点睛把脉】2014高考历史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专题 四、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进程

四、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进程一、孤立发展的古代中国经济 1、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拓展补充 古代的中外交流——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 图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思维提升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审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和措施: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关系的一次质的的飞跃,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发展较为脆弱,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稳定了社会生产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
明清之际,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此时的封建政府仍然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绝了与海外进行商业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通道。
(2)、从文明史的角度把握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我国古代经济文明从本质上讲就是农业文明。
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根本,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附庸和补充。
为了保证农业的地位和生产规模,防止手工业和商业对农业劳动力的侵夺,封建国家一直厉行“抑商”政策,这是中国古代经济两千多年一直没有形成质的变化的根源。
二、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一)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1、辨析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大趋势的概况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①、经济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世界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14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2022年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阶段特征】1.经济方面(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资产阶级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开展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方面: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演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文化方面(1)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神创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开始后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文学艺术取得新的成就。
【主要表现】一、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
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国家结束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二是既要摆脱封建专制,又要为民族统一、独立振兴而斗争,如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等;三是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要进一步调整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七月革命、美国内战等。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相继发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