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技术和防渗处理措施

浅析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技术和防渗处理措施
浅析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技术和防渗处理措施

浅析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技术和防渗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9-18T14:40:44.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魏成君

[导读] 摘要:根据国家水利部的统计,对全国发生的水库垮坝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全国的水库垮坝事故中,小型水库占 96%,垮坝水库中土坝占 98. 3%,堆石坝占 1. 67%,其他坝型占 0. 03%。

卫辉市沧河水利灌溉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100

摘要:根据国家水利部的统计,对全国发生的水库垮坝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全国的水库垮坝事故中,小型水库占 96%,垮坝水库中土坝占 98. 3%,堆石坝占 1. 67%,其他坝型占 0. 03%。发生在管理运行期的水库占 74%,发生在施工阶段的占 26%。这说明我国的小型水库是一个具有安全隐患的工程,我国的小型水库多数处于交通不便,地势险恶的地理环境,造成对小型水库的监控与维修都比较困难。此外,我国的小型水库建设质量监控存在问题,许多小型水库在建立之初就存在质量问题,为后来的除险加固工程带来难题。因此,研究如何针对小型水库建筑特点的除险加固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中小型水库的兴建,利国利民,可以除害兴利、调节利用水资源,对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水库大坝失事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灾难。对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渗,除可恢复和加强水库的防洪功能外,还发挥水库的灌溉、供水、旅游、养殖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因大多数中小型水库均建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许多水库存在防洪标准偏低,工程质量较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管理工作不到位、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常年失修等问题,水库均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因此,对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加固防渗的问题就成了必要解决的问题。

1 小型水库的主要特点

1.1 自然条件差

相对而言,小型水库一般分布于经济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山丘区,而且分布分散、地处偏僻。这些特征决定了在各类水利工程管理中,小型水库的管理具有特殊的难度。大中型水库均已有了防汛道路,而小型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的自然条件往往很差,大多地方道路不畅通。有些小型水库虽有防汛道路,但道路狭窄,遇雨泥泞,无法通车;有些处在山区的小型水库,路窄坡陡,树木丛生,有些水库根本没有道路,到达大坝只能步行。

1.2 缺乏勘测设计资料

施工质量差,标准低,病险严重小型水库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由群众自建,没有进行勘测设计,因陋就简进行施工,质量差,标准低,多年来一直带病运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小型水库暴露出来的危及大坝安全的工程问题比大中型水库严重得多,绝大多数小型水库大坝同时存在多种隐患,因此小型水库的安全形势比大中型水库更加严峻。

1.3 缺乏管理

现有多数小型水库是由集体筹资、政府适当补助、农民投劳兴建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只能简单化地判定其产权属于集体。根据现代产权理论,集体产权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产权。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造成小型水库真正的所有者缺位,致使出现了工程老化失修,水库无人管理的现象。

2 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思路

2.1 挡水建筑物

当前的小型水库多为土石坝,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养护,大部分小型水库大坝存有上游护坡松动脱落以及坝基坝肩的渗漏等问题。在除险加固设计中,必须要保证水库的防洪安全,要在大坝的坝体施工过程中,将加固设计落实到位,如果出现渗漏的情况,应与上游地区的防渗及下游坝坡导渗处理设计等。

2.2 水库输水建筑物

水库输水建筑物的除险加固设计主要是水库坝下涵管的加固设计,不断完善水库输水的运行功能,并且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将引水渠道的设计落实到位。

2.3 水库泄水建筑物

在实际的水库工程中,对于一些土石坝工程,在输水渠道以及溢洪道中,常会出现较多的病害问题。所以需要将水库泄水建筑物的除险加固工作落实。

3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要做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必须要从质量控制程序入手,主要有 4 个方面:1)要办理质量监督登记,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开始前,承包施工单位必要到市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工程质量控制手续,没有办理登记的一律不得进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2)要及时召开前期的工作会议,要对具体的工作提出要求,要确定具体的施工图纸,设计技术交底及控制基准点交桩时间。3)要对小型水库的项目进行划分,是保障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的基础。4)隐蔽工程及重要工序验收执行四方联检制度,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对具备条件的项目进行验收,需要执行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四方联检。

4 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的处理措施

根据防渗设计技术原理的不同,可以将中小型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使用比较广泛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4.1 混凝土防渗设计

混凝土防渗设计,是利用混凝土材料,在坝基竖直面设置防渗墙,进而对水库大坝起到防渗加固效果。混凝土防渗设计作用步骤较多,需要先使用专业器械,在坝基出现渗流现象的位置进行造槽作业,然后再进行清孔换浆作业,再将所有设置好的槽孔依次连接后,便可以浇筑混凝土,完成防渗墙的设置,整个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在进行混凝土防渗设计时,对槽孔设置有着较高要求,应将孔内泥浆面控制在导墙最顶端30-50cm内,将槽孔位置偏差控制在3cm以下,清孔后槽孔内的泥浆厚度应小于10cm,在确定槽孔设置合格后,应在4h之内完成混凝土浇筑。但是,混凝土防渗设计对造槽设备依赖性较强,而造槽设备在小型水库大坝中并不适用,并且防渗墙在与地基连接

水利堤坝灌浆防渗处理措施

水利堤坝灌浆防渗处理措施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的堤坝一般为土石坝,其是水利蓄水工程中一种重要和较普遍的坝型。 土石坝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坝型适应条件广,在不良地基情况下,均可填筑土石坝; 其二可就地取材,减少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低;第三,易于机械化施工,施 工工期短,易于导流,坝体易于抗震,经济效益较佳。但是在水利堤坝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水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隐患,成为病险水库,不仅影响了工程效 益的充分发挥,有的甚至造成了垮坝的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2 堤坝渗漏分析 与其他建筑不同,水利工程堤坝的建设除了要考虑基础变形和稳定性等一般性问题外,还需 要特别考虑渗漏问题。水利堤坝一旦发生渗漏问题,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堤坝的安全性。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许多大坝的破坏往往不是由于大坝本身和基础的 强度不足,而是因为地基岩石没有进行防渗处理。 1.3 坝基及两岸山体渗漏的原因有两个 水库蓄水形成的巨大水头压力;2)存在着过水通道。渗漏量的多少,与水头的高低和通道 的大小两因素成正向依从关系。 实践表明,凡是在裂缝中发生大量渗漏的情况下,它们通常具有以下条件:这些裂缝都与水 库内外相连通,而且具有一定的开度。那些不与水库和外界连通的,已被充填得很密实的裂 隙或溶洞,不会形成严重的漏水。 因此,在分析和判断大坝基础和岸边是否会导致严重漏水时(小型的渗漏是不可避免的), 有必要找出坝区岩石中是否有断层、裂缝、溶蚀等,还要查明其产状及充填情况。在详细调查、勘探的基础上,最后应尽可能地将坝址选在工程地质问题最少而又渗水量小的地段上。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部分坝址由于选址问题,地质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 缺陷。尤其在近一段时期的病险库处理工程,绝大多数是处理由于地质缺陷引起的坝基渗漏 问题。 2 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措施的深化 2.1 健全堤坝防渗系统,深化相关防渗处理原则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铺盖修建环节的优化。通过优化帷幕灌浆模式和防渗墙控制段,实 现了渗漏量的有效控制,促进了相关防渗工作方案的深化应用。在各种工作的比较中,滑坡 治理比较复杂,加强对滑坡成因的分析是解决滑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处理滑坡的最佳方 法是降低坝体浸润线或提高土体强度指标。多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土工膜和复 合土工膜防渗加固材料的应用在提高局部稳定性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2 合理选择灌浆防渗方法 2.2.1 采用劈裂式帷幕灌浆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堤坝本身的加固,这可以防止大坝使用过程中的渗漏问题。在实际施工过 程中,由于大坝本身不能是一条直线,因此可以通过一些钻孔工具在堤坝轴线外肩处一点五 米左右按照梅花形排列钻孔。钻孔深度一般在3米左右,也可根据坝体实际情况确定。施工 人员灌浆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而且不能一次性灌满,应该采用少量灌溉和多次灌溉的 方式。在制作泥浆时,初始泥浆应该相对较稀,随着灌浆继续加深,粘稠度逐渐增加。灌浆 期间对压力的掌握尤为重要,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在灌浆过程中,可能存在喷浆、冒浆,

人工湖池底做法

人工湖池底做法 1、钢筋混凝土防水 优点: 这种做法比较适合用在水体规则,水面较小的人工湖防渗工程。 缺点: 施工复杂,成本高。 2、粘土防水 优点: 这对有优质粘土的地区是很有利的,并且有利于生态的交换。 缺点: 土方工程量大,驳岸防渗难于处理。对大中城市而言,找到优质粘土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3、膨润土 施工工艺 1)基层整平;基层可分为软基和硬基。铺设GCL前要采用必要的设备将基层整平夯实,压实度达85%以上,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能有凸出2cm以上的岩石和其它物体,也不能有明显的空洞。 2)铺设;铺设后的保护层施工根据需要可采用以下不同方案: a)回填300mm厚素土后进行夯实;b)浇注50-100mm后的素混凝土;c)回填200mm厚的黄沙或先浇注50mm左右素混凝土,再在上面铺鹅卵石。d)立面上可以在边上砌单砖墙保护层或者抹上3-4mm的素混凝土,中间加铁丝网加强素混凝土的强度,检验数据: 垂直高度大于500mm时必须适用铁丝网。

3)回填施工;平面回填时,夯实后回填土厚度≥30cm。 4、HDPE防渗膜 施工工艺 1)铺设防渗膜之前,人工湖底地表表土必须夯实整平, 2)铺设 3)一般项目采用生态式人工湖泊,在防渗膜防完成后可回填土覆盖,铺设厚度约25-70cm, 性能HDPE防渗膜GCL膨润土垫 根据国家城建部规范设计要求,主 防渗领域中的重要性GCL膨润土垫则是作次方渗层材料防渗层材料为HDPE 防渗膜 施工难易度 工程造价 材料渗透性能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耐酸碱性能 抗腐蚀性能 重量毯与毯之间的大街,没有任何缝合双轨热熔焊接机焊接,快速、便捷 或者焊接部分 性价比高≤

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99615

第一部分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乌拉特后旗湿地生态系统景观工程。项目东接原有景观渠,西连善岱沟。总长度376米,沟渠宽度由20米至80米不均匀变化,主要工程内容:沟渠及驳岸挖土方、驳岸毛石挡墙砌筑、沟渠防渗处理、木栈桥、曲桥、园路、景观小品、铺装、水电施工等。 二、编制原则 1、遵循业主及相关单位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 2、遵循设计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 3、坚持设计施工图中的技术规范的原则。 三、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2、相关规范设计; 3、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四、工期计划 工期目标: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总工期历时12个月。 第二部分施工准备 第一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部署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组建成一只丰富经验、品德优秀的项目管理班子及优秀施工队进场施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在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方面,沟渠施工→水上构筑物→水电→园路→景观小品→苗木种植。 二、施工现场准备: 就近租用红宝玉宾馆作为生活办公场所,民工就近租用民房用以生活场所,现场搭设帐篷派专人值班看护机械及材料等; 复核和引测建设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及高程控制点,测设施工现场控制网,布置控制桩,复核无误后用混凝土加以固定保护,并插入旗帜明示,以免破坏。 按照提供的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和材料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有计划地组织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堆放于指定地点; 施工用电设置总配电箱,总配电箱、二级配电箱、三级配电箱采用三相五线制、照明用电为单相三线制,除了工作零线外,增加一根重复接地线。所有的配电箱均使用标准箱。 三、劳动力组织计划的准备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已配足管理人员,同时制定管理制度。 进场施工人员已落实入场教育,包括我公司及项目部管理制度的学习,安全知识教育,基本施工规程的学习等。 第二章进场主要施工机械及周转材料配备 为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已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工作计划,对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检验及成品检查、机具检查以及生活临时设施布置的各项工作应按要求完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及防渗加固处理方案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及防渗加固处理方案- 水利治理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及防渗加固处理方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水库大坝灌浆施工及防渗加固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水库大坝灌浆施工及防渗加固处理方案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库,大坝,灌浆,施工,防渗 引言 某水库进水口基岩由细粒花岗岩组成,上游方向强卸荷水平深度为5m~9m,弱卸荷水平深度为21m~56m,进水口基础置于弱风化Ⅲ~Ⅳ类岩体上。本工程所处地段,主要分布着花岗岩,而花岗岩中有不少的破碎石,属于中等透水性等级。进口处边坡岩体存在块裂结构,局部地方为镶嵌结构,岩体相对较为破碎,容易漏水,属于Ⅳ类的岩体,故其边坡稳定性是比较差的。该工程的地下水大多来自基岩裂缝之间的缝隙水,呈网状分布,整个岩体的透水分布请极不均衡。 1 施工现场布置 1.1 施工平台 进水口处需要搭设施工平台,其高程为EL809.5m~850.0m,采用0.5 的混凝土盖板。由于帷幕灌浆的施工必须与该部位混凝土浇筑同时结束,故无法提前形成0.5m 厚贴坡砼。因此,对该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预留的部位需要形成台阶式的灌浆平台,台阶宽度为3.2m,台阶高度为15m 左右,最大的砼盖则需要达到10m。 1.2 水泥浆制浆站

本工程中帷幕灌浆施工的轴线比较长,但业主对工期要求还很紧,为了保障工程顺利完工,施工企业加大了设备的投入量。同时,为了不影响到施工,施工企业采取了集中制浆的办法,在工程的上游围堰右侧建造了一个制浆站,制浆站面积为15m×10m,保持水泥的储存量不会小于180t。 1.3 施工排污 由于目前大坝帷幕灌浆廊道形成时间较晚,拟在4#进水口帷幕灌浆廊道与大坝帷幕灌浆廊道的相交部位,塔体砼预埋Ф219 的排污管,并在管口预留二次回填槽。预留槽尺寸为60cm×60cm×60cm。待帷幕灌浆完成后采用微膨胀砼回填。边坡段帷幕灌浆通过灌浆台阶式平台汇集到3#灌浆平洞内。4#灌浆平洞帷幕灌浆排污通过底板边沟经EL960m 上坝道路汇集在上游围堰左端头,通过处理后引入河道。 2大坝防渗加固处理方案及灌浆施工的特点 坝体上游的浆砌石重力墙体型较为单薄:经验算,其抗滑和抗倾安全系数及断面强度均不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坝基未设防渗帷幕,大坝整体抗滑也不稳定。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了大坝加固的处理方案为: (1)对坝体内重力墙后的干砌毛石进行固结灌浆处理,以增大浆砌石墙断面尺寸,提高墙身强度和墙体稳定性。 (2)对坝基岩石和右坝肩坡积土进行帷幕灌浆,解决绕坝渗漏和坝基渗漏问题,并减小基底扬压力,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现行的灌浆技术规范中固结灌浆大多为对坝基、边坡及洞室围岩的破碎岩层及

大坝防渗技术要求..

1 总则 (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霍林河水库大坝混凝土防渗墙、搭接灌浆、基础帷幕灌浆等施工。本技术要求在执行过程中,设计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改。 (2)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本技术要求,未尽事项按以下规范要求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施工单位应根据发包单位通过监理工程师转交的大坝施工控制网中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施测大坝纵、横断面,按设计图设置桩号,一般取整数,桩距以20~50m为宜。当实际地形有变化时,应以实际地形测算,并取得监理单位认可。施工期间所有施工放样定线、竣工等测量的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和绘制的图纸,均应及时整理,妥为保存,工程完工后移交发包单位。

(4)为了掌握地层岩性及确定防渗底线高程,沿防渗轴线每隔约20~30m间距布设一个先导孔,先导孔深应超过10Lu线以下5m,局部透水性较大部位适当加密。先导孔应取芯样,且基岩段应做压水试验,并根据先导孔做地质钻孔柱状图,防渗轴线地质剖面图,以便指导施工。 (5)混凝土防渗墙、水泥灌浆、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期应适当降低库水位,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库水位控制应报水库管理单位审批。正式施工前,应择合适位置进行生产性试验,试验计划应报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审批。根据生产性试验取得有关施工工艺参数,经业主批准后方可正式开展施工作业。 (6)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7)在已完成施工区域附近30m范围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需爆破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以确保工程安全。 (8)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降低废水、废浆、扬尘、弃渣、噪音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9)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有关单位,以便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 (10)大坝防渗加固施工时,不得破坏大坝原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坝体沥青混凝土防渗墙、坝体防渗土工膜、泄洪洞结构。

大坝深层搅拌桩防渗处理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大坝深层搅拌桩防渗处理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大坝深层搅拌桩防渗处理工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村,为中小二型水库;主坝桩号为0+000至0+205,大坝坝顶高程为黄海高程126.60米,大坝坝底高程为116.0米。 (二)大坝防渗墙设计参数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体防渗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渗墙进行处理,深层搅拌桩处理范围桩号0+000-0+205m,沿心墙布置一排,孔距0.30m,搅拌桩钻孔直径0.5m,水灰比1:0.7。采用渐变浆液水灰比,分为5、3、2、0.8、0.6六个比级。浆液材料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三)工程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工期目标:日历天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市标化工地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本工程大坝防渗处理设计图纸(随州市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2);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第三章大坝防渗处理设计介绍 1、本工程大坝坪顶标高为126.60m,设计搅拌桩防渗墙墙顶标高为126.00m,搅拌桩施工在现有大坝坝顶进行深层搅拌桩施工。防渗墙采用单轴水泥搅拌桩。 2、单轴水泥搅拌桩:防渗墙采用单排ф500@400,有效桩顶标高126.00米,有效桩长1-9m,桩数约为512根,搅拌桩组内咬合100mm。搅拌桩固化剂采用P.O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2%,水灰比1:0.7,要求全程复搅复喷。

人工湖施工方案(DOC)

人工湖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室外工程招标文件。 2、室外工程施工图纸及标准图集。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执行标准》(JG/T193-2006) 7、《园林土方工程操作规程》(YL02-04) 8、《园林土建工程操作规程》(YL02-03) 9、《园林绿化工程操作规程》(YL02-01) 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园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G/TJ08-701-2000) 13、《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GJ08-231-1998) 1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 212-2009)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1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9、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20、国家和当地方法令、法规具体规定 二、工程概况 根据图纸,人工湖湖泊约占1.47万平方米,整个湖水驳岸分为自然驳岸和人工驳岸。用于景观湖底及驳岸的膨润土防水毯(GCL)大约面积为2.3万平方米。人工湖湖底结构层由下向上分别为素土夯实层、10cm厚细砂均衡协调层、45cm厚粘土层、膨润土防水毯、15 cm厚过筛细土、45cm厚粘土层,50cm厚优质河塘土层。湖心有多个小岛。设计湖底标高为5.500米,设计水面标高为6.800米,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分析

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8T19:59:17.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王三生 [导读] 摘要:水库大坝是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结构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水库大坝是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结构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某水库实例,对该水库的病险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该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防渗设计,以期能为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库作为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当前,我国许多水库由于投入运行年限过久,导致坝体、坝基渗漏严重,危及大坝安全以及水库运行的功能效益。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防渗处理。 1工程概况 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水库属于小(Ⅱ)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拱涵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黏土斜墙坝,坝顶高程 1230.00m,最大坝高13m,坝顶长38m,坝顶宽10m,大坝上下游无护坡,在高程1222m处设贴坡反滤;溢洪道全长50.4m,净宽1.5m;输水拱涵为浆砌石结构,断面尺寸0.5m×1.0m。 水库大坝在30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有:大坝及斜墙欠高(大坝欠高0.35m,斜墙欠高2.39m),水库防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大坝坝顶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上下游无护坡,变形、垮塌严重;斜墙填筑土料渗透系数偏大,渗流性态不满足规范要求,坝基漏水严重;排水反滤设施损毁。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与管理。经鉴定,被水利部列为“三类坝”。为确保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下游农田的灌溉以及养殖效益的正常发挥,对该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2大坝加固设计 针对该水库大坝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大坝加固设计可从坝顶加固、大坝防渗、上游坝坡加固和下游坝坡加固4个方面加以实施。 根据水库调洪演算,可将现状坝顶高程1230.00m加高到1230.50m,解决坝顶欠高问题。由于原坝顶宽度为10m,坝顶较宽,而且上下游坝坡较陡需要进行削坡,同时考虑到防汛交通和运行管理的需要,将坝顶宽设计为5.0m,并铺设厚30cm的泥结石路面。 大坝防渗处理选择两种方案进行比选:①新老黏土斜墙+基础接触灌浆方案;②老黏土斜墙+上游坝坡土工膜+基础接触灌浆方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上游坝坡进行削坡处理,并对上游坝坡整体采用混凝土格栅M7.5干砌块石护坡,格栅间距3.0m,起护高程从1223.00m至坝顶。下游坝坡同样采用削坡处理,对坝坡滑塌部位进行培坡处理并对下游坝坡整体采用草皮护坡。在坝脚设300mm×400mm 纵向排水沟,采用M7.5浆砌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采用重建排水棱体,解决原大坝排水反滤设施损毁的问题。 3防渗方案比选 3.1方案一(比较方案):新老黏土斜墙+基础接触灌浆方案 此方案主要是对坝体和溢洪道前基础进行接触灌浆,在上游马道以上原坝坡代料土全部清除,新建黏土防渗斜墙。利用新建及原有的黏土斜墙和坝基接触灌浆来防渗。 3.1.1坝基防渗处理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坝体基础和溢洪道进口前的基础进行接触灌浆。坝体基础接触灌浆分为坝基和坝肩两部分:坝基部分布置在黏土斜墙下方,与马道中心线同轴;坝肩部分要沿着上游马道以上坝坡与右岸坡的交线延伸布置,直到右坝肩。溢洪道进口基础接触灌浆要平行于进口布置,右侧与坝体充填灌浆下面帷幕相交闭合,左侧延伸至与天然岩体相交处。根据以上原则,确定灌浆轴线长58m。坝基灌浆单排布孔,孔距1.5m。与此同时,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并参考有关工程实例,确定接触灌浆深入坝体0.5m,深入基岩1.5m,总深度为 2.0m。 接触灌浆单排布置,孔距1.5m,钻孔孔径50mm。灌注材料以水泥灌浆为主。为确保灌浆质量,要求使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要求通过4900孔/cm2标准筛的筛余量不超过2%。灌浆压力在0.1~0.2MPa。 3.1.2新建上游斜墙 由于大坝斜墙欠高,当水位超过斜墙顶高程1228.50m时,水仍然会渗入坝体,本方案拟在上游马道高程1226.50m至坝顶高程1230.50m新修黏土斜墙来防渗。将上游马道作为施工平台,待充填灌浆和接触灌浆施工结束后,对马道以上坝坡挖除代料,开挖坡度为1∶2,回填黏土至坝顶高程1230.50m,形成黏土斜墙,其斜墙应与原有的黏土斜墙充分衔接。黏土斜墙的底部最小厚度大于其承担水头的1/5,满足防渗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并考虑施工方便,确定其斜墙厚度均为2m。回填后,上游坝坡在马道以下坡度为1∶2.2,马道以上坡度为1∶2。具体见图1。 图1比较方案大坝加固横断面 3.2方案二(推荐方案):上游坝坡土工膜+基础接触灌浆方案 此方案主要是对坝体防渗采用上游坝坡铺设土工膜,对坝体基础和溢洪道前基础采用接触灌浆防渗处理。利用原黏土斜墙、新增的土工膜和接触灌浆形成的防渗体共同来防渗。见图2。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峡谷型水库坝体渗流原因及防渗方案比选 摘要:我国水库存在众多不稳定因素,分析出坝体的渗流原因并进行针对性解决的重要性变的越来越突出。本文以泾河中山峡谷水库为研究对象,对该水库的基本地质和工程情况通过注水、压水渗透等一些试验表明该坝体的填筑不够均匀,坝体质量比较差,坝基和坝体的防渗性能不好。并且针对性的列出了四种坝体加固的常用方案,结合该水库坝体周围的地址具体条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了固结灌浆的方案,以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其他类似的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坝体渗流;防渗性能;固结灌浆;稳定性评价; Cause analysis and seepage control scheme selection of gorge reservoir body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unstable factors in China's reservoi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seepage in the dam and making targeted solutions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Jinghe Zhongshan Canyon Gorge reservoir for the study, the basic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conditions of the reservoir through water injection, infiltration of water pressure and other tests show that the dam body filling is not uniform, the dam body quality is poor, the dam foundation and dam Anti-seepage performance is not good. In addition, four kinds of common schemes for dam reinforcement are listed in detail, and the schem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around the reservoir dam. Finally, the consolidation grouting scheme is adopted to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dam,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Key words: Seepage flow in dam body; impermeability; consolidation grouting; stability evaluation; 0 引言 近年来,水库坝体稳定性不足、坝体渗漏、泄洪能力不达标等[1]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有可能酝酿成溃坝等重大事故[2]。本文以泾河中山峡谷水库为研究对象,对该水库的基本地质和工程情况通过注水、压水渗透等一些试验进行研究,表明该坝体的填筑不够均匀,坝体质量比较差,坝基和坝体的防渗性能不好。并且针对性的列出了四种坝体加固的常用方案,结合该水库坝体周围的地址具体条件对方案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了固结灌浆的方案,以确保坝体可以稳定加固。 1 工程区地址构造及条件 水库区域地质复杂,包括了褶皱、断层、不良物理地质等现象,稳定性较差。水库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486mm,且不均匀,集中在7月到9月,占据了全年流量的61%~66%,并且大多以洪水和暴雨为主。而地下水孔隙水和基层岩的裂隙水为主。根据当地气象站1970-2010年记录资料统计如图1所示,每年平均气温9℃;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4℃;年降水量485mm;年蒸发量1440mm。

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探析

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探析 发表时间:2018-08-13T10:40:46.5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邓硕彦[导读] 摘要:水库大坝是常见的水工建筑物之一,而在实际项目中,防渗加固设计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水库大坝,经常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加强对其的防渗加固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惠东县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室摘要:水库大坝是常见的水工建筑物之一,而在实际项目中,防渗加固设计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水库大坝,经常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加强对其的防渗加固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的必要性入手,对水库大坝渗漏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在水库大坝防渗加固工程设计中,设计方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水库大坝又是防渗加固设计的主要部位,为确保其防渗加固设计的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必须在防渗加固设计工作中,切实加强对其防渗加固设计的必要性和原因的分析,并确保防渗加固设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及时性,确保防渗加固设计工作开展的质量。 1.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其特点就在于类型多、施工工艺复杂,尤其是容易渗漏,而一旦渗漏,将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决堤的事故,导致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较大。我们必须加强对其渗漏原因的分析,并切实注重对其防渗加固设计工作的开展,确保其防渗加固设计的成效[1]。 2.水库大坝渗漏的因素分析 水库大坝渗漏之后带来的危害巨大,为确保其防渗加固设计的科学性,就必须在对其渗漏的原因进行总结。导致其渗漏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设计 设计上的先天性不足,导致水库大坝渗漏的情况较为突出。因为目前很多水库大坝,主要是在20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当时在设计和施工质量上较差,在设计水平上较差,加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施工速度要求极高,这一阶段修建的水库大坝往往是三边工程,即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导致其设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较为缺乏。当时的设计理念大都是快速完成工程、节约原材料,使得其在设计水平上严重不足,很少考虑严重极端的情况,在溢洪道、放水涵管、防渗处理等方面都不达标,而正是设计不规范,导致其经常出现渗漏的情况,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溃堤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2施工 除设计原因外,施工也是导致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20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水库大坝在施工中,缺乏对质量的监督和监控,监理更是无从谈起。例如在夯实中的碾压设备不足,导致碾压的质量难以达标,在填料中的杂质也较多,很多土块没有进行粉碎和夯实处理,且每层土的厚度较大,在分段和接头处理时的搭接处理不到位,在新旧结合部位上处理更不到位,在结构层面中甚至存在分层的情况,导致其防渗能力较差。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切实加强对其的施工处理,提高施工质量。 2.3地质 水库大坝在建设中因为时间和资金的缘故,在地质勘测方面的工作机会没有开展,大都是走走形式,使得一些水库大坝建设在熔岩、覆盖层较厚区域,在开工时,没有接触到新鲜的基岩,即便是在后续已经发现,但是因为在时间、技术上的限制,导致防渗和帷幕灌浆施工质量较差,导致坝基出现了渗漏,使得坝后的沼泽化较为突出,进而导致其出现的渗漏问题较为突出。 2.4材料 材料方面也是导致水库大坝渗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修建时的材料较为缺乏,且大都是利用土水泥与胶石灰作为其胶结材料,其制作出的构筑物自身在质量上较差,有的防渗涂料经过年久失修而出现了坝体沉陷与渗水的情况,由此引发的渗漏问题较为突出。 2.5运维 在水库大坝日常运行过程中,以往主要是采取承包责任制,导致很多水库处于无人看管的境地,久而久之使得很多设施严重损坏和锈蚀,一旦到了汛期或者旱季又无法工作,要么形成无用的弃水,要么出现大量的漏水[2]。 3.水库大坝防防渗加固设计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目前很多水库大坝渗漏的问题,为促进其性能得到有效的优化和完善,需要在防渗加固设计工作上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3.1加强对现状的调查,找出渗漏的具体原因 不同所在的地域环境不同,水库大坝在实际施工中采用的工艺、质量、材料、人员等也有所不同,为了加强对其的处理,首先就必须加强对这些病险水库的调查,并注重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工程监测与检查与隐患探测资料、水库大坝建设资料和出险史料等,并深入现场,找出其渗漏的部分,分析其渗漏的归因,为防渗加固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强化安全复核工作的开展 在找到原因之后,在制定防渗加固设计方案之前,需要加强水库大坝安全复核工作的开展。因为这不仅能将隐患危险程度消除,而且还能对是否属于险工险段与加固处理的顺序进行确定,从而确保所制定的防渗加固方案有助于隐患的清除,从而更好地确保水库大坝运行的安全性。在对水利工程的水库大坝进行安全复核时,首先应严格按照现行的技术规范对其实施安全复核,尤其是对水库大坝的高度、抗滑稳定性、堤坡的渗透稳定性、地基的渗透性与堤岸的稳定性等,应作为安全复核的基本内容。其次是是根据安全检查、监测以及隐患探测的结果实施安全复核,具体的就是利用检查、监测和隐患探测等方面的资料,加强对其的分析与判断之后,就水库大坝存在的问题在安全性上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以此作为除险加固和防渗加固设计的标准。最后结合其多年的运行状态实施安全复核,因为水库大坝在经受水位高和历史长的洪水考验之后,往往其存在的隐患会暴露出来,考验结合其多年的运行状态,找出其险情多发和严重区域,且这些区域是必须除险加固的区域,再结合险情带来的危害性除险情况的综合分析,对其防渗处理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进行论证,以确保其更具有针对性。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大坝防渗处理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大坝防渗处理 发表时间:2016-04-07T11:03:57.9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侯继新 [导读] 淮安市河海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水库对于农田灌溉、防洪以及为居民生活提供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淮安市河海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 211700 摘要:水库对于农田灌溉、防洪以及为居民生活提供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库由于长久的运行,出现了明显或者潜在的渗漏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处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渗漏,给水库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重视对水库大坝的防渗技术研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库大坝;除险加固;防渗处理 一、水库除险加固防渗施工的作用 水库大坝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库大坝,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库大坝运行的过程中,水库大坝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将水资源应用到各个环节当中,同时也可以给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供应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同时水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因此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节约水资源,水库大坝运输中最主要的对象就是水资源,采用防渗技术可以减少这一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从而也大大的提高了水资源自身的利用效率。所以防渗技术的使用也减少了水库大坝运行中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的保证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防止水库大坝二次维修甚至重建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水库大坝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防渗技术和防渗的水平,这对运行管理单位良好形象的建立以及其经济效益的实现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水库大坝出现渗漏的原因 1、坝体渗漏。一是筑坝土料差,如含有杂质,透水性大等,施工时碾压不密实;二是坝身单簿导致渗径过短;三是坝下排水体堵塞失效或根本未设排水体;四是坝下原封堵漏洞漏水;五是白蚁在坝体内筑巢产生危害。 2、坝基渗漏。清基不彻底或根本未清基,水库建成后,不久便漏水;设计中未考虑截水槽,或者截水槽尺寸不符合要求,截水槽在运用中被击穿。 3、绕坝渗漏。两岸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透水性大;建筑时,岸坡未设截水槽,或截水槽深度不够,碾压不密实,施工中岸坡开挖不符合要求,与岸坡结合不好;多数放水设施设于坝体内部,没有压涵管,内坡截流未做好。 三、水库大坝防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水库大坝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对泄水、挡水及专门的建筑物等进行构建。这些建筑物水库大坝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渗漏问题,主要表现:一方面,水库大坝施工过程中容易忽略缝隙的存在。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大、工期较长,施工人员为便于施工及加快施工速度,往往会将整个大工程分为若干个小工程进行施工,分别完成后再进行整合。但因施工人员各方面能力不同,在对这若干个小工程进行施工整合的过程中,两两之间的缝隙便成为水库渗漏的关键问题。加之,缝隙之间的模板不坚固,容易出现跑浆现象。另一方面,施工质量差或年久失修易引发渗水现象。由于水库大坝施工面积较大,使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一些质量较差、不合格的材料被应用于施工,导致建筑出现变形和渗水;同时,水库大坝修建完成后,使用期限较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缺少定期维修和管理,加之受自然环境的侵蚀,大部分建筑物的结构容易遭到破坏、变形,从而对其防渗水性产生严重影响。此外,水库大坝建筑质量因不符施工要求,如排水性能较差等,不但会出现大面积渗水,而且不能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 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大坝防渗处理 1、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垂直防渗处理措施,主要针对处于松散透水地基中的闸坝等水工建筑,也是应用较早的一种防渗技术。这种技术的施工流程比较复杂,需要利用专门的造槽设备,在大坝的渗漏位置造槽,之后进行清孔换浆,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槽孔进行严格控制,孔内的泥浆面必须保持在导墙顶面以下30~50cm,孔位偏差在3cm以下,倾斜率小于等于0.4%。槽孔嵌入基岩的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该技术对于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比、拌合时间、拌合速度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从目前来看,该技术相对成熟,工艺流程得到了完善,但是施工中形成的墙体无法实现与地基的紧密连接,而且不适用于小型大坝。 2、复合土工膜防渗。复合土工膜主要由土工织物和土工膜组成,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其施工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对渗漏位置进行处理后,铺设复合土工膜,在土工膜上铺设砂垫层及混凝土,与堤顶的封顶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完全封闭的防渗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复合土工膜进行铺设时,要力求平顺,松紧适度,避免绷拉过紧导致土工膜的破裂。要保证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紧密连接,不留空隙。为了便于施工,要尽量选择宽度较大的复合土工膜,减少现场拼接量,选择干燥温暖的天气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如果发现土工膜破裂或者损坏,要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对于工艺要求严格,而且土工膜强度较小,容易出现损坏,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3、灌浆防渗 3.1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一种采用钻孔的方式将符合配比要求的具有一定胶凝性和流动性的浆液用灌浆器材压入岩层裂隙或砂砾石中,经材料硬化后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墙的防渗加固技术。此技术提高了岩基的强度,减少坝基的渗流量,保证基础的渗透稳定改善岩基的整体性和抗渗性。它的特点是:钻孔深,适合于在深厚砂砾石地层施工、灌浆压力较大,因此,对一些变形的适应性很好。帷幕灌浆是防渗工程的一种权威手段,它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种水库防渗加固工程中。 3.2充填灌浆。近年全国各地不少土坝和土石混合坝在水库除险加固中采用粘土充填灌浆的方法对大坝坝体进行防渗处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充填灌浆主要是充填大坝孔洞或裂隙,并对土体起轻微压密作用,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工期短、成效快、易于操作的特点。

人工湖防渗方案(简化版)

上海陈家镇东滩花园工程人工湖防渗方案 一、现场情况介绍 1、年平均降水量为1003.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平均每月降水量都在100 毫米以上。这六个月的降水量为707.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0.7%。 2、崇明岛是河口冲积岛,崇明岛地势平坦,土壤结构为沙性土,有较强的渗透性; 3、本场地下水位约2.6-2.8米,湖底标高在0米左右,高潮水位3.4米。 二、材料的选择 1、土工膜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 密度不应低于800kg/m3 撕破强度应大于或等于40N/mm; 抗渗强度应在10.5Mpa水压下48h不渗水; 2、根据以上指标我们建议选用200/1.2/200型土工膜。 三、施工条件: 1、铺设区的造型已基本完备; 2、支持层表面排水顺畅,无大量积水,准备足够的排水泵; 3、本工程土工膜的支持层为原沙层面,需清除尖利的贝壳等杂物; 4、砂层表面要密实平整; 5、设置排水管排气系统; 6、在湖底沿排水主管两侧,设置单向止水阀; 7、保护层的边坡应满足稳定性需求; 8、保护沙层厚度为10cm喷浆,细石混凝土敷设钢筋网片。 四、防渗膜施工工序: 1、湖区排水→ 2、测量放线→ 3、保护层沙料筹备→ 4、湖底清理→ 5、边坡修整 →6、铺设排水管及导流井→7、安装单向止水阀→ 8、铺设防渗膜→9、绑扎钢筋网片→10、喷设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最后验收 五、工序介绍: 1、施工区排水:

在湖底中间低洼处开挖排水沟,安装水泵强排湖内积水; 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对人工湖底和边坡进行平面及垂直测量放样定桩; 3、保护层沙料筹备:保护层施工前,在现场绑扎钢筋网片,防渗膜铺设完成后 进行安装,细石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或根据进度情况现场搅拌; 4、湖底清理:根据测量放样情况,用挖机和人工修整湖底,要求平整密实; 5、边坡修整:按设计要求修整边坡; 6、安装排水导流系统; 7、安装单向止水阀; 8、铺设防渗膜:详见土工膜铺设; 9、铺设保护层:在防渗复合土工膜铺设完后,立即进行钢筋网片安装,并喷射细 石混凝土,厚度约50cm,要求平整密实。 六、排水排气系统设置和技术要求 1、排水排气目的:在人工湖底土层中,地下水丰富且渗透速度很快,为保证施工焊 接顺利及防止地下水上升浮起土工膜,同时防止土工膜下的湖底土层中日久产生的气体的巨大浮力破坏防渗膜,必须安装排水排气带装置。 2、排水和导流井系统安装布置: A、湖底排水管网呈鱼骨状排列: 主管:在湖底中线铺设¢160-315-400 PVC管-¢800导流井,上游水位以上上预留冲洗口; 支管:主管两侧每15-20米安装一条支管¢110PVC双壁波纹有孔管,管子四周用碎石盖严。 B、导流井制作:目的是把湖底土工膜下的大部分渗水导出,避免顶起湖底土工膜的 同时还可利用湖底的水源。 3、单向止水阀安装:沿盲排主管线每40米一个布设安装,在渗水速度快、水量大的 区域额外增加安装数量,规格以PVC¢110为主(见附图一、二)。 4、排气带安装:排气带选用带状复合型滤膜塑料排气带,为避免泥沙堵塞排气气孔, 采取直接将排气带缝进两块膜的焊接缝里。具体做法:

水库大坝防渗墙设计

水库大坝防渗墙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大坝防渗墙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介绍了混凝土防渗墙设计要点, 总体布置;墙厚比选;选墙体材料比选;泥浆比选;细部设计;设计指标和质量要求,仅供参考。 关键词: 大坝;防渗墙;设计 一、混凝土防渗墙概况 混凝土防渗墙是利用造(挖)槽孔机械设备,借助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槽孔,并在其内浇注混凝土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混凝土防渗墙自身要能满足强度和变形的要求,有足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能有效地截住渗透水流,控制渗流量,墙体渗透比降和出逸比降均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防渗墙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造(挖)槽孔工法比选;总体布置;墙厚比选;选墙体材料比选;泥浆比选;细部设计;设计指标和质量要求。 二、造(挖)槽孔工法比选 常用的造(挖)槽孔工法主要有冲击式钻进法(钻劈法)、冲击式反循环钻进法、射水法、锯槽法、抓斗挖槽法(抓取法)和双轮铣槽法等,施工中又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工法的组合,如“两钻一抓”法、“两钻三抓(铣)”法和“铣、砸、爆“法等组合方法,以抓斗挖槽法和双轮铣槽法为先进。 2.1冲击式钻进法 冲击式钻进法是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变为往复运动来提升和下落钻头,利用钻头提升后自由下落的重力冲击孔底,使土层(岩石)破碎而进行钻进,并用一定浓度的泥浆护壁(泥浆会在钻孔孔壁上形成泥皮,在泥浆压力作用下使孔壁保持稳定而不坍塌,并能防止泥浆渗漏),当孔底的钻渣逐渐增加以后,取出钻头放入抽筒掏渣,成孔后采用水下直升导管法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靠自重和自流平特性而自密实形成一段混凝土墙体,墙段间一般用钻凿法连接。冲击式钻进法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的工法,该工法在各种土、砂层、砾石、卵石、漂石、软岩、硬岩中都能使用,工效较低。国产主力机型是CZ—22和CZ—30型,钻具包括钻头和抽筒两部分,钻头又可分为空心钻头、一字钻头、十字钻头、圆钻头、角锥钻头和双反弧钻头等。 2.2冲击式反循环钻进法 冲击式反循环钻进法是在冲击式钻进法的基础上,在空心套筒式钻头中心设置排渣管,利用反循环砂石泵将钻渣与循环浆液经排渣管及循环管路,从孔底连续地抽入设在地面的泥浆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泥浆经循环浆池注入槽孔循环使用,通过这一循环,钻机完成钻进及排渣作业,直至造孔完毕。由于采用反

人工湖防渗施工技术方案

人工湖防渗施工技术方案 一、原湖区防渗施工方案 1、施工工序: a、采用225 挖掘机对湖底回填土方进行整平、碾压密实。 b、采用人工清理粒径≤100mm石块、垃圾。 c、湖区蓄水时采用人工踩泥浆300mm深。 因设计方案调整,设计图纸显示人工湖区扩大,人工湖防渗处理并采用二布一膜复合土工膜,HDPE土工防渗膜(规格型号:1.0mm),短丝针刺土工布(规格型号:300g/m2)。 二、湖区调整扩大后施工工序: 1、放干原湖区内蓄水,清理湖底杂物及水草。 2、采用225挖机开挖铺设土工膜铺设层,铺设层深400mm,宽7000mm,开挖出的土方就地堆放用于回填,开挖土方为湿土。 3、铺设层开挖完成后采用挖机就地碾压夯实。 4、两布一膜(HDPE)铺设焊接。 5、150挖机就地回填。 6、150挖机表面平整碾压夯实。 7、湖区驳岸与湖岸连接处防渗,增铺一道宽3m的两布一膜防水层,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①人工浇水该处已夯实的土壤,土湿透后再由人工穿胶鞋把该处土壤踩成泥浆; ②铺设两布一膜(HDPE)铺贴焊接; ③225挖掘机回填种植土; ④人工平整种植土,然后人工浇水该种植土,土湿透后再由人工穿胶鞋把该处土壤踩成泥浆; 三、防渗土工膜的施工工艺: (1)防渗膜安装条件: A设备检修调试完毕; B前一道工序已施工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C气候条件符合防渗膜施工的要求。 (2)防渗膜的焊接施工:双轨热合焊接和热风焊接,应注意的是,焊缝不能平行湖沿方向,应尽量保持与湖沿垂直,其焊接操作应符合如下规范要求 A 双轨热合焊机焊接防渗膜施工程序和工艺要求: 防渗膜的规格采用 ( 规格型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