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精品教案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合集下载

2024精选中职物理精品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精选中职物理精品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精选中职物理精品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物理教材第四章《电磁学》,具体内容为第2节“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详细内容包括磁场概念、磁场方向、磁感应强度定义、磁感应强度计算及其与电流、导线长度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磁场概念,掌握磁感应强度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磁场方向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磁感应强度计算及其与电流、导线长度关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应强度计算及其与电流、导线长度关系。

2. 教学重点:磁场概念、磁感应强度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场演示器、电流表、导线、磁针等。

2. 学具:每组一台磁场演示器、电流表、导线、磁针、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针在磁场中偏转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场作用。

2. 理论讲解:(1)磁场概念:介绍磁场定义,阐述磁场对磁针作用。

(2)磁场方向:讲解右手螺旋法则,引导学生判断磁场方向。

(3)磁感应强度:介绍磁感应强度定义,推导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磁感应强度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磁感应强度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流、导线长度下磁感应强度,记录数据并分析。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方向、磁感应强度定义。

2.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

3. 右手螺旋法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已知电流和导线长度,求磁感应强度。

(2)分析题: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导线长度关系。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磁场应用,如电机、发电机等,激发学生求知欲。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课程教案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μ 的单位是:亨利/米(H/m)。

不同的物质磁导率不同。

在相同的条件下,μ 值越大,磁感应强度 B 越大,磁场越强;μ 值越小,磁感应强度 B 越小,磁场越弱。

2。

真空中磁导率:µ0 = 4π ⨯ 10—7 H / m.相对磁导率:µr = 0μμ3.根据相对磁导率 μr 的大小,可将物质分为三类: µr < 1 反磁性物质; µr > 1 顺磁性物质; µr >> 1 铁磁性物质。

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µr ≈1,铁磁性物质 µ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 μB或 B = µ H = µ0 µ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 (3)磁场中各点的磁场强度H 的大小只与产生磁场的电流I 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有关,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例题1】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磁场中垂直放置1根长为5m 的载流直导体,测得受到的电磁力为2N ,求磁感应强度B 。

解:B=F/IL=2/(2×5)=0。

2T 极性讲练结合,启发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例题2】在磁感应强度为0。

05T的均匀磁场中,放置一个长、宽各为30cm、20cm的矩形线圈,试求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的磁通量。

解:Φ=BS=0.05×(0。

3×0。

2)=0。

003Wb1.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它们的表示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

2。

判断:(1)由B=F/IL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2024年中职物理高教版授课教案磁场

2024年中职物理高教版授课教案磁场

2024年中职物理高教版授课教案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职物理高教版教材第四章第5节“磁场”。

详细内容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磁场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律以及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感线、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安培环路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线、磁场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律。

难点:安培环路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磁场在实际问题中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钉、电流表、导线、电源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为何能吸引铁钉,引出磁场概念。

2. 理论讲解:(1)磁场:介绍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2)磁感线:讲解磁感线的定义,演示磁感线的分布规律。

(3)磁通量:介绍磁通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安培环路定律:讲解定律内容,分析其适用条件,举例说明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磁感线、磁场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律等关键词。

2. 例题解题步骤。

3. 课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强度。

(2)应用题:解释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

(3)拓展题:查找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进行分析。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磁场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安培环路定律的理解与应用2. 磁场在实际问题中的计算3. 例题讲解的步骤和思路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一、安培环路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安培环路定律是磁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课题名称】5.2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重点: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难点: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关键点】磁通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大小磁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现场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并设置问题情境:巨大的电磁铁能吸起成万吨的钢铁,而小的磁铁只能吸起小铁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磁通的物理概念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讲解磁场不仅有方向,而且有强弱,让学生明白磁通的物理概念,并介绍磁通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学习、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知识点:磁通: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感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 表示。

教学环节2: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明白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学习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点:1.磁感应强度。

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叫做磁感应强度,也称为磁通密度,用字母B表示。

磁感应强度与磁通的关系:S B φ=2.磁导率。

磁导率就是一个用来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用字母μ表示。

任一物质的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0μ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r μ表示。

铁磁性物质的r μ远远大于1。

3.磁场强度。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等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与媒介质的磁导率μ的比值,用字母H 表示。

2024年中职物理公开课教案

2024年中职物理公开课教案

2024年中职物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中职物理教材第四章《电磁学》中的第3节“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详细内容包括磁场的基础概念、磁场方向的规定、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特性,掌握磁场方向的规定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安培环路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以及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场演示器、磁铁、电流表、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场演示器展示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磁场的存在及特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磁场的基本概念及方向规定。

(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磁场问题为例,演示如何运用安培环路定律进行求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并解决两个与磁场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及方向规定。

2.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4. 例题解答步骤。

5. 随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

答案:根据安培环路定律,运用给定电流和距离,计算出磁感应强度。

2. 拓展题目:探讨如何影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答案: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大小、导线长度以及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公开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磁场及磁感应强度的基本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拓展延伸,以提高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理解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等基本物理量。

2. 通过对磁场的物理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磁力线、磁通量。

2.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H、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3. 磁场方向:右手定则、磁针的指向。

4. 磁通量:磁通量的定义、磁通量的计算、磁通量的单位。

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洛伦兹力、安培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通量、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磁通量的计算、洛伦兹力、安培力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通量、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作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4.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磁场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磁场的分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通量、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 演示实验:展示磁场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磁场的分布:讲解磁场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2. 磁场的应用:介绍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磁性材料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等问题。

2.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磁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中职教育-《电工基础》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电工基础》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4-2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磁感应强度
• 在马蹄形磁体悬挂一段直导线,导线方向与
磁场方向保持垂直,若导线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 即可看到导线因受力而发生运动 。
• 实验表明:在磁场中同一个地方,无论电流和 导线长度怎样改变,比值恒定不变,这个比值 F/IL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可以用来表示磁场 的强弱。用公式表示为
三、磁导率 • 磁导率是一个用来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
的物理量,用μ表示,其单位为H/m。
• 由实验测得真空中的磁导率μ0
μ0 =4π×10-7H/m,为一常数。
• 任一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的磁导率的比值 称作相对磁导率,用 μr 表示,即:
r
0
• 相对磁导率只是一个比值。它表明在其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媒介质中的磁感应强 度是真空中磁感应强度的多少倍。
四、磁场强度
• 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媒介质磁导率μ的比值即为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用H表示,即:

HB

磁场强度的单位为A/m。
• 磁场强度与也是一个矢量,在均匀媒介质中, 它的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B F Il
•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用符 号T表示。
• 磁感应强度是个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该点的
磁场的方向。
•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大致反映磁感应强度的 大小。在同一个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上,磁感线 越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磁场越强。
二、磁通
• 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有一个
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面积为S,我们把B与 S的乘积,定义为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简 称磁通。用φ表示磁通,则有

• φ = BS
• • 磁通的单位是韦伯,简称韦,用Wb表示。

2024年精选中职物理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年精选中职物理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年精选中职物理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物理教材第四章《电磁学》第二节“磁场与磁力”,主要详细内容包括: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特点、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安培环路定律、洛伦兹力以及磁力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了解磁场的特点及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安培环路定律分析磁场问题,并掌握洛伦兹力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安培环路定律和洛伦兹力的计算。

难点:磁场分布的理解、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场演示仪、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池、洛伦兹力演示仪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铅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场演示仪展示磁铁的磁场分布,引导学生观察磁针的偏转,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等,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安培环路定律和洛伦兹力的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4. 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洛伦兹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洛伦兹力的方向和大小,并引导学生运用安培环路定律分析实验现象。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磁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2. 安培环路定律、洛伦兹力的计算。

3. 实验现象及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2)判断给定电流和磁场下,洛伦兹力的方向。

(3)分析磁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μ0 I / (2 π r)。

(2)洛伦兹力方向判断:右手定则。

(3)应用实例:电机、发电机、磁悬浮列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5.2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重点: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难点: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
【关键点】
磁通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大小磁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现场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并设置问题情境:巨大的电磁铁能吸起成万吨的钢铁,而小的磁铁只能吸起小铁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磁通的物理概念
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讲解磁场不仅有方向,而且有强弱,让学生明白磁通的物理概念,并介绍磁通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学习、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知识点:
磁通: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感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Φ表示。

教学环节2: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明白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学习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点:
1.磁感应强度。

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叫做磁感应强度,也称为磁通密度,用字母B 表示。

磁感应强度与磁通的关系:S B φ
=
2.磁导率。

磁导率就是一个用来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用字母μ表示。

任一物质的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0μ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r μ表示。

铁磁性物质的r μ远远大于1。

3.磁场强度。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等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与媒介质的磁导率μ的比值,用字母H 表示。

即μB H =。

三、课堂小结
1.磁通的物理概念。

2.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四、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题
五、课后作业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