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按照互动要求,积极思维,限时完成合作探究及思考交流内容.自主学习一、细胞核的分布与功能1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2.功能: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层膜,把核内物质与分开.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和.3.核仁:与某种的合成以及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1)物质组成:由和组成,其中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形态及特点:极细的丝状物,易被染成深色.(3)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在细胞不同时期的.a)细胞概述1.细胞作为基本的其结构复杂而精巧.2.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地进行.3.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b)模型建构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出的一种的描述.类型:物理模型、、等。
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思考与交流思考1.课本56页拓展题思考2.课本58页知识迁移思考3.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分析几种实验的比较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一、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发育成的美西螈都是黑色的美西螈皮肤颜色的遗传是由控制的二、横缢蝾螈受精卵用头发横缢蝾螈受精卵,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有核的一半能分裂、分化,无核的一半则不能缢蝾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控制的三、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有核部分能生长分裂、分裂、再生;无核部分只能消化食物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是由控制的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将两种伞藻的“帽”柄假根分开后,相互嫁接与核移植“帽”的形状与具有细胞核的假根部分一致伞藻“帽”的形状由控制的巩固与提高1.下列不属于细胞核的结构的是()A.核膜B.核仁C.核糖体D.核液2.以下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B.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同一物质C.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同一物质D.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3.某同学绘制了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构建的是()A.物理模型B.概念模型C.数学模型D.实物模型4.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C.遗传因素的影响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知识链接一.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比较染色质染色体不同点存在时期分裂时期分裂期形态细长的丝光镜下能看到呈圆柱状或杆状相同点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特性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关系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二.细胞识图的规律方法总结有:植物细胞有:真核细胞是否有细胞壁无:动物细胞1.是否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原核细胞2.在真核细胞中,无叶绿体和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3.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4.有叶绿体和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3
4
模型建构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目的要求: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 材料用具: 建立模型: 表达交流:
1、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A.核膜 B.核仁 C.染色质
D.核孔
2、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A.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B.细胞保持完整的结构 C.细胞膜的流动性 D.线粒体提供能量
细胞核的结构
2、核仁 合成核糖体RNA(rRNA) ,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大且多。
rRNA rRNA
细胞核的结构
3、染色质与染色体
名称项目 同 一 物 质 成分相同 性质相同 功能相同 染色质
非分裂期
分裂期
染色体
DNA+蛋白质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螺旋浓缩 DNA
解旋
染色体
蛋白质
四、核质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依存 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核心提示
1 2 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上有核孔 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 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 控制中心
LOGO
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 D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4、下列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核膜 B.细胞膜 C.叶绿体膜 D.线粒体膜
5.下列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C、不同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6.下列结构中,既具双膜又含有DNA,同时是遗传的 控制中心的是(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核糖体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核仁
染色质
染色体
外膜
内膜
核孔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螺旋浓缩
解旋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实验1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核移植
卵细胞
去核
取核
胚胎细胞
黑美西螈
白美西螈
白美西螈
黑美西螈
黑美西螈
问题: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
实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
受精卵
02
头发-
03
16-32个 细胞时期
04
挤进1个核
05
正常发育 但慢些
06
正常发育 但快些
不分裂
08
分裂
09
讨论:从上可看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讨论:从资料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3 变形虫去核实验 死亡 死亡 取出核 死亡 一段时间后 植入细胞核 正常生活 正常生活
05
A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答〔 〕
C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
细胞的控制中心
1
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2
细胞膜保持完整
3
线粒体供能
6
D
5
细胞保持完整 答〔 〕
4
核内遗传物质
果蝇唾液腺细胞特大染色体
练习
A.黑、雌 B.褐、雌
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植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和性别分别为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一、课标要求:(一)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二)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2.学生能理解细胞核的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3.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描述实验过程及分析结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4.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发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自主进行资料分析,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1、资料分析,学生能真正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资料分析,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不仅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同时掌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方法。
2、细胞核结构教具演示的,学生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五、教学理念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对话,创建和谐高效的生物课堂。
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演示课件)、教具演示。
七、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细细胞核结构实物模型,学生所需的参考资料。
八、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九、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还不了解。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案例

课程篇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必修1第三章第3节内容。
本章前两节分别简述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内容,本节通过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有更全面和完整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遗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描述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
2.能力目标尝试完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完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2.教学难点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制作PPT 课件;班级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每个小组均有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2.学生准备制作真核细胞已学部分三维结构模型(除细胞核以外所有部分),携带制作细胞核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请学生自学“书本P53细胞的结构”,完成学案中“细胞核的结构”自主学习内容(内容如下),时间3min。
:层膜,把和分开。
:由组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与以及有关。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和。
⎧⎩⏐⏐⏐⏐⏐⏐⏐⏐⏐⎨⏐⏐⏐⏐⏐⏐⏐⏐⏐通过学生的自学,学生都能填出学案中的内容,但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不是非常理解。
请一位学生在讲台上用实物投影讲解本部分内容时,其他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核膜的成分是否和细胞膜成分相似?(2)什么物质都能进出核孔吗?(3)染色质和染色体什么关系呢?这三个问题,汇报员只回答出了第一个问题,核膜和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相似。
而第二、三个问题则求助于班级的其他学生,有一位同学帮助他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一般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如RNA 和蛋白质。
此时笔者继续追问,那DNA 可以通过核孔吗?学生讨论后认为不能,因为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没有。
高一生物期中知识点

高一生物期中知识点2022高一生物期中知识点1.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有浓度差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高一的生物知识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一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科学家以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 栖动物)为实验材料,将黑色美西螈胚 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 西螈的去核卵细胞当中。移植后长大的 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
黑色美西 螈胚胎
去核 白色美西 螈卵细胞
发育
实验结果: 发育成的美西螈都是黑色的。 实验结论: 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问题探讨
你能指 出左侧照片 中哪部分结 构是细胞核 吗?
讨论
1. 细胞核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2. 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存活吗? 3. 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
1. 提示: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控 制作用,如细胞核内贮存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 传信息,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是 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所以细胞核可以比喻为部 队的司令部等。
高等植物细胞成熟的筛管
双核草履虫
骨骼肌细胞
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通。 结构: 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细
胞内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功能:细胞各部分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
一致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调控:细 控制胞中核心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 与外界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联系: 与外界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 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B ) A. DNA和RNA B. DNA和蛋白质 C. RNA和蛋白质 D. 磷脂和DNA
2. 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核膜为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核仁是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 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优秀教案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分小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既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使学生学习和体会合作的愉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三、教学难点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四、教具准备1.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器具和材料。
2.制作细胞核结构动画。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资料分析”的动画课件。
(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4)伞藻的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
2.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提纲。
(1)通读课文。
(2)思考“问题探讨”中的4个问题。
(3)思考“资料分析”中的5个问题。
(4)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5)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情境创设]1.屏幕显示细胞结构动画,凸现细胞核部分的结构。
暗示学生,引起他们对细胞核的注意。
今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屏幕显示这节课内容的课题,教师引导点题)2.引入“问题探讨”(屏幕“问题探讨”中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核每一知识内容的探讨欲望)(1)细胞核在细胞中起着什么作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既形象又贴切?(2)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存活吗?(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4)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师生互动]1.学生议论以上问题,似懂非懂,产生了一些疑惑,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结
膜层数:双层。 核膜 作用: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功能: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结 核孔 通过核孔的物质:RNA、蛋白质。 构 核仁 →功能: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细
染色质 功能: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胞
与染色体的联系: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出
核 孔
控
核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
膜
分开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制 物 质 进
和信息交流
出
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
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控
核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 制
膜
细胞质分开
物 质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 进
换和信息交流
出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
体的形成有关。
实验结论: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分裂、分化。
一、细胞核的功能
实验名称
结论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美伞西藻螈帽肤的色形由态细由胞细核胞决核定决定传 遗
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 蝾验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摄食、生长等生命活动 受细胞核控制
谢代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
结论:
化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遗传 和 代谢 。
将核内物质 与细胞质分
开
核膜
染色质
物信 质息 交交 换流
与某种
RNA的合 成以及
蛋 白
DNA
核糖体 质
的形成
有关
遗
传
信
息
同一种物质 在细胞不同 时期的两种 存在状态
二、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 染色质 核仁
核孔
控
核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 制
膜
胞质分开
核 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
物 质 进
交换和信息交流
胚胎细 卵细胞
胞
取核
去细胞核
黑色个 体
思考:美西螈的肤色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
一、细胞核的功能
“ 帽”
柄
伞形帽伞藻
假根 核
菊花形帽伞藻
伞形帽伞藻
思考:伞藻 “帽”的形 状是由哪部 分结构决定 的?
菊花形帽伞藻
思考:伞藻 “帽”的形 状是由哪部 分结构决定 的?
伞形帽伞藻
菊花形帽伞
思考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伞藻“帽藻”的形状是由细胞核
例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
下2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
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
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
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D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 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一、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为什么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结构
决定
功能
学习任务二
†请阅读课本P55-56“细胞核的 结构”,完成下列框架内容【情 景自学2】(3min)
染色 质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1)、染色质的组成成分?形态?特点? 2)、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形态? 3)、如何准确描述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和染色体
(1)染色质: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分裂间期:细丝状) 染色质
高 度 螺 旋
解 螺 旋
染色体 (分裂期:圆柱状、杆状)
DNA
染色质
蛋白 质
核
功能
核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成熟的筛管细胞
小
结 概念: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 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特征: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模型
形式: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
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概念模型:如脱水缩合过程图解 类型 数学模型:如S=vt
请同学们帮助灰羊羊设计一个方案,实现它生一 只漂亮的小白羊的梦想?
例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 实验1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 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还是细胞质控制的?
伞形帽伞藻
菊花形帽伞藻
一、细胞核的功能
根据上述两则资料,你能得出细胞核具有什 么功能?
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死亡
切割
取出核
正常生活
死亡
死亡 植入细胞核
正 常
1.变形虫的摄食、生长等生命活动与细胞核有何关系?
生
2.为什么去核后的变形虫还能生活一段时间?
活
3.1为.摄什食么、单生独长的等细生胞命核活不动能受生细存胞?核控制。 2.已合成的蛋白质仍可发挥作用。 3.没有营养和能量。
染色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质 (细长)
高度螺旋 解开螺旋
染色体 (短粗)
细胞核的结构中与细胞核的功 能最密切相关的是哪个?
例 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3
A.此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B.图中④为核孔,通过该结构可以让DNA自由进出细胞 核 C.图示中③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 质与细胞质分开 D.图示中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 成有关
灰羊生灰羊
白羊生白羊
灰羊羊的梦想 是生一只漂亮
的小白羊
第3节 细胞核——系统 的控制中心
细 胞 核
光镜下的细胞
电镜下的细胞
高等植物 成熟筛管细胞
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
学习任务一
†请阅读课本P52资料分析,完成4则 资料后的问题【情景自学1】(5min)
一、细胞核的功能
黑美西 白美西螈 螈
物理模型:如细胞核结构示意图
构建:科学性、准确性是首位,其次才是美观性。
述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
脱水缩 合
(2)数学模型:
用数学形式如方程式、曲线图等表
示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
(3)物律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
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3.构建:科学性、准确性是首位,其次才是美观性。
路程 s=vt
例 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6
A.对模型的描述,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B.“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属于数学模型 C.拍摄口腔上皮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在构建细胞模型中,美观性占第一位
实验结论:细胞核是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 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
不分裂 分 裂
继续
分裂 分裂
无核 有核 有核
慢
快
1.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何关系? 2.为什么要在同一个受精卵中进行实验? 3.为什么要设计一边无核一边有核?
1.无细胞核,细胞不能分裂和分化。 2.避免不同细胞、不同细胞核影响实验结果。 3.形成对比,以明确细胞核对细胞分裂的影响。
三、科学研究方法——模型方法 1.概念:
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 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 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2.形式:
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 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四、科学研究方法——模型方法
3.类型:
(1)概念模型:
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