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座:女性的生理特点
中医妇科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妇科师承跟师笔记一、引言中医妇科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为女性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医妇科的治疗方法立足于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因此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医妇科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以及疾病预防与调护措施。
二、中医妇科基础知识1.女性生理特点女性生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月经、妊娠、分娩等过程中,这些过程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女性生理特点受“肾气、天癸、冲任”调控,肾气旺盛、天癸充盈、冲任调达是女性生理健康的基础。
2.中医妇科疾病分类中医妇科疾病主要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
这些疾病涵盖了女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体现了中医对女性生理、病理的全面认识。
3.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妇科疾病主要运用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望诊关注面色、舌象等;闻诊关注气味、脉象等;问诊了解病史、症状等;切诊重点在脉象。
四诊合参,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三、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1)常用中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常选用当归、熟地、白术、川芎、枸杞子等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滋阴、补肝肾等作用。
(2)组方原则:中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根据病情选用相应药物,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的目的。
(3)用药禁忌:孕妇禁用或慎用药物,如毒性、活血化瘀、堕胎等药物。
2.针灸治疗(1)常用穴位:针灸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穴位有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等,具有调节冲任、调和气血等作用。
(2)针灸方法:根据病情选用针刺、艾灸、火罐等方法,操作时注意手法和补泻。
3.推拿治疗(1)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妇科疾病常用手法有揉、摩、推、拿等,作用于腹部、腰部、下肢等部位。
(2)治疗部位:主要针对肾、肝、脾等脏腑及冲任督脉等经络进行推拿。
四、中医妇科疾病预防与调护1.生活作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调养: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少吃辛辣、油腻、寒凉食物。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考点女性生殖生理

1、⼥性⽣理特点:经带胎产乳。
产⽣机理:脏腑、天癸、经络、⽓⾎与胞宫的协调作⽤。
以肾-天癸-冲任-胞宫⽣殖轴为核⼼ 2、⽉经⽣理定义: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宫出⾎现象。
⽉经来潮标志⼥性发育成熟。
3、⽉经⽣理现象:初潮:14岁(11-16岁);周期:28-30天(±1周);经期:3-7天;经量:50-80 ml;经⾊:暗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块,⽆特殊臭⽓;伴随表现:轻微腹胀、腰酸、乳胀,情绪易波动;绝经:49.5岁(45-55岁) 4、⽣理性停经:妊娠期、哺乳期;初潮后1-2年,绝经前1-3年。
5、特殊⽉经现象:定期两⽉⼀⾄者为“并⽉”;三⽉⼀⾄者为“居经”或“季经”;⼀年⼀⾄者为“避年”;终⾝不⾏经⽽能受孕者为“暗经”; 妊娠早期,个别妇⼥仍按⽉经周期有少量出⾎⽽⽆损胎⼉者称为“激经”。
6、⽉经产⽣机制:⽉经的产⽣,是肾⽓、天癸、冲任、⽓⾎作⽤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下,使胞宫定期藏泻⽽产⽣的⽣理现象。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其他脏腑、经络的协调作⽤;⽓⾎充盛与和调是重要条件。
⽉经的产⽣是在肾主导下,天癸成熟泌⾄,使冲任⼆脉汇聚脏腑之⾎溢⼊胞宫,既孕则营养胎元,未孕则化为⽉经依时⽽下。
肾、天癸、冲任、胞宫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主宰着⽉经的产⽣。
⽉经周期的四个阶段:(⽉经周期中阴阳⽓⾎消长变化) ⾏经期(1-4天):⾎海由满⽽溢,⾎室正开,⼦宫泻⽽不藏,经⾎下泄。
经后期(5-13天):⼦宫、胞脉相对空虚,阴⾎不⾜。
阴长期,⼦宫藏⽽不泻,阴长。
经间期(14-15天):重阴必阳,在肾中阳⽓⿎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阳⽓,出现絪緼之候。
经前期(15-28天):阳⽓渐长,达“重阳”状态。
阴精与阳⽓皆充盛,胞宫、胞脉⽓⾎满盈。
7、天癸:天癸者,癸⽔也,具有促进⼈体⽣长发育和⽣殖的作⽤,天癸源于先天,男⼥皆有,由肾中之真阴所化⽣,在肾⽓的推动下趋于成熟。
《女性的生理特点》课件

黄体期
黄体期定义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前的时 期,通常为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
黄体期的主要变化
黄体期的症状
黄体期中,女性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 、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如果 黄体功能不全,还可能导致月经不规 律、不孕等问题。
黄体期中,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 泌孕激素和泌乳素等激素,维持子宫 内膜的稳定。
更年期的生理变化
01
02
03
04
卵巢功能衰退
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排卵 频率减少,直至停止排卵。
激素水平变化
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引发一 系列生理变化,如阴道干涩、
乳房下垂等。
心血管系统变化
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悸、心 律不齐等症状。
骨骼系统变化
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质疏松 和骨折。
更年期的健康管理
定期妇科检查
进行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和骨密度检测 ,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疾病。
心理调适
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 、抑郁等情况,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和
心理疏导。
合理饮食与运动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钙、维生素 D和蛋白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 动,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替 代疗法等药物来缓解更年期症状。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则与排卵和黄体形成有关,对女性的生育能 力有重要影响。
这些荷尔蒙的分泌量也会随着年龄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05 女性更年期
更年期的定义与阶段
定义
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年龄过渡到 非生育年龄的自然过程,表现为 卵巢功能逐渐减退,雌激素水平 下降。
阶段
更年期可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 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症状。
中医妇科学视角下的女性生理特点

中医妇科学视角下的女性生理特点女性的生理特点在中医妇科学中有着独特而深入的阐述。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活动与脏腑、经络、气血等密切相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脏腑的角度来看,肾对于女性的生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藏精,主生殖,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
女性在青春期前,肾气逐渐充盛,促使天癸至,从而使女性开始有了月经和排卵,具备了生育能力。
在生育年龄段,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月经的周期、经量以及生殖功能。
若肾气不足,可能会导致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问题。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于女性的情志和气血运行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女性心思较为细腻,情绪容易波动,而肝郁气滞则常常是导致月经前后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的重要原因。
同时,肝血的充盈与否也会影响到月经和生殖。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气血的生成和运化。
女性在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气血支持。
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就容易出现月经过少、闭经、胎动不安等问题。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
女性在生理周期中,由于气血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状。
同时,心理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生理功能。
在经络方面,冲、任、督、带四脉与女性的生理功能关系尤为密切。
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督脉统摄诸阳,带脉约束诸经。
冲任二脉气血充盈,则月经正常,生殖功能正常。
若冲任失调,可出现月经紊乱、崩漏、不孕等病症。
气血是维持女性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月经的产生依赖于气血的充盈和流畅。
女性在经期会有一定量的失血,若气血不足,可能会导致经量减少、经期缩短;若气血运行不畅,则容易出现痛经、血块等症状。
女性的一生经历了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生理特点都有所不同。
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
此时,肾气初盛,天癸始至,月经初潮来临。
但由于肾气尚未完全充盛,月经周期和经量可能不太稳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妇科学-第三章 生理特点

一、月经生理 定义: 胞宫有规律的、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 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 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 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称它 为“月事”“月水”“月信”等。
三 、天癸与胞宫
天癸的生理基础:
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 谷精微滋养。人体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旺 盛,肾中真阴不断得到充实,天癸逐渐成 熟。 可以认为天癸是一种促进人体生长、 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天癸的生理作用
对女性来说,天癸的生理作用主要表明 在它对冲、任、胞宫的作用方面。 “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竭, 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三、妊娠生理
从怀孕到分娩这个阶段,称为妊娠,也称“怀孕” (一)妊娠机理
“男精壮,女经调,有子之道也” 肾气充盛,天癸成熟,任通冲盛,男女之精适 时相和,便可构成胎孕.
(二)妊娠期生理现象
妊娠后明显的表现:是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 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
妊12周之前称早期妊娠
西医将妊娠分为三个时期:
(2)肝与胞宫
经络上的联系:
肝脉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相联系。 交会穴: 曲骨:肝、任; 百会:肝、督; 三阴交:肝、冲。
功能上的联系: 藏血、调节血量、主疏泄、司血海胞宫 的行经与胎孕。以血为用,故肝有重要的调 节作用。
(3)脾与胞宫
经络上的联系:
脾脉与任脉交会于中极;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 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联系。
一、 冲任督带与胞宫
形态上看 :四脉属经络范畴。 功能上看 :四脉有湖泽、海洋一样的功能。
中医女性话题讨论发言稿范文

中医女性话题讨论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中医女性话题的讨论。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对于诸多疾病和健康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在女性健康方面,中医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接下来我将结合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女性健康的中医知识和养身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中医对于女性生理特点的认识。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上。
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着很多关于女性生理的论述,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天癸下行、地道开辟”,意思是女性的月经周期和子宫生育功能与天地之间的阴阳气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女性的生理和病症往往与气血阴阳的平衡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周期是最为重要的生理表现之一。
在中医看来,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与否、经量的多寡、经期的长短等都能反映出女性的气血状况和体内阴阳的平衡程度。
如果女性月经紊乱、经量不调、经期过长或过短等则可能是气血失调、阴阳失衡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常常会通过调理气血、调和阴阳的方法来帮助女性恢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健康状态。
另外,中医也强调女性在生育期的保健。
怀孕是女性一生中最为重要和神圣的经历,因此在怀孕期间女性需要特别重视自己的养生和保健。
中医认为,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气血、阴阳要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因此,孕妇需要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不良饮食等不利于气血阴阳平衡的因素,并且需要定期进行中医的调理和休养,以确保母子的健康。
除此之外,在更年期的女性也需要特别重视自己的养生和保健。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女性在这个时期往往会出现潮热、情绪波动、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认为,更年期的症状多与气血阴阳的失调有关,因此通过调理气血、调和阴阳可以帮助女性减轻更年期的不适症状,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女性中医养生知识课件_图文(精)

保健中医养生的理念•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二、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在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三、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生保健•四、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和调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而生命又是那么短促.生命的分之在我们还懂得它以前就过去生命的四分之一是在我们还不懂得它以前就过去了,最后的四分之一,往往有许多人又是在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时光中度过的生态环境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纷向我们袭来,亚健康、纷向我们袭来,健康、工作压力的加大色斑、颈肩疼痛、妇科病……,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一、中医养生的理念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就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总之,就是保命的意思。
《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始,神明之府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阴阳变化,四时交替是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死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大自然像神灵一样造就万物;人类应顺应自然而养生。
《》又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又说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结合我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学家的观点,中医养生可以说主要涵盖这几方面内容:1天人合的观1、天人合一的观。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
强调天人一体,人应顺应自然所以中医强调天人体,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季节的变化)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
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男女寒热等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
男女、寒热等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喝开水),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
知识女性的健康管理

主题:知识女性的健康管理主讲:张新渝(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营养师培训授课专家,国家中医药宣讲团成员)一、女性的特点女性的生理特点:女人一生可以产生480颗卵子,每颗卵子成熟需要28天,整个生育期约35年。
14-49岁。
女性的心理特点:追求美丽、害怕衰老,“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偶,禾败……”,注重容颜和身材,注重穿着。
重视如何留住青春。
家庭关系,爱情的内容必须更新,必须与时俱进,但爱情的对象不能变。
女性的现阶段特点:劳累,比男人辛苦;在工作上要与男人一样打拼,回家后要照顾老小,相夫教子,但所得的待遇低于男性。
女人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要求高,劳累。
二、女性的健康标准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交际健康4、道德健康两千多年前中国的《黄帝内经》对这四条健康都有详细的阐述。
三、健康的管理要树立几个观点:1、正确的生死观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先抓先痒,先痒先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纪晓岚,对联2、正确的疾病观疾病的发生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且常常是在不经意间。
3、正确的治疗、预防观人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虽然我们逃不掉生死,但可以推迟死亡的时间。
疾病也是可以治疗、预防和缓解的。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全面的、及时地预防与保健(养生),减少疾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对健康要有定期的监测定期参加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5、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张新渝老师门诊时间:周一、三下午,周六全天在营门口立交桥金鱼街9号互利诊所提前一天预约,电话87771520周五上午省医院对面杏林药房2楼,预约电话87732526四、健康保健知识(一)保证睡眠。
1、温水泡脚,20分钟,可以帮助睡眠,然后按摩足心五分钟。
2、可以喝200毫升牛奶,或1-2根米香蕉,有安神作用。
3、俯卧,枕头放在脖子处。
千万不要数数。
(二)保证大便通畅1、少吃燥辣的食物2、饮食宜清淡,早上刷牙后200毫升白开水,然后做五个扩胸运动3、能够通便的食物:芹菜、白萝卜、香蕉、苹果,适合偏热体质,夏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肝与胞宫—主调节
1、经络:与任脉交于“曲骨” 与督脉交于“百合” 与冲脉交于“三阴交”
2、功能: 贮藏调节血量—下注胞宫—量正常 疏泄气机—按时下达血海—时间正常 “女子以肝为先天”
(三)、脾胃与胞宫
1、经络:在“中极”、“气冲”、“三阴交” ——与胞宫相联。
2、功能: 运化气血—月经之源泉 远化水湿—濡润胞宫、胞脉 主中气—统摄血海—按时按量而止 —提摄胞宫—维系子宫正常位置 胃主受纳—“冲脉隶于阳明”
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天: 月-3(+9),日+7(阴历+14)
正产:孕妇经过280天的怀孕,妊娠足月, 到时自然分娩,是为正产。
试胎: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 如常者。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 “睡,忍痛,慢临盆”
(二)产褥
新产后6周内称为产褥。 1、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2、畏寒,微热,自汗。 3、腹痛,“儿枕痛” 4、恶露:产后3周内,有余血浊液从 子宫经过阴道流出,称为恶露。 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狭义:专指妇女阴中流出的一种粘腻液体而言,
分生理和病理两种。
( 一)带下的生理现象:
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
经间期
经前期
量稍增
妊娠期
(二)带下的产生机理:
肾精下润胞宫,任脉总司,督脉温化,带脉约束。
三、妊娠
概念:从受孕至胎儿及胎衣娩出的这一过程称为妊娠。
(一)妊娠的生理现象
1、月经停闭
气血为女性生理作用的基本物质 ——化月经 ——养胎儿 ——娩胎儿 —— 化乳汁
第二节、女性的特殊生理
一、月经
概念:女性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有规律的 周期性的子宫排血现象。 “月信”、“月水”、“月事”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月经的期:初潮期:12岁左右 周 期:28天左右 经 期:3~7天 绝经期:49岁左右
(三)、哺乳
产后30min可吸乳 初乳:新产妇产后第2—7天分泌的乳汁。 成熟乳:产后7天后所分泌的乳汁。
每日约2000—3000ml。 按需哺乳:每次10min左右 按时断乳:4~6月——12~24月 月经停闭:气血上为乳汁,暂不下行化月经
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
(一)、天癸的生理基础 男女皆有, 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来源:源于先天 藏属:藏之于肾 时限:与生俱来,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 养—二七肾气旺盛—天癸成熟— 七七肾气衰—天癸竭。
(二)、天癸的生理作用 是促成月经产生和孕育胎儿的重要物质
四、气血与胞宫的生理作用
月经的量:50~80ml 月经的色、质:暗红色,不稀不稠,无凝决,特殊气味。 伴随现象:初潮期,行经期,绝经期。 特殊现象:并月——二月一次
居经(季经):三月一次 避年:一年一次 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 激经:孕初仍按月有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
( 二)月经的产生机理
1、肾气盛:主导、决定作用。 2、天癸至:促成月经产生的动力。 3、任通冲盛:冲任通盛,血海盛满。 4、血溢胞宫,月经来潮。 5、与月经产生机理有关的因素。
中医讲座:女性的生理特点
女性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 孕、 产育和哺乳等,这些与男性的不同点便构成了女 性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冲任督带四脉属“奇经”,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与带 脉
交会,在女性生理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四个特点: 1、有经络形象。 2、犹如湖泽。 3、相互联通。 4、不再逆流。
(1)督脉调节,带脉約束。 (2)气血为月经的基本物质。 (3)脏腑为气血之源。 三、月经产生机理的临床意义 1、肾气—天癸—冲任—胞宫, 补肾滋肾为妇科的重要治疗原则。 2、气血失调为妇科主要病机—调理气血为大法。 3、脏腑:肾、肝、脾为女子依赖的主要脏腑。
二、带下
Hale Waihona Puke 概念:广义: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而言。
(一)、冲脉与胞宫
与肾经相并——“胞脉者系于肾” 与胃经相通——“冲脉隶于阳明” 渗渚阳——渗三阴——“冲为血海” (二)、任脉与胞宫
与胃脉交于承浆——得胃气濡养 与肝脉交于曲骨——纳肝血灌注 与脾脉交于中极——聚后天之源 与肾脉交于关元——承先天之精 “阴脉之海”,“妊养胞胎”
(三)、督脉与胞宫 • 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 • 贯脊属肾,与肾相通,——得命火温养。 • 与心相通,——得君火之助。 • 与足太阳相通,于“大椎”处与诸阳经
6、胎动。
2、阴血偏虚,阳气偏亢。 7、胎心。
3、早孕反应。
8、尿频。
4、脉滑。
9、足肿
5、乳胀大。
10、腹渐大。
(二)妊娠的机理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
1、男精壮,女精调——阴阳完实。
2、无畸形,适时宜——阴阳合,
3、两精相搏——种子胞宫。
四、产育
(一)分娩:
怀孕末期,即孕280天左右,胎儿及胎 衣自母体阴道娩出的过程。
相会,—行身之背而主一身之阳。 • 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 • 与任脉同出于会阴,——维持阴阳平衡 (四)、带脉与胞宫
约束、维系纵行各条经脉。
二、脏腑与胞宫
一、肾与胞宫:——为主导 1、经络:有一条直通的经络联系 “胞络者系于肾” 2、功能:肾精—血—为月经来源之本 肾精—肾气—天癸至—月经潮 肾阴—滋养濡润胞宫 肾阳—温煦蒸腾气血—注胞宫 肾精—髓—脑—生理活动(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