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6篇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及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及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及答案(3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断句(3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翻译句子(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3.理解(每个空所填答案不超过5个)(2分)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4.两文都是谈学习,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4分)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文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于南海,如何?”D.游于是乎始【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解释加点词(4分)(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3)寻复南奔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猎:2.翻译句子(4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之书而不能答3.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4.傅永为什么能够“发奋读书”?(2分)5.吕蒙与傅永有什么相似点?(2分)答案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1)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作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怎么有做别人的臣子敢戏弄他的君主的呢?3、年纪大,事务多麻烦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意思对即可)5、C二、1、(1)古时王侯的自称(2)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3)投奔(4)阅读2、(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3、因为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4、因为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5、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惊人的长进。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中孙权鼓励吕蒙学习,对主人公有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吕蒙进步很大;《伤仲永》中方仲永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而使其“泯然众人矣”。

启示:一个人要想立志成才,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否则即使天资过人,也会一事无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汇总比较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比较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后附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后附答案)

《孙权劝学》比较阅读(一)【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传》)1.断句(用/画两处)(2分)冬 者 岁 之 余 夜 者 日 之 余 阴 雨 者 时 之 余 也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见.往事耳( ) ③即更.刮目相待( ) ④有人从.学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的?(4分)风,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分)5.【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两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4分)(一)1.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2.当道,当权到,等到穷尽,指学完以为,认为3.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4.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乙】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起初。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

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答案《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该文通过表达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说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写一个)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4、依据语段内容答复。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惜、器重和盼望的一句话是:(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白什么?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对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4、(1)“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对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6、只要乐于学习,擅长学习,就会查找一切时机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再聪慧的人,假如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部编本《孙权劝学》课内外对比阅读(13篇)

部编本《孙权劝学》课内外对比阅读(13篇)

部编本《孙权劝学》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2分)陈康肃公善射2.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4分)①释.担而立()②笑而遣.之()③蒙辞.以军中多务()④见.往事耳()3.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结合全文,说说【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包含了哪些意味?(6分)5.【甲】文中的陈公、卖油翁和【乙】文中的吕蒙都在某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请你从他们三人的身上提炼出一句有哲理的话作为你的座右铭。

(4分)1.(2分)陈康肃公|善射2.(4分)放下、打发、推托、了解3.(6分)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4.(6分)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不好意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

《孙权劝学》中孙权鼓励吕蒙学习,对主人公有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吕蒙进步很大;《伤仲永》中方仲永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而使其“泯然众人矣”。

启示:一个人要想立志成才,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否则即使天资过人,也会一事无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汇总比较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 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 及.鲁肃过寻阳(3) 恐已暮.矣(4)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5、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比较二:【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08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3·青海·中考真题)班级举办“畅游诗文”活动,请你参与。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选自《论语》)1.明语气:以下语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请你帮小华选择其中的一句,帮他解决朗读的困惑。

朗诵的语气:激扬悲伤恳切感叹劝勉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选择的句子是:朗诵的语气是:2.析字义:请根据示例,参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释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文言词句字典中的释义列举恰当的解释示例:见往事耳①朝见②了解选择②(1)不舍昼夜①停②房屋选择(2)士别三日①太阳②天选择(3)温故而知新①学过的知识②所以选择3.赏文本:为了更好地读懂文本,明确作品内涵,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以上诗文,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北史·傅永列传》阅读【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2.解释加点词语。

(3分)(1)治经为博士邪()(2)见往事耳()(3)及鲁肃过浔阳()(4)即更刮目相待()(5)肃遂拜蒙母()(6)唯傅修期耳()13.翻译句子。

(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14.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 (2分)15.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4分)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1分)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1分)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12.(3分,每题0.5分)①“邪”通“耶”,语气词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⑤于是,就⑥罢了13.(2分,每题1分)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

②你说事务繁杂,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14.(1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15.①(1分,意对即可)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②(1分,意对即可)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2分,一点一分,意对即可)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

《孙权劝学》《邴原少孤》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答案:1.(3).幼时丧父,(4)读书。

2.(2)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

3.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孙权劝学》《秉烛夜读》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及鲁肃过寻阳(3)恐已暮矣(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案:(部份)1.迟、晚,怎么,2.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

3.年纪大,事务多。

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孙权劝学》《陈康肃公善射》阅读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3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8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辞②即更刮目相待更③释担而立释④但手熟尔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9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③以我酌油知之。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B.大兄何见事之晚见其发矢十中八九C .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D.但当涉猎当世无双10.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9分)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3分)②《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3分)③《孙权劝学》的成果是:;(3分)11.①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②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高度概括。

(2分)答案:7.(8分)(1)推托;(2)重新;(3)放下;(4)同“耳”,罢了。

8.(9分)(3分)(1)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分)(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3分)(3)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9.(3分)A 只(B.知晓;看到 C.认为;用 D.应当;处在某个时候)10.(3分)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分)②《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分)③《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1.(各2分,共4分)①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多读书,有好处;或读书学习非常重要等意思对即可);②熟能生巧《孙权劝学》《傅永字修期》阅读(四)【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4.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5.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四)1.不久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3.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4.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5.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答案:11.(1)①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②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③用来;④振奋。

(4分)1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6分)13.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分)14.我们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3)《孙权劝学》《诫子书》对比阅读2(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

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分)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公)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

(2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分)参考答案:1、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