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重点知识点+练习题+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厘米,就是()米。
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易错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易错7】160×60=960【易错8】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元。
【易错9】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易错10】平行四边形:()【易错11】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易错1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易错1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B、2C、无数条【易错14】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易错15】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易错16】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B.1000C.950【易错17】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易错18】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
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B、4C、5D、6【易错19】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易错20】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易错21】7×8÷8×7=1【易错2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B.2C.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2022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易错习题总结(带答案)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易错题一、填空题1.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是,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cm和7cm,那么第三条边是cm。
3.在一个三角形中,∠1=72°,∠2=48°,∠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36°,顶角是。
4.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45°,它又是三角形。
5.如图,∠1=°.6.一根绳子正好围成一个长23米、宽22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米。
7.板凳腿之间加一根斜木条固定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特性,伸缩门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8.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三角形。
10.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cm和5cm,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cm。
11.在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个角是10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和°,这是一个三角形。
(填“锐角”“钝角”或“直角”)12.三角形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条高,梯形有条高。
13.三角形最多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钝角。
1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分别是10cm和4cm,另外一条边最小是cm。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9厘米和4厘米,另一条边是厘米。
16.用3厘米,8厘米和第三根小棒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这第三根小棒最小是厘米,最大是厘米.(都是整厘米长)17.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1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
∠A的度数是∠B的2倍,∠C的度数是∠B的3倍,这是一个三角形。
19.红领巾按角分类是三角形,按边分类是三角形。
20.在长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四根小棒中,任选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能围成个不同的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与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题号:01错题记录因为■-□=▲,所以()A.■+▲=□B.▲-□=■C.▲+□=■部分学生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没有把握到位,没有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强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理解与记忆。
必要时候对后进生要求背诵,强化记忆。
1.看谁填得对。
强化训练()+42=105.384-()=251()-452=3252.一个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为124,被减数是。
题号:021.被除数是2425,商是60,余数是25,除数是()。
错题记录2.483×5表示(),432÷27的意义是:已知两个数的()是432,和其中()是27,求另一个因数的()。
第1题是求除数是多少,部分学生出现错误,原因是没有掌握清楚有错因分析余数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第2题学生出现432÷27的意义填写错误,原因是没有理解除法的意义。
1.让学生理解除法是简洁的逆运算,还要掌握除法的意义。
应对策略2.在本知识点的练题目,仅仅要围绕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展开。
3.要灵活运用乘除关系式。
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强化锻炼()×13=403()÷25=32.444÷()=122.甲数除以乙数商为4,甲数比乙数多276,求甲、乙两数。
错因阐发应对策略题号:031.选择:一张桌子85元,一把椅子45元,10套课桌椅共()元。
A.85×10+45.B.(85+45)×(10+10)C.10×(85+45)2.花店里有菊花240朵,是百合花的2倍,玫瑰花的朵数比百合花的错题记录3倍还多20朵。
玫瑰花有多少朵?3.学校要为学生采办铅笔作为奖品,共有130逻辑学生需求嘉奖,商店有两种包装的钢笔,大包装一盒20100元,小包装一盒127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厘米,就是()米。
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易错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易错7】160×60=960【易错8】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元。
【易错9】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易错10】平行四边形:()【易错11】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易错1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易错1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B、2C、无数条【易错14】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易错15】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易错16】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B.1000C.950【易错17】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易错18】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
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B、4C、5D、6【易错19】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易错20】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易错21】7×8÷8×7=1【易错2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B.2C.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精编讲义第17讲平均数(附答案)

第17讲平均数(讲义)(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平均数的意义。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作平均数。
2、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公式法。
1、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反映其中某个具体数量的情况。
2、在对几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时,一般采用比较平均数的方法。
【易错一】一罐蜂蜜,需要2只小熊一起抬。
3只小熊要把这罐蜂蜜从离家6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熊要抬()米。
A.300 B.400 C.500 D.600【分析】因为一箱蜂蜜需要2小熊一起抬,要把蜂蜜从600米的地方搬回家,那么在路上的三只小熊总共抬的路程为(6002)⨯米,然后除以3可以算出3小熊平均每只小熊要抬多少米。
【解答】解:60023⨯÷=÷12003400=(米)答:平均每只小熊要抬400米。
故选:B。
【点评】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并灵活运用。
【易错二】学校游泳队里6名队员的体重如下表:这些队员的平均体重一定不会超过千克,也一定不会少于千克。
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千克。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它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365046415245)6+++++÷=÷2706=(千克)45答:这些队员的平均体重一定不会超过52千克,也一定不会少于36千克。
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
故答案为:52;36;45。
【点评】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易错三】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我国外卖行业的消费需求和规模都在持续扩大。
如表是某外卖公司对外卖骑手李师傅一周送单量的数据跟踪。
(1)照这周平均每天送单量来计算,李师傅这个月(按30天计算)能送出多少单外卖?(2)已知该外卖公司骑手每月送满300单即可领取底薪2500元,超出部分平均每单的提成是6元。
李师傅这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元?【分析】(1)先求出平均每天送单量,再乘30即可;(2)分两段计算工资即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6单元易错题练习题(带答案)(人人通模板格式)

⼈教版⼩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6单元易错题练习题(带答案)(⼈⼈通模板格式)四年级数学练习题⼀、判断题第⼀单元四则运算【题⽂】 0除以任何⼀个数都得0。
( )A.对B.错【答案】A【解析】【结束】【题⽂】(3×19)+(204÷3)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
()A.对B.错【答案】B【解析】不管有没有⼩括号,都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结束】【题⽂】算式中只有乘、除法的,必须先算乘法。
()A.对B.错【答案】B【解析】乘法和除法是同级运算,有⼩括号的话就先算⼩括号⾥⾯的;没有⼩括号的话,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在左先算谁。
【结束】【题⽂】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 8 9A.对B.错【答案】A【解析】【结束】第⼆单元观察物体(⼆)【题⽂】从上⾯看到的形状是正⽅形的物体⼀定是正⽅体。
( )A.对B.错【答案】B【解析】⽐如这样摆:从正⾯和左、右⾯看到的是,⽽从上⾯看到的是。
【结束】【题⽂】要⽤⼩正⽅体⽊块摆成⼀个稍⼤的正⽅体,⾄少要⽤8个⼩正⽅体⽊块。
()24 20 A.对B.错【答案】A【解析】如图,4个不⾏,只能摆⼀层,是个长⽅体。
⾄少要8个,摆两层,每层各4个。
【结束】【题⽂】从右⾯和左⾯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A.对B.错【答案】B【解析】从左⾯看到的是,从右⾯看到的是,这两个图形是不同的。
【结束】第三单元运算定律【题⽂】算式4×13×25 = 13×(4×25)只运⽤了乘法结合律。
( ) 11 14A.对B.错【答案】B【解析】4和13交换了位置,还运⽤了乘法交换律。
【结束】【题⽂】4×(25×5)= 25×4+5×4()13 23A.对B.错【答案】B【解析】左边的式⼦是三个数连乘,可以应⽤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不能应⽤乘法分配律。
右边式⼦25×4+5×4=4×(25+5),⽽不等于4×(25×5)。
人教版四年级(下)易错题、难题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易错题、难题解析一、填空1、连接梯形各边的中点围成新的图形是()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是5厘米和三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3、电动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设计的。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5、44×25=(11×4)×25=11×(4×25),这是根据()。
6、1100÷125÷8=11000÷(125×8)运用了()7、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个小正方体。
8、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那么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是()厘米。
9、王大伯家的三角形菜地的两条边分别是5米和8米这个三角形菜地的第三条边可能是()米10、有三种长度的小棒(长度分别是3cm、5cm、8cm)若干根,可以摆成()种不同的三角形11、十分位上的“3”与十位上的“3”相差()12、在0.08、0.080、0.008这三个小数中,计数单位相同,但大小不相等的两个数是()、()13、把6改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14、将一根15厘米的木棒截成三根整厘米的小棒来围成三角形,最长的一根小棒不能超过()厘米15、5吨50千克=()吨1.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1公顷=()平方米16、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分别是()()17、观察1、2、3、6、12、23、44、X、164的规律,可知X=()18、如果12=1×1,22=2×2,32=3×3.....252=25×25,且12+22+....252=5525,那么32+62+...+752=9×5525=19、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20、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卷

第五单元三角形-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对应关系。
2.为三角形所作的高必须与所对的底边相交成直角。
3.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
4. 当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不会改变。
5. 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要全面比较,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6. 两点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不是两点间的线段。
7.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因此,根据最大的角就能直接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型。
8. 等腰三角形是按边分类的结果,锐角三角形是按角分类的结果,二者没有必然关联。
9.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0.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11.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12.不管把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总是360°。
(完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厘米、4厘米、5厘米B.3厘米、3厘米、7厘米C.3厘米、3厘米、3厘米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它的周长不可能是()。
A.19厘米B.21厘米C.27厘米D.30厘米3.如图,图形中共有()个三角形。
A.7个B.4个C.8个D.10个4.下面图()中的虚线是三角形给定底边上的高。
A.B.C.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6.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个锐角。
A.1 B.2 C.37.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是一个()。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8.下图中的三角形被纸遮住了一部分,它可能是()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
一、四则运算
1、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2、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④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组成
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5、小数的读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6、小数的写法
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11、求近似数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12、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四、小数的加减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 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五、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假设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鸡
(2)古人“抬脚法”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 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 鸡的只数。
易错题练习
西街小学四年级同学到长阳动物园春游,一班有48人,二班有52人,三班有53人。
(1)每个班分别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一班:48×14=672(元)
二班:52×12=624(元)
三班:53×12=636(元)
672+624+636=1932(元)
(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48+52+53)×10=1530(元)
(3)上面哪种购票合算?
1932>1530 第二种买票方式合算。
【分析:在解决这种较多问的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每一小问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
在比较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算时,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
】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38×17+17×12
=17×(38+12)
=17×50
=850
(2)1245-(245+350)
=1245-245-350
=1000-350
= 650
【分析:许多的混合运算都可以通过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如在(1)题中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而在(2)题中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使运算简便。
化简运算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各个运算定律。
】
4、把10.927分别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0.927≈10.9
10.927≈10.93
10.927≈11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百分位上的数字是“2”,不满5,直接舍去。
同理可得其它近似数。
】
5、(1)3.65+2.77=6.42
(2)15.4-7.13=8.27
【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各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如果相加、减的小数的位数不同,可以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来方便运算。
】
6、张老师带720元去买桌椅,已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30元。
6张桌子和9把椅子的价钱相等。
如果用这些钱都买桌子,能卖多少张?都买椅子的话,能买多少张?一把椅子的价格:30×6÷(9-6)=60(元)
一张桌子的价格:60+30=90(元)
720元都买桌子:720÷90=8(张)
720元都买椅子:720÷60=12(把)
答:这些钱都买桌子能买8张。
这些钱都买椅子,能买12把。
【分析: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常常采用假设法,要注意,假设一个量结果求出的是另一个量,不要将这两个量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