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第5章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第5章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1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1.一枝未使用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10 cm B.20 cm C.30 cm D.40 cm

2.如图所示,观察停表。

(1)填写下表:

(2)图中所示时间为________。

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5 m=l.5 m×100=150 cm B.1.5 m=l.5×100 =150 cm

C.1.5 m=l.5 m×100 cm=150 cm D.1.5 m=l.5×100 cm=150 cm

4.图中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5.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7. 82 cm、17. 83 cm、17. 81 cm、17. 28 cm、17. 81 cm (其中有一次错了),那么被测量长度的结果应取( ) A.17.82 cm B.17.81 cm C.17.71 cm D.17.817 cm

6.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的高度。

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领悟出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三峡大坝下游刚修建的西陵长江大桥全长是4853 m=________km=________cm。

(2)集成电路中电子元件的直径约为0.8μm=________mm=________nm。

(3) 9×l0 4m=________km=________μm。

(4) 70 mm=________m=________cm.

8.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9.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________。

10.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某一方向在毫米刻度尺上,则此时球的直径应是________cm。

1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________m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 s,合________ms。

1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3.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4.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正常呼吸一次B.人正常走一步

C.人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

15.请写出用刻度尺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长度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出铁路实际距离。(辅助器材不限)

参考答案

1.B 2.(1)30 s l s 0.2 s 15 min l min 未分(2)1 min 4 s或64 s 3.D 4.D 5.A 6.小于刻度尺测量或用圆规比较等于有时感觉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判断需要进行测量7.(1)4.853 4.853×l05(2)8×104800 (3)90 9×1010(4)0.07 7 8.1mm 5.25 cm 9.3 min 4.4s 10.1.90 cm 11.20 1 12.A 13.D 14.C 15.器材:棉线刻度尺步骤:在地图上用棉线沿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摆放好,并在北京和上海两个点上做一记号。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记号间的距离L。则铁路线实际的长为:L×比例尺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选择题 1.(09 鞋的尺码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230 235 240 245 250 A.m B.cm C.nm D.mm 2.(09株洲)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C A.5 nm B.5 cm C.5 dm D.5 m 3(09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 4.(10株洲)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D新课标第一网 A. 光年 B. 岁月 C. 旭日 D. 小时 5.(10常州)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 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 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6.(10湘潭)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A A.8cm B. 8mm C. 8dm D. 8μm 7.(10株洲)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下面排列正确的是A A. DNA、原子、质子 B. DNA、质子、原子 C. 质子、原子、DNA D. 质子、DNA、原子 8.(10柳州)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B A.0.15 m B. l.5 m C.15 m D. 150 m 9.(10遵义)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D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10.(10昆明)对下列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D 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 知识目标 1.认识我们交友的范围在日益扩大。 2.认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和怎样的人交往才能发挥友谊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认识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 2.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 2.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谊的获得付诸实践和努力。 重点 认识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中的情景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进入中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学习人际交往是每个中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交往,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知识,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更能助人走向成功。正值身心飞速发展的中学生,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人际交往,更需要用友谊编织起彩色的岁月。 教师提问:人为什么需要友谊?是否别人的友情深,我的友情浅?都说友谊地久天长,可为何有时也让人失望?…… 有时友谊让我们向往,有时友谊又让我们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友谊,解读友谊。 探究一:我的朋友圈

1.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上述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下面的情境中,你的选择会是谁?请把你的选择涂在上面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具体情境见教材) 教师点拨: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填涂。(示例)快乐的事我最愿意与父母分享;心里的秘密,我最愿意向同学倾诉;遇到了困难,我最愿意向老师求助;我最愿意与同学一起外出游玩。 教师总结: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朋友圈的变化 教学活动二: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下图的相应位置。(图见教材) 教师点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别从在幼儿园时、在小学时、进入初中后几个不同时间段来填写。 思考问题:(2)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根据自己的交友情况回答。如上幼儿园时,我的朋友就是同社区的小朋友,年龄相仿,性别基本没有区别,与我的空间距离很近。(上小学和初中后朋友的具体情况略,回答时注意归纳特点) 思考问题:(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教师点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圏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了解并反思自己交友的现状 教学活动三: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教师点拨:(示例)①我觉得更难了。因为我希望自己的朋友与自己能有共同语言,能给自己积极的影响。②我觉得更容易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范围更大了,我们的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扩大了。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懂得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是什么,所以我可以梳理好自己的朋友关系,妥善处理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思考问题:(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教师点拨:(示例,答案不唯一)不会。①虽然在交往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但是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②我们渴望友谊,因为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所以我不会因为麻烦而拒绝友谊。 教师总结: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探究二:友谊的力量 教学活动四: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0~41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在中间的圆中写上你的名字,在周围的圆中分别写上朋友的名字、朋友对你的影响及影响力的大小。(图见教材)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知识讲解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 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 要点一、长度的测量 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②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1μm ==103nm 2.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3.【高清课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要点二、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要点诠释: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消除误差 2.如图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3.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为() 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 4.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A.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 B.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 C.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D.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 5.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厚度,其结果分别是 3.12cm、3.14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3.12cm B.3.1275cm C.3.13cm D.3.14cm 6.某同学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3.55cm、23.54cm、23.53cm、 23.72cm,那么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的是() A.23.5cm B.23.54cm C.23.585cm D.23.59cm 7.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明测量了四次,测量结果记录如下:18.51cm、18.53cm、18.51cm、18.66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应该记为() A.18.52cm B.18.51cm C.18.517cm D.18.55cm 8.小明家买了一个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1min,则他应该的操作是() A.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 B.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 C.将摆线缩短一些 D.将摆线增长一些 9.小明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书本的宽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8.50cm、18.45cm、18.5cm、18.49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是()A.18.50cm B.18.48cm C.18.5cm D.18.485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0.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48cm、3.46cm、3.49cm、3.32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韶关市第十三中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课时) (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物理主备教师:饶兴娇任课教师:饶兴娇 课题:第一章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课型:新授课 课时:3 课时(总第8\9\10课时) 授课班级:八(1)班 授课时间: 2013 年9月18\ 23\25日(第5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 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 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完整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 1、隔掌吸钉 2、纹丝不动 3、成像奥秘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项练习(含答案) (8)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卷学校: 一、选择题 1.(2分)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A.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20厘米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是1 厘米,长度是15米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1 毫米,长度是2米的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 2.(2分)“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 可能是:() A . 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3.(2分)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如果以米为单位,记录结果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小数:() A.1位; B.2位; C.3位; D.4位. 4.(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5.(2分)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 ()A.5 nm B.5 cm C.5 dm D.5 m 6.(2分)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

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7.(2分)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常进行()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C.天平测质量D.用电子表测时间 8.(2分)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值记为 ..................................................................................... ()A.0.18mm B.0.18cm C.0.18m D.0.18km 9.(2分)用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以m为单位,记录结果小数点后有多少位小数......................................................................................................................... ()A.1位B.2位C.3位D.4位 10.(2分)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11.(2分)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 ()A.光年B.岁月C.旭日D.小时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2.(3分)图所示的是一辆小轿车上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 km/h,按照这个速度,行驶完255km的路程需要 h。 13.(3分)一个轮子的半径为25厘米,绕学校跑道滚一周,轮子转了255转,校道的周长是_________米。 14.(3分)在学校运动会男子100m比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 和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运动员的时间如下表所示。那么,由下表中不同阶段运动员跑步的数据可知,在跑20~80m的过程中,最慢的运动员是_______,第一名运动员跑前20m(0~2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圈(板书) 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指导学生据实回答并填写(1)-(3)题 2、组织学生反思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归纳概括:(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约重要的部分。(板书)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指导学生按教材P40探究和分享 2、分析:(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总结: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互相靠近。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板书) 知识模块二:友谊的力量 探究与分享三:教材 P40-41探究与分享 1、指导学生反思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完成“朋友影响力”图. 2、归纳总结:发现朋友对一 1、据实回答并填写 (1)-(3) (1)把自己的选择涂在 P38上面的星号☆里 (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 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 伴?请把他们的名字 写在P39图的相应位 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 性别、性格、地域、民 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 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 什么特点? 2.交流分享:随着年龄 的增长,我的交友的范 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 有所发生的变化 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 长,寻找友谊更难了 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 而拒绝友谊吗?为什 么?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完成“朋友影响力”图。 (2)分享: 了解并反 思自己的 交友现 状,正确 认识友 谊,为自 己今后的 人际交往 做准备。 让学生懂 得我们的 成长需要 友谊,友 谊是我们 健康快乐 成长、不 断进步的 重要保 证,从而 正确认识 友谊 让学生懂 得朋友对 一个人的 重要影 响。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掌门1对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一】 一、四种不同事物的两两比较 l.两根长短不同的木棍。 2.两支粉笔与一盒粉笔。 3.两个田径运动员一快一慢地跑步。 4.两杯水冷热不同。 【提问】通过比较,同学们发现它们有哪些不同? 【点拨】1.长短不同。2.多少不同。3.快慢不同。4.冷热不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事物的比较随处可见,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就需要进行测量。 二、用投影片显示三张图。 【提问】图l中横线与竖线是否等长? 图2方框中四条边是否是直线? 图3中横线是否平行? 【点拨】意见可能不统一,教师用尺加以确认。

【小结】对事物的比较和判断仅凭感觉器官是不完全可靠的,必须借助仪器进行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导语二】北京故宫太和殿前有一座古代的太阳钟,叫日晷。日晷也叫日规,是利用日影测定时间的一种仪器。我国古代的日晷,常用一个石制的圆盘当钟面,圆盘中心有一根铁针。日晷倾斜的安置在石座上,钟面的分度是十二个时辰,看到指针在钟面上的投影,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然后,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文件,让学生感知各种计时工具和长度的测量工具。介绍各种工具的发展变化,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身边的事物。 【导语三】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测量——是一种科学的比较 在图中,有a、b两线段,你能说出线段a比线段b长多少吗?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用尺量一下就知道了,可是在古代它却是个大难题,其关键是当时没有比较的标准。 我国夏禹以自己身高定为一丈,一丈的十分之一定为一尺,英国查理曼大帝以自己的足长定为一英尺。 【点拨】这些传说,揭示了一个道理:要合理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测量单位。 又传说,英国有一胖一瘦两位大臣,各用自己的腰围做单位,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瘦的说有10围,胖的说只有7围,结果争执不下。 【点拨】这个传说,又揭示了一个道理:要精确地进行测量,测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测量单位 【说明】为了便于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其中长度和时间单位规定是: (1)长度的单位——“米”,符号是m 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ldm=10-1m 1cm=lO-2m lmm=10-3m 1μm=10-6m 1nm=lO-9m (2)时间的单位——“秒”,符号是s 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s)”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等 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朋友圈,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谊的力量,感受到友谊的真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讲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已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 名言说明了什么? 友谊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友谊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 认识与了解 学习目标 1.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 学会把握友谊。 2.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3.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二)、讲授新课 1、我的朋友圈 某校做了一次“中学生交往调查”,共调查了254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你会把烦心事向谁倾诉?

上述数据说明了朋友成为中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与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请分析你的交友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 赖业全,是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的开始就完全不能走路,在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位名叫卓岩、陈长忠的小伙坚持8年背他上学,感动了每一位在校师生。每天,上课铃声还没响,两名小伙就用轮椅推着瘦小的残疾同学赖业全从宿舍来到教学楼。到了楼梯前,就从轮椅上把他背起,小心翼翼地从一楼爬上四楼。下课后,就再把他送回寝室,去食堂打好饭一起吃,如此反复,孜孜不倦。 卓岩、陈长忠坚持8年背赖业全上学,他两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的力量? 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 (三)、课堂小结 和朋友在一起 1、交友范围和内容的变化 2、友谊的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②朋友见证我们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随堂训练 1、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1.1%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学生表示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反映了( B ) A.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 B.朋友已成为青少年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C.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冲突,没法与父母交往 D.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2、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D )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含答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 一、 知识点睛 1. 长度的单位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 (2)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 ),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 )、厘米(cm )、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等。 2. 单位换算方法: 例:0.53μm=____________m 。 数字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即可。 3. 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重点)、三角板、卷尺、皮尺。 4. 刻度尺的使用 (1) 认识刻度尺 ① 量程,也就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②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 精确程度越高。 (2) 刻度尺的使用步骤 ① “选”:______、______合适的刻度尺; ② “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注意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称为误差; (2)产生原因:受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消除误差; (4)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 6.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石英钟,电子表,机械表等; (2)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3)常见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等,换算关系为: 1h=_______min=________s。 (4)停表的读数: 小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 大圈:单位____;分度值:_____;指针走一圈是___; 读数时,应先读______示数;再读______示数;需注意小圈指针是否过 了“一半”位置。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1.普通中学生穿的鞋的尺码一般是39号,对应的光脚长度是245毫米,假如 用米做单位,对应的光脚长度是多少? 2.“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人体内一种细胞的直 径为1280纳米,则它的直径为多少米? 3.小明记录了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但是忘了带单位,请你帮他添上。 ①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______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1框和朋友在一起

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 2.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谊的获得付出实践和努力。 能力目标: 1.认识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 2.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知识目标: 1.认识我们交友的范围在日益扩大。 2.认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话题切入 多媒体展示名言: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爱因斯坦 一个好朋友实际上使你获得了又一次生命。-------培根 这几句话其实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朋友很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一些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梳理。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一)我的朋友圈 1.正确认识朋友圈的变化 活动一:了解我的朋友圈 内容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39页“我的朋友图”。 交流表格填写情况。 问题: (1)你写了几个朋友的名字?选取一个人,说说你们之间的友谊.

(2)通过以上表格的填写,总结一下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大家的朋友圈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的朋友圈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有的同学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师:有同学感叹越长大越孤单,寻找友谊似乎更难了。大家觉得呢? 2.生活中需要友情 活动二:我的交友困惑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0页“探究与分享”内容,思考问题: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生活中需要友情。没有友谊的生活是没法过的。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生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在交友的路上,虽有苦涩与泪水,但只要彼此真诚相待,和善相处,就会收获美好的情谊。你就会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二)友谊的力量 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活动三:体验友谊的力量 过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身边有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 事例:小龙的变化 小龙是某校初二2班的学生。上初一时,小龙活泼好动,非常贪玩,时常违纪。虽然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在班级位于中下游。 上初二后,班级新调了座位。前桌的小天成绩优异,数学成绩尤为突出,各方面表现出类拔萃。同样喜爱数学的两人,很快有了共同的话题,从课下探讨数学问题,到周末相约一起游玩,无话不谈。小天喜欢打篮球,小龙就成了陪练。 一学期结束了,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原来那个贪玩的小龙不见了,现在的小龙,文明守纪,学习踏实努力,成绩进步显著,数学成绩尤其突出,还成为了班级篮球队的替补队员。 设问1:小龙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问2:带来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设问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和朋友在一起课时练习人教版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 一、选择题 1、经调查显示,51.6%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中学生表示快乐时光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这说明() A.只要有友情,就不会有烦恼 B.朋友的多少决定了快乐的程度 C.青少年更渴望与同龄伙伴的友谊 D.对于青少年来说,同龄伙伴比父母和老师更重要 2、李刚和孙林是一对好朋友。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孙林有一道题不会做,作为好朋友的李刚应该() A.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给孙林传个纸条把答案告诉他 B.好朋友也应该讲究原则,这是考试,应该实事求是 C.告诉他,我也不会 D.个人独立完成试卷,有不会的问题,考完以后再一起解决 3、在中学这个新环境里,我们从陌生到熟悉,逐步适应了紧张而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在跨越陌生的过程中,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敞开心扉,主动向新同学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②沉浸在过去的友谊中,不忘老朋友 ③记住同学的名字,做出一个友好的表示 ④用善意的微笑面对新同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朋友之间友情的最珍贵之处是() A.索取 B.借助朋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愿望 C.学习上的互相帮助 D.以真挚的友情帮助朋友排除烦恼

5、“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这告诉我们()A.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B.我们要慎交朋友 C.人无完人,朋友难免有缺点 D.我们要明智而慎重地选择朋友 6、踏着欢快的步伐,我进入了理想的中学,面对新学校,新同学,我会() ①努力结交新朋友,开展新友谊 ②在班集体中快乐成长,与朋友结伴而行 ③怀着美好的心情,尽快适应全新的初中生活 ④沉湎在小学熟悉的环境中 A.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7、“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只要有热情,就会有朋友 ②讲友谊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 ③与朋友相处,要学会宽容,不要斤斤计较 ④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能尔虞我诈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8、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散发出芬芳的清香,他就把这一堆土带回了家。一时间,他家香气满室。路人惊讶地问这堆土:“你是什么奇异的泥土?还是一种稀有的香料?或是……” 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堆普通的泥土而已。”路人又问:“那你散发出的浓郁香气是从哪儿来的呢?”泥土答:“我只是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久了。” 看完这篇短文,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谈谈: (1)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朋友和友谊对我们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课题: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 2.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会进行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 2.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用估测法去研究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体会刻度尺的使用和正确读数。 教学设施 直尺、三角板、卷尺、铅笔、钢笔、停表、手表、棉线、硬币、地图、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引入1 你听说过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吗?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说:“若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若桶有这条渠的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若桶只有渠的十分之一,就有十桶水……”为什么同一条渠却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桶水呢? 1.体验活动:学生用手测量(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课桌的长度。 教师:比较每个学生测的柞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却有不同的柞数呢?是因为作为测量标准不同,那如何才能获得确定的测量值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长度、时间及测量。(板书课题:长度、时间及测量) 引入2 利用书上的“想想议议”,体验人的直觉不可靠。若要准确测量帽檐直径和帽子的高度,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 1.教师:通过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基础 知识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单位符号m 2、常见值: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中学生的高1.75m,课桌高80cm,门高 3m, 一只2B铅笔17cm,一张百元钞票18cm,一层楼高3m高等,一指约1cm 3、单位换算: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 1m=109nm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刻度尺的三要素: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注:量程:表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刻度尺上每小格所代表的刻度, 3、使用 (1)使用前: ①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从其他整刻度线量起; ②观察量程,认清分度 目的:快速准确的读数。 (2)使用时: ①“一选”根据所测长度及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②“二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③“三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④“四读”读数时末减尾,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五记”记录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三)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 2、替代法 3、化曲为直法 4、滚轮法 5、化暗为明法 二、时间的测量; (一)物理量符号;t (二)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三)1h=60min1min=60s1h=3600s (四)测量工具:钟,表,沙漏,日晷等 (五)实验室测量工具: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1、机械停表:短针是分针 长针是秒针 三、误差与错误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工具上;如变形,刻度不标准, 产生原因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1课时 和朋友在一起

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 基础过关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人愿意过百善俱全而独缺朋友的生活。这说明(A) A.每个人都需要友谊 B.友谊使人进步 C.没有友谊就不能生存 D.友谊是我们生活的唯一保证 2.小美说:“我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能独立自主,不用结交新朋友。”她的说法(D) A.正确,因为孤独的人照样能生活 B.错误,因为初中学生做不到独立自主 C.正确,因为能力强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D.错误,因为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3.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这句话的寓意是(A) A.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B.朋友都是聪明的 C.朋友之间应该亲密无间 D.选择朋友时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用 4.下列关于友谊、朋友的说法正确的有(A) ①我们渴望友谊,渴望交朋友②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③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④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 5.“友谊是人类最优美也是最动人的花朵,没有它的点缀,世界会失去色彩,也会失去乐趣。”这句话告诉我们(A) A.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B.朋友越多越好,结交新朋友是初中生活的主要任务 C.友谊重于生命,要想方设法多交朋友 D.一旦失去友谊,人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6.简答题 金色的九月,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中学,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军训的洗礼,小学时的朋友已经分开了,在这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里,相信你已经又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和老师。 (1)你对自己的朋友关系满意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满意或不满意都可以。理由恰当即可。 (2)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思考: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