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解析

合集下载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指人体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下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摄取量的标准。

它是根据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有助于人们科学合理地摄取所需营养素,保持健康。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具有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的功能。

成年人每天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为0.8克/公斤体重。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年人每天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为250~400克。

三、脂肪脂肪是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等功能的重要物质。

成年人每天膳食脂肪的参考摄入量为60~75克,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应占总脂肪摄入量的大部分。

四、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对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等具有重要作用。

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的参考摄入量为25-35克。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调节和促进作用。

根据不同维生素、矿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其参考摄入量也有一定的差异。

六、水和电解质水和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质,参与了人体的各种代谢和调节活动。

成年人每天的水参考摄入量为2000~2500毫升。

总之,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根据各种营养素对人体的需求量而制定的标准,它为人们提供了科学、合理地摄取所需营养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人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摄入膳食营养素的过程中,个人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工作量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营养的平衡和多样化。

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根据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合理地选择和搭配食物,保证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

膳食营养素参考指标

膳食营养素参考指标

膳食营养素参考指标膳食营养素参考指标是指在日常饮食中,人们所需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

合理的膳食搭配可以保证人体获得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指标。

1. 能量:能量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2000-2500千卡的能量。

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50克蛋白质。

3. 脂肪:脂肪是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等重要功能的营养素。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适量的脂肪,但不应超过总能量的30%。

4.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300克碳水化合物。

5. 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对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等有益健康。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25克纤维素。

6.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维生素B群等。

每种维生素的参考摄入量有所不同。

7. 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骨骼、维持正常心跳和神经传导等重要成分。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钠、钾、铁、锌等。

每种矿物质的参考摄入量也有所不同。

8. 水:水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素,对于维持体液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等至关重要。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约2000-2500毫升的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各种食物来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低脂乳制品和瘦肉等,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

此外,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运动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了解膳食营养素参考指标,合理搭配饮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健康。

通过科学的膳食搭配,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简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内容及含义

简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内容及含义
4.大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大豆类含有丰富的Ca、Fe和维生素B1、B2,还富含P母和老人膳食钙和B族维生素的很好食物来源。用绿豆或黄豆发的豆芽,其维生素C含量每百克约6~8毫克,可作为维生素C的来源。
5.大豆中天然活性成分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
⑤总热能:
病人应卧床,热能不宜过高,每日约25~30千卡/公斤体重,全日约1600~2000千卡。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为热能为主要来源,大约占总热量的90%左右。但脂肪含量不宜过多,且应食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类,即以植物油为主
⑥维生素:各种维生素均应充足。供给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食物。因维生素C对抗过敏反应有利,应供给充足,有人认为至少每日300mg以上。
极度衰弱、无力咀嚼者,高热、急性重症,口腔手术、面颈部手术,食道狭窄等。
配膳原则:
E800~1000Kcal;
呈液体状态,或在口腔内融化为液体,易消化吞咽;
少量多餐(6~7),每餐液体量为200~250ml;
不平衡膳食,临时过渡用,不可作长期医嘱
肠内营养的种类
根据供给方式:
(一)口服营养(oral feeding)
⑦高糖饮食:因为糖在体内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增加肾脏负担。可选择葡萄糖、蜂蜜、果汁、白糖等。
⑧脂肪:脂肪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供给量虽无严格限制,但因脂肪的消化吸收,本身消耗能量较多,故动物脂肪仍应控制。
适用范围
轻微发烧、消化不良、咀嚼不便;老人幼儿;痢疾、急性肠炎恢复期;肛门、结直肠道术后患者。
配膳原则
细软、易咀嚼、易消化,烹调加工时应将食物切碎煮烂。
平衡膳食,E2200~2400Kcal,余同普饭。
蔬菜、肉类均为切碎煮烂损失维生素矿物质多,应注意补充果菜汁、果菜泥。

简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内容及含义

简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 参考摄入量内容及含义
谷类蛋白质除了均缺乏赖氨酸外,小麦蛋白质还缺乏苏氨酸,玉米蛋白质缺乏色氨酸,因此它们的生物价比较低。
2.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谷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在70%以上,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我国膳食中50%~70%的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
3.脂肪的含量与作用
谷类一般含有少量的脂肪。为1%~2%。主要集中在谷胚和谷皮部分。小麦和玉米胚芽含有大量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其中亚油酸约为60%,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母乳含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减少胃肠、呼吸道疾病,抗过敏等。
(3)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如子宫、体型等。
(4)母乳经济、方便、温度适宜、卫生
医院基本膳食特点及使用范围
医院常规膳食也称医院基本膳食:
普通膳食(regular diet)
软食(soft diet)
半流质膳食(semi-liquid diet)
6.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剂(PI)豆腥味胀气因子植酸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蔬菜
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芳香物质、有机酸和色素。
蛋类营养价值
禽蛋可分为蛋清和蛋黄,各自营养价值不同,蛋清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黄主要含较多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蛋类属于高营养食品,除了抗坏血酸外,蛋中几乎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素。各种蛋类在结构与营养成分上大致相似,食用以鸡蛋最为普遍。鸡蛋含蛋白质10~15%,可提供极为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而且组成非常适合人体需要。蛋中脂肪主要存在于蛋黄内,蛋黄中含脂肪30%,其中大部分为中性脂肪,并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和胆固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黄中含钙、磷、铁较多,维生素也大部分集中在蛋黄内,以维生素A、D、B2较多。
7、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参考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表日期:2011年02月24日一、DRIS是什么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二、有关DRIS的基本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NI,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如果已知£人 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 RNI=1.2XEAR。

3、适宜摄入量61,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的需要。

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份营养指南,旨在为
居民提供健康、科学、全面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建议。

现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1. 能量:中国居民每日能量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体型、工作强度、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但一般成年男性建议摄入能量为2300-3000
千卡,成年女性为1900-2400千卡。

2. 蛋白质: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日总能量的10-15%。

成年男性每天建
议摄入60-80克蛋白质,成年女性为50-65克。

3. 脂肪:成年男性每天建议摄入45-70克脂肪,成年女性为35-55克。

总脂肪摄入量应占日总能量的20-30%。

4. 碳水化合物: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日总能量的50-65%。

成年男
性每天建议摄入300-400克碳水化合物,成年女性为250-350克。

5. 纤维素:成年男性每天建议摄入30-40克纤维素,成年女性为25-30克。

6. 维生素:日常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量,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具体维生素参考摄入量请参考具体标准。

7. 矿物质:钙、铁、锌、碘、硒等是人体必需的关键矿物质,日常饮食应注意保证足够的摄入量。

具体矿物质参考摄入量请参考具体标准。

总之,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个指导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标准,但具体的摄入量应因人而异,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展望
加强数据收集和研究
未来需要加强数据收集和研究,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实 际情况,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综合考虑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在制定供给量标准时,应综合考虑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定每 种营养素的最适供给量。
细化供给量标准
针对不同生理功能对营养素的需求,细化供给量标准,以满足人体在 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03
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身
心健康发展。
02
CATALOGUE
营养素种类与功能
碳水化合物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提 供日常所需能量的50-60%。
VS
详细描述
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 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不同 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不同,应 选择低血糖反应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 、薯类和豆类等。
通过监测和分析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营养不良问题,降低 慢性病的风险。
合理的膳食安排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等慢性病危险因 素,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06
CATALOGUE
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挑战与展望
挑战
数据来源的局限性
目前制定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 数据主要来源于有限的科研实 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这些数据 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
在更新周期内,如果发现新的科学证 据支持对供给量标准进行修改,也可 能提前进行更新。
调整方法
科学评估
对现有科学证据进行全面评估,了解营 养素最新的人体需求量和推荐摄入量。
专家咨询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 他们对供给量标准调整的建议和意见

人体各营养素的供给量

人体各营养素的供给量

蛋白质的供给量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膳食蛋白质的质量有关。

如果蛋白质主要来自
奶、蛋等食品,则成年人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75克。

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质量较差,供给量需要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

脂肪的供给量脂肪无供给量标准。

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差异,脂肪的实际摄入量有很大差异。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脂肪供给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
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

亚油酸提供的能量能达到总能量的1%~2%即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钙的供给量考虑到我国人民以植物性膳食为主,钙的吸收率比较低,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供给量为成年人不分男女都是800毫克,青少年、孕妇和乳母应适当增多。

铁的供给量成年男子12毫克,妇女18毫克,孕妇和乳母28毫克。

锌的供给量成人为每天15毫克,孕妇和乳母20毫克。

动物性食物是锌的可靠来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碘供给量为成人每日150微克,孕妇乳母需适量增加。

富含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膳食中营养供给量标准详解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是作为保证正常人身体健康而提出的膳食质量指标,供计划膳食工作的参考。

营养素供给量的含义,与营养素需要量不同。

需要量指的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数量,低于这个数量将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供给量是在满足身体正常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按食物生产和饮食习惯的情况而规定的“适宜”数量; 一般地说,它比需要量充裕。

随着食物生产的增加、加工方法的改变、人民体质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营养科学的发展,供给量是可以不断修订的。

因此,各种类型人群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适中数值,在应用于个人时,则应考虑个体的差异而适当增减。

一、热能: 影响热能需要量的因素有: 体力劳动、年龄、气候和身体大小等,其中尤以体力劳动,即劳动强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一)劳动强度: 由于现代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和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确切地划分劳动强度等级比较困难,因而下面只是概括地举例说明某些工作大概属于何级劳动。

实际操作时,应按具体情况进行分级。

极轻体力劳动:如办公室工作、组装和修理收音机与钟表等工作。

轻体力劳动: 如店员售货、一般化学实验操作、教员讲课等。

中等体力劳动:如学生的日常活动、机动车的驾驶、电工安装、金工切削等。

重体力劳动: 如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伐木、采矿、砸石等劳动。

在正常情况下,体力劳动者的热能需要量是与食欲相适应的。

当正常食欲得到满足时,其热能需要量一般地也可以满足,体重得以维持不变,如热能供给量过多或不足,则体重将增加或减轻。

(二)年龄与气候: 年龄对于热能需要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生长发育和体力劳动的强度随年龄增大而有所不同。

儿童和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其身高、体重和活动量皆与日俱增,所以热能的供给量应随之增大才能满足其需要。

壮年之后,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活动量逐年减小,因而热能供给量可以适当减小。

二、蛋白质: 蛋白质需要量是否受劳动强度的影响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

虽然蛋白质摄入量可以随热能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合理的膳食调配应该考虑到各种营养素之间的适宜比例。

本表的蛋白质供给量按热能计算,占总热能的10%-14%;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为12%-14%,可以保证膳食中有充足的蛋白质供给,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年人的为10%-12%,可以确保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

重体力劳动者和极重体力劳动者的热能补充,主要来自谷类食物,因而蛋白质所占的热能比重较低,但仍可达总热能的10%。

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人体的蛋白质需要量有密切关系。

对于成年人,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等8种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

婴儿除上述8种外,还需要增加组氨酸。

关于氨基酸的需要量,目前尚缺乏充分的实验证据和调查报道,只能将现有的不完整资料暂列于下表,供作参考(见下页表格)。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1)本表中所有食物的热能含量(热量)和人体需要供给的热能的单位都是“千卡”。

“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或热能,其全称是“千克卡”(Kilogram Calorie),简称是“千卡”(Kilocalorie或kcal ),这是营养学中惯用的热能单位。

现在,许多国际或国家的机构建议:所有形式的能(包括热能)都应以“焦耳”(joule)为单位。

“焦耳”是用1“牛顿”力把1公斤的重量移动1米所需要的能量。

1000“焦耳”是1“千焦耳”(Kilojoule或KJ); 1000“千焦耳”是1“大焦耳”(Mega-joule 或MJ)。

由于每日膳食的热能供给量一般都超过1“大焦耳”,在营养工作中也有以“大焦耳”为热能单位的。

为了读者参阅文献方便,这里把上述两种热能单位的关系和换算方法列下:1千卡=4.184千焦耳1千焦耳=0.239千卡1000千卡=4184千焦耳1000千焦耳=239千卡=4.184大焦耳1大焦耳=239千卡本文由 整理发布需要量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机体为维持适宜营养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平均吸收或摄入该营养素的最低量。

适宜营养状况意味着机体处于并能维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

鉴于某种营养素在体内虽然水平不同,但机体仍可表现为健康,所以提出两个需要量,即:A.基础需要量:为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的营养素量,达到这种需要时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生殖,但机体组织内很少或没有此种营养素贮存,故短期的膳食供给不足就可能造成缺乏。

B.贮备需要量:维持组织中贮存一定水平该营养素的需要量。

这种贮存可以在必要时用来满足基本需要以免造成可察知的功能损害。

安全摄入量与以往FAO/WHO文件中的推荐摄入量(RDA)为同义语。

这种摄入水平将使几乎所有的个体得以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适当的营养素贮存(常是参考人的摄入量加二个标准差)。

营养学上主张的合理膳食或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都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这种膳食意味着既保证摄食者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全面达到了营养生理需要量,又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例如三种能源营养素作为能源比例的平衡;维生素B1、B2与PP对热能消耗的平衡;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平衡;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平衡;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之间的平衡;无机盐中钙磷之间、成酸和成碱性元素之间的平衡;动植物性食品之间平衡等。

供给量的制订及其依据既保证人体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生理需要又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这个RDA的制订原则是举世公认的,但各国和不同团体所建议的RDA,在其所包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上却有不同,有的差别还很大。

说明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学术观点、方法学和实际条件上的某些不同。

这是我们在考虑修订我国RDA上所应注意的。

制订RDA的依据主要是人群调查验证和实验研究两种类型的许多方法。

就多种调查实验样本的结果进行内插,求出适用于该人群的RDA。

以下仅以热能和蛋白质为例,具体介绍可供参考的RDA制订的依据。

1.热能关于热能营养及其需要量的确定,已见第一章第四节。

这里只简要介绍热能RDA的制订。

热能的RDA与各种营养素RDA略有不同,后者一般是各该人群平均需要量加二个标准差作为安全率,而热能RDA则仅是该人群平均需要量。

据近年WHO及美、日等建议的热能RDA,其制订根据都是先按各人群的平均年龄、体重、身高(最好能考虑体成分和瘦体重),先估算出其安静代谢率(RMR)或称安静热能消耗(REE),然后再按该人性别及劳动轻重,定出其活动指数,据此算出其热能RDA (kcal/kg和kcal/人/日)。

例如美国修订1989热能RDA时,采用WHO(1985)的REE计算公式,如下算出其REE(kcal/人/日)。

W为kg体重:男(岁) 0-3 3-10 10-18 18-30 30-60 >60REE 60.9w-54 22.7W+495 17.5W+651 15.3W+673 11.6w+879 13.5W+487女(岁) 0—3 3—10 10—18 18—30 30—60 >60REE 61.0w-51 22.5w+499 12.2W+746 14.7W+496 8.7W+829 10.5W+506活动指数指一日热能RDA相当REE的倍数,即REE×活动指数=热能RDA(kcal/人/日)。

活动指数因劳动轻重与性别而不同。

美国1989年采用WHO(1985)的活动指数如下:极轻轻中重极重男1.3 1.6 1.7 2.1 2.4女1.3 1.5 1.6 1.9 2.2例如男,20岁,体重72kg,其REE=15.3×72十673=1775,如此人从事中等体力劳动,则其活动指数为1.7,故该人(群)热能RDA=1775×1.7三3018kcal/人/日。

2.蛋白质蛋白质RDA的制订,从观点、方法到数量水平,曾存在严重分歧,时至今日也还没有完全一致。

自19世纪80年代V0it(1881)以来,调查、研究、争论了100余年。

一种观点认为,中等生活水平以上,能保持健康并进行正常活动的人的实际摄取量,在生理上是安全的,人们摄取这个量在感官上和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

这个量大约在100g/人/日左右,虽然理论上似嫌稍高,但实际上却是中等以上发达国家大多数人的平均摄取量。

另外一种主张认为,人们可以在摄取比这个量少得多的情况下维持氮平衡。

从Siven(1901)、Chittenden(1904)、Rose(1955)到FAO(1973)都推荐较低的供给量。

西班牙在生理需要量25g的基础上加两个标准差,提出蛋白质RDA是37g。

FAO主张视膳食蛋白质NPU之高低,订为37—57g。

这种RDA 是按氮平衡方法测得的实验营养学结果制订的。

理论上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与人们的饮食生活实践有较大出入。

根据各地报告,人们蛋白质摄入量远较此值为高,例如日本(1978)80.5g、瑞典(1975)94.8g、美国(1975)102.8g、法国(1975) 105.0 g。

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对蛋白质资源的浪费,并人为地使蛋白质资源紧张。

当然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在可以预见的相当时期内,人们还难以按照这个较低的蛋白质供给量来约束自己的饮食生活,也许包括提出或在理论上主张这种较低供给量的人们本身在内。

社会营养是规划指导人们饮食实践的科学,对供给量标准上的问题,必须审慎对待。

近年来大多数人对蛋白质RDA主张以人体必要的氮损失(ONL),折算成参考蛋白质,再计入有关因素来制订。

关于ONL,FAO /WHOl965年曾提出为86mg/kg,1973年改为54mg/kg,WH01985年调查认为平均为53m8/kg(41—69mg/kg)。

关于人体N平衡有许多干扰和不确定因素,如热能供给是否充分(WHO,1985)、方法学原因影响氮摄入与排出的准确测定、人体对氮摄入量高低的适应能力(FNB等,1989)等等,所以准确确定蛋白质RDA比较困难。

WHOl985年提出参考蛋白(可理解为蛋清蛋白质)为0.6g/kg,加2SD即25%,达O.758/kg 体重,认为能满足97.5%正常人的需要。

美国1989年修订的蛋白质RDA,对成人基本采用这一数值。

据调查,美国人膳食蛋白质的消化率、利用率与参考蛋白基本相同。

曾有人考查消化率与利用率不同的世界各地居民膳食蛋白质,认为RDA在0.54-0.99g/kg之间。

日本在1990年修订蛋白质RDA时认为,成人参考蛋白RDA按0.66g/kg/日计,日本人膳食蛋白质利用率相当参考蛋白质80%,对应激的安全率增加10%,对个体差的人群安全率再增加30%,则成人蛋白质RDA当为:0.66×100/80×1.1×1.3=1.18g儿8。

成年男女参考人体重分别为65ke和55kg,则其蛋白质RDA当为:男1.18×65=76.7g/人/日,女1.18×55=64.98/人/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